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中国慢性病致死占总死亡的85%左右(为什么说癌症是慢性病?)

发布时间:2023-09-17 21:39:30 作者:佚名 点击:9721 【 字体:

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9日说,目前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

卫生部提供的资料显示,2008年全球有5700万人死于慢性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63%,预计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75%。

孔灵芝9日在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当前影响中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她说,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慢性病高负担期,慢性病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达70%。慢性病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全社会对慢性病的危害依然认识不足。孔灵芝说,有利于慢性病防控的公共政策和支持性环境仍然缺乏,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有待建立,社会知识环境有待形成。在卫生系统内部也存在工作机制不畅、防治结合能力不足、防治资源难以整合、信息共享难以实现等困难。

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5个部委日前联合印发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这是中国政府针对慢性病制定的第一个国家级综合防治规划。

据孔灵芝介绍,规划紧密围绕“人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的健康核心目标,着力打造全国的慢性病防治服务体系,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机制,明确“十二五”期间慢性病防治的具体目标和策略措施。

孔灵芝说,2012年医改重大专项慢性病防控项目中央财政投入资金较2011年增长近1倍,地方各级财政也在加大慢性病防控项目的配套经费。

扩展阅读:一、慢性病贫血的并发症长期慢性贫血可并发贫血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主要是严重贫血使血液载氧能力明显下降,对机体各系统供氧不足,因而心输出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输出量增加虽然与血液粘稠度下降、血流加速和心脏收缩力增强有关,但主要是心率和每搏输出量的增加。每搏输出量的增加又与周围小动脉扩张,周围循环阻力下降密切相关,所以周围循环阻力降低,是高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由于心输出量增加,体循环收缩压保持正常,所以左、右心室作功均明显增加,左、右心室扩大和肥厚。持续的心输出量增加必然导致心功能不全。

为什么说癌症是慢性病?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30年前,天是蓝的,水是清的,蔬菜是带虫眼的,癌症是罕见的;现在,人的平均寿命增加了,但天是灰的,蔬菜是带药的,肉是速成的,患癌的人越来越多……

但同样患癌,有的钱花了人走了;有些人却活了5年、10年甚至更长。

得了癌症,就一定活不长吗?

在不断进步的现代医学诊疗技术下, 癌症已经变成一种慢性病 。如果能在早期发现癌症,治愈率是比较高的。即使是中晚期的癌症,经过科学的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在不断提高,生存期超过十年也比较常见。

请看以下同样患癌但活得长久的名人:

宋美龄,40岁查出乳腺癌,一直活到104岁。

老艺术家秦怡,1966年查出肠癌,如今97岁,依然美人依旧。

霍英东60岁查出癌症,此后20多年未复发。

股神巴菲特,7年前患前列腺癌,现在好好地,依旧在股市上叱咤风云。

李开复2013年患淋巴癌四期,于2015年8月治愈,还写了《向死而生:我修得死亡学分》,重新审视了生命的意义。

为什么同样患癌,有些人活成长寿?

什么因素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

但不管处于哪个认知阶段,你需要全面了解影响癌症生存期的因素:

1、癌症类型

其实癌症并不等于绝症,不同种类的癌症,生存期也会有所不同。以乳腺癌为例,它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并且近些年来乳腺癌的治愈率正在大幅度的上升。如果是早期的乳腺癌患者,有高达95%的可能性能存活在五年以上,并且有80%的可能性能够完全治愈。即使是乳腺癌晚期,也有将近36%的患者能够存活到五年以上的时间。

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很高,肿瘤专家都怕,往往来势凶猛,死亡率很高,但也比较“爽快”,第一时间加强控制,合理应对,每每很快就会转危为安了。且一旦安全后,加强控制,生存期可以很长!

肺泡癌则往往很呆萌,进展缓慢,可呆在体内七八年、十来年不动,但对许多治疗不敏感!

卵巢癌中,浆液性乳头状癌和粘液性乳头状癌都比较缠绵难愈,复发率很高,但早期对化疗非常敏感。

而透明细胞类的卵巢癌则对化疗不很敏感,却对中医药比较敏感!

2、癌症分期

查出癌症会想着进一步问是什么分期。说到分期,老百姓基本上是一个大概,也就是问是早期还是晚期,有时还有个中期,有的医生在解释时也会这样简化地说。

恶性肿瘤的分期,多数采用TNM分期系统,按这个分期系统,可以分为1、2、3、4期,当然,每个大的分期下面可能还细分期,比如1a期,1b期,2a期,2b期,等等。这种分期,一是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预后,通常分期越早,预后越好,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二是为了指导治疗,不同的分期治疗策略不同,这个非常重要,所以,没有分期,就不容易精准治疗。

如果大致和那个TNM分期对应,也就是和1、2、3、4对应。一般来说,1、2期属于早期,3期属于中期,有时也叫局部晚期,4期属于晚期。通常,1、2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治愈的概率较高,3期多数仍然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有时需要先进行化疗或放疗等治疗,手术后也要进一步行辅助化疗或放疗,晚期则基本上不进行手术(姑息性手术除外),以全身性的药物治疗为主(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等)。当然,这个还得看具体是什么癌症,癌症治疗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3、治疗方式

一旦确诊为恶性肿瘤,如何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治疗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决定患者的生存期。

有些癌症患者治疗失败的主因,并非因为癌症本身,而是由于误诊、错治或治疗不当,比如没有使用最适合的疗法,失去治愈的机会,也给后续的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有一些甚至只能采取补救措施,加大了治愈的难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在肿瘤医院工作了五十多年,本院肿瘤科医生得癌的80%都得到了治愈(5年生存率)。相比之下,中国癌症患者总体的5年生存率只有30%左右。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医生患癌治愈率比普通人高那么多?是因为医生都给自己用好药?!其实并非如此,只因为选择了更适合的治疗方式。

4、检测复发

癌症很可能再次出现,因为残存的癌细胞可以在体内保持不被发现。这些细胞的数量可能会增加,直到它们聚集成簇,形成新的病灶。

癌症复发的可能性取决于最初诊断的癌症类型以及初次手术是否切除干净,甚至是结束治疗后续的护理是否得当,生活方式是否 健康 。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数值高低,可判断患者体内癌细胞是否有复发或转移的迹象。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是肌体受肿瘤刺激之后而产生的物质。肿瘤标志物对有些病人是很敏感的指标,其波动与病情进展相关,然而很多病人并没有适合的肿瘤标志物。对于指标与病情趋势一致的病人,就很有必要定期复查了。

如果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比较高,那就要查验一下原发性肿瘤病灶是否复发,如果原发性肿瘤病灶没有复发迹象,那就要查验下是否存在继发性肿瘤病灶,也就是说是否有转移的迹象。

如果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在参考数值内,说明肿瘤细胞不活跃,术后的康复治疗很成功。

当然,肿瘤是否复发,除了肿瘤标志物,还可通过影像学检查(PET/CT、磁共振、CT等)进行检测。

5、管理副作用

大多数人在接受治疗时会产生副作用。但是,幸存者经常会惊讶地发现,在治疗期后,某些副作用可能会持续存在。这些影响称为长期副作用。如果您接受了已知可能会产生特定长期副作用的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您定期进行某些检查。

对接受头部,颈部或喉咙放射治疗的人每年进行甲状腺检查。

接受博来霉素(Blenoxane)或干细胞或骨髓移植的人的肺功能检查。

接受胸部放射治疗的人或接受高剂量蒽环类药物需要定期检测心电图(ECG或EKG)。蒽环类化疗药物包括多柔比星(阿霉素)、表柔比星等,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

对于年轻时接受过胸部放疗的女性,定期进行乳房X光检查。

定期进行X射线或CT扫描,或血液检查以检测继发性癌症的存在。

6、保持免疫力

保持正常的免疫力是抗癌的核心内容。因而注意自己的免疫状况。通常可以自测,凭自己感觉,如是否容易感冒、发热、特别容易感染等,当然可以做一些免疫力的检查。

在肿瘤病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都有异常,其特征是患者体内CD3+细胞、CD4+细胞明显减少,而CD8+细胞明显增,CD4+/CD8+比值显著降低,说明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患者对识别和杀伤突变细胞的能力下降,形成了肿瘤的生长转移。

7、负氮平衡

由于癌症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细胞疯狂的掠夺营养,所以在治疗期内,患者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小于分解量,也就是说由食物摄入的氮量少于排泄物中的氮量。

此时,患者的身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在这个时期,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肌肉在减少,我们的胳膊和大腿不再坚实,变得松松垮垮,就是我们的骨骼肌分解的结果。

在治疗结束后的1-3年是最危险的时间,绝大多数的复发和转移都是发生在这个时间段,这也是在肿瘤患者的整个康复期内,最应该加强营养,增强体质的时间。

这个时间段内一定要多吃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大于分解量,让摄入体内的氮量大于排出氮的量,达到正氮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有足够的蛋白供应,才能让我们的肌肉恢复正常(含量和比例)。

那么有很多的朋友会说,我吃的不错为什么肌肉长不上来,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这是因为放化疗后胃肠功能受影响,消化吸收能力太差,营养物质虽然吃进去了,但是没有吸收到血液中,当然就不能增长肌肉了。

那么怎么办呢,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使用消化酶和益生菌,改善自己的消化能力,或者直接食用肿瘤患者专用营养品,肿瘤患者专用营养品是专门针对肿瘤病人身体特点和疾病特点研究配制的营养补充剂,是肿瘤病人手术放疗化疗后最好的营养补充。

8、睡眠管理

根据调研,36.27%的癌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28.42%的癌症患者担忧家庭压力,有13.21%的患者表示在近一周内有自杀倾向。总体来看,睡眠障碍、家庭压力和压抑是癌症患者三大最常见的心理困扰。

癌症患者多因心理压力、疼痛等不适感,引起睡眠障碍,醒得过早或者睡眠中时常惊醒,休息变差,焦虑、烦躁等心理负担加重,与疾病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可能影响患者整体预后。

因此,在癌症患者治疗的合适时机,通过心理疏导、药物等治疗,可改善睡眠状态,帮助疾病恢复。

9、参加“朋友圈”

参加《2019中国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调研的患者中,超72.12%的患者表示需要康复指导,52.24%的患者需要心理辅导服务,需要病友交流互助的患者占54.55%,均占受访患者半数以上,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癌症患者面临的社交难题。

在《2019中国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里进行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加入线上或线下患者组织更多,整体上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治疗心态呈现向好的趋势。

10、饮食运动

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对癌症患者提出了8条关于运动和饮食的 健康 建议,这些建议虽然本身不能治疗癌症,但能够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和对癌症治疗的耐受,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美国癌症研究所运动饮食的 健康 建议:

尽可能瘦,但避免体重过低;

每天运动至少30分钟;

避免饮用含糖饮料,限制高热量的食物;

多吃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全谷和豆类;

限制红肉的摄入(畜肉,如猪牛羊),避免食用加工过的肉类;

如果不得不饮酒,男性每天不超过2杯,女性不超过1杯;

限制钠盐摄入量;

不要依赖营养补充剂治疗癌症。

写在最后

对于癌症治疗,医生的态度是“不该做的坚决不做,该做的尽力做好”;患者的态度也可以豁达些,“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

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大概有10种,本文根据影响力进行总结和归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很多慢性病不能治愈,但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可以长期生存,甚至能达到正常人的寿命! 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同样的,很多中晚期癌症也不能治愈,但 假如能找到敏感的治疗措施,让中晚期癌症病人实现长期生存,生存20~30年以上,那癌症也就不可怕了!

像这位胆管细胞癌的病人,73岁时确诊,通过胆管引流和放射性粒子植入,已经无症状生存四年,77岁了(本病例来自湘西肿瘤医院文主任)。
癌症不是慢性病,但有希望成为慢性病

癌症分两种:一种可以治愈,比如早期肺癌;另一种不能治愈,只能延长生存期,比如很多中晚期癌症。

多年以来,很多医生和科学家寻找各种方法,努力让中晚期癌症病人生存3~5年以上,甚至一部分病人能生存5~10年以上。 常用的方法除了姑息手术、放化疗以外,还有比较耀眼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消融治疗、中医中药等 ,这些手段经常需要联合使用,发挥最大作用。

这是一位甲状腺癌多发肺转移的病人,通过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已经生存4年半了。

真是一位81岁的老夫人,肺腺癌晚期侵犯胸膜,引起大量胸腔积液。通过靶向治疗已经生存4年多,今年85岁了。

这是一位中年男性,有多年乙肝病史,查出肝右叶肝癌。通过介入化疗栓塞术,配合射频消融治疗已经7年了,没有复发!

这是一位62岁老烟民,右肺中叶肺鳞癌,手术切除一年半后复发,在肺门区形成肿块。通过定点放疗杀灭癌细胞,肿块萎缩,目前已经7年多了。

如果绝大多数中晚期癌症都能像上面几位病人这样幸运,都能长期生存,那癌症就类似于慢性病,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明白癌症意味着什么?随着近几年来雾霾的越来越严重,工作生活压力增大,控烟限酒力度不足以及其他不良习惯,人口的老龄化环境污染饮食安全问题等等,使得患癌人数越来越多。

癌症是常态,是一种慢性病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四类慢性病,前两位分别是癌症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发表在Ca Cancer J Clin的2015中国癌症统计数据中指出,癌症已成为中国人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人们在谈论心血管系统疾病时,并不会非常担心,但是在谈到癌症时,大多数人都会谈癌色变。 为什么说来癌症慢性病呢?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已经报道了在80岁老人的尸体检查中发现1/4的老人有癌症,但是并没有癌症的相关表现。他们的死亡都是因为其他的疾病或因素引起。可见癌症的发生发展都经历了1个长期的缓慢的渐进的过程。通过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癌症是可以控制,甚至是可以治愈的。 世界卫生组织也叫癌症的定义,由原来的不治之症更改为可以调控治疗,甚至治愈的慢性疾病。只要加强预防,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新药的出现,癌症今后越来越趋向一种慢性病,可控可治。

1/3癌症可以预防 长期的慢性感染,吸烟,酗酒,水果摄入不足,长期熬夜都是癌症的主要病因。除了外部因素以外,内衣也十分重要,长期的精神抑郁可以影响代谢免疫和激素水平。与癌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不使用烟草,采取积极 健康 的饮食,保持运动适度的酒精都可以预防癌症发生。斯图尔特教授指出,尽管医学界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明确了很多因素导致癌症,比如吸烟喝酒不 健康 ,饮食肥胖,缺乏运动等等。但这些问题在中低收入国家依然蔓延,与之相反,欧美国家倡导 健康 生活方式,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1/3癌症通过三早能达到治愈 这里的三早是指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早发现是指一些肿瘤可以通过医学检查如甲胎蛋白AFP发现肝癌,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可以发现肺癌早期,还有前列腺癌常规也可以发现早期的前列腺癌,还CEA指标增高,还可以发现胃癌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检测技术的,未来也可能通过一滴血一口痰就能找到癌症的证据。

1/3晚期癌症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获得益处。手术,化疗,放疗是肺癌常规的三大治疗方法,早期肺癌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治愈,微创手术,精准放疗,靶向治疗发展给癌症带来了巨大的益处。WHO特别指出,通过姑息治疗,可以缓解90%以上癌症晚期患者的痛苦。

严格来讲,把癌症说成是慢性病还为 时尚 早。

所谓慢性病,一般是指不构成传染、长期积累形成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慢性病的病程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逆转性,随着时间的累积对人体的损害会越大,但在较短的时间内一般不会危及生命,比如:呼吸系统的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消化系统的慢性肝炎肝硬化,泌尿系统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的高血压、扩心病,代谢系统的糖尿病以及涉及风湿免疫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等。这些疾病虽然我们有控制的方法,但却不能治愈,随着时间的延长,损害会逐渐加重,最终危及患者生命,这个过程大多是十几年或几十年。

而对于癌症,我们虽然也有控制的办法,但是癌症的危害远远比上述慢性疾病要严重的多,因为大多数癌症早期并没有症状,很多确诊患者都已经是晚期了,而对于晚期癌症的治疗,我们还远远不能达到长期控制的目的,即使是目前最新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追求的也是5年生存率,而10年生存率就比较“奢侈”了。

把癌症变成慢性病也是目前我们追求的目标,随着肿瘤医学的突飞猛进,把癌症长期控制,真的变成慢性病的愿望也许已经不再遥远了。

为什么说癌症是慢性病?目前来说,这更多的还只是一种期望,或者只是部分实现,正在将癌症真正转变为慢性病,但远没有完全做到。等到癌症也变成像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病,尽管不能治愈,但有足够多的药,可以通过药物(主要是口服为主,这样才不需要反复住院,方便管理)和生活方式管理,得到长期控制,带瘤长期生存,不死于癌症,尽管癌症一直还在,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说癌症是慢性病。这个目标远没有实现,但已经部分实现,比如,有的癌症晚期,尽管不能治愈,但可以通过治疗,带瘤生存好些年,现在有的癌症晚期可能带瘤生存七八年甚至十多年,比如,某些肺腺癌晚期,某些乳腺癌晚期。注意,是某些,不是所有,所以才说离慢性病的目标还远着呢,但已经在往这个方向努力靠近。

所以,说癌症是慢性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癌症是可控的,它不是急性病,一人人得了癌症,一般不会说几天就不行了,当然,如果病情已经到了快不行的时候,那是另一回事,那表示这个人其实已经得癌症很久了,并不是这几天才得的癌症,只是现在病情发展到临终阶段了。

说癌症是慢性病,除了可控,还因为癌症其实是可以防可以早筛的,是可以进行干预而降低发病率的。可防可治可控,癌症当然就是慢性病,但目前还不能真是真正意义的慢性病,努力吧。

细说癌症的“慢”。

癌症有”三慢”,所以我们说它是标准的慢性病。

第一,从致癌伤害“驾临”到完成癌变,非常慢!

比如,著名的X辐射损伤致癌。从机体开始受到辐射损伤,到不知不觉出现癌症症状,至少要三年左右。

一切致癌伤害导致癌变能够确诊需要的时间,根据肿瘤倍增规律推测需要3-5年,甚至更长。

石棉纤维导致肺癌,一般是从暴露到确诊要十年以上。

最初受到伤害到开始出现第一个癌细胞,到底发生什么样的过程,我们至今不知其详。但是,他确实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没有任何异议。

第二,从能够确诊到导致机体崩溃,也是进展缓慢。

理论上,癌症进展速度是不变的。从致癌伤害侵袭到把机体彻底摧毁,应该是一个速度不变的过程。

这样的话,从确诊到增加一倍大小,和从发病到确诊都很慢。

有一个统计资料,胃癌从确诊到倍增一次,需要平均6.2年!

第三,实现逆转的癌症,从肿瘤被限制生长到彻底实现逆转,非常缓慢

任何已经确诊的癌症,治疗得当的话,实现恢复正常也是需要2-3年甚至更多。

所以,癌症治愈经常被描述为长期带瘤生存。

以上就是癌症是慢性病的原因。

由此我们要记住的启示——

1,不能把慢性的癌症当做急性损伤治疗

在治疗之前,稳定病情,局限肿瘤生长,清除致癌伤害,保持机体活力最为关键。

急性治疗,手术放疗化疗,用急促手段清除病灶,破坏机体活力,实际没有必要。

2,在确诊以后,进展速度有很大不同,有的就脱离“慢性”特点而急性化,在很短时间令人崩溃。这不是癌症本身的问题,而是确诊以后的心理失衡,作为剧烈应激刺激伤害,直接破坏机体!

3,所以,治疗癌症,对付肿瘤伤害,心理平衡建设非常重要,至为关键。

回答如上。

为什么说癌症是慢性病?

慢性病,指的是病的形成时间很长,几年,十几年, 甚至几十年。病因不明确,一般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如环境污染,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生活压力等。对人的危害大,造成的损失大,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等。目前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占到总死亡人数的80%以上,医疗费用也是80%以上,足见慢性病对人,对家庭,对国家发展影响有多大。

就拿癌症来说,基本都是后天形成,和遗传关系极小,比如有癌症村,有的行业癌症发病率高,就是因为这个村的饮食结构,环境污染,生活习惯相似,喝的水,吃的粮食差不多,才这样,某行业癌症病人多,很可能是因为这个行业接触的致癌物质多。如韩国胃癌多,是因为她们长期吃腌制的泡菜。

人生下来的时候,基本没有癌细胞,但是随着成长,需要的一些营养达不到,受到外来侵害,如中毒,污染,外伤,极度劳累,压力太大等等,造成一些细胞受损、坏死,这些细胞不能及时修复,就可能癌变,形成癌细胞,这些癌细胞要生存,就要和正常细胞争夺营养吃,如果人的免疫系统好,癌细胞夺不去,或者夺得很少,就不会有大发展,人就基本保持 健康 ,但很多人不运动,饮食结构不好,甚至暴饮暴食,酗酒吸烟,熬夜烧烤等等,让人的免疫力下降,受损的细胞越来越多,人的免疫力就会下降,癌细胞趁机抢夺营养,癌症就可能形成,这个过程一般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癌症是慢性病。

看懂了癌症的形成机制,也不用担心,学活科学 养生 ,注意提升人的免疫力,就能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癌症的产生至少有十年以上的时间堆积而成,甚至在怀孕时就埋下了种子,所以癌症的确是慢性病。只是大家出现症状时,都不在乎,用点清热的或者抗生素,不寻根求源,以致于成为了癌症。

为什么说癌症是慢性病呢?

首先,癌症的发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癌细胞的产生可能是某种不 健康 生活方式长期作用的结果。

而且产生癌细胞后也要经过很长时间才会发展成癌症。

很多癌症最初没有什么特异性症状,都是在体检中发现的。

如肺癌就是由于长期吸烟导致的,早期肺癌大都是体检发现的。

如果是出现症状才发现,大都已经是中晚期了。

癌症大都不象急性病那样突然发病,症状明显。

其次,癌症的发展过程也是慢性的,发展最快的肝癌、胰腺癌也不是几天就致死的。

所以,癌症关键是预防。

采取 健康 的生活方式,减少致癌因素的影响,就能预防癌症。

同时早发现早治疗也能延缓癌症的发展。

我是公共卫生主任医师,传播 健康 知识和技能、解答 健康 相关问题、分享 健康 养老、科学就医经验是我的职责!使大家都能 健康 生活、老有所养、幸福快乐是我的愿望!

因为癌症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好多癌症从发生到发现往往要经历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即使早期出现症状,也不是很典型或者很明显,容易让人忽视。就像河里出现一只蝌蚪,在它发育成蟾蜍之前,是不会觉得它可怕的。以结肠癌为例,从正常上皮到增生,到腺瘤,最后发展为癌变,大概需要10-15年时间,虽然有这么长的潜伏期,早期与常人无异,但当其出现明显症状或确诊时,常常已到中晚期。癌症的病灶在局部行成后,往往会向远处扩散转移,导致其治疗难度增加。再加上癌细胞比正常细胞消耗更多的能量,导致人体消瘦,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最后影响到多脏器功能。

大环境下的慢性

?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人群的疾病谱发生的深刻变化,目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已成为我国人群中常见病,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持续上升。

1991年比例为73.8%至2000年升至80.9%,如果综合考虑死亡和患病,使用残疾调整健康生命测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装的损失中占70%。

相关调查显示,全国约有2.4亿成人高血压患者,其中血压控制达标的仅有3740万人,占比约15.3%,而这一比例在美国为 51.9%。

目前国内慢病人数达两三亿,仅高血压一项人数高达2.66亿,还有五六个亿的后备军。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下称《规划》)也提到,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

目前,我国慢病市场的主要痛点集中在患者知晓度低、控制率低,这主要体现在疾病诊断覆盖范围小、诊断水准不均衡及患者自身预防意识较差。

身体是很神奇又复杂的系统,能够自愈,但病因不清。

三、正确认识亚健康

这个世界上5%的人处于健康的状态,20%的人有病,而剩余的75%的人是亚健康。

亚健康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举个例子什么是冠心病呢?当给心脏供血的动脉血管堵塞,堵到70%左右时您就不舒服,就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症状。

那么这个症状是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才能实现的。

所以,预防疾病越早越好。

四、慢性病与疾病的关系

当你能够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并且爆发的时候已经了是到临床症状了。那么我们能做到预防的是前端的生活方式管理。

人体的复杂性,多样化。。。。

五、健康饮食的模式

好的身体还是扛不住恶劣环境的侵蚀

专家预测,未来30年慢性病在中国将出现“井喷”式的爆发。

你吃什么食物决定了你的身体健康程度

怎么吃呢 参考国家膳食宝塔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唯一途径。根据膳食指南的原则并参照平衡膳食宝塔的搭配来安排日常饮食是通往健康的光明之路。

: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第一层--主食类
中国人的主食更加偏爱米饭和面食,种类相对比较单一,但是推荐的是把主食的种类多样化,建议将薯类、谷物类加到主食中混合食用,也可以在米饭当中掺杂一些杂粮,如小豆、绿豆、芸豆等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第二层--水果蔬菜豆类

这一层食物主要 为身体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三大类营养素。需要强调的一个点就是, “种类齐全、比例适当” 。

每天要保证摄入 300~500g蔬菜(约每天一斤蔬菜) ,其中 深色蔬菜 要占摄入蔬菜量的1/2。

一般来说,菜叶的颜色越深,所含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2及维生素C也越多。其中钙和铁的含量要多1~2倍到数十倍;胡萝卜素、维生素B2及维生素C要多5~10倍。

在烹饪的时候尽量让种类多样化,避免因为缺少某一类维生素或矿物质而导致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 推荐每日能够摄入12种以上,每周24种以上的食物种类。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