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酒精中毒的症状是什么_怎么预防酒精中毒

发布时间:2023-09-15 09:28:52 作者:妙手生春 点击:8364 【 字体:

一、酒精中毒的症状是什么

1、在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3000单位以上的时候,患者往往会出现昏迷的症状。长时间的昏睡,脸色苍白,体温也比较低。如果身体比较敏感,症状比较严重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深度昏迷的情况,心跳加快,甚至出现排泄失禁的情况。如果不仅尽快的缓解,很有可能让患者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2、酒精中毒之后,会让患者出现共济失调的情况。这个时候,患者的动作看起来非常的不协调,说话也不清晰,没有任何的条理性。视力也会下降,情绪比较激动,有的时候,还会伴随着恶心、呕吐等症状。

3、在血液中酒精浓度为500单位左右的时候,患者会出现结膜充血、脸色发红、出现眩晕等症状。这个时候是处于兴奋期的,患者几乎没有自控能力,说话也比较多,举止看起来非常的轻浮。还有的患者会表现出粗鲁的举动。在这个阶段,患者一般是觉得自己没有醉的。也有的患者不会出现精神上的问题,直接安然入睡了。

4、出现酒精中毒的话,还有一个症状很明显,那就是性格的改变。患者会变得比较乖戾,比较自私,精神出现很大的问题。大家如果不能及时戒酒的话,还会出现神经炎等神经部位的损伤,对健康的伤害非常大。

二、酒精中毒的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乙醇具有脂溶性,可迅速透过脑中神经细胞膜,并作用于膜上的某些酶而影响细胞功能。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由大脑皮质向下,通过边缘系统、小脑、网状结构到延脑。小剂量出现兴奋作用,这是由于乙醇作用于脑中突触后膜苯二氮卓—Y—氨基丁酸受体,从而抑制了—氨基丁酸GABA对脑的抑制作用。血中乙醇浓度增高,作用于小脑,引起共济失调;作用于网状结构,引起昏睡和昏迷。极高浓度乙醇抑制延脑中枢引起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代谢异常

乙醇在肝内代谢生成大量NADH,使细胞内还原氧化比NADH/NAD增高,甚至可高达正常的2~3倍。酒精中毒时,依赖于NADH/NAD比正常的代谢可发生异常,如乳酸增高、酮体蓄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糖异生受阻可出现低血糖。

耐受性

饮酒后产生轻松、兴奋的欣快感。继续饮酒后,产生耐受性,效力降低,需要增加饮酒量才能达到原有的效果。

依赖性

为了获得饮洒后的特殊快感,渴望饮酒,这是心理依赖。躯体依赖是指反复饮酒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某种生理、生化变化,以致需要酒精持续地存在于体内,以避免发生特殊的称之为戒断综合征的病征。

戒断综合征

长期饮酒后已形成躯体依赖,一旦停止饮酒或减少饮酒量,可出现与酒精中毒相反的症状。机制可能是戒酒使酒精抑制GABA的作用明显减弱,同时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三、酒精中毒怎么办

1、使醉酒者安静睡下,冷天注意保暖,头部给予冷敷。

2、尽快催涂,可用筷子刺激咽部催涂,减轻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

3、酒精中毒的时候,病人应该多喝温开水或者是淡盐水、蜂蜜水等,这样可以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并且加快排尿,使得酒精迅速排出体外。

4、多吃水果,如梨、橘子、苹果、西瓜、番茄等,用果糖把乙醇烧掉,可服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E,促进乙醇的分解。

5、醉意较浓的,可取白糖5克加食醋30毫升,待白糖溶解后,一次饮服。

6、当醉酒者不省人事时,可取两条毛巾,浸上冷水,分别敷在后脑和胸口上,并间断用冷开水灌入其口中,可使醉酒者逐渐醒过来。

7、当醉酒者昏睡时,应屈身侧睡,将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吸入肺内,以防止窒息。皮肤发红者,要注意适当保暖,以防着凉。

8、如果酒精中毒的病人出现抽搐症状的话,则应该在其口中塞入毛巾,避免咬破舌头,并且用指尖压掐人中穴2~3分钟。

9、如发现醉酒者面色苍白、大汗不止、心律不齐、呼吸异常以及昏迷不醒时,应及时请医生出诊或送医院抢救。

四、怎么预防酒精中毒

不要空腹饮酒,因为空腹时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而且空腹喝酒对胃肠道伤害大,容易引起胃出血、胃溃疡,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油质食物,如肥肉、蹄膀等,或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不要空腹饮酒,这是饮酒不醉的主要诀窍。因为这样可使乙醇在体内吸收时间延长。

看见鸡蛋、皮蛋等菜端上来,赶紧吃。即使遭了大罪的胃可能因为油脂而蒙上薄薄的一层保护膜,防止酒精渗透胃壁. 又宜多以豆腐类菜肴作下酒菜。因为豆腐中的半胱氨酸是一种主要的氨基酸,它能解乙醛毒,食后能使之迅速排出。或者,要一杯豆奶垫垫肚皮也好。

不要和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一起喝,这类饮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体吸收酒精。

食饮结合。饮酒时,吃什么东西最不易醉的以吃猪肝最好。这不仅是因为其营养丰富,而且因为猪肝可提高机体对乙醇的解毒能力,常饮酒的人会造成体内维生素B的丢失,而猪肝又是维生素B最丰富的食物,故吃煮猪肝或炒猪肝是很理想的伴酒菜。

喝多了的较好办法就是中途去扣喉,偷偷去洗手间吐。吐不出来,用手伸到喉咙抠,死抠也要吐哦。吐了以后用冷水洗个脸就好了。每次这样几乎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然后又重新开始斗酒。

至于在饮酒之后,能够尽量的饮用热汤,尤其是用姜丝炖的鱼汤,特别具有解酒效果。上葱、和浇上酸牛奶以及酸奶油的醋鱼做下酒菜,多多益善.

由于酒精对肝脏的伤害较大,喝酒的时候应该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还可以吃一些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急性酒精中毒怎么办?急性酒精中毒怎么急救?

许多人平时都非常喜欢喝酒,其中有不少人都还会因为喝酒而导致出现酒精中毒等情况,而我们都知道酒精中毒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如果不能好好处理就可能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那么急性酒精中毒怎么办?急性酒精中毒应该怎么急救?
1、酒精中毒怎么办
1、催吐及洗胃
对入院前发生呕吐者均不予洗胃;入院前没有呕吐且神志清醒者,采用刺激会厌法催吐;昏迷在半小时内的,给于洗胃。0.5小时至2小时之内,家属要求可以洗胃。酒精吸收很快,半小时的时间就已经吸收入肠,或是病人之前已经呕吐,则洗胃意义不大,并且有增加误吸和损伤胃粘膜的的风险。但在病人有服用药物特别是安定类药物的情况下则应洗胃。洗胃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情况及吸出液的颜色,调整负压要调小,量不宜过多,在2000-4000ml左右,防止损伤胃粘膜致胃出血,洗胃过程中如出现频繁呕吐可停止洗胃。重度中毒致昏迷者可行血液透析,促进乙醇排出。
2、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饮酒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使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和窒息,床旁应备吸痰器、气管插管、呼吸机,一旦患者出现呼吸浅慢且不规则,紫绀明显加重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基础上给氧,氧气流量3~4L/min。
3、尽快建立静脉通路
应使用静脉留置针。轻症患者表现为躁动不安,重症患者多为昏睡或昏迷期,此时应用纳洛酮为首选。剧烈躁动者,静脉穿刺侧肢体应有专人看护,相对制动。
4、安全防护
患者多数表现烦躁,兴奋多语,四肢躁动,应加强巡视,使用床栏,必要时给予适当的保护性约束,防止意外发生。要做好患者的安全防护外,在护理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时,我们要做好自身的防护,防止被病人。
5、注意保暖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全身血管扩张,散发大量热量,有些甚至寒颤。此时应适当提高室温,加盖棉被等保暖措施,并补充能量。及时更换床单、衣服,防止受凉诱发其他疾病。
6、严密观察病情
酒精中毒患者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有依赖护理人员对临床特征的密切观察。酒精对机体有直接毒性,神经系统和心脏首先受累,所以应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神志、瞳孔、呼吸、脉搏和血压等变化。意识状态是判断酒精中毒程度的有效指标,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如烦躁兴奋患者逐渐安静,昏睡患者开始清醒,呼吸抑制者呼吸次数有增加等,都说明治疗有效。严密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量,可判断是否有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对有高血压病史或老年人应观察血压变化,预防脑溢血或其它并发症发生。发病时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深昏迷患者,应做头部CT。
2、预防酒精中毒法
1、夏秋季怀孕最好。可使胚胎在极其敏感的头三个月避开流行病毒的感染(秋末冬初是流行病猖獗时期),又有利于孕妇多在室外散步,充分吸收氧气。这个季节还有大量的蔬菜水果供应。
2、少吃甜食。大龄孕妇更易发胖和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因此要控制体重,怀孕期间体重增加最好别超过12.5公斤。建议多吃高蛋白、低脂肪、性温和的食物,少吃甜食,少喝甜饮料。
3、孕前、孕期勤检查。孕前要对身体做一次全面检查,孕中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最好在怀孕38周就提前住院观察,具体可参照医生建议。
4、饼干、馒头缓解呕吐。在孕早期,大龄孕妇的恶心、呕吐等反应比一般人严重。这时应避免吃流食,可吃饼干、烤馒头片等体积小、含水分少的食物。即使呕吐,也不用紧张,可做做深呼吸、听听音乐或到室外散步,然后再进食。
5、少提重物护子宫。子宫也会随着人的年龄而老化,所以妊娠期间要特别保护,比如不提重物、不过度劳累、不做激烈运动,也避免有任何压迫到腹部的举动。建议高龄孕妇在怀孕的24周起,视腹部隆起的状况开始使用“托腹带”。
3、急性酒精中毒的诊断
(1)具备以下两点可以临床诊断急性酒精中毒
I、明确的过量酒精或含酒精饮料摄人史。
Ⅱ、呼出气体或呕吐物有酒精气味并有以下之一者:①表现易激惹、多语或沉默、语无伦次,情绪不稳,行为粗鲁或攻击行为,恶心、呕吐等;②感觉迟钝、肌肉运动不协调,躁动,步态不稳,明显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复视;③出现较深的意识障碍如昏睡、浅昏迷、深昏迷,神经反射减弱、颜面苍白、皮肤湿冷、体温降低、血压升高或降低,呼吸节律或频率异常、心搏加快或减慢,二便失禁等。
(2)临床确诊急性酒精中毒
在(1)的基础上血液或呼出气体酒精检测乙醇浓度多11mmol/L(50mg/dL)。
(3)急性酒精中毒程度临床分级
轻度(单纯性醉酒):
仅有情绪、语言兴奋状态的神经系统表现,如语无伦次但不具备攻击行为,能行走,但有轻度运动不协调,嗜睡能被唤醒,简单对答基本正确,神经反射正常存在。
中度:具备下列之一者为中度酒精中毒。
①处于昏睡或昏迷状态或Glasgow昏迷评分大于5分小于等于8分;
②具有经语言或心理疏导不能缓解的躁狂或攻击行为;
③意识不清伴神经反射减弱的严重共济失调状态;
④具有错幻觉或惊厥发作;
⑤血液生化检测有以下代谢紊乱的表现之一者如酸中毒、低血钾、低血糖;
⑥在轻度中毒基础上并发脏器功能明显受损表现如与酒精中毒有关的心律失常(频发早搏、心房纤颤或房扑等),心肌损伤表现(ST-T异常、心肌酶学2倍以上升高)或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等。
重度:具备下列之一者为重度酒精中毒。
①处于昏迷状态Glasgow评分等于小于5分;
②出现微循环灌注不足表现,如脸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微紫,心率加快,脉搏细弱或不能触及,血压代偿性升高或下降(低于90/60mmHg或收缩压较基础血压下降30mmHg以上,1mmHg=0.133kPa),昏迷伴有失代偿期临床表现的休克时也称为极重度;
③出现代谢紊乱的严重表现如酸中毒(pH≤7.2)、低血钾(血清钾≤2.5mmol/L)、低血糖(血糖≤2.5mmol/L)之一者;
④出现重要脏器如心、肝、肾、肺等急性功能不全表现。
中毒程度分级以临床表现为主,血中乙醇浓度可供参考,血中乙醇浓度不同种族、不同个体耐受性差异较大,有时与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致。
乙醇成年人致死剂量在250~500g,小儿的耐受性较低,致死量婴儿6~10g,儿童约25g。酒精的吸收率和清除率有个体差异并取决于很多因素,如:年龄、性别、体质量、体质、营养状况、吸烟、饮食、胃中现存食物、胃动力、是否存在腹水、肝硬化、以及长期酗酒等。
血液中酒精清除率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慢性饮酒者的酒精清除率高达7.7mmol/h〔36mg/(dL·h)],但一般的急诊患者其酒精清除率仅约4.3mmol/h〔20mg/(dL·h)〕。
急诊科首诊时通常轻度中毒血中乙醇浓度在16~33mmol/L(75~150mg/dL),重度中毒多在43mmol/L(200mg/dL)以上。由于个体差异,少数患者呈现病理性醉酒,指摄入一定量酒后,产生严重的精神病理学异常表现。
多发生在无习惯性饮酒的人,表现为少量饮酒后焦虑不安,出现暴怒状态,引起偏执狂或攻击行为,常受幻觉和妄想的支配,与当时的环境及客观现实极不协调,一般几个小时内终止,常以深睡而结束,发作后对经过全部遗忘,归入中度中毒。

酒精中毒是什么样的症状?有解决的办法吗?

【介绍】酒精中毒俗称醉酒,酒精(乙醇)一次饮用大量的酒类饮料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先兴奋后抑制作用,重度中毒可使呼吸、心跳抑制而死亡。酒精中毒是由遗传、身体状况、心理、环境和社会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但就个体而言差异较大,遗传被认为是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症状】①恶心、呕吐、头晕、谵语、躁动。②严重者昏迷、大小便失禁,呼吸抑制。 【治疗方法】 ①清除毒物(催吐、洗胃、导泻) ②使用解毒剂 ③对症治疗、支持治疗 ④纳洛酮 ⑤速尿。 【酒精中毒的主要原因】 1.由于人自己对乙醇的适应能力相当差引起的酒精中毒 2.高剂量的摄入酒精(过度饮酒)造成血液里含乙醇超过人的承受能力。 3.高浓度的乙醇摄入导致了呼吸中枢和控制心跳的神经中枢的暂时性麻醉,导致了因为无法摄入氧气,或者养料不能送达全身,从而导致死亡。 【酒精中毒对胎儿的影响】 如果孕期孕妇一直饮酒,酒精中的有害成分可以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造成胎儿发育障碍,出生后生长发育异常,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和面部有不正常特征等多发畸形,称为“酒精中毒综合症”。 酒精对胎儿危害的程度,取决于孕妇的饮酒量多少。近年来研究证明,除可造成面部丑陋外,还可导致心脏缺陷、手足畸形和智力低下等。 【急性酒精中毒】 一、急性酒精中毒的分期和表现急性酒精中毒者发病前往往有明确的饮酒过程,呼气和呕吐物有酒精的气味。中毒的表现大致可分为三期:兴奋期眼睛发红(即结膜充血),脸色潮红或苍白,轻微眩晕,语言增多,逞强好胜,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举止轻浮有的表现粗鲁无礼,感情用事,打人毁物,喜怒无常。绝大多数人在此期都自认没有醉,继续举杯,不知节制。有的则安然入睡。共济失调期动作笨拙,步态蹒跚,语无伦次,发音含糊。昏睡期脸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微紫,心跳加快,呼吸缓慢而有鼾声,瞳孔散大。严重者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衰竭死亡。有的酒精中毒病人也可能出现高热、休克、颅内压增高、低血糖等症状。 二、“醉酒”的本质不是“兴奋”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是酒精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状态,并有可能出现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当大脑皮层被抑制时,皮层下中枢失去皮层的控制,便出现一些失控的兴奋行为;当皮层下中枢也受抑制时,这种表面兴奋的现象才会消失。因此,无论表面看来是“兴奋”还是“抑制”,“醉酒”的本质不是兴奋而是抑制。 三、决定“醉酒”的几个因素日常饮用的各类酒,都含有不同量的酒精,酒精的化学名是乙醇。酒中的乙醇含量越高,吸收越快,越易醉人。啤酒含酒精3%~5%;黄酒含酒精16%~20%;果酒含酒精16%~28%;葡萄酒含酒精18%~23%;白酒含酒精40%~65%;低度白酒也含酒精24%~38%。饮酒后,乙醇在消化道中被吸收入血,空腹饮酒则吸收更快。血中的乙醇由肝脏来解毒,先是在醇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醛,又在醛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酸,乙酸再进一步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全过程约需2~4个小时。有人报道成人的肝脏每小时约能分解10毫升乙醇,大量饮酒,超过机体的解毒极限就会引起中毒。会饮酒与不会饮酒(即酒量大小)的人,中毒量相差十分悬殊,中毒程度、症状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一般而论,成人的乙醇中毒量为75~80毫升/次,致死量为250~500毫升/次,幼儿25毫升/次亦有可能致死。 四、急性酒精中毒的现场救护对轻度中毒者,首先要制止他再继续饮酒;其次可找些梨子、马蹄、西瓜之类的水果给他解酒;也可以用刺激咽喉的办法(如用筷子等)引起呕吐反射,将酒等胃内容物尽快呕吐出来(对于已出现昏睡的患者不适宜用此方法),然后要安排他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注意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观察呼吸和脉搏的情况,如无特别,一觉醒来即可自行康复。如果卧床休息后,还有脉搏加快、呼吸减慢、皮肤湿冷、烦躁的现象,则应马上送医院救治。严重的急性酒精中毒,会出现烦躁、昏睡、脱水、抽搐、休克、呼吸微弱等症状,应该从速送医院急救。 五、用咖啡和浓茶解酒并不合适喝浓茶(含茶碱)、咖啡能兴奋神经中枢,有醒酒的作用。但由于咖啡和茶碱都有利尿作用,可能加重急性酒精中毒时机体的失水,而且有可能使乙醇在转化成乙醛后来不及再分解就从肾脏排出,从而对肾脏起毒性作用;另外,咖啡和茶碱有兴奋心脏、加快心率的作用,与酒精兴奋心脏的作用相加,可加重心脏的负担;咖啡和茶碱还有可能加重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用咖啡和浓茶解酒并不合适,还是喝些果汁、绿豆汤,生吃梨子、西瓜、荸荠(马蹄)、桔子之类的水果来解酒更好。 六、送院前是否要催吐、洗胃有人认为马上催吐、洗胃有积极意义,可减少酒精吸收入血;有人认为洗胃与使用催吐药,均有一定的危险性,不用为宜。毕竟酒精不比农药,我们一时难以决定的话,还是留待医生去裁决。至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院后的“间歇吸氧疗法”、“血液透析疗法”(排除血液中的乙醇)、“纳络酮疗法”(能较好地解除呼吸抑制及其他中枢抑制症状,可缩短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苏醒时间,降低死亡率)

酒精中毒后有哪些症状

酒精中毒(alcoholism)是指饮酒所致的精神和躯体障碍。酒精依赖(alcoholic dependence)系指慢性酒精中毒者一旦停饮,可产生一系列戒断症状。实际上酒精依赖者经常处于中毒状态中。我国酒精中毒的发病率比西方国家为低,但近年来其发病率似有增高趋势,应予重视。酒精为亲神经物质,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饮酒后有松弛、温暖感觉,消除紧张,解乏和减轻不适感或疼痛。一次大量饮酒可产生醉酒状态,是常见的急性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大脑皮层、小脑、桥脑和胼胝体变性,肝脏、心脏、内分泌腺损害,营养不良,酶和维生素缺乏等。各种酒类均可致依赖,但含酒精浓度高的烈酒,较易成瘾。对酒类产生依赖的速度较慢,一般慢性酒精中毒的形成,常有10年以上的长期饮酒史。酒类与镇静催眠药可有交叉耐受性,有些酒精依赖者可伴有催眠镇静药依赖。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酒精依赖综合征的概念及以下诸特征(1977):①不可克制的饮酒冲动,②有每日定时饮酒的模式,③对饮酒需要超过其它一切活动,④对酒精耐受性的增高,⑤反复出现戒断症状,⑥只有继续饮酒才可能消除戒断症状,⑦戒断后常可旧瘾重染。在临床表现方面,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为四肢与躯干的急性震颤,患者不能静坐或稳定地握杯,易激动和惊跳,害怕面向他人,常见恶心、呕吐和出汗。若给饮酒,上述症状迅速消逝,否则会持续数天之久。进一步发展,可有短暂错觉幻觉,视物变形,发音不清或狂叫,随后可出现癫痫发作。48小时后可产生震颤谵妄。慢性酒精中毒者常呈人格改变,变得自私、乖戾,对工作和家庭不负责任,终日嗜酒如命,常有说谎、偷窃等违纪行为。患者常伴有躯体疾患,包括慢性胃炎、肝硬化、吸收不良综合征、周围神经炎及心肌损害等。慢性酒精中毒常见的精神障碍有以下诸类型:(一)震颤谵妄(delirium tremens)为慢性酒精中毒者突然停饮后出现的急性精神障碍。患者意识模糊,兴奋、惊恐与幻视,伴有发热、多汗、血压升高、心动过速、舌唇和四肢粗大震颤及瞳孔散大。严重时可有抽搐发作。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及肝功能损害。发作一般持续3~4天,症状于夜间加剧,以熟睡告终,醒后可完全恢复,谵妄经过不能回忆。一般经支持治疗均可迅速好转。严重谵妄病人可用氯丙嗪肌注或静脉滴注。少数病人可死于心力衰竭,或转为Korsakov综合征。(二)Korsakov综合征 为慢性酒精中毒者的后遗症,临床特征为近记忆和定向障碍,错构和虚构,判断障碍和情绪欣快(参阅痴呆综合征及有关疾病)。酒精中毒所致的本综合征,被认为是营养不足和硫胺缺乏所致,但经B族维生素治疗,很少能完全恢复。(三)酒精中毒性幻觉症(alcoholic hallucinosis)常为长期饮酒者突然停饮后缓慢发生,在意识清晰状态下产生侮辱性或威胁性幻听,呈现焦虑不宁。可持续数周、数月或更久。本症病因颇有争议,目前多数认为真正酒中毒性幻觉症十分罕见。(四)酒精中毒性偏执状态(alcoholic paranoidstate)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对其配偶产生猜疑。常表现为嫉妒妄想,也可见被害妄想。有认为本类病例最后都是慢性精神分裂症,只是与慢性酒精中毒的巧合而已。轻症患者应立即戒酒。如酒瘾已深,以往曾发生癫痫、谵妄、幻觉等戒断症状,为防止骤然停饮导致戒断反应,可予氯丙嗪口服或肌注。国外曾应用行为疗法戒酒,在接触酒类同时,应用阿扑吗啡或吐根碱,以产生恶心呕吐;也有服用戒酒硫(antabuse),使酒的氧化停滞在乙醛阶段,体内乙醛蓄积会引起恶心呕吐、大汗、心悸、心前区疼痛和难受的濒死感,从而建立厌恶酒类的条件反射。要达到长期戒酒目的。主要需了解病人形成酒精依赖的心理社会因素,因人制宜地采取措施,使病人树立戒酒的信心和决心。戒酒时应对其慢性中毒症状作对症处理。

酒精中毒的症状是哪些

现在的饭桌上,酒水是离不开的,尤其是很多的男性朋友,要应对各种的社交、交际活动,我们聚餐、聚会,难免是会喝一些酒的,但是我们如果是长期的大量的饮酒的话,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是非常的大的,还会出现酒精中毒的状况,那么酒精中毒有哪些症状呢?

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

1、暂时的黑视或记忆力丧失;

2、经常与家庭成员或朋友发生争执或打架;

3、为了得到放松、兴奋、入睡、应付问题,或感受到“正常”状态而持续饮酒;

4、当停止饮酒的时候,会出现头痛,焦虑、失眠、恶心或其它不愉快的症状;

5、会出现皮肤潮红或者是面色苍白,脸上的毛细血管破裂,声音出现嘶哑的状况,双手颤抖,出现慢性的腹泻,这些症状都是与慢性的酒精中毒相关的。

分为三期:①兴奋期:出现头昏、乏力、自控力丧失,自感欣快,言语增多,有时粗鲁无礼,易感情用事、颜面潮红或苍白,呼出气带酒味;②共济失调期:患者动作不协调、步态蹒跚、动作笨拙、语无伦次、眼球震颤、躁动、复视等;③昏睡期:患者沉睡、颜面苍白,体温降低、皮肤湿冷、口唇微绀。

严重者深昏迷、陈一施氏呼吸、心跳加快、大小便失禁,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也可因咽部反射减弱,进餐后呕吐,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死亡。也有发生腔隙性脑梗死和急性酒精中毒性心肌病的报道。酒精是会抑制糖原异生,会使肝糖原明显下降,引起低血糖,是会加重昏迷的。

我们要认识到酒精中毒是一种非常威胁的事情,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保持好的生活习惯,不可经常的酗酒,我们在生活中是可以少量的饮酒的,我们可以在饮酒之后喝一些茶或者是果汁,喝酒的时候,也是不要总是劝酒。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