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年末喝酒、吃肉、熬夜来袭,一根艾条,拯救你撑不住的脾胃和健康

发布时间:2023-03-27 16:55:21 作者:古艾媛艾灸 点击:6493 【 字体:

年末喝酒、吃肉、熬夜来袭,一根艾条,拯救你撑不住的脾胃和健康

祖国的传统节日,深刻暴露了中国人的“吃货属性”。而春节,就是一个升级豪华版的“吃节”。据说阿里最新年货数据里,辣椒酱5小时卖出8万瓶,黑猪肉9小时卖掉2吨,土鸡蛋2小时卖掉3万颗,洛川苹果11小时卖掉18万斤。

接下来在这片大地上,14亿人一起吃吃吃的全民宴会即将开播!然而这场宴会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国人的脾胃,健康的根基,即将被一点一点地侵蚀。

现在人脾胃平日就被外卖折腾得七七八八了,终于熬到过年回家,五花肉、腊肉、卤杂烩、各种寒凉水果,甜腻的零食又轮番上阵来迫害,真的替脾胃大神捏了把汗。

脾胃才是健康之本

通常人们认为:生命的动力源头源于心脏,其实躲在暗中的脾才是生命的动力源头,它才是推动全身循环第一动力,其次是肾,再次是肝。因为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人体的生命活动全有赖于脾胃输送的营养物质。脾胃是生命健康的轴心力量。

一个人脾不好,气血肯定亏虚的,五脏六腑也得不到气血的滋养,结果就是百病丛生!

脾胃最怕撑,年底最受伤

脾胃有三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伤及脾胃。

此外,大吃大喝对脾胃的伤害最大。很多食物囤积在胃里,本来就有点小虚的脾胃要耗费更多力气运化这些大鱼大肉,当它终于累得倒下时,这些代谢不完的高脂肪,高蛋白质,就会慢慢形成湿气和痰。

常言道:鱼生热,肉生痰;百病皆由痰作祟;“痰随气行,无处不到”,通俗来说痰停在哪,病就在哪,停在肺里是支气管哮喘,停在鼻子可能是过敏性鼻炎,《疡科心得集》也指出“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说明了,体内囊肿 肌瘤 乃至肠道息肉都是因痰浊内阻而形成的。

年关将至,我们又将面临一轮接一轮的“大吃大喝”,我们的小脾胃将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每年春节过后,来门诊看病的,几乎10个里面7个都是因为伤了脾导致其他各种虚。所以未雨绸缪,提前给脾胃“买好保险,”才能保障春节期间的战斗力一级。。。

脾胃受伤的表现

1、脸色发黄

2、鼻头暗淡

3、口唇无血色、干燥

4、睡觉时流口水

5、便秘。

6、睡眠不好

该如何给脾胃保驾护航

(一)艾灸

脾一旦虚,就需要耐心来调养。用单纯的药物治疗脾虚相对比较困难,因为他的病就在脾胃,药物进去,不容易被吸收。所以艾灸比药疗更高明。

防治脾虚常用的保健穴位:

1.足三里:

"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的谚语。这里指的是化脓灸,可以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强壮脾胃,使后天生化有源。但现在产生灸疮后不利于工作生活,一般进行温和灸就可以了。

2.关元:

关元过去也叫玄关,就像人体腹部的一个阀门,有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不泄漏的意思,历来为修炼家所重视。灸关元就是利用艾条燃烧发出的温阳之气,通过关元穴送入小腹,是恢复体力补充能量最快的方法。

3.气海:

在临床中,对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体质虚弱的患者,临床中常常采用艾灸气海的方法加以治疗。《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气海穴作为人体阳气蒸发阴液的关键之处,具有化湿理气的功效。对于湿邪为患、气机不畅所导致的各种疾病,以气海穴为主,常常具有较好的疗效。

(二)四缝穴放血防止食积

消食导滞,祛痰化积。

主治病症:小儿疳积,腹泻,百日咳,气喘,咳嗽,蛔虫病等。

取穴方法:患者仰掌伸指,四缝穴位置在第二~五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侧四穴。

四缝穴放血治食积本法大人、小孩都适用,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

(三)管住嘴、迈开腿

做到就真的有那么难吗吗吗?……是的。

脾胃老治不好,到底是为啥

因为病根不全在脾胃,也可能是被气出来的啊。内经曰:百病生于气也。你郁闷,生气,

这些气郁的锅都是脾胃在替你背啊。中医五行中,肝对应情志为木,脾胃为土,肝有问题,肝不爽了,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脾胃(木克土)。

《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很多看似脾胃的病,其实根源不在脾胃而是在肝,如果脾胃病一味地治脾胃,就好像千斤锤(肝木)在砸地板(脾胃),一味地修地板有用吗?

所以首先要把这个千斤锤搬开,也就是疏肝。排解掉郁堵的压力,就等于解放脾胃。

心情舒畅,你会发现一切都会好起来,这绝对不是鸡汤。

惊蛰到来 ,该怎么养生?

你好,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还是要注意到,在这个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我们大家要注意“春捂”,注意预防流行病、保护脾胃。惊蛰要注意“春捂”,注意预防流行病、保护脾胃。

1、“春捂”很重要。常言说得好,“春冻骨头秋冻肉”。虽然已经打春了,气温开始回暖,但冷空气还是不断来袭,昼夜温差大,气温也时高时低。惊蛰节气,人体本身也与自然顺应,是一年中“震动”很大的时候。很多身体虚弱的人到了惊蛰节气当天,身体都会有很大的反应,如头痛、失眠等不适。
人体的能量在一年中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惊蛰时节阳气升发,如果这个时候把身体调理好,那么一年都会有活力,否则一年都会困乏无力。
惊蛰时节调理养生有三个重要的关键词:健脾、利湿、化痰。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惊蛰节气一定要升发起来,运动配合节气养生,针灸调理,让身体活跃起来

2、注意预防流行病。这个时节,天气忽冷忽热,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活跃,是感冒、流感、痢疾、肝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流行病的高发期。

3、饮食少酸,保护脾胃。春天对应的是肝脏,如果肝气旺盛就会损害脾胃,而脾胃是后天之本。因此,惊蛰时节多食用一些甜性食物,少食用酸性食物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
惊蛰节令养生,不离精神调养,饮食调配,依体质与节令而调补阴阳盛衰。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特点,使自身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应该遵循“恬澹虚无、精神内守”养生法则,养成冷静、沉着习惯。少参与争胜负活动,节制性生活。注意居室环境安静,尽量居坐北朝南之屋。春暖花开的时节,要多走出室外,投身大自然中,“无厌于日”,多晒太阳,多做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项目,享受日光浴、空气浴。

常规饮食宜清淡,油腻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且易上火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应少吃。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经济条件好的的可食用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正是万物萌生,草长花开的好时光,也是开展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黄金季节。
冬季带给我们的除了寒冷还有僵硬:身体各器官如内脏、肌肉的功能都处于较低水平,骨骼和韧带都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春季开展锻炼,但强度不宜过大,适合开展打太极拳、做健身操、放风筝、踏青爬山等有氧户外活动,能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年末喝酒、吃肉、熬夜来袭,一根艾条,拯救你撑不住的脾胃和健康”,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