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为什么要让儿子停课晒太阳,让儿子听课晒太阳好吗

发布时间:2023-09-17 13:56:48 作者:佚名 点击:6426 【 字体:

【2017年3月28日讯】父母疼爱孩子可以说是天经地义的,但也不能太过于溺爱与小心翼翼。就如近日的一个新闻报道,家住汉阳七里庙的毛先生和毛太太,他们的儿子明明晚上睡觉总爱盗汗,检查发现是缺少了维生素D,医生建议其多晒晒太阳。因此毛妈妈便让孩子停课晒太阳20多天。听起来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孩子生病不能说是大题小做,但为了晒太阳而停课真的就有些过分了,而且一停就是20多天。那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明明小朋友因为身体缺少维生素D而爱盗汗,那什么是盗汗呢?其实盗汗是夜晚入睡后出汗异常,即一旦人们一闭眼入睡就会出汗,而且汗量非常多,而醒后汗即止,一般伴有不舒服的感觉。

虽说晒太阳确实可以获得维生素D,但是为了晒太阳而让孩子停课真的好吗?况且其毛先生也说了,现在的天气多是雨天,能晒太阳的时间其实很少。他也常试着与毛太太沟通,还拜托亲友相劝,但是毛太太过分紧张,根本不听。

除了晒太阳可以获取维生素D外,其实还有很多别的方法。如可以通过食物,药物获取。所以不一定要晒太阳。就算是晒太阳,也可以是在孩子上完课的课余时间,为什么要夸张到停课呢?而且让孩子常时间的在太阳底下暴晒也是不可许的。因为孩子的皮肤非常娇嫩,容易晒伤,抵抗力也相对较弱,容易中暑。因此父母不能因为担心孩子而导致思想偏激了,要冷静思考,也应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就像明明小朋友停课了20多天,也想念学校的生活了。

幼儿园因手足口病停课通知怎么写

幼儿园因手足口病放假通知:

幼儿园各位家长:

因幼儿园出现一例手足口病幼儿,根据上级有关精神要求需放假10天,放假时间为XX年X月X日至XX年X月X日,因放假给各位家长带来的不便敬请各位家长谅解。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口腔溃疡或上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应及时与老师联系告知,患儿病愈后,需凭医院或疾控证明,确认无传染性方可入园。

放假期间希望各位家长对孩子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XX幼儿园

X年X月X日

扩展资料: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具体合作事宜如下:

1、个人卫生

敦促儿童剪指甲,不要吮吸手指;饭前、如厕后和出门回家后,要用肥皂和自来水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家长接触儿童前应洗手,手足口病病毒可由成人携带传染给儿童,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进屋后及时更换外套。

2、食品卫生

儿童营养合理,睡眠充足,适量运动。不要让孩子喝生水或吃冷食。儿童餐具

使用前和使用后应充分清洗,以高温消毒为最佳条件。

3、环境卫生

近年来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特别是一些游乐设施在社区游玩时,减少了互相拜访,减少了被感染的机会。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健康,卧室应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经常晾干被子

勤换衣服洗澡,注意身体健康,请家长每周将孩子的被褥洗干净,晒晒太阳。

5、注意

在家里观察孩子是否有发烧、皮疹或进餐时口腔疼痛。如有,请推迟入学,到医院诊断。

6、提取指令

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时,请协助老师对孩子进行早检。检查通过后,孩子可以进入班级。下午接完孩子后,请不要留在花园里玩耍。

总感觉自己的儿子没有阳刚之气,应该怎么让他更爷们一点?

社会和谐始于家,优秀男孩儿父母育!家有男孩儿,如何养育才能让孩子更阳刚,更男人?相信这是很多生了儿子以后,爸妈都有的一个想法。针对男孩的特性,让他们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培育男孩子成为了育儿观念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同时,爸爸要做好学习的榜样!

一、尽情翻滚、使劲闹腾,让男孩儿玩的尽兴!男孩子出生前,雄性荷尔蒙就开始分泌,通常在胎里男孩就比女孩要活跃。出生以后,活跃好动,爱玩爱跳。家长应该在不损坏家居不破坏器物的前提下,给孩子设计一个可以让他们充分跳、蹦、滚、翻的空间,让男孩儿玩的尽兴、开心,能量得到尽情释放,天性得到自由发展。

每天有半个小时就足够了。即便有些物品遭到破坏,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身心、个性和未来的成功,爸妈也不要责怪孩子。相比孩子的将来,那点东西算什么呢?

要知道,孩子会迅速的成长,他们很快就会在快乐的打闹中度过这段“破坏期”。

二、不定期组织一些小朋友去公园或郊外玩一次战斗游戏!乐于战斗和取胜是男孩的天生属性!爸妈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一些小朋友,一起去郊外,用水枪或者其他“无伤害属性”的东西当武器,让孩子们过把瘾,当一回“战斗英雄”。

小时候,让男孩的战斗和取胜天性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培养,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非常有帮助。如果小时候这类欲望得不到满足,长大后通常会有超强发泄欲望,往往成为暴力现象的根源。

三、父亲,要给儿子做好成长榜样!男孩儿的天性中有一条非常突出:他们必须有个男性长者作为榜样,因此,父亲做好儿子的样板对于男孩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儿子小时候,爸爸要经常和他玩闹----当马给儿子骑,躲起来让儿子搜索,进攻与反进攻,让儿子用枕头等软物体当作“武器”,还要教给他不要“虐待俘虏”。

此外,男孩相比女孩,大都不太善于表达,爸妈要学会做一个良好的有耐心的倾听者就更加必要了。

对于单身母亲或者父亲常年不在的家庭,妈妈要给儿子提供一个很好的男性样板,比如经常去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家,或者经常去叔叔、舅舅家玩耍,通过经常的接触,让孩子有样板可学。

如果妈妈不给孩子安排学习的样板,孩子到青春期往往会自己去找男性榜样,更多会崇拜一些小混混,甚至参与到犯罪中去。

另外,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爸妈要用行动让儿子看到一个不争吵、和谐的夫妻关系模式。爸爸在儿子面前有必要做好尊重老婆的榜样,让儿子学做一个彬彬有礼的男子汉。儿子只有看到女性受到了男性的尊重,他长大后,才会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才会有积极正向的人际关系,才会心态乐观豁达,才会有德有爱、对他人敬重。

孩子近视的根源不是手机电脑电视,别放过真正的“罪魁祸首”你怎么看?

近视几乎已经成为全国青少年成长中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也是家长们心头的担忧之一。

早在2018年,卫健委就发布数据: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

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近视率为36%,初中生近视率为71.6%,而高中生的近视率高达81%。

再看另一组数据: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世界视力报告》,报告指出,全世界的近视患者约14亿,其中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因为疫情的原因,从幼儿园到高中生,甚至大学生,都不得不在家上网课。长时间面对手机和电脑屏幕,孩子的近视问题,再一次成为家长们关注和焦虑的重点。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为什么会近视呢?

导致孩子近视的原因有哪些?

一、用眼过度

提到会导致近视的原因,相信大部分家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玩手机、玩电脑、看电视。毕竟电子屏幕那么亮、对孩子眼睛的刺激得有多大呀。于是,家长们就严格禁止孩子玩手机、用电脑、看电视。

但是最后发现,孩子还是在变近视、度数还是在增加,难道上面那些禁止看电子屏幕的措施只是心理安慰?

兜妈的同事苗苗,就给兜妈讲过类似的苦恼。

苗苗一直都非常重视孩子的视力健康,儿子出生后,一直在做防控措施,努力不让孩子接触电子设备。甚至为了让儿子养成不依赖电子产品的习惯,自己都尽力控制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所以,苗苗的儿子上学以后,相比较同龄人而言,对电子产品的兴趣和依赖程度都比较低,而且对于学习、看书、做作业也更加耐心、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更长。

苗苗觉得自己的教育和引导非常成功,成就感爆棚,不时会向儿子同学的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也更加支持儿子在学习和个人兴趣方面的投入。

儿子对画画和数学都很感兴趣,于是苗苗就给他报了绘画和奥数的培训班,周六和周日,一天去绘画班,一天去奥数班。

后来,让苗苗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自己儿子竟然在小学三年级就近视了。

苗苗怎么样也想不通,自己已经成功引导孩子少玩手机、少用电脑、少看电视了,怎么还会近视呢?

于是,她带着儿子去了医院。医生说,产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是用眼过度,不是只有看电子屏幕才会用眼过度,看书或者其他的事物也可能会导致用眼过度。

也就是说,看电子屏幕本身不会导致近视,长时间、不正确的用眼方式,不论看什么,都会导致近视。

所以在这个案例里,我们可以发现:

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并不是直接导致孩子近视的罪魁祸首,没有让眼睛得到充分及时的休息、过度用眼,才是罪魁祸首之一。

不看电子屏幕,孩子的眼睛就能得到充分和及时的休息吗?

显然并不一定。看书、做作业、进行课外辅导、上培训班……做这些对孩子有益的事情的时候,孩子的眼睛也是在工作呢!如果是在做这些活动时,长时间、不正确地用眼,也是同样会导致近视的。

不信你继续看: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的王宁利组长,为了确定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谁对眼睛的伤害更大,就曾经做过一个试验。

这个试验的结果证明:同样一篇文章,对纸质版的阅读和对电子版的阅读,最后导致的眼睛调节痉挛的程度,几乎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不要再冤枉电子产品了,我们应该防的,其实是用眼过度呀。

二、户外活动时间不足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许迅医生,曾主导开展过一项特殊的近视防治研究项目。

该项目为期三年,项目组给上海24所小学约7000名儿童佩戴了智能腕表,腕表里装有传感器,可以感应到孩子们是在室内还是室外活动、以及具体的运动情况。

同时,项目组要求这些小学生每天要到户外活动,并且将他们分成了不同的组别。对于不同组别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也不一样。

三年之后,研究项目结束,项目组的专家们也得出了结论:每天进行2个小时户外活动的学生,与每天活动进行80分钟户外活动的学生比起来,前者的视力水平更好。

除了这个实验,还有大量的数据表明:孩子患近视的比率,除了和自己是否用眼过度(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看等)、是否喜欢运动相关,还和户外活动的时间有着极其强烈的联系。

这一点,从世卫组织的《世界视力报告》,关于欧美国家孩子近视率和东亚国家孩子近视率的对比中,也可初见端倪。

全球整体近视患病率最高的是亚太地区高收入国家(53.4%),其次是东亚国家(51.6%),而中国城市的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67%。

欧美国家倡导轻松教育,鼓励学生到户外活动、晒太阳,近视率相对较低。而东亚国家的教育氛围普遍比较紧张,传统观念里的好学生也大多都是乖乖呆在教室和家里埋头学习的那些,很多家庭都不是很赞成让孩子多出门玩耍的理念,相对应的就是,东亚国家孩子的近视率相对较高。

哪怕撇开数据,说到户外活动对近视的影响,相信大部分宝妈奶爸都有类似的直观体验:

上学的时候,那些调皮捣蛋、天天往外跑不着家、打篮球、踢足球的小伙伴,没有几个戴眼镜的;反观那些天天一动不动,只在家中或教室学习的,近视的比例相当高。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再来看一组对比:

在同样倡导户外运动的欧美国家内部,阴雨连绵的英国,比阳光普照的澳大利亚近视率高得多;

美国北部老是下雨的华盛顿州的近视率,比南部阳光照射充足的德克萨斯州(是不是感觉这个名字很熟悉?某知名薯片就有一款味道是“德克萨斯烧烤味”,就是那个德克萨斯)的近视率高得多。

聪明的你可能已经发现了,阳光是个关键因素!

其实,阳光照射和近视之间的相关性,在学术界还有一些争议。不过,目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说法是“多巴胺原理”。

也就是说,在专家看来,户外的阳光照射能够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而这个多巴胺是个好东西。我们都知道,运动可以刺激人体分泌多巴胺,所以运动过后,人们会心情愉悦,这就是多巴胺在起作用。

除了让人心情变好,多巴胺还能很好地阻止人的眼球变长、同时保持眼球的弹性,从而大大降低孩子们患近视的可能性。

那么,按照这个原理,只要孩子们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就可以防控近视、健康用眼。

说到这里,聪明的家长们可能会想到:室内的阳光甚至灯光可以替代户外的阳光照射吗?同样都是光,效果应该也差不了很多吧?我以后让孩子在光线充足的屋子里待着,是不是就可以防控近视了呢?

兜妈要说:想法很美好,但是,并不能哦。

就以室内灯光和户外阳光的对比来说明吧。研究表明,户外的阳光亮度要远远高于室内的灯光亮度,两者在这一点上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在这一点上,可能我们在一般情况下感受不到,因为人的眼睛进化出了自动调节亮度的适应性,所以有时候,尤其是阴天的时候,我们可能没觉得室内的光和户外的光在亮度上有多大的差距。

但是摄影爱好者们可能对这个就比较敏感了,因为他们经常使用单反相机,在使用单反相机并且手动调整光圈时,就很容易发现室内灯光和户外阳光的差距:即便在户外是阴云密布的情况下,它的亮度仍然可以碾压室内开好多灯的亮度。

不信?我们上数据:

哪怕户外是在阴天或者树荫状态下,阳光的亮度值都能达到10000流明,而一般室内灯光的亮度值只有500流明。

我们简单解释一下“流明”这个概念,它是一个描述光通量的物理学单位,1流明相当于1支普通蜡烛在一个立体角上所产生的总发射光通量。

所以,就现在市面上的产品而言,无论是功能和功率多么强大的护眼灯,它都比不了太阳光能带来的亮度。

而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讲,我们的老祖先,最早就是生活在户外的,他们在户外采集、打猎,维持日常的生活;进化到了文明时代后,也就是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大部分人都要从事田间劳动,这时候他们也主要是在户外活动。

即便到了今天,我们人类的身体处于钢筋水泥的城市才多少年呀,还远远没有进化到可以脱离户外的程度,其实也是不能适应绝大部分时间都只呆在室内这种模式的。

我们还是更加适应室外那种有阳光照射的环境,这也是为什么医生总会建议大家在做好防晒的前提下、多晒太阳的原因了。

所以,你明白了吗?导致近视的第二大罪魁祸首就是缺乏户外活动或者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够。

孩子们如果长期只呆在室内,眼睛缺少太阳光的刺激,即便是不看电子屏幕、不过度用眼,也是有近视的风险的。

三、其他影响近视的因素

除了过度用眼和缺少户外活动,以下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视力健康,家长们同样要注意哦。

第一、不正确的用眼光线

如果孩子在过于昏暗或过于明亮刺眼的光线下看书学习,非常容易给眼睛造成疲累和伤害,就容易导致近视。

第二、错误的握笔和坐姿

握笔和坐立的姿势,其实是通过影响孩子眼睛和书本、屏幕之间的距离来影响视力的,如果二者距离太近,眼睛就容易疲惫,近视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第三、身体营养跟不上

如果孩子身体内的营养元素长期跟不上,那么肝脏就有可能会受到损伤。肝脏受损后,其代谢能力也会变弱。

而我们知道,看东西的过程是一个感光色素和视蛋白、视黄醛之间循环转化的过程。视蛋白是蛋白质的一种,视黄醛是由维生素A转化而来的,这两者结合,生成感光色素。而看东西的过程又是感光色素分解成视蛋白和视黄醛的过程。

但是,这里分解出去的视黄醛并不能直接和视蛋白重新结合成感光色素,它需要经过肝脏的转化,才能成为可以被再次使用的视黄醛。

如果肝脏功能受损,那么对视黄醛的转化能力就会降低,导致感光色素变少,具体症状就是眼睛看不清楚东西。所以,营养元素的缺乏,也会造成近视哦。

第四、吃糖过多

如果孩子糖分的摄入量过多,会导致血钙变少,进而影响眼球壁的坚韧程度,导致眼轴伸长,还会使角膜睫状肌发生退行性病变,使眼球壁弹力减退而发展成为近视。

此外,吃糖过多,血糖升高,血浆渗透压也会上升,房水和晶状体的渗透压也会随着升高,而这些一旦引起眼球晶状体凸度和屈光度的增加,就会使近视度数变高。

如何预防孩子近视

如前所述,影响孩子视力的因素很多,可能稍不留神,孩子的视力就可能会下降。

而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未来可能越来越多人会有视力问题。

根据城市化和人类发展指数估算,全球近视人群很有可能将从2010年的19.5亿增加到2030年的33.6亿,与严重并发症相关的高度近视人数也将翻倍。

那么,哪些现象可能是近视的征兆?以及,家长应该怎么做去预防孩子近视呢?

一、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家长需警惕:

1.孩子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总是眯着眼看远处的事物;

2.孩子总说看不清楚且抱怨房间光线暗;

3.孩子频繁眯眼、挤眼、眨眼,频率超出正常范畴;

4.写作业时,眼睛经常和桌面、书本靠得很近;

5.孩子总是歪着头看东西,或者经常斜视;

6.孩子看东西时经常皱眉。

如果家长观察到孩子以上行为出现的频率很高,那就要立刻带他们去正规医院接受视力检测。

因为出现了疑似症状不代表一定就是近视,也可能是调节性近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性近视。而如果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直接给孩子戴眼镜并且眼镜不合适的话,时间一长,是会变成真性近视的。

所以,家长们不要怕麻烦,去医院进行验光后,可以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近视情况。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睡眠很重要

睡眠时,孩子的全身心都可以得到休息和放松,用眼造成的眼睛疲劳也可以得到缓解。此外,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所说的那样,户外活动对孩子的视力有莫大好处,而充足的睡眠也可以让孩子恢复体力、保持健康的体魄,对于进行户外运动也有帮助。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休息时间的需求是不同的。国家睡眠基金会曾推荐过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最佳睡眠时间:

2.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第一,不用手揉眼睛。如果感到眼睛疲劳,可以稍用力闭眼、睁眼,上下左右转动眼球来放松眼睛。

第二,用眼时,眼睛和书本、屏幕保持适当距离,读写姿势要正确。

疫情期间,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组织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北京市疾控中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制定并印发了《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看电视时,观看距离应在屏幕对角线距离的4倍以上;使用电脑时,观看距离应在50厘米以上;写作业时,眼睛距离书本约30厘米,身体距离书桌约一拳,握笔手指距离笔尖约一寸;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学习。

第三,注意连续用眼时间和休息。

《指引》要求:连续视屏学习时间超过20-30分钟,要至少活动性休息10分钟;读写时间30-40分钟后,要活动性休息10分钟,远眺。

3.加强户外运动,晒太阳

前面我们已经反复强调过户外活动对视力保护的重要性了,眼科专家建议,孩子每天至少在10000流明(多云天气或树荫下)的亮度下呆3小时以上。

不过,要记得防晒哦。

4.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在平时的饮食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加入对眼睛有帮助的食材,比如富含维生素A、蛋白质和叶黄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前面我们提到,维生素A和视蛋白可以合成感光色素,而维生素A含量较高的食物有畜禽的肝脏、奶粉、蛋黄等。此外,维生素A原,也就是胡萝卜素,可以在小肠内分解为维生素A,所以,多吃红黄色及深绿色的蔬果,也是对眼睛有益的。

常见食材的维A含量,可参考下表:

除此之外,叶黄素也相当重要,它能够帮助视网膜抵御紫外线的伤害。补充叶黄素,有助于延缓近视度数的增加、维护视力持久度。

但是人类等哺乳动物体内无法自行合成叶黄素,只能通过食物摄入。常见的食物中,蛋黄、玉米中的叶黄素含量最高,羽衣甘蓝、菠菜、南瓜中的叶黄素含量也较高。

5.定期做视力筛查

眼科医生建议,每6-12个月做一个散瞳验光并做好存档。如果孩子学习压力大,读书阅读时间长,也可适当缩短验光间隔。为了预防近视,家长还是要记得定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验光哦!

好啦,今天关于近视的事情就聊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在评论里告诉兜妈吧!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