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民间开门推拿十二个绝技

发布时间:2023-06-02 21:50:18 作者:祝由网 点击:9147 【 字体:

民间开门推拿十二个绝技

民间中医联盟(仅供参考)

梁注:“八关,九锁,十二门是中医推拿的独门绝活。在南宋临安版《推按精义》二卷有载和这十二门不一样,不过这也很好。”

开,有起始、发动、显露、扩大、发展,融化、使通之意。起手按摩,惟恐郁滞无循行之路,易招痛苦,故对于闭塞一类疾患,必在一些可影响人体整体机能的部位,首先开而导之,以期气血通畅,开启闭塞之门户而愈诸疾。治病要先“开门”。若不开门,犹如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不到贼,不开门,疾病也不能从根本上治疗。本法运用得当可起到疏通气血、通经活络,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营卫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动员机体的潜在能量,调动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转。对防病治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具有可靠的功能。此开门法共包括开天门、开地门、开气门、开血门、开中门、开火门、开肺门、开筋门、开骨门、开神昏、开汗门、开风门等十二开门法,具体分述如下。

1.开天门:

(1)天门起于两眉之间,止于百会。医者用右手中指,有节奏地点击两眉之间的印堂穴9次,天心穴9次,天庭穴9次,囱门穴9次,百会穴9次,然后用左手掌扶着病者的后颈部位,右手以大拇指的罗纹面,紧贴于天门穴,向上直推,经天星、天庭、上星、囱门(泥丸宫)直达百会穴为止,共24次。力度不宜过重。亦可以两手大拇指直接从眉心向额上推24次(成人可推240次)。若自眉心推至天庭,称“开天门”;推至囱门或百会则称“大开天门”。

(2)患者坐在床上,医者站在患者侧面,一手中指点百会穴,食指点聪门穴(头顶中线上百会穴前1寸左右),拇指点按前顶穴,无名指点按强间穴,小指点枕骨。另一只手中指点按天突穴,时间5~6 分钟。

(3)双手由头前发际天庭穴部向后顺至两风池穴,两手中指点风池穴,时间5--6分钟。

(4)两手分别点按两颈天柱穴,时间5-6分钟。

(5)两手顺颈部上下掐两次,随后双手再上下反复推20次。两手在头顶部提20次,揉20次,顺前额向后推20次。两手顺两耳门用中指点按耳门穴或和髎穴,食指点按两太阳穴,无名指点按听会穴,拇指点按承泣穴,时间5--6分钟。

(6)用中指轻揉两耳门穴,双手由耳穴下移至颈部,拇指点按两缺盆,一手中指点按风府穴,一手拇指、食指点按两睛明穴。点按风府穴手不动,另一手由睛明穴向下点按两四白穴,下至两迎香穴,时间5~6分钟。

(7)两手大鱼际部顺睛明穴到迎香穴顺气20次,再由双手食指、拇指、中指从承泣穴下提20次至颈部,再顺气20次。再两手拇指点按两缺盆穴,时间5~6分钟。

(8)两手中指点按两肩井穴,时间5~6分钟。

(9)两手拇指点按腋下两天泉穴,中指点按肩上两肩髑穴,时间5~6分钟。

(10)两手拇指点按两青灵穴,时间5~6分钟。

(11)两手拇指点按两手三里穴,时间5~6分钟。

(12)两手拇指点按两列缺穴,时间5~6分钟。

(13)两手拇指点按两内关穴,时间5~6分钟。

(14)两手拇指点按两手合谷穴,时间5~6分钟。

(15)两手顺合谷穴下移至两手三间穴,二间穴,商阳穴,时间5~6分钟。

(16)两手拇指点按内劳宫穴,时间5~6分钟。

(17)两手五指尖握住患者两手的四横纹,时间约5-6分钟。

(18)两手五指尖握住患者两手的五指节,时间5~6分钟。

(19)医者的左手握住患者的右手,由虎口开始,顺手太阴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掐至乳根部,再由乳根部掐返虎口。亦即沿手臂上内外两侧运行。

(20)再用右手握住患者右手,由小指下都穴开始,顺手少阴心经和手少阳三焦经掐至腰部京门穴。亦即沿手臂下内外坝4运行。再从京门穴返回,到肘部掐一下小海穴,使手感到麻木,最后掐到下都穴。

(21)医者一手持住患者手,另一只手用小鱼际部上下搓内劳宫穴。一手持住四指,一手搓外劳宫穴。最后再搓天河水,后做捻法,五个手指像捻药一样。再后做抖法,持住患者的手上下左右抖动100次。

做完右手,用同样方法再做左手。

2.开地门:

上为天,下为地。地门,肠之终结。肠者以蠕为能,以通为快。肠分大、小,天枢与大肠相系,肓俞与小肠有关。脐为先天之道,可总其功也。医者用点法以右手中指在病者肚脐处点击7次,左育俞点击7次,右肓俞点击7次,气海穴点击7次,左、右天枢穴各点击7次。然后医者将左手重叠在右手上,紧贴于病者腹部神阙周围,按反时针方向运转多次,然后将双手重叠于肚脐上敷1~3分钟,使病者腹部发热。通过揉动、击点达至气通为度,其作用是加强大小肠的蠕动以促使脏腑气流自相通畅。

3.开气门:

患者仰卧在床,医者坐在侧面,用双手十指指肚,长指缩短,短指伸长,力求平齐,按劲平均,按在患者任脉线路。

(1)一手小指点按天突穴,无名指点按璇玑穴,中指点按华盖穴,食指点按紫宫穴,拇指点按玉堂穴。

(2)另一手拇指点按膻中穴,食指点按中庭穴,中指点按鸠尾穴(任脉线中庭穴向下约一横指,胸骨剑突处,无名指点按巨阙穴,小指点按上脘穴。时间5~6分钟。

(3)十指指腹点按足少阴肾经路线,一手无名指点按俞府穴,中指点按或中穴,食指点按神藏穴。

(4)另一手食指点按灵墟穴,中指点按神封穴,无名指点按步廊穴。时间5~6分钟。

(5)十指指肚点按任脉胃经路线。一手无名指点按在气户穴,中指点按在库房穴,食指点按屋翳穴。

(6)另一手食指点按膺窗穴,中指点按乳中穴,无名指点按乳根穴。时间5~6分钟。

(7)十指指肚点按在任脉旁的脾经路线上。一指点按在云门穴,中指点按在中府穴,食指按周荣穴。

(8)另一手食指点按胸乡穴,中指点按天溪穴,无名指点按食窦穴,时间5--6分钟。胸部左右侧做法相同。

胸部再做顺气法81次,两肋侧做顺气法81次。

4.开血门

人体里的血如河中的流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动着,当流到某一个部位时,人体的那个部位因受到了损伤,气血被阻碍不能流通,并使全身受其牵制,人就有了病的症状。若能反其道而行之,开其门户,使气血流行,则筋脉自舒,其病自消。

(1)令患者仰卧床上,医者站在患者侧面,双手立掌四横指纹点按在患者肾经路线上,左手点按幽门穴,右手点按石关穴。时间5~6分钟。

(2)双手立掌四横指纹部点按在任脉路线下脘穴,水分穴,神阙穴,阴交穴,气海穴,石门穴,关元穴,中极穴。时间5~6分钟。

(3)双手拇指点按肝经阴帘穴(脐下5寸正中线旁开2寸之腹股沟内之气冲穴下2寸大腿内侧),时间5~6分钟。

(4)双手拇指按脾经血海穴,时间5~6分钟。

(5)双手拇指点按胃经足三里穴,时间5~6分钟。

(6)双手拇指点按脾经三阴交穴,时间5~6分钟。

(7)双手拇指点按肾经涌泉穴,时间5~6分钟。

(8)双手指尖握住双足五指节,时间5~6分钟。

最后在腿部内外两侧拍击,顺气81次。

5.开中门:

中门,即中焦之门。中焦是沟通上焦和下焦的关键。以部位而言,中焦指膈下至脐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脾主运化,胃主纳食。脾为后天之基,其功见于摩擦胃部。脾之功能正常,积滞自消。建里穴位于脾脏部位,为健脾开气的要冲。阑门穴在大小肠交汇处,为食物由小肠转入大肠暂停之所,无论虚实各症,均需先放通此穴。具体操作为:

(1)患者仰卧位。医者位于右侧,先以左手拇指迎住巨阙穴部位,再由右手中指按住阑门穴(任豚腹部正中线脐上约一横指半处),旋转推按,俟指下感觉气通为度。

(2)再以右中指换按建里穴,旋转推按,以气通为度。

6.开火门:

命门之火,为肾气蒸腾,肾阳壮旺之本。可调带脉与全身之阳,平秘阴阳,以使阴阳和气运转全身。

(1)患者端正直坐,医者左手中指对准患者督脉路线上的肾俞穴,右手中指对准任脉路线上的关元穴,同时用中强度的力量,各点击5次。

(2)医者左手中指对准命门穴,右手中指对准中极穴,用同样力度同时点击5次,然后左右手成掌,双手掌心分别贴紧在命门、关元穴上,左手在命门穴,右手在关元穴,各向反时针方向转旋18次。

7.开肺门:

肺位于胸中,主一身之气,为呼吸外气之府库。肺有肺门,位于胸部正中线旁开一寸,与胸骨柄、体联结部相平处,左右各一穴,俗名气通穴,为开胸顺气之要穴。

(1)患者仰卧。医者位于右侧,以右手拇指和中指分点两肺门穴,以食指勾点天突穴,持续着力,以病人自觉气通为度。

(2)医者右手顺势放平,掌根落于天突璇机华盖一线;左掌覆于右手上,随患者呼吸合力下压,约3分钟,可使胃中浊不得上逆而下降。

8.开筋门:

人体中筋门共分为四处:一为双手腕后横纹中与一窝风正对,二为双肩井中两条大筋,三为背脊左右处两条大筋,四为双脚解溪穴处之筋。筋门为诸经之祖,提之众经皆动,百病皆效。可使周身气血流通,各脏腑气分舒畅。

(1)医者将患者的双掌后腕横纹穴和正对掌背的一窝风穴处,用左右手的拇指各朝左右拔筋5次,要拔得干脆利落;然后用左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掐住此处,用力推至中指尖。

(2)医者以双手拇、食、中指分别掐住患者双肩之大筋向上各提3次,然后突然丢下,再用双手掌拍击肩井穴7次。

(3)医者用双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别将督脉络线上脊两旁的大筋向上连续提起5次,然后突然丢手,再将双手拇指放置于双大筋上分别直推至中髂穴处共3次,顺着路线摇动而下。

(4)医者用双手大拇指分别掐住患者双足的解溪穴部位,分别各向左右拨7次,然后顺此路线由足一窝风穴直推至内庭、八风穴。

9.开骨门:

人体骨之关节多集中于背脊督脉一线。脊椎,俗称脊柱、脊梁骨,起着支持人体的作用,由 33个脊椎骨组成(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椎骨5个和尾椎骨4个)。其活动量最大为颈椎,腰椎次之。脊椎是脊髓的主要保护结构,稍有损伤即易累及神经。古称椎骨为杼骨,上椎尤大,特名大椎,为调益阳气之总纲。凡治疗腰背部及督脉各疾病时,必须先施治大椎穴。其旁有大杼穴,为骨之会穴,善治骨软无力。另有魂门一穴,专治筋挛骨痛。以上各穴,均为开骨之要处。

(1)医者先点眉弓,推颈部三经路线;拿风池,切击肩井,重拿大椎,大杼,拍击魄户、魂门。

(2)医者以拇指加强力度点按大椎穴9次,重拿肩髑穴9次,然后将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按顺序一个个地拍击,震动,以调和各骨关节的气血。

10.开神门:

“神昏”即神志不清,或全然不知,多为邪阻清窍、神明被蒙所致的一类危急症候。凡属治疗神识之穴位,感应最为灵敏,均合按摩之应用。以按摩疗神昏较之它法,其成功最速且方便舒适。

(1)医者以指甲尖,掐刺患者鼻取嚏。再点击百会,掐点人中、素髎或禾髎。

(2)医者以手指拨拿患者合谷穴,掐五指端、大陵、内关。

(3)两手指点按腿部承山穴,重拿昆仑、解溪、仆参,最后顶按涌泉穴。

11 开鬼门

汗从皮肤而出,肺气通于皮毛。古称汗毛孔为鬼门,故此法又称为“开鬼门”。

(1)医者以手指拿患者风池、风府穴,掐拿合谷穴,复溜或-温溜穴,掐中冲穴(中指尖),揉运内劳宫穴,推三关用指掐拿一扇门(食指与中指间掌背)、二扇门(最后二扇门间)。

(2)医者以指点按肺俞、百劳。

12.开风门:

开风门即是祛风调水,平和阴阳。推调肾水以驱风寒杂症。具有强筋润骨,平秘阴阳之奇效。

(1)医者令患者俯卧于床上,在患者督脉路线上,点按天柱穴、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灵台穴、至阳穴、筋缩穴、中枢穴、脊中穴、悬枢穴、命门穴、阳关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各点按5次,穴位相距均为1寸。

(2)点在督脉旁开1.5寸间的膀胱经,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各点按5次,未注明穴位间相距均为1寸。

(3)点在督脉旁开3寸的膀胱经;附分穴,魄户穴、膏肓俞、神堂穴、滤遮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各点按5次,未注明穴位间距均为1寸。

(4)双手拇指捏掐于两侧脊柱旁,由下向上做推捏脊5次。

对于气血闭塞一类的疾病,医者必须在影响人体整体机能的部位,首先开其门,打开壅塞之门户,以使其气血畅通,疾病消失。它不仅具有开通的作用,常用在一般点穴、按摩治病之前。与推拿手法先轻后重,继而轻的原理相同,只是「先轻」的第一阶段在点穴术语称之「开门」。

  气功点穴的最大特点,就是治病要先(开门),认为打开了门,医者的内气才能从病人身体关窍的通道上发放进去,起到治病的作用。气功点穴一法,是在熟知人体经络、经穴的基础上,医者根据不同的病变,采用点穴手法,运用医者的两手去点开有关部位的门户,然后以强烈的意念将自己的内丹之气提起,直达双手掌指,再对准病灶,经一定的时间,就可以达到治病的奇效。

民间偏方:小儿推拿-食积的制作方法

“食积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食积可以引起胸闷、腹胀、腹痛、厌食等临床表现,若不及时治疗,患儿的生长发育将受到影响。推拿治疗小儿食积,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病因病理
1、伤食:由于乳食不节、喂养不当、过食厚陈,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司,升降失调,乳食停积而不化。
2、胃阳虚:如果胃阳盛,则多会而不清。苦出现胃阳虚,则饮食而闷胀,饮食易于留滞。进食生冷之物,容易导致胃伤。
3、脾阳虚:脾阳虚,就会食而不化,饮食停留,脘痞腹胀。
临床表现
胸脘痞闷,嗳气酸腐,大便臭秽,矢气味殊,饮食不香或食欲大减;有的患儿会出现厌食,可能出现腹痛、哭闹等。
推拿治疗
食积应该被理解成是一个“证侯”,引起食积的原因很多,但这种原因在临床上又很难找到,故可以称之为“原发性食积”。被找到原因的“食积”,称之为“继发性食积”。继发性食积的患儿中,有的可以用推拿治疗。有的则不以推拿治疗。因此,适应于推拿治疗者主要是原发性食积。对原发性食积,也要分不同型采用手法。
1、食积夹寒型
治则:温中健脾消食。
手法:推法,捐摩法,掌摩法,揉法。
取穴及部位:脾土穴、腕阴阳穴、三关穴、八势穴、足三里穴、脐部及脐周围之腹部。
操作方法及要求:
①补脾土穴:补脾土穴有二种方法,一种方是用指摩法治疗脾土穴;另一种方法是,屈曲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由拇指桡侧缘的远端推至近端。上述二种补脾土的方法,医者可任选一种,推三百下。
②分推:使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从患儿腕部及手部的两侧背面托住患儿之手;以两拇指自患儿腕掌面部横纹的中点,同时分推至腕横纹的梭侧及尺侧,约一百下。
③推三关穴:由于是治疗“食积夹寒”,所以推三关穴的次数应多一些,约推六百下。
④运八势穴:使患儿掌心向上,医者以一手指远端的掌侧面作为接触面,在患儿的八封穴作指摩法,称之为“运八封穴”,约三百下。
⑤分推腹阴阳穴:使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左右两手的手指(一般用拇指,也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分推至两侧的腋中线,分推二百下。
⑥摩揉脐腹:使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一手掌,在患儿的脐部及其周围用掌摩法,持续数分钟后,再在脐部及腹部作掌揉法或掌根揉法,使之有较强的温热感。
2.食积夹热型
治则:解热健脾消合。
手法:推法,指揉法,掌摩法,掌揉法。
取穴及部位:脾土穴、腕阴阳穴、三关穴、六腑穴、四横纹穴、外劳宫穴、腹阴阳穴、足三里穴。
操作方法及要求:
①清脾土穴:使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指推法,自患儿拇指的近端推向远端,称之为“清脾土”,三百下。
②补脾土穴:先用“清脾土穴”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接着再用“补脾土穴”的方法,称之为“先清后补”。食积夹热时,常采用“先清后补”的方法。
③分推腕阴阳穴:约一百下。
④推三关穴:约二百下。
⑤退六腑穴:约六百下。退六腑穴的次数要比推三关穴的次数多,因为是“食积夹热”。
⑥推四横纹穴:四横纹穴有两种不同的位置,是四个穴位的总称。在这里所说的位置是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掌指关节掌侧横纹处。医者以推法,依次分别在上述部位进行治疗,约数分钟。
⑦揉外劳官穴:外劳官穴正对掌心劳官穴处。医者用一般作顺时针方向的指揉数十下。

提醒您:小儿推拿-食积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人真的能被点穴吗??怎么点??

人真的能被点穴,我国的中医从古代到现在,除了讲究针灸疗法、拔火罐等,也强调点穴(按摩穴位)。不过点穴并没有武侠小说中这么夸张,隔空点穴之类的目前并没有资料证明。

点穴的基本手法:

1、鹰抓功。这是练手指的抓、扣、拿劲的。开始两脚并扰,两手平伸如鸟翼,然后意存丹田,气运穿手指。初练时往往感到两肩酸软不能举。通常只练五分钟为宜。练到一个小时时,劲达指稍,即为功。

2、铁指功。这是练手指点按劲的。开始两脚分开,身体俯卧,两手五指分开撑地,腰不可屈,然后两臂带全身回环伸展。初练时,用五指撑地,随功力增深,逐渐用四指、三指、直至单指撑地,此功乃告成。

3、点石功。这是练手指力和内劲的。开始两脚站立,面对壁约一米远,然后身体前倾,再用两手指分开触墙,吸气入丹田,呼气时,两手用力下按,静身,直到练至臂、腕、指较吃力时,可作休息。练至一个月后,可见功效。

4、解绳功。这是练拇、食中之指的指头劲力的,首先备直径约10-15毫米的麻绳一根,越长越好。先用双手将麻绳打成一个个的绳结,然后用拇、食、中三指逐一解开。这样解了再结,结了再解。随次数的增加,指力也练得越强。

5、插少功。此乃练指上直劲。先备桶一个,盛满绿豆(或谷子、石砂、铁砂)然后马步站立于桶前,用丹田气运至手指,发力插入桶内,再抽回手掌。如此反复练习,三年成功后,十指利如抓。为防练时手中毒,练后须用药手洗一次。药方为:川乌、草乌、南星、蛇床、半夏、百部各一钱,花椒、良毒、透骨、藜芦、龙骨、紫花各一两,青盐四两,硫磺一两,刘寄奴二两,用醋熬热水洗。

6、木人功。这是练手上点打劲的。先备木人一个。面对木人,气沉丹田,运气贯注指端,对准木人穴位发指飞速点打,用力由轻至重,持之以恒,每天须练至一小时以上,方为功夫。

7、锁指功。此功专练指的扣力。先用指握住一小圆木,后猛力扣一顿饭时间,再松手休息片刻。持续练习,此功练二年,则大功告成。

拓展资料:

点穴diǎn xué:根据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在人体相关穴位上产生一定的反映的原理,在技击中用拳、指、肘、膝等骨梢之强固点或其他器械来击打人体上的某些薄弱部位和敏感部位(主要穴道),使其产生麻木、酸软或疼痛难忍,失去反抗能力,造成人体伤亡,从而制服对方的一种武术技击术。

点穴又称打穴,打穴有七种:斫、戳、拍、擒、拿、撞、闭,点穴法中以指点啄为最常见,又有一指点、二指点,撮指点等等。

参考资料:点穴(术语)_

小儿推拿流派四大门派传奇,不是武林胜似武林!

宝妈们再学习小儿推拿的过程中,会比较疑惑,为什么一种病有多种推拿方法,这是因为小儿推拿流派众多,各有方法和侧重点。小儿推拿重在手法,轻在穴位。故而小儿推拿流派虽然有别,其实奥妙就在手法上的差别。其中手法有重派和轻派之分:

重派即是使用雷霆之势,截断扭转病情,比较适用于重症患者,如高烧、腹泻、抽筋等;

轻派手法轻灵和缓,主要用于调理为主,多用于慢性病,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体虚易感冒、小儿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情况。

小儿不喜药,故而小儿推拿可以绕过小儿不喜欢吃药这一难题,变成一种深受儿童欢迎的诊疗方式。但目前市级医院开展小儿推拿的医院并不普遍。

小儿推拿四大门派

山东是祖国小儿推拿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目前开展小儿推拿最好最成熟的地方,目前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小儿推拿四大流派均在齐鲁大地,并且各具特色,享誉一方。他们分别为:

青岛市中医院的李德修(1893-1972年)传承并发展了“三字经派”

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张汉臣(1910-1978年)创立的“张汉臣派”

山东省中医院的孙重三(1902-1978年)创立的“孙重三派”

青岛吉亚宁老师创建的“扶阳派”。

1.三字经派:三字经派奠基人李德修前辈就是现代版励志哥

李德修《小儿推拿秘笈》是儿推爱好者必备宝典,因其取穴相对少、效果好,操作手法简单懂深受粉丝喜欢。李老也颇具传奇色彩。其自幼家贫辍学,以打鱼为生,17岁时染疾,导致耳聋,幸遇威海某校长,怜其疾苦,赠送清代徐谦光著《推拿三字经》一书,并悉心受教,经8年方成,并最终将小儿推拿三字经发扬光大,名震一方。

李老的故事真是应了孟子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

传奇故事之一:治好市长女儿疾病声名大振

1931年12月,沈鸿烈任青岛市市长,市长儿子染疾,请日本医生就诊未愈,其保姆推荐李老,“不吃药只推拿就能治好”?市长夫人半信半疑,便请来李老,不想推拿2次便见奇效,后来儿子痊愈后,市长亲自送来一幅匾题曰“儿科博士”

传奇故事之二:推拿7个小时挽救高烧患儿

1962年,青岛一施姓家6岁儿子高烧四天不退,著名医生会诊未果,让其家人料理后事,后请李老推拿,李推拿7个小时,孩子高热渐退,复推三次,竟然痊愈,经此一诊李老更是名声大振,广为流传。

古代难道有退热药吗?

上文提到李老推拿治疗发热4天案例,大家会想古代难得没有退热药吗?其实有的,中药里羚羊角就是退热的,不过估计过去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享用的,但是古代孩子不像现在的孩子这么容易发热,因为古代空气好,食物天然,病毒细菌也没有这么厉害。 就像李老推拿发热4天的孩子在当时属于重症了,如果在现在就是很正常不过了,发热7天也有的是。

“三字经”传承代表人:赵鉴秋

三字经派推拿特点

李老认为小儿是“纯阳”之体,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在发病时无论是感受外邪还是内伤乳食、七情或感受时令疫病,都易化热化火,因而小儿患病时多表现为实热证,虚证较少见。主张推拿祛邪为先,多用清法,虚中带实亦用清法,认为“邪去正自安”经常用到的学位:清肝平肺,清天河水、清胃经、清大肠经,退六腑,很少用推三关。

三字经派之“降龙十八掌”

此功成就萧峰,洪七公,郭靖,郭破虏,耶律齐等众多绝顶和一流高手,基本代表了金庸先生在武侠文学的地位,在武侠文学里此功影响力巨大,如同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在推拿界地位,巧合的是三字经派推拿取穴少而精,经常用到的穴位就是18个,颇有点降龙十八掌的味道。

2.张汉臣派:张汉臣前辈用临床试验让西医也叹服小儿推拿疗效

大家都知道小儿推拿疗效很神奇,但为何这么神奇?用中医理论来解释就是疏通经络、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等等来解释,但这种解释西医不服气,你得拿出证据来,比如穴位具体位置?用数据和循证医学证明你的疗效?按说中医有中医的理论依据体系,无须参照西医,但是张汉臣老师硬是用西医解剖定位来证明了穴位存在,用临床案例观察胃液分泌数据来证明补脾土确实能促进饮食增强胃功能。

张老用临床试验让医学家更加信服小儿推拿的理论依据不是空穴来风

1962年张汉臣团队做了“中医推拿补脾穴对正常人胃液影响的初步观察”、中医推拿补脾穴和你运内八卦对正常人胃运动的初步观察“、中医推拿补脾土穴和逆运内八卦穴对蛋白质和淀粉消化能力的观察”等研究,证实了前人推脾土穴能促进饮食的理论是正确的。其机理为补脾穴可使胃酸分泌增高,胃运动增强、胃蛋白酶分泌增高,逆运内八卦有调节胃运动的功能。

张汉臣派一绝:望诊

张老坐诊,往往还没等家长介绍孩子病情,张老已经把症状都说出来了,而且八九不离十,家长无不佩服 ,啧啧称奇。其实望诊属于中医“四诊”中的一种,特别是对于儿科尤为重要,因为小儿往往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推拿师凭借经验善于观察。

鼻准属脾、鼻翼属胃、鼻梁属肺,对照一下自己孩子看是否正确

按照张汉臣派理论,鼻准属脾、鼻翼属胃、鼻梁属肺。鼻大为佳,,三者形够大为先天功能好,加之有色有泽是健康的标志。弱脾胃形大有色泽说明脾胃功能正常,消化吸收好,生肌肉,精气神好。若准头色泽俱佳,鼻翼色泽差,小儿虽食量少,但不瘦,反之,鼻翼色泽俱佳,鼻准色泽差,食量虽正常,但不生肌肉,或有泄泻之侯;若鼻准小,鼻翼大,则吃的,吸收差,不胖;反之鼻准大,鼻翼小则吃的少,但吸收好,能生肌肉,体健。 还有就是鼻梁形够,一生中呼吸道系统发病概率小,如鼻梁形差、地平、凹、小儿每感冒即咳嗽,且恢复慢。

张汉臣派推拿特点

以补法见长的张汉臣派。注重扶正祛邪,取穴补中带泄,认为小儿稚阴稚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治疗中需先扶正固本,常用穴:补脾土、补肾水、补肾水的同时清补板门,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另外重要小天心穴位,认为其诸穴之祖,近年来张汉臣派传人也发展了“术组”与“术对”的概念, 类似于疾病治疗推拿穴位套餐,还是不错的。

张汉臣派 小儿推拿第一代苏蕴芳,现在已经90岁高龄,依然神采奕奕。

张汉臣派小儿推拿第二代传人田常英,下图左二,已经80岁高龄,现在依然坐诊,每天全国各地家长慕名而来。

张汉臣派之六脉神剑

南诏大理国皇家武学,以无形之剑气御敌,后来此功被简化成一阳指,即使如此,在射雕中受到王重阳极力赞赏,并已自己先天功与南帝互换,来克制欧阳锋的蛤蟆功,最主要的是可以祛病救人, 造就了段延庆,段正淳,段证明,天龙众高僧,南帝等众多高手。正 如张汉臣派重用小天心穴一样,清热通关窍,扶正祛邪,一指定乾坤。

3.孙重三派:最学院派、最形神兼备、最颇具观赏与实战性小儿推拿流

为何说最学院派?

目前在全国中医大学中,山东省中医药大学是位数不多的具有儿科推拿专业的学校,省中医也是国内开展小儿推拿临床带教基地,是国际小儿推拿推广交流机构。

小儿推拿虽然现在很火,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却收受到严重破坏,一度流落民间发展,真正能够传承小儿推 拿,使其中医儿推文化发展香火不断的机构全国也屈指可数了,山东省中医算其中之一。

为何说最形神兼备?

孙老现有资料比较少,但从照片中可以出当年孙老也是比较帅的

省中医小儿推拿前辈孙重三先生,推拿时对环境和施术者要求极其严格 ,推拿时要调气息、精神专注、心神合一、天人合一。

中医的精髓即是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正气存内,百病不生,我们生病是因为身体违背了大自然的法则,推拿的作用就是在平衡阴阳,调整患者体内正气。 现在虽然关于孙老的资料非常少了,但如果闭上眼睛想一想,一位老者,凝神静气在为小儿施术,是不是颇具武林高手风范。

为何说最具观赏性与实战性?

“十三大手法”是孙重三派最具代表性的手法,手法操作点线面结合、刚柔相济、行云流水、蔚为大观,属于小儿推拿比较有挑战的复式手法,所以说最具观赏性。

实战性是说推拿疗效确切,而且是综合调理, 往往是通过条理某一个疾病,身体其他方面的疾病也好了,特别是对于治疗肠胃疾病效果尤为显著。比如孙老对小儿摩腹手法要求极其严苛,手法与别派不同,但疗效确实突出。另外省中医派在推拿是也借鉴了西医的手段,不拘泥于推拿,也是比较科学的值得借鉴的。

省中医孙重三派小儿推拿:传承代表人:张素芳教授,张老已经76岁高龄,现依然在省中医老专家门诊坐诊。

张老为上海人,幼年染疾幸得小儿推拿挽救生命,年轻时系统学习了海派小儿推拿,然后来到山东深造,最后留在省中医,师从孙重三先生,而孙老的老师是胶东民间老中医,大家知道三字经派和张汉臣派也发源于胶东地区,胶东地区小儿推拿在民间颇为盛行。所以说张老的推拿融合了南北派的技法特点。同时张教授现为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孙重三派之独孤九剑

一代剑魔独孤求败集众家所长而创。打遍天下无敌手,专门破解各个门派各武功兵器,后世传到风清扬,令狐冲,此功跨越《神雕》、《天龙》。实用剑术天下第一。如同小儿推拿“十三大手法”行云流水,变化莫测!

四.扶阳派:源自于乾隆御医黄元御的扶阳理念,最快速轻灵、简单易学易操作的小儿推拿

扶阳派小儿推拿遵循中医源头《黄帝内经》之重阳、扶阳思想,缘于乾隆御医黄元御“重视脾土、培植中气,扶阳抑阴”之施治理论。在小儿推拿的基础上,应用扶阳理念,以扶助、固护小儿阳气为主,恢复小儿原有的机体功能、提振阳气,从而达到显著治疗效果。

扶阳派创始人:吉亚宁老师,师从儿科泰斗张奇文教授,独创玖壹康宁,让小儿推拿简单易学。

吉亚宁老师上学时学过针灸、拔罐、刮痧、穴位注射等技术,而且专为治疗打喷嚏进修了半年,左思右想,最后就瞄准到小儿推拿,传统推拿时长在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孩子推得不舒服,自己也累,家长看着也心疼,穴位也在7-8个相对较多,还不一定推得好病,在摸索中自己也在不断反思。后来在张奇文老师的指导下,开始意识到扶阳的重要性,开始不断摸索可以提升孩子阳气的穴位,到如今总结出了四十个穴位。

在多年的临床中,吉老师技术越来越娴熟,但是病号的要求也随之增高,从不仅要求好得快,还要没痛苦。2004年的时候推拿时间已经缩短到7分钟,08年推拿时间缩短到3-5分钟,推拿穴位从4-6个到2-3个,对经络的深入研究拓展了扶阳的理论基础,扶阳派讲究顺时而为,又逐步提出依照24节气来取穴推拿。让推拿更快速更有效。

吉亚宁老师在推广小儿推拿过程中,发现不会辩证是妈妈最大的痛点,因此结合祖国医学和现代技术,研发了玖壹康宁儿童健康管理系统,并在多年的临床验证中得到上万名妈妈的检验。2015年3月被列为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医药成果展览专业委员会指定合作项目。

应用者将儿童体征输入玖壹康宁系统,即可通过后台大数据中心自动生成诊断结论(推拿穴位、次数)和日常护理标准,时间短,效果确切。

扶阳派之北冥神功

逍遥派由北宋年初的逍遥子所创建,属于“道家之圣”,讲究轻灵飘逸、闲雅清隽,威力无穷,得其一,则能在宇内所向披靡。

江湖上的武功,只能强身健体,保持健康。而逍遥派的武功则直接改造人体,让你获得不敢想象的强大力量。江湖上是习武之人,称侠客;而逍遥派是修炼之人,称仙侠。逍遥派武功特点是飘逸若仙,出神入化,但江湖上绝少有人知道。

逍遥派的绝技:北冥神功运行自少商穴至云门穴,与一般武功相反,故练逍遥派内功必先散尽原来真气,且均对内力有颇高要求,尽可能激发人体内的潜力。易学易练,前提是你要有储存足够的内力。

而扶阳派小儿推拿,注重轻灵飘逸,易学易用,注重补足阳气,激发人体潜能,短短几招威力无穷。与北冥神功有异曲同工之妙。

扶阳派重在补阳,最适合现代儿童

小儿本就是稚阴稚阳之体,阴和阳都容易受损。现代儿童经常吃冷饮吹空调严重打击阳气,再加上营养过剩需要消耗阳气去消化,导致身体阳气不足,正气虚,容易生病体质差。而小儿一生病,去西医院抗生素等西药,都属苦寒之药,给小宝宝使用,会严重打击孩子的稚阳之气。尤其是使用过抗生素的孩子,一般是动不动就生病、厌食、四肢不温、夜卧不宁、发育缓慢......

扶阳派建立在当今生活基础之上,通过补阳等推拿方法,帮助孩子激发身体的阳气、帮助他们增加自愈的能力!

扶阳派的特点:扶助阳气、快速轻灵、简单易学易操作

1、取穴少,所有穴位位于手部

扶阳小儿推拿取穴少,一次仅取2-3个穴位,多为单穴,简单易学。

2、时间短效果好

只需要3~5分钟,时间短,孩子不会不耐烦,配合度好效果好,且对孩子不同的病症有针对性的推拿手法

3、所有穴位位于手部,孩子易接受

“两手同百脉”,仅取上肢穴位,手法轻柔,不用担心对孩子造成伤害,不需要脱衣,不用担心孩子产生恐惧感而不配合,大手按小手,边说笑边治疗,治病也可以很有爱。

4、扶助阳气,擅长治疗慢性病

现在小儿慢性病,多是由于阳气受损正气虚,这类疾病需要长期补阳,提升脏腑功能,所以相对于其他门派,扶阳派除了能治疗感冒、发烧、流鼻涕、积食等常见病外,更擅长于像小儿腺样体肥大,小儿慢性咳嗽,哮喘,慢性鼻炎等慢性病。

以上比较不涉及门派优劣之争,各有千秋,所有比喻谨代表个人观点,牵扯武林功夫比喻纯属戏说而已!不要当真!如有不妥请指正!

宝妈们,对于各大门派有所了解,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没有最好的门派,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