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见风受寒就偏头痛咽痛颈椎发趟

时间: 阅读:13967
见风受寒就偏头痛咽痛颈椎发趟,容易一边出汗一点受凉,经常胃酸胃痛。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2-12-18 15:52:48

考虑是颈椎病压迫神经,血管神经性头疼引起的头疼等情况,胃酸胃疼与头疼没什么直接关系,考虑是胃炎引起的。

指导建议:
可以服用颈复康颗粒,奥美拉唑,果胶铋胶囊等药物治疗,注意不要喝酒和不要吃辣的,避免暴饮暴食等减轻胃负担有利于恢复。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空青
    回复
    2023-05-07 08:08:48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与感冒(Common Cold)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这两种病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并不相同。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不同,主要是流感的传染性非常强,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有A型、B型和C型3种;由于这种病毒变异非常迅速,而人们对流感病毒变异所产生的新种系又往往缺乏免疫力,所以流感不但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也可能会是灾难性的。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于1918年,当时全球有超过5亿多人患病,死亡人数在2000万以上。这次暴发后,又发生过三次全球性的大规模流感,分别发生于1957年、1968年和1977年。
    普通感冒则是由鼻腔病毒和冠状病毒等病毒引起,无流行病史,同时,感冒症状轻,很快就可以康复。
    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经由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病者喷沬,再透过呼吸道传染,由于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与一般伤风感冒极为相似,容易让民众混淆不清而忽略它。不过与普通感冒不同的是,往往流行性感冒的症状来得非常突然而且遍布全身,所以患者有时会说出感觉像是「被卡车撞到」的不舒服。
    一般来说,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多半表现在呼吸道系统上,大部份人都能在两天至一星期内自行痊愈,但是对于长者及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如心脏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则易因细菌感染而导致支气管炎、肺炎及脑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因而死亡。
    对于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征,我们可以依据发病的时间先后归纳如下:
    1.发病前:患者通常会有食欲不振、倦怠、头痛、腰痛、肌肉酸痛、关节痛以及高烧等现象的出现。
    2.发病中:咳嗽、打喷嚏、鼻塞、流鼻水、喉咙痛以及声音沙哑等,是最常碰到的问题,而且持续三至五天左右的时间,患者还会伴有全身酸痛的症状。
    3.发病后:持续二星期或以上的时间,依然会有咳嗽以及倦怠的情形,这些不适感通常会在一、两周内痊愈,但如果没有做适当的治疗,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脑炎以及心包膜炎等,不得不慎。
    再者,有点必须注意的是,大人与小孩子感染后的症状虽然大同小异,但要留意小孩子会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肠胃道症状,严重时甚至持续高烧不退、痉挛的现象,造成猝死的意外。
    病毒性感冒:
    即上呼吸道感染,又简称上感,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诱因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患者的鼻涕、唾液、痰液含有病毒,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入空气中,感染他人。健康人也可由于接触患者的毛巾、脸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全身表现有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不发热,或低热,或高热、畏寒等症状。病程一般为3天~7天。
    感冒发热患者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减少活动。住处要经常通风,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多饮开水,吃清淡和稀软的食物。
    发热较高时可用冷水擦身或温水擦身,水温以32℃~34℃为宜,或30%~50%酒精擦拭颈部、胸部、腋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或头枕冰袋。
    治疗方法如下:
    1.西药:速效感冒胶囊1~2粒,每日3次;克感敏1片,每日3次。两种药任选一种。
    2.中成药:银翘解毒丸(片)、桑菊感冒片、感冒清、感冒退热冲剂、板兰根冲剂、强力银翘片等适宜于风热,即发热、咽喉肿痛、流黄涕较突出类型的感冒。桑姜感冒片、参苏丸、感冒通等适宜于风寒感冒,即恶寒、鼻塞、清涕较突出的感冒。
    3.其他治法:
    ①食醋加适量开水点鼻。
    ②针刺及刮痧:可以针合谷、曲池、太阳,发热者加刺大椎,咽喉肿痛时可在少商穴放血;或用一碎碗片,用光滑边缘蘸油少许,沿颈椎两旁向下刮,以刮出红点为度。
    ③生姜1两,红糖1两,煎汤分3次内服,可治风寒感冒。
    ④葱白1两,切烂,用手揉搓,放鼻孔外闻气味,可治风寒感冒鼻塞。可用葱白数根,捣烂出汁,滴入鼻孔,每日1次,每次2滴~3滴。
    ⑤银花20克,茶叶6克,白糖50克,水煎后分3次,可治风热感冒。
    ⑥生姜少许,葱白260克,白萝卜1000克切片,放入锅内煎煮熬汤,连吃带喝。
    ⑦姜2片,加入一小撮茶叶,咀嚼后温水送下。
    ⑧生梨1个,洗净,连皮切碎,加冰糖和少许水,炖服。
    ⑨按摩防感冒。每天早晨起床时,或从室内到室外以前(或从温暖的房间到较冷的房间),以及洗澡以前和洗澡之后,先用手指按住水沟穴(人中),连续揉20多次,继在风府穴处同样揉20多次,到这两上穴位都感到微热为度,对预防感冒有一定的效果。
    风寒感冒:
    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
    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其特征症状为:
    * 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 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 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 舌无苔或薄白苔
    * 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
    我到药店,很奇怪地竟然没有找到合适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打一场篮球(如果你还有力气的话)、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吃个辣辣的麻辣火锅等等。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下面我将抄录桂枝汤的组方,有心的朋友可以记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桂枝 10g 白芍10g 炙甘草 6g 生姜 3片
    红枣 6枚
    很简单的一条方,不过两三元钱。师父说过,学懂了桂枝汤,就学会了如何开方治病,真值得好好研究。
    风热感冒:
    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为什么便秘会引致感冒?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啦。同样反过来,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对对症也会外邪内进引致便秘或拉肚子,其实风寒感冒后拉肚子,在中医属于变症,属于病由外入里,大家不要随便使用止泻药。
    风热感冒的症状:
    * 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 浓涕,通常黄色
    * 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 便秘
    * 身热、口渴、心烦
    * 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的为快,为大。
    搞清楚了风热感冒成因,治疗很简单,大多数情况就是通便(再配合清热解表药物,通常很快见效)。方法很多,喝点凉茶;吃些清热解毒药板蓝根等。中成药有三黄片,银翘解毒片+牛黄解毒片,板蓝根等等。也可以吃些治疗风热感冒的金银花口服液之类的。阳明经症的代表方剂是白虎汤,不过我不主张大家随便用,属于猛药之一,这里也不抄录了。
    最后澄清几点朋友们可能会搞混的概念。
    * 病毒性感冒并不代表风热感冒,病毒是西医的提法,中医更关注的是人体。所以有些医生将病毒性感冒等同于风热感冒来治疗是不正确的。
    * 喉咙痛并不是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关键,风寒感冒很多时也会引致喉咙痛的。
    * 同样的,咳嗽和流涕还有发高烧也不能作为这两种感冒的区分。
    * 不要同时进行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这是两种是不同的治疗体系,开了抗生素了,就没必要再喝姜糖水啦。为什么?大家想一想,一个是想办法给身体降温,一个是想办法让身体出汗,几乎是反着干,身体能受得了吗?这既会减低中医效果,也会降低西医疗效

  • 远志
    回复
    2023-05-07 08:08:48

    你好,夏秋季节多见于风热感冒,其主要症状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黄涕、口咽渴喜饮、咽痛、尿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祛风清热的中成药有:1、银翘解毒片;2、羚羊感冒片;3、板兰根冲剂;4、.桑菊感冒片。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5-07 08:08:48

    非手术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其中一种或二至三种方法,同时施行。现分别介绍如下:
    ▲手法按摩推拿疗法
    这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也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脊髓型颈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即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也推荐手术治疗。
    ▲颈椎牵引疗法
    这是颈椎病较为有效并且应用较广的一种治疗方法,此疗法适用于除脊髓型外各类颈椎病,对早期病例更为有效。
    ▲理疗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理疗可起到多种作用。一般认为,急性期可行普长因离子透入、超声波,紫外线或间动电流等;疼痛减轻后用超声波、碘离子透入,感应电或其他热疗。
    ▲温热敷
    此种治疗可改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有助于手法治疗后使患椎稳定。本法可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最好是用中药熏洗方来热敷。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作温热敷治疗。
    颈椎病饮食调理应遵循的原则
    1、合理搭配,不可单一偏食。
    2、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
    3、饮食有度,不要做到饥饱失常。
    4、不要经常吃生冷和过热的食物。
    5、应戒烟、酒。

  • 景天
    回复
    2023-05-07 07:07:38

    1 感冒头痛的原因神经性头痛

    感冒之所以会出现神经性头痛,是因为导致感冒的病毒引起体内外周炎性物质都有致痛和扩张血管的作用,血管扩张而牵拉、刺激血管痛觉末梢神经,就会引起感冒神经性头痛。

    致病性头痛

    其他治病因素也可引起感冒头疼。举例来说,上呼吸道感染影响副鼻窦,从而引起鼻源性头痛。

    2 感冒头痛应对方法运动锻炼

    适量运动,加强运动锻炼,可以调节头部血管的舒张收缩功能。每天早起慢跑,呼吸新鲜空气,保证足够多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心情舒畅,对缓解感冒头疼有奇效。

    保持安静、通风

    减少接触引起头痛的刺激,如电视,电脑的强光,强节奏音响,避免噪音的危害,与此同时,要保证休息的房间通风良好,这样才能安静地充分修养,才能有助于恢复健康。

    热水泡脚

    每天晚上用温度稍高一点的热水泡脚15分钟,水量须淹没脚腕,最好泡到双脚发红,这样才能起到缓解头痛的效果。头痛大多时候头部会充血,在临睡做足浴,可以引导血液从头部回流到足部,给头部降温。泡脚后要立刻擦干保温。

    吹风机

    用吹风机对着人体背部的大椎穴至风门穴之间的肩胛骨上端加热,使皮肤微微发红,避免皮肤烫伤。温热大椎穴具有止痛作用。

    食疗偏方

    1、薄荷糖

    做法:薄荷细粉30克(或食用薄荷油5克),白砂糖500克,水少许。用不锈钢锅放入白砂糖,加水少许,以小火煎熬至糖溶化变成较碉厚糖浆时,加人薄荷细粉(或食用薄荷油),调匀,再继续煎熬至用铲挑起糖浆即成丝状而不粘手时,离火。将糖倒在表面涂过食用油的平底大瓷碟中,整平,待稍冷,将糖分割成条,再分割成100小块即可。

    功效:经常食用,可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等症。

    2、防风粥

    做法:防风15克,生姜3片,葱白2茎,大米50克。煮成药粥后趁热服食,盖被静卧,以少汗出为佳。

    功效:可清热祛风,散寒止痛,适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畏寒发热,骨节酸痛,鼻塞声重,肠鸣泻泄等。

    3、生姜糖醋茶

    做法:取生姜、食醋、茶叶各3克,红糖10克,齐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5分钟,代茶饮,每日3次。

    功效:具有辛温解表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头痛、鼻塞流清涕。

    4、越式牛肉汤

    做法:牛腱肉300克、柠檬1/2个、薄荷叶适量。盐5克、鱼露5克、白糖适量、生姜一块、料酒少许。牛肉切薄片,加配料腌制15分钟;锅里倒入1000毫升的水,煮开,倒入腌好的牛肉;用勺子捞起煮出的浮物,调小火煮半小时后,加入切好的柠檬片,再滴入几滴鱼露,最后放入薄荷叶煮开即可。

    功效:柠檬有预防感冒等作用,薄荷能提神解郁,治感冒头痛、疏热解毒、健胃消炎、防腐去腥。因此,这一款汤能提神醒脑,对感冒头痛也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5、金银花粥

    做法:金银花9克,淡豆豉9克,水煎去渣,加入粳米60克煮粥食。

    功效:金银花性寒,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还对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且不伤元气;淡豆豉性凉,常与金银花一起使用治疗风热感冒。非常适合以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为主要症状的风热感冒者和流感患者。

    6、发汗豉粥

    做法:淡豆豉15克,麻黄2克,荆芥5克,葛根30克,山栀3克,生石膏60克,生姜3片,葱白2茎,大米10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

    功效:可发汗、清热,适于感冒引起的高热不退,肺热喘急,头痛无汗,烦燥失眠,咽干口渴等。发汗豉粥是治疗感冒发热的大型复方药粥,药味较多,配伍复杂,效果较好。

    7、葱白神仙粥

    做法:葱白5~7根,生姜4片,糯米60克,米醋适量。将生姜刮皮洗净切丝,葱白洗净切粒。把糯米洗净,与生姜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小火煮成粥,再放入葱白煮沸,调味,然后调入米醋,稍煮即可。

    功效:有解表、通阳,治疗伤寒头痛、腹痛之功效。

    8、白芷芫荽滚鱼头汤

    做法:白芷10克(中药店有卖)、芫荽30—40克、鱼头1个、猪肥肉100克、生姜5片。各物洗净,鱼头往鳃对半切,猪肥肉切薄片。先把白芷放进瓦煲内加水1500毫升(6碗量)滚沸10分钟,滤出药液下铁镬,并下姜滚沸后,下鱼头、猪肥肉滚至熟,下芫荽和食盐便可。

    功效:中药白芷为解表药,其性温味辛,具祛风燥干、排脓止痛的成果,经常使用于伤风头痛、鼻塞、眉棱骨痛等。其辛喷鼻升集、通窍止痛感化特强。配以收汗的芜荽滚鱼头,辛喷鼻可心,能驱热集热,对伤风初起、鼻渊不适、流涕和风热伤风十分见效。

    9、杭菊糖茶

    做法:杭菊糖30克,白糖适量。将杭菊花放茶壶内开水浸泡,加白糖适量。

    功效: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发热患者。

    10、桑菊薄荷饮

    做法:桑叶6克,菊花6克,薄荷3克,苦竹叶15克,蜂蜜少许,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频服。

    功效:桑叶清肺热;菊花疏散风热,明目平肝;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能迅速解除发热头痛等感冒症状。

    11、荆芥粥

    做法:荆芥10克,淡豆豉15克,薄荷5克,大米50克。将前三味水煎取汁备用(荆、荷含挥发油,不宜久煎);另将大米煮为稀粥,待粥熟时调入药汁服食,每日2次,连服3天。

    功效:可发汗解表,清热利咽,退热除烦,适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心烦,咽痛,失眠等。

    感冒头痛怎么办13款食疗有效缓解

    12、青椒炒豆豉

    做法:青椒250克,豆豉250克,食油、精盐各适量。先分别炒青椒及豆豉,再将青椒与豆豉拌匀略炒,调味即可。

    功效: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治疗伤寒热病、寒热头痛之功效。

    13、双花萝卜汁

    做法:金银花15克,板蓝根5克,白萝卜1个,约400克。白萝卜洗净榨汁备用,金银花、板蓝根加水同煎约10分钟,加入白萝卜汁同煎片刻,温服,每日1~2次。

    功效:具有清热解表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外感引起的头痛。

    14、苹果蜂蜜水

    做法:5个苹果去皮后切成小块,加水1升,煮沸5分钟,冷却的熬40度左右,加水少许柠檬汁和蜂蜜,调匀即可服用。每天分多次饮用,连续服用3~4天感冒即可痊愈。

    功效:治感冒,止头痛。

    15、姜丝可乐

    做法:取用新鲜姜丝50克,和1000毫升可乐放入锅中,煮沸。趁热温服,每次100毫升,每天服用多次,连续服用2天。

    功效:缓解风寒感冒头痛症状。

    3 感冒头疼按压哪个穴位1、按摩天柱穴

    以拇、食两指,在颈后部斜方肌上方的天柱穴作拿捏动作,来回拿动各5~10遍,每日早、晚各一次。本法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2、按摩合谷穴

    合谷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肌肉丰厚处。手法以拿捏、点按此穴,有明显酸胀感为度,每次10~15遍,每日2~3次。本法俗称“拿虎口”。如能经常拿捏、点按此穴,具有清利头目、缓解各型头痛。

    3、按摩印堂穴

    将两手食指屈曲,拇指按在太阳穴上,以食指内侧屈曲面,由正中印堂穴沿眉毛两侧分抹,双目自然闭合。手法以轻中有重为宜,每次做30遍以上,每日2次为度,本法古代称“分阴阳”洁,抹后感觉头清目爽,具有消除头晕目眩、减轻头痛之功效。

    4、按摩风池穴

    用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捏住颈后肌肉近发际处,手法采用一上一下、一紧一松推拿,以颈部感酸胀为度,次数自定,不强求一律,左右手可以交替进行,本法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组织血液供应。

    4 感冒发烧怎么办物理降温

    用冷毛巾敷于额头,同时用冷水湿毛巾擦拭颈部、腋窝、四肢、腹股沟处,反复擦拭直到起降温效果,采取物理降温的同时需随时监测体温。

    药物降温

    感冒发烧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和呼吸急促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用药物退烧。出汗较多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并更换内衣以防着凉。

过敏性紫癜紫癜肾炎反复

癫痫病恢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