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中医怎么治疗失眠症,失眠的原因是什么_(中医怎么治疗失眠症?)

发布时间:2023-09-15 09:12:57 作者:佚名 点击:8983 【 字体:

一、中医怎么治疗失眠的

一、补 法这类的病人表现为失眠,不易入睡或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食少腹胀或大便稀软,面色无华等症状。病人可以选用下列方法食疗。1、龙眼肉粥:龙眼肉15克,红枣5枚,苡仁30克,粳米60克。三味共煮成粥,将熟时,放入白糖或蜂蜜少许调味。每日一剂,可分两次服用。2、小麦百合生地汤:小麦30克,百合15克,生地15克,生龙齿15克,白芍12克,酸枣仁10克,山药15克。小麦布包与余药共煎饮汤。3、蛤肉百合玉竹汤:蛤蜊肉50克,百合30克,玉竹20克,远志10克,白术15克。以上材料共煮汤饮用。4、竹精羊心汤:羊心300克,玉竹15克,黄精15克,枸杞子15克,酸枣仁10克,茯苓30克,胡椒粉、羊肉汤适量。将羊心、玉竹、黄精、枸杞子、酸枣仁、茯苓洗净,加羊肉汤适量,共煮,羊心熟烂后,用胡椒粉调味即成。二、潜 法这类病人主要表现为心肾不交的症状,如心烦不寐,入睡困难,睡梦纷纭,心悸不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发热,面部烘热,夜晚睡觉时出冷汗等,可以选用下列食疗方:1、龟板驴肉汤:驴肉500克,豆豉3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麦冬15克,沙参15克,白芍30克,夜交藤15克,葱、姜、精盐适量。将龟板先煎半小时,然后加入生地、沙参、麦冬、当归、白芍、夜交藤,文火煎1小时左右,冷却后过滤,与驴肉共煮。烂后加入葱、姜、精盐等调料即可食用。2、百合黄连鸡子黄汤:百合250克,鸡子黄3个,白糖适量、阿胶15克,黄连10元、麦冬15克,柏子仁10克,远志10克,石决明30克。将百合脱瓣,清水浸泡一宿,待白沫出,去水,加清水与黄连、麦冬、柏子仁、远志、石决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半小时,冷却后,用纱布过滤,阿胶烊化后加入,再加入鸡子黄搅拌后略煮,调以白糖即成。三、消 法这类病人表现为胃气不和的症状,如睡卧不安,胃脘不适,嗳气,腹胀肠鸣,大便不爽或便秘。正所谓 “胃不和,则卧不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吃饱了撑的。1、秫米半夏粥:秫米30克,制半夏10克,麦芽30克。先将制半夏加水煎煮,去渣取汁,与淘洗干净后的秫米一同用旺火烧开,再放入麦芽,改用文火熬煮成稀粥食用。2、三 仙 焦:神曲10克,莱菔子10克,山楂10克,谷芽15克,厚朴10克。以上各药共煮,煮沸后饮用。不过,这类病人还应该慎食肥甘厚味,以免助邪,暴饮暴食者,应节制饮食。四、清 法这类病人表现为痰热等实邪内扰的症状,其中痰热内扰的病人表现为失眠多梦易醒,痰多胸闷,没有精神,只想睡觉,但又睡不着,晚上闭眼既梦、口干恶食、嗳气吞酸等症状。可选用下列方法食疗:1、茯苓赤小豆汤:太子参15克,生山药15克,生苡仁30克,石决明30克,茯苓10克,赤小豆15,陈皮10克,柏子仁15克。以上各药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后,共煮,每剂煎煮两次,分次服完,日一剂。2、温胆汤:陈皮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黄连10克,栀子10克,丹参15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以上各药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后共煮,每剂煎两次,分次服完,日一剂。也有些病人表现为肝郁化火的症状,如心烦不寐、性情烦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小便黄、大便闭结等症状,病人可以选用龙胆泻肝汤。3、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0克,木通5克,柴胡10克,车前子10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以上各药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后,共煮,每剂煎两次,分次服完,日一剂。

二、患失眠症的病因有什么

1.原发性失眠通常缺少明确病因,或在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后仍遗留失眠症状,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3种类型。原发性失眠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是一种排除性诊断。当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被排除或治愈以后,仍遗留失眠症状时即可考虑为原发性失眠。心理生理性失眠在临床上发现其病因都可以溯源为某一个或长期事件对患者大脑边缘系统功能稳定性的影响,边缘系统功能的稳定性失衡最终导致了大脑睡眠功能的紊乱,失眠发生。2.继发性失眠包括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的失眠。失眠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有时很难确定这些疾病与失眠之间的因果关系,故近年来提出共病性失眠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同时伴随其他疾病的失眠。

三、失眠症吃什么药治疗有效果

1、心阴不足症状: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药物:茯神、麦冬、生地各12g,黄连、远志、竹叶、人参、黄芪、胆星、莲子心各6g,酸枣仁18g,朱砂3g。2、心气不足症状:失眠,神疲困倦,短气,或喜悲善哭,精神恍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药物:黄芪、茯苓、白术、山药各12g,莲肉、砂仁、沉香、檀香、甘草各6g。3、心血不足症状:心烦失眠,多梦易惊,健忘头昏,面色不华,舌淡,脉细。药物:当归、白芍、川芎各12g,鹿茸、朱砂各6g,炒枣仁18g。4、心脾两虚症状:少寐多梦,气短神疲,面色萎黄,食少倦怠,腹胀便溏,舌质淡嫩,苔白,脉细弱。药物:远志、木香各6g,黄芪、白术、当归、茯神、酸枣仁、龙眼肉各9g,炙甘草3g。5、心肾不交症状:失眠,多梦,遗精,腰酸腿软,潮热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药物:黄芩、白芍、阿胶各9g,鸡子黄1枚,龙骨12g。6、心胆气虚症状:胆怯善恐,夜寐多梦,胸闷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无力。药物:龙齿各12g,车前子、茯苓、麦冬、茯神、天冬、熟地、山药各9g,五味子,远志、人参各6g,肉桂、朱砂、甘草各3g。

四、治失眠症的偏方有哪些

1、取大枣20枚、麦仁40克、甘草20克。将小麦去皮,和后2味入锅,加水3碗,煎至1碗。每晚睡前顿服。2、取龙胆草15克、黄芩15克、茵陈15克、桅子12克、柴胡15克、白芍15克、酸枣仁15克、夜交藤15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200毫升。 该治疗失眠的偏方可治疗出现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等症状的失眠在患者。3、取枸杞20克、鸡蛋3个、红枣20枚。先把枸杞、红枣用水煮半个小时,再将鸡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该偏方主治失眠、健忘。4、取黄连15克、阿胶15克、生牡蛎30克、龟版15克、柏子仁15克、生地黄50克、酸枣仁10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毫升。该治疗失眠的偏方主要用于治疗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手足心热,口干津少等症状的失眠患者。5、取酸枣仁粉20克、绿茶25克。每日清晨8时前冲泡绿茶20克饮服,8时后忌饮茶水。夜晚睡觉之前冲服酸枣仁粉10克。该治疗失眠的偏方主要治疗患有高血压、心动过速、习惯性便秘以及哺乳期的妇女慎服。6、取红枣5枚、枸杞15克、龙眼肉20克、粳米120克逐一洗净,加水煮成粥,每日服2次(晨起空腹及晚睡前),常服效佳。7、取党参15克、白术15克、黄芩15克、甘草12克、远志15克、茯苓15克、酸枣仁15克、龙眼肉15克、木香15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200毫升。该治疗失眠的偏方主要治疗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的症状的失眠在患者。

中医怎么治疗失眠症?

失眠是很多人比较常见的问题,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上班族以及学生党每天睡眠都是不足的状态,所以也会导致很多人都有失眠的症状,失眠其实是需要我们内调的。那么,一般中医治疗失眠是怎么治疗的呢?中医治疗失眠有哪些方法呢?
1、中医治疗失眠
中医认为,失眠病位主要在心,并涉及肝、脾(胃)、肾三脏。中医根据病理因素把失眠分为5种类型。
一、肝郁化火型失眠
当你的心情遇到了雨天,工作不顺利啊,老板不通情理啊,朋友闹了点不愉快啊,胸胁部难受的不得了,觉得气顺不过来,这个在中医里面叫肝郁气滞,气郁容易化火,心情感觉烦躁,晚上就睡不好觉了。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第二天上班无精打采,头胀的厉害,觉得口苦目胀。恶性循环,最后成了鸡生蛋与蛋生鸡的问题了。
肝郁化火型失眠多由恼怒烦闷而生,表现为少寐,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此时不妨来点黄芩、陈皮,既理气又泄热。当然少不了最安神的利器:合欢花啦!
合欢花有宁神的作用,主要治疗郁结胸闷,失眠健忘,神经衰弱。能安五脏,和心智,悦颜色,对啦,合欢花也有清热解暑、祛斑养颜解酒的功效。
如果你是肝郁化火型的失眠党,可以多吃一点芹菜、绿豆,有助于清肝理气,忌食辛燥动火之物,比如瓜子、花生之类的炒货、还有桂圆、荔枝之类容易上火的食物,当然还要要忌辣哦!
推荐食谱:
合欢花蒸猪肝
材料:合欢花10克,猪肝100-150克
做法:每次用合欢花(干品)10克,加水少许,泡浸4~6小时,猪肝100~150克切片,同放碟中,加食盐少许调味,隔水蒸熟,食猪肝。
推荐理由:俗话说以脏补脏,猪肝是养肝的不二选择哦,合欢花是中药配伍治疗失眠最常用的一付药材。二者配伍,清肝明目,舒郁理气,养肝安神,效果很不错哦。
二、痰热内扰型失眠
是不是睡觉之前吃多了睡不着了呀,虽然一时痛快,但是整夜痛苦,你看这笔账好不划算的哦,再加上平素喜欢吃肥甘厚味,肯德基麦当劳的鸡块油腻不说,安全也是问题。油腻的食物吃多了会发胖,严重的是胃肠受热,痰热上扰,就会出现嗳气、吞酸。另外,你可别把打嗝不当病啊,胃气上逆,喉中频频作响,多是因为饮食过快过饱。经常暴饮暴食,小心胃病伺机偷袭。
内经里:胃不和则卧不安说的就是这种类型。睡觉之前吃的太多,小心食物在胃中不消化,中焦失运,积湿生痰,痰湿化热,多伴有纳差,就是食欲差,脘腹胀满,胸闷,如果你有这种困扰,清热化痰才是正解!胃中不和者,宜食消食导滞之物,如山楂、萝卜、荸荠等。
推荐食谱:
竹沥粥:
材料:淡竹沥汁30g,小米100g。
做法:先煮米做粥,临熟下竹沥汁,搅匀,代早餐服食。
推荐理由:竹沥甘寒滑润,能清心、肺、胃三经之火而涤痰除烦,定惊安神;小米性味甘凉,为治内热不寐的佳食,合而为粥,适用于痰热内扰的不寐,其效灵验,你如果晚上吃多了睡不着,不妨试试哦。
三、阴虚火旺型失眠
阴虚之人大都体瘦,中焦火旺,怎么吃都不胖,如果你是这种类型的体质,千万不要“引以为豪”,中焦火旺不是单纯像广告里面说的喝点凉茶去去火就能解决的实火,相反是虚火,阴不足而阳有余,心属火,肾属水,经常熬夜就会肾水不足,心火偏亢,除了会出现失眠心烦,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嘴里面突然长了一个溃疡,口干口渴,就算喝了不少水也缓解不了。
当你失眠的时候,你有木有心烦不安,夜间出汗,甚至口干的感觉,此时你对着镜子观察一下你的舌头有木有偏红,那么你需要从滋阴降火立法调整一下饮食改善火旺的状态了。宜食有助于养阴降火之物,如百合、鸡蛋、牡蛎肉、莲子心、酸枣仁等,忌食辛燥动火食物,如辣椒、姜、胡椒等。
推荐食疗:
玄参百合粥:
材料:玄参15g,百合30g,合欢皮15g,粳米100g。
做法:先水煎上3味药,取汁,加米煮粥,晨起作早餐食之。
推荐理由:玄参为滋阴降火要药;百合滋阴兼清心安神,二药是从源头上解决失眠问题;合欢皮为治虚烦不寐之妙品。这个方法有釜底抽薪之效,如果你是阴虚失眠,不妨一试哦。
四、心脾两虚型失眠
这种类型的失眠,你知道怎么区别么,告诉你一个小技巧,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入睡困难和多梦易醒,伴有心悸、心慌、乏力等心系症状和食后腹胀、不思饮食、面色微黄等脾胃系统的症状。多是劳心过度,或者产后失血,或老人气虚血少,引起气血不足,脾阳不运,伤及脾胃,气血生化不足,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自然出现失眠哦。
如果你是这种类型的失眠,可要好好注意身体了,烦心事就让它过去吧,不要跟自己过不去;产后更要好好坐月子,不然容易留下病根;平时饮食注意补养气血,脾胃功能恢复,自然心神得养,失眠远离你啦!宜食有助于补益心脾之物,如小麦、莲子、大枣、黄芪、桂圆肉等。中医方剂里面有一个方子叫归脾汤是治疗心脾两虚的万能方。
推荐食谱:
甘草小麦红枣汤
材料:
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
小麦:养心、益肾、除热、止渴
红枣: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和营卫。
做法:每次用甘草10克,小麦30克,红枣5枚,清水两碗,煎至一碗,去渣饮汤。
推荐理由:虽然都是平常家里的食材,但是经过君臣佐使的配伍也能有和中缓急,养心安神,补脾和胃之效,家里的老人如果平时睡眠不足,清晨易醒,既能保健,又能缓解失眠。
五、心胆气虚型失眠
我们先来说说心胆气虚型的人格特质:特敏感,人缘好,容易受惊吓,尤其是女孩子,白天就容易受惊吓,打破一个碗,看一个恐怖电影,就连楼下的流浪狗叫几声也吓得不得了,晚上一个人睡觉甚至不敢关灯。
这种情况中医认为是胆气不足,虚就不能定,对外界反应过于敏感,总觉得心跳的蛮厉害的,没什么精神,上厕所的时候小便比较清,有点莫名的烦躁但是又不是很严重。由于突然受惊,或耳闻巨响,目_异物,或涉险临危,表现为噩梦惊扰,夜寐易醒,胆怯心悸,遇事易惊。胆子小的人和老人容易有这种类型的失眠,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经常做噩梦。每次醒来总觉得心很慌,具体症状是不寐兼有心悸、多梦、易惊醒。
推荐食谱:
酸枣仁粥:
材料:炒酸枣仁10g,龙骨10g,牡蛎10g,粳米100g。
做法:先煎酸枣仁,龙骨、牡蛎,过滤取汁备用;粳米加水煮粥,待半熟时加入药汁,再煮至粥稠,代早餐食。
推荐理由:酸枣仁补益肝胆,滋养心脾,是治疗心胆气虚、惊悸不眠之良药;牡蛎、龙骨用于心悸不安、胆怯惊恐、烦躁不寐,功效卓著。三药合璧,合而为方,一定会让你告别多梦,一夜睡到天亮。
中医对治疗慢性病是强项,对失眠,我们要逐步调整,固本培元,使身体机能逐渐恢复正常。要注意失眠不等于失眠症哦!除了饮食调整外,更应该注意精神的调摄,喜怒有节,精神舒畅,自得一夜安枕。
2、怎么改善失眠
1、睡眠时间别太晚
人有很多时候都是早睡还能睡着,可熬夜在12点以后反而精神百倍,难以入睡,现在的人白天都很累,回家以后还是早点睡觉吧,人的第一个疲劳信号往往能很好的使人进入深度睡眠,保证睡眠质量的,一旦自己反复克制着睡眠信号,很容易导致失眠。所以,建议有失眠症状的人最好在11点以前入睡为好。
2、睡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对于睡眠质量很差的人来说,一个小小的刺激就可能导致失眠,所以有失眠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在睡觉前3~4个小时内禁止食用辣味重的食物、浓茶、咖啡等,以免精神一时的兴奋,错过了睡眠的时间。
3、睡前不喝酒
酒精有麻醉神经的作用,有很好的促进睡眠的效果,但是酒精的会刺激胃肠道,还容易口干舌燥,降低睡眠质量,往往喝酒睡觉的人都会半夜醒来,对于失眠的朋友来说,半夜醒来就意味着再也睡不着了,导致失眠。
4、补充营养保证睡眠
与睡眠有关的营养素很多,比如钙、镁、维生素B族等,所以如果膳食摄入长期不足,容易缺乏营养素而失眠,建议多吃杂粮以补充维生素,同时服用钙片等保证睡眠质量。
5、运动改善睡眠
运动能调节人的身心,很多人都有过长时间的爬山、游泳等活动后往往很容易入睡,而且睡眠质量很高的经历,据统计,体力活动者很少失眠,而脑力劳动者却很多失眠,这主要是由于体力活动能减轻精神压力,改善血液循环,在睡觉时大脑能得到充分的放松。
6、安排好生活改善睡眠
人对大脑的控制并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很多时候大脑却不受控制的去做一些事,所以,提前安排好日常生活,减少大脑的压力,比如:睡前把第二天要做的事全部想好写在纸上,放在包里,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拿出来挂在外面,睡前半小时把手机电脑上所有都处理完然后关机,给大脑一个完全没有什么需要提醒的状态,保证睡眠质量。
7、创造完美的睡眠环境
卧室的灯光要比大厅的温和低沉一些,睡前拉上窗帘,温水泡脚,喝一杯水,上好卫生间,做好一切后关灯睡觉,为睡眠创造一个完美的环境,有助于睡眠,并改善失眠。

中医养生:中医如何治疗失眠

【导读】:中医养生有很多优势所在,它可以根据每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症状来得出失眠的根本原因在哪。接下来就告诉各位关于中医养生的优势在哪里。

经验与传统

中医药治疗失眠病症注重辨证论治,临牀辨证从虚实证型来分,常见的实证证型有心火亢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胃气不和等;常见的虚证证型有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等。我国历代医家应用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根据各自的学识和临牀经验,分别主张从营卫论治,从心论治,从脾胃论治,从肝论治,从瘀论治,从痰论治,从火论治,综合论治等法则,在学术上各有建树。

继承和发扬

笔者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禀承先父施闻鸡老中医庭训。先父治疗失眠病症主张“调其所逆,除其所害”。意思是,治疗失眠首先要找出引起失眠的原因,如果失眠是由脏腑功能紊乱引起的,就应先把其紊乱的脏腑功能调整好,则失眠现象自然会消失;如果失眠是由外邪侵入机体诱发的,则应先分清外邪的性质并将其清除,这样睡眠才会趋于安稳。先父遣方用药皆单刀直入,直击病所,屡起顽疴,活人无算。笔者在继承先父学术思想和临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失眠专科临牀实践,和当今失眠患者的临牀症候特点,在辨证的基础上,将失眠病症分为八个临牀症型,然后针对不同的失眠证型,运用中医药治疗,往往获得较好疗效。

营气不足型临牀症状可见:睡眠不安,通宵似睡非睡,梦扰纷纭,白天精神不振,头晕目糊,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可伴心慌、乏力等症。治疗原则:益精养血安神。

肝郁气滞型临牀症状可见:夜晚卧牀,思虑万千,辗转难眠,日间精神抑郁,善叹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腹胀,嗳气频作等症。治疗原则:疏肝解郁安神。

营血蕴热型临牀症状可见:卧牀难眠,或早醒,醒后再迷迷糊糊至天亮,兼见咽干少津,五心烦热,面颊痤疮,盗汗,或伴有手足震颤,肌肉跳动,口角抖动等症。治疗原则:清营凉血宁神。

脾胃失和型临牀症状可见:夜间睡不安稳,时睡时醒,多梦,兼见口腻口淡,不思饮食或纳食无味,胃脘不适,大便不成形或有欲解不尽感等症。治疗原则:和胃健脾安神。

心肝火旺型临牀症状可见:夜间失眠,卧牀久久不能入眠,或间断多醒,多梦纷纭,甚者彻夜不眠,兼见头胀,目赤,口干苦,心烦易急躁,大便干结,小便红赤等症。治疗原则:清热泻火安神。

胆怯心虚型临牀症状可见:睡眠不安,常伴有惊惕恶梦,白天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易惊易恐,胆怯如有人追捕等症。治疗原则:镇惊定志宁神。

瘀阻脑络型临牀症状可见:夜眠时少,早醒,醒后难以再入睡,常伴有头昏,耳鸣,脑响,手足麻木,健忘(尤其对数字和近期事件记不住),昏昏欲睡等症。治疗原则:健脑通络助眠。

肝亢肾虚型临牀症状可见:夜眠不酣,间断多醒,或早醒,有梦,醒后难再复述,常伴有头胀,头痛,颈项板牵不适,口干苦,眩晕,耳鸣,面颊色斑,两颧升火,腰酸膝软,夜间尿次频繁,或四肢不温,背脊时寒等症。治疗原则:滋肾平肝安神。

由于失眠患者的症状复杂多样,所以医师在临牀实践中,对于上述证型和治疗原则的具体运用,尚需根据临牀辨证综合考虑,灵活掌握,如此方能提高临牀疗效。这也正是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的优势所在。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