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真菌病领域首个多学科专家评价问世,强调早期预防

发布时间:2023-09-15 21:36:39 作者:佚名 点击:3661 【 字体:

《米卡芬净临床应用多学科专家评价》(以下称“专家评价”)新闻发布会8月9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国内在该领域的首个跨学科的专家评价,凝聚了临床药学、临床微生物学、感染病学、血液病学、重症医学、实体器官移植、呼吸病学等7个学科38位专家的智慧。

侵袭性真菌病的高危人群为免疫力低下人群,多发生在血液、icu、移植以及呼吸和感染等治疗领域,其发病率近几年来显著升高,患者死亡率也逐渐增加,加上该病的临床无特异性,常被基础疾病或免疫抑制所掩盖,所以造成早期诊断率低下,患者预后也因此受到影响。积极预防和早期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研究所副所长刘开彦介绍说,《专家评价》及国外的一些指南更多的是推荐米卡芬净作为预防来使用,建议广大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注重对ifd高危人群提早干预;提高早期诊断率;依据患者病情,及早考虑ifd初始治疗,并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刘开彦认为,在血液学领域,侵袭性真菌病的治疗策略首先是针对四类高危人群的预防,一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二是急性白血病初次诱导或挽救化疗的患者;三是预计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1周的患者;四是有严重的粒细胞减少或接受胸腺球蛋白治疗或胸腺球蛋白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如果不预防的话,最终一旦发生了这种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亡率很高。”刘开彦提醒,需要注意每类患者前面都有限定条件。

icu同样是侵袭性真菌病感染的高发地,由于患者的基础条件不同,在临床上该病的表象很复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教授说:“在icu里面的念珠菌感染很多不具备明显的特异性,对临床的诊断产生了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早期进一步深化这样的认识,早期识别,早期干预,这样对病人整体的愈后可能会有所帮助。”

“《专家评价》一方面使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材料,保证科学性,一方面强调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个文件规范了米卡芬净的临床应用,从而达到依据患者病情启动ifd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总体治疗水平,并提高ifd患者生存率的目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教授翁心华表示,”随着临床医生对这类药物认识的深入,以及广泛的临床应用,《专家评价》将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