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脑出血(出血位置在正中间靠近脑室)

时间: 阅读:6684
大夫你好!我妈妈今年47周岁,突发脑出血,医生说出血位置不好,太靠近脑室,现在只是微量出血,有微量的血进入了脑室,现在临床采取的保守治疗,但是主治医生和我说的情况太严重了,我妈妈现在左侧身体麻木但是恢复不错!现在我想知道我妈妈需要动手术吗?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2-12-18 15:52:48

脑出血的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存在血管破裂导致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出血量,出血多大话,会导致颅内压增高,脑水肿、脑损伤等情况,严重的危及生命。

指导建议:
脑出血的情况肯定是不好治的,少量出血的话,对症治疗,大量出血的话,需要手术治疗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3-05-07 09:09:36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大脑实质内的出血,与高血压病有直接关系,这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脑出血占所有脑中风病人的10%~20%。脑出血与高血压病的密切关系在于:高血压病人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脑出血的病人有高血压的约占95%。
    高血压形成脑出血的机理有许多说法,比较公认的是微动脉瘤学说。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动脉内膜损伤和粥样硬化,在脑内的穿透动脉可形成微型动脉瘤。这种动脉瘤是在血管壁薄弱部位形成囊状,当血压突然升高时,这个囊就破裂造成脑出血。
    脑出血的原因除了高血压外,还有脑血管的畸形(年轻人脑出血的主要原因)、脑外伤、脑肿瘤和血液病。

    (一)脑出血的易患因素:
    (1)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尤为重要;
    (2)脾气急躁或情绪紧张,常见于生气、与人争吵后;
    (3)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
    (4)过分疲劳,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排便用力,运动。

    (二)脑出血易发生的部位:
    (1)大脑基底节,占70%,包括外囊和丘脑;
    (2)桥脑出血,占10%;
    (3)脑叶出血,占10%,额叶、颞叶、枕叶均可发生,以顶颞部多发;
    (4)小脑出血;
    (5)脑室出血,靠近脑室的脑出血破入脑室称继发性脑室出血。
    脑CT应用于临床后,脑出血的诊断和分型很细致,是为了选择手术的适应证和估计预后而划分的。

    (三)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脑出血一般在体力和脑力紧张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容易发病。起病急,发展快,数十分钟到数小时达到高峰。常见到脑出血病人倒在路边、厕所里、床旁地上,意识不清,鼾声大作,呕吐胃内容物,有时为咖啡色的,大小便失禁,半身不遂。脑出血量较小的病人述头痛较剧。眼底出血而视物不清。做CT检查有高密度出血阴影。
    脑出血的程度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很大关系。从一发病就出现意识不清,逐渐加重,说明出血部位不好,出血量大。
    下面分别叙述常见部位的脑出血的表现。
    1�壳核�内囊部出血 出现典型的口眼歪斜、偏瘫,半身感觉减退,偏盲、失语。
    2�颞叶出血 出血一侧头痛较剧,颈强直。也可出现偏瘫,失语。
    3�脑室出血 若出血量大,可引起迅速昏迷,四肢肌张力高,高烧(40℃以上),多汗,消化道出血(吐咖啡色物、排柏油便),死亡率高。
    4�桥脑出血 一开始就呈深昏迷。桥脑为生命中枢所在,5毫升以内的出血就引起严重后果。瞳孔极度缩小,如“针尖样”,高烧40℃以上,呼吸衰竭,继而呼吸停止,多在24小时内死亡。
    5�小脑出血 以急剧的眩晕,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为首发症状,早期神志清醒,不久即进入昏迷。小脑出血不出现半身不遂。
    过去确诊脑出血靠腰穿取脑脊液检查,现在除边远地区和基层医院外,很少这样做了。目前最常用的是脑CT扫描检查,对直径大于1.5厘米以上的血肿均可精确地显示。可确定出血的部位,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有无脑水肿和脑疝形成,几乎无一遗漏。

    (四)脑出血的急救原则:
    (1)安静卧床,尽量减少搬动。呼叫急救车大夫出诊,待病情较为稳定后,立即送医院急救。
    (2)脑出血的最初的5分钟内,对于生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病人舌根后坠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在救护车到来之前,采取措施保证呼吸道通畅:松解衣领,取下义齿,侧卧位,头后仰,便于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并及时清除口腔呕吐物,一旦窒息,尽快掏净口腔,进行人工呼吸。
    (3)调整血压,对血压较高的脑出血,可用小量利血平治疗或硫酸镁10毫升深部肌肉注射;神志清楚的给予口服心痛定。
    (4)如果病人倒在厕所、浴池等狭小场所,要尽快设法移到宽敞的地方。具体做法因地制宜,原则是尽量不要震动头部,保持头部水平位搬运,以免堵住呼吸道。
    (5)用止血药,常用止血敏、抗纤溶芳酸、维生素K。止血药用量不可过大,种类不宜多。
    (6)防治肺部感染和褥疮。尤其是脑出血昏迷的病人,早期给予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防止褥疮,活动肢体防止关节僵硬。
    (7)外科手术治疗,可做血肿穿刺抽吸术或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目的是提高生存率,降低残废率。

    脑出血的急性期常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导致脑疝形成,因此,应及时应用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
    其脱水剂的应用原则是:
    (1)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际需要,决定脱水剂的用量和用法。并密切观察颅内压的动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做到有效控制,合理用药。
    (2)有意识障碍者,提示病灶范围较大,中线结构已受影响,可给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6小时1次,并观察病情和意识障碍的动态改变,注意用药后症状是否缓解,以便调整用量和用药间隔时间。
    (3)若病人昏迷程度加深,腱反射和肌张力逐渐降低,出现对侧锥体束征或去大脑强直样反应时,为病灶扩大或中线结构移位加重的征象。除应给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进行积极的脱水治疗外,并应加用地塞米松10~2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1~2次,以上两药可同时或交替应用。
    (4)临床症状较轻,病人神志清楚,无剧烈头痛、呕吐,眼底检查未见视乳头水肿者,可暂不用脱水剂。相反,如有剧烈头痛或呕吐,可试给50%葡萄糖60毫升静脉注射,并密切观察用药效应。若症状改善,说明确有颅内压增高。如果头痛、呕吐等症状未减轻,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刺激所致,宜用止痛或镇静剂。对此类病人,一般主张暂时不用甘露醇,以免干扰颅内高压的稳定性。
    (5)脱水剂一般应用5~7天。但若合并肺部感染或频繁癫痫发作,常因感染、中毒、缺氧等因素,而使脑水肿加重,脱水剂的应用时间可适当延长。
    (6)应用脱水剂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是否已达到了脱水的目的,又要预防过度脱水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如血容量不足,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损害等。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据报道约占脑出血病人的19%左右,死亡率很高,若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生命。其发病机制,目前多认为与丘脑下部损伤有关。有学者指出,由于丘脑下部损伤性刺激,使交感神经的血管收缩纤维发生麻痹,血管扩张,血流缓慢及瘀滞,导致消化道粘膜糜烂,坏死而发生出血或穿孔。但也有学者认为,由于丘脑下部损伤后,使迷走神经兴奋,紧张,胃肠道功能亢进及发生痉挛性收缩,乃致局部缺血,栓塞,而引起溃疡及出血。
    参考资料:
    什么是脑出血?
    所谓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其常见原因是高因压。有资料表明,80%以上的脑出血病人有高血压病史,所以,过去常有人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出血可以发生在脑实质的任何部位,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但大多数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多为单发。其好发部位为内囊,所以称之为内囊出血,出血多发生在豆纹动脉,因此,有人称豆纹动脉为“出血动脉”,其次为基底节,而外囊、桥脑、脑叶、小脑等部位出血相对较少。
    脑出血发病多较突然,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恶化,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呕吐和大小便失禁等,并可有头痛和血压升高。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大致分为两种:(1)全脑症状,多由脑出血、水肿和颅内压升高所致。表现为头痛、呕吐 、嗜睡、昏迷等。(2)局灶症状,为血破入脑实质后所致的定位症状,如中枢性偏瘫,面瘫,失语及偏身感觉障碍等。
    对脑出血病人发病后进行血、尿、大便三大常规检查,没有特异性帮助。脑电图、脑血流图也没有确诊价值。腰穿检查脑脊液,脑CT,核磁共振检查能帮助明确诊断。特别是脑CT扫描检查,对直径大于1 5厘米以上的血肿,均可精确地显示,可确定出血的部位,血肿大小,形状,是否有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脑水肿或脑积水的存在等。
    脑出血的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凡是能致血压骤然升高的因素,均可成为脑出血的直接原因,如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脑出血往往还可以引起继发性脑室出血,脑疝,高热等严重后果,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其死亡率很高,所以,临床工作中治疗脑出血的目的,首先是抢救病人生命,其次是降低病残率。

    什么叫脑出血?
    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称为脑出血,又叫脑溢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脑出血的常见原因是高血压。有资料表明80%以上的脑出血病人有高血压病史。由于长期的高血压,脑内小动脉形成粟粒样大小的瘤体扩张,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就会使微小动脉瘤破裂而发生脑出血。长期的高血压,还可使脑小动脉内膜受损,脂质沉积,透明样变,管壁脆性增强,更易破裂出血。此外,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也是脑出血的常见原因。凡是能使血压骤然升高的因素如情绪激动、剧烈活动、饮酒过度、大便用力等,都是脑出血的诱发因素。
    脑出血可以发生在脑实质的任何部位,可以单发,也可为多发。但大多数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多为单发。其好发部位为内囊、基底节,其次是外囊、额叶。脑干和小脑较少见。
    脑出血发病多较突然,病程进展迅速,严重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恶化。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呕吐和大小便失禁。并可有头痛和血压升高。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大致分为两种:(1)全脑症状,多由脑出血、水肿和颅内压升高所致。表现头痛、呕吐、嗜睡、昏迷等。(2)局灶症状,为血破入脑实质后所致的定位症状,如中枢性偏瘫、面瘫、失语及偏身感觉障碍。
    由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不同,临床预后也不同。如果出血量较大,出血波及到脑室,形成脑疝,或并发中枢性高烧、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时,后果严重,死亡率较高。所以,遇到上述情况要高度重视,积极进行抢救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脑出血时引起头痛吗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因素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同时并存,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其他少见的病因有:继发于脑梗塞的出血、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形成动脉瘤、血液病、脑动脉炎、淀粉样血管病、肿瘤等,发病年龄常在50~70岁,寒冷季节发病较多,发病常突然而无预感,少数患者有头昏、头痛等前驱症状,可能与血压增高有关。头痛是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主要表现,常常伴随头昏、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等。头痛的性质有时帮助判断脑出血的部位,如后枕部头痛多为小脑出血的症状,但大多数情况下头痛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症状,判断脑出血的部位、出血的体积大小要依靠其他症状及其他检查。目前的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能够在发病后2小时后即能正确判断出患者脑内有无出血。头痛是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增高的一种表现,当患者病情稳定颅内压恢复正常以后,患者头痛就会消失。当然如果遗留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患者仍会遗留头痛、头晕、面红、汗出障碍等后遗症。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所以应积极预防脑出血的发生。预防应从积极控制高血压着手,除正规服用降压药物外,应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劳逸结合,避免长期过度紧张,戒烟,少量饮酒,避免重体力劳动及激烈的情绪波动。

    高血压病人为什么容易发生脑出血?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人最严重的一种。据报道,脑出血病人中有长期高血压病史者占89%,平均年限为13年,且这些患者的收缩压一般都在21.3~31.0kPa(160~240mmHg)之间,舒张压在12.0~21.3kPa(90~160mmHg)之间,是老年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
    高血压病人容易发生脑出血的原因:(1)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硬化和形成微型动脉瘤。血压升高时,小动脉的长期加压作用,使动脉内膜增厚,玻璃样变性,纤维化增生,以致形成小动脉硬化。这种小的脑实质内穿透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常有微型动脉瘤形成。主要分布于基底神经节和桥脑。微型动脉瘤壁较薄弱,当血压骤然上升时,动脉瘤易破裂产生脑出血。(2)由于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使已经硬化的动脉血管内膜完整性破坏,促进了血浆中的脂质易通过破损处进入内膜,使动脉壁发生脂肪玻璃样变或纤维素样坏死,增加了血管壁的脆性,当情绪激动、劳累或用劲排便等原因,造成血压进一步增高,就易引起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
    脑出血可有多种因素引起,但长期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对预防脑出血十分重要。

    脑出血和脑梗塞如何鉴别?
    脑出血和脑梗塞性质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需及早明确诊断。在没有条件进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的情况下,可按以下几条鉴别:(1)脑出血病人多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病史,而脑梗塞病人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心脏病史。(2)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的情况下发病,脑梗塞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3)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常在数小时内达高峰,发病前多无先兆。而脑梗塞进展缓慢,常在1~2天后逐渐加重,发病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4)脑出血病人发病后常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血压亦高,意识障碍重。脑梗塞发病时血压多较正常,亦无头痛、呕吐等症状,神志清醒。(5)脑出血病人腰穿脑脊液压力高,多为血性,而脑梗塞病人脑脊液压力不高,清晰无血。(6)脑出血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多见,瞳孔常不对称,或双瞳孔缩小,眼球同向偏视、浮动。脑梗塞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少见,瞳孔两侧对称,眼球少见偏视、浮动。
    当然,个别轻度脑出血病人临床症状轻,与脑梗塞相似,两者难以鉴别。而大面积脑梗塞病人,出现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时,也酷似脑出血,临床上不好区分。要力争尽早做CT扫描检查。脑出血的CT表现为高密度阴影,而脑梗塞表现为低密度阴影,两者截然不同。

    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怎样鉴别?
    脑出血: 中老年人多见常见
    病因: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
    CT表现: 可见块状高密度影周围可有水肿
    脑血管造影: 可见血管受压移位,小血管可见出血破坏或受压不显影
    死亡率: 高
    蛛网膜下腔出血: 青壮年多见常见
    病因: 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液病
    CT表现: 通常无块状高密度影
    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可见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
    死亡率:再出血死亡率高

    为什么高血压易患脑出血?
    高血压病人致脑出血的发病率,国内尚缺乏统计资料。但我国有资料表明,70%脑血管病人,有高血压病史。而绝大多数脑出血是高血压引起的。说明高血压病与脑血管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是脑出血的首要危险因素。所以,把脑出血称为高血性脑出血。
    那么,高血压为什么易患脑出血呢?
    (1)高血压可促进脑动脉硬化和形成微小动脉瘤。
    血压升高时,小动脉的长期加压作用,使动脉内膜增厚,玻璃样变性,纤维化增生以致形成小动脉硬化。这种小的脑实质内穿透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常有微小动脉瘤形成,主要分布于基底节和桥脑。微小动脉瘤壁较薄弱,当血压骤然上升时,动脉瘤破裂产生脑出血。
    (2)由于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使已经硬化的动脉血管内膜完整性破坏,促进了血浆中的脂质易通过破损处进入内膜,使动脉壁发生脂肪玻璃样或纤维素样坏死,增加了血管壁的脆性。当情绪激动、劳累或用劲排便等原因,造成血压进一步增高时,就易于引发脑出血。
    脑出血可有多种因素引起,但长期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对预防脑出血十分重要。

    如何诊断脑出血?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一种较常见的和严重的疾病。它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其他急性脑血管病高。因此,在诊断时要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细致周到地进行分析,力争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有效地进行治疗。
    首先,要掌握脑出血所具有的急性脑血管病一般性特征。其次,还要掌握脑出血自身的特征。急性脑血管病一般性特征,起病急,病程进展快,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数日内达到高峰。同时,还有明确定位体征。发病后常在短时间内出现因脑机能损害的局灶性定位体征。其三有显著的急性脑循环障碍。发病后急剧发生弥漫性、全脑性症状,如意识障碍,颅内高压,内脏功能受损等。
    根据这些一般性特征,可初步考虑为急性脑血管病。进而,再根据高血压脑出血的具体特征即可确诊。
    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是:①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②发病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③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④多有高血压病史。⑤腰穿脑脊液多含血和压力增高(其中20%左右可不含血)。⑥脑超声波检查多有中线波移位。⑦鉴别诊断有困难时,若有条件,可作CT检查。

    原发性桥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在脑出血中,原发性桥脑出血约占2%~10%,主要是由基底动脉的分支旁正中动脉破裂所致。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少数病人可因桥脑内血管畸形、血液病或肿瘤引起。中老年人多见,多因情绪激动和用力而诱发。
    本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起病突然,迅速进入深昏迷,很快死亡,未能充分暴露神经系统定位体证,而难以诊断。但也有部分病人表现突然头痛(以枕部明显),头晕,呕吐,眼花,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一侧面部麻木和对侧肢体瘫痪等症状,两眼球向肢体瘫痪侧凝视,或自发性垂直性眼球浮动,眼球向两侧运动不能。当出血波及两侧时,出现两侧面瘫和四肢弛缓性瘫痪。少数为痉挛性瘫痪或呈去脑强直状态,双侧锥体束征阳性。约有1/3的病人,由于脑内交感神经受累,出现双侧瞳孔缩小,呈针尖样瞳孔,此为桥脑出血的特有症状。多数病人体温明显升高,常在40℃以上,此为病变累及桥脑外侧部的下行体温调节纤维所致。由于桥脑被盖中内的呼吸中枢受损,所以,80%以上的病人有中枢性呼吸障碍,表现呼吸增快,呼吸减慢,呼吸不规则,陈—施氏呼吸或喘息等。多数病人心率增快,常在120次/分以上。少数病人心率减慢,可慢于60次/分。若体温突然下降,瞳孔散大,则提示生命垂危。当病变位于腹侧且广泛时,病人可出现四肢瘫痪,意识清楚,面无表情,默不作声,以眼球随意上下动作和眼睑睁闭来传递意思等闭锁综合征的表现。
    桥脑出血的诊断常较困难,但若出现典型的瞳孔缩小、交叉性瘫痪或四肢瘫痪等桥脑定位特征时,较易诊断。
    桥脑出血预后很差,多数病人在发病后24小时或12小时内死亡,少数病人可存活数天。

    丘脑出血有何特点?
    丘脑位于间脑的背侧,为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身体各种感觉传导束都从这里经过,所以,丘脑是皮层以下管感觉的“司令部”。当一侧丘脑受刺激时,对侧半身会产生过敏或疼痛。如果一侧丘脑被破坏,则对侧半身深浅感觉障碍。
    丘脑出血主要因脑膝状体动脉或穿通支破裂引起。若出血量少,病人常常神志清楚或仅有轻度意识障碍。病灶对侧感觉异常,疼痛或感觉丧失,但没有偏瘫。如果出血直接侵及内囊,往往出现偏瘫。大量丘脑出血,则颅内压升高,患者常有头痛、呕吐及昏迷等症状。血肿破入脑室后,腰穿脑脊液为血性。
    丘脑出血的眼球运动障碍具有特征。主要为上视障碍,病人双侧眼球向内下方凝视,似乎老看着自己的鼻尖,犹如“落日状”。瞳孔常常缩小,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血液破入第三脑室后,病人双眼则向偏瘫一侧凝视,这种眼球位置异常和运动障碍是诊断丘脑出血的可靠依据。少数病人因锥体系统受影响,可有病灶对侧不随意运动。
    丘脑出血的预后与出血灶的大小有关。若出血灶较大,血液穿破到脑室,引起脑干损伤,颅内压升高,发生脑疝时,预后不佳。丘脑出血的死亡率约占50%。
    丘脑出血单纯依靠临床表现,诊断较困难。头颅CT扫描,诊断准确率较高。

    脑叶出血有何特点?
    脑叶出血即大脑皮质下白质内出血,多由动静脉畸形破裂引起。半数以上病例有高血压病史。出血可发生于额、顶、颞、枕、岛叶的任何部位,但以顶、颞叶出血者较多。
    脑叶出血后,主要表现头痛、呕吐、抽搐、失语、视野缺失、偏身感觉及运动障碍等。但由于各个脑叶都有自己的特殊神经功能,所以临床表现及其程度,主要取决于出血的部位。
    额叶出血以精神障碍为主,并常伴有轻微锥体束损害的症状和体征。主侧半球受损可有运动性失语。颞叶出血起病时,主要表现病灶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后,可出现全头痛,颈项强直,克尼格氏征阳性,临床上很像蛛网膜下腔出血。顶叶出血主要表现为不均等偏瘫,多为下肢重于上肢及面部,或上下肢瘫重于面部,半身感觉障碍以及体像障碍、失用症等。枕叶出血以视野改变为主。主要为同向偏盲。血肿大时,可出现海马回疝,表现意识障碍,去大脑强直,双眼下视,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脑干受损的症状和体征。
    总之,相比起来,脑叶出血有以下特点:
    (1) 由于脑叶出血不像内囊出血容易累及运动传导束,偏瘫发生率低。
    (2)血肿部位距脑室较远,造成颅内高压和脑干受压机会较少,昏迷发生率低。
    (3)脑叶出血容易早期破入蛛网膜下腔,脑膜刺激征多。
    (4)脑叶出血经过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如何诊断小量脑出血?
    小量脑出血是指出血量小于10毫升的大脑半球出血,临床也较常见。据报道约占同期住院脑出血病人的24%,但由于出血量少,临床症状轻,表现不典型,所以极易误诊。
    小量脑出血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以下几点可作为参考依据:①中老年人,在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生头痛者。②高血压病人,突然血压升高,伴有头痛;病情好转后,血压又很快恢复正常者。③既往无卒中史,常为首次发病。突然出现轻微面瘫、偏瘫、感觉障碍等局灶性神经症状者。④无意识障碍,呕吐,颈项强直及双侧巴氏征阳性。
    腰椎穿刺作脑脊液检查,对诊断小量脑出血会有帮助。但腰穿正常者,亦不能完全排除。因为有10%以上的病人,由于血液未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腰穿脑脊液检查为阴性。
    CT检查是确诊小量脑出血安全可靠的方法。它不仅可显示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是否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而且还可显示中线是否移位,脑室受压情况等。
    小量脑出血一般预后较好。但若出血部位靠近脑中线结构,或者病程中再次出血,同样可危及生命。因此,应严密观察病情,积极进行治疗,防止继续出血或再出血。

    脑出血时应用脱水剂的原则是什么?
    脑出血的急性期常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导致脑疝形成,因此,应及时应用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其脱水剂的应用原则是:
    (1)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际需要,决定脱水剂的用量和用法。并密切观察颅内压的动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做到有效控制,合理用药。
    (2)有意识障碍者,提示病灶范围较大,中线结构已受影响,可给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6小时1次,并观察病情和意识障碍的动态改变,注意用药后症状是否缓解,以便调整用量和用药间隔时间。
    (3)若病人昏迷程度加深,腱反射和肌张力逐渐降低,出现对侧锥体束征或去大脑强直样反应时,为病灶扩大或中线结构移位加重的征象。除应给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进行积极的脱水治疗外,并应加用地塞米松10~2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1~2次,以上两药可同时或交替应用。
    (4)临床症状较轻,病人神志清楚,无剧烈头痛、呕吐,眼底检查未见视乳头水肿者,可暂不用脱水剂。相反,如有剧烈头痛或呕吐,可试给50%葡萄糖60毫升静脉注射,并密切观察用药效应。若症状改善,说明确有颅内压增高。如果头痛、呕吐等症状未减轻,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刺激所致,宜用止痛或镇静剂。对此类病人,一般主张暂时不用甘露醇,以免干扰颅内高压的稳定性。
    (5)脱水剂一般应用5~7天。但若合并肺部感染或频繁癫痫发作,常因感染、中毒、缺氧等因素,而使脑水肿加重,脱水剂的应用时间可适当延长。
    (6)应用脱水剂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是否已达到了脱水的目的,又要预防过度脱水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如血容量不足,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损害等。

    常用的脱水剂有哪几种?
    脑血管病人往往伴有脑水肿,尤其是脑出血者更为明显,若不及时治疗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脑疝,而危及生命。因此,为了消除脑水肿,可根据病情选择脱水剂。脱水剂按其药理作用不同,临床上分为三大类。
    (1)高渗脱水剂该类药物输入人体后,可提高渗透压,使之高于脑组织,造成血浆与脑组织之间的渗压梯度,水就逆渗压梯度移动,从脑组织移入血浆,使脑组织脱水,颅内压降低。这类药物主要包括20%甘露醇,30%山梨醇,尿素,高渗葡萄糖等。临床上以20%甘露醇和5 0%葡萄糖较常用。但由于甘露醇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可转化为葡萄糖,所以,对于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患者,应慎重使用。
    (2)利尿剂 主要是通过利尿作用使机体脱水,从而间接地使脑组织脱水。同时,还可抑制N a�+进入正常和损伤的脑组织与脑脊液,降低脑脊液的形成速率,减轻脑水肿。利尿剂包括速尿,利尿酸钠,双氢克尿噻,氨苯喋啶,醋氮酰胺等,以速尿和双氢克尿噻较为常用。
    (3)类固醇药物具有良好的抗利尿作用,且作用温和而持久。尤其适应于全身应激功能低下或伴有休克现象的患者。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和氢化考的松。但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3-05-07 09:09:36

    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后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是血肿破入脑室后缓解了血肿周围的压力,减轻了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力,不好的一面就是,脑室破入脑室后可能引起脑室梗阻,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积水,这时候需要行脑室外引流术,减轻脑室梗阻,还有破入脑室后可能导致头痛加重,随后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后可能引起脑血管痉挛,导致闭塞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因此说脑出血破入脑室后优缺点都有,要权衡利弊。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5-07 09:09:36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指的是脑实质内出血。虽然脑出血可由脑外伤引起,但通常说的脑出血是非外伤性脑出血,所以也称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

    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病,占脑出血的50% 70%,这种由于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出血叫做高血压性脑出血。此外,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变性、血液病、口服抗凝药等都可引起脑出血,其中50岁以下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变性引起的脑出血50%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凡是能使血压骤然升高的因素,如情绪激动、剧烈活动、饮酒过度、大便用力等,都是脑出血的诱因。

    典型脑出血常突然发病,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恶化。发病时,多数患者头痛或头晕,偏身无力、口角歪斜。如果出血量较大而破入脑室,患者可能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呼吸深沉或呈鼾声,频繁呕吐。出现持续高热、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时,预后不好,死亡率高。

    约80%的脑出血发生于大脑半球,且大多数在大脑半球深部的基底节区,其次在丘脑和脑叶。基底节区被称为深穿支的一些小动脉与大动脉成直角走行,拐弯的动脉壁长期受到血流冲击,更容易在变性的基础上形成微动脉瘤,因而易发生脑出血。该区域的出血容易引起病变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如果出血发生在左侧大脑半球还会造成失语。丘脑出血感觉障碍较突出,脑叶出血最常见于顶叶,其次为额叶及颞叶。

    约20%患者的出血发生在脑桥和小脑,极少数发生于中脑或脑室。脑桥出血多由基底动脉分支破裂所致。大量出血累及双侧脑桥,患者于数秒至数分钟内陷入昏迷,四肢瘫痪,去大脑强直,持续高热等,通常预后不好。若是小量出血,可表现为一侧脑神经损害症状和对侧肢体的感觉或运动障碍,同侧肢体共济失调。小脑出血主要表现为眩晕、频繁呕吐及平衡障碍,多无肢体瘫痪。小脑大量出血可有昏迷等脑干受压表现,严重时可因枕骨大孔疝而死亡。

    脑出血不一定都比脑血栓严重。脑血栓与脑出血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脑中风,前者为缺血性脑中风,后者为出血性脑中风。两者的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大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偏身瘫痪、口角歪斜、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还都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言语不清等。

    总体来说,多数脑出血比脑血栓严重。脑出血患者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重症患者在病后数小时至数日可死于脑疝,昏迷1周以上者可死于全身并发症。但就某个脑中风患者的严重程度而言,要个体化分析。

    脑出血的严重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关:年龄、基础疾病、全身状态、出血部位与出血量、是否有昏迷、是否有并发症等。其中病变的部位及大小为主要因素,如脑干出血或累及脑干的小脑出血、丘脑出血预后较差,出血量越大预后越差。不能认为所有脑出血患者都比脑血栓患者严重、可怕,如伴有严重并发症、脑梗死面积大的脑血栓患者可能就比小量壳核出血患者严重。

  • 景天
    回复
    2023-05-07 08:08:26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到30%,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出现脑出血时。
    一、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及血压继续升高,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应将头歪向一侧,以利于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流出,防止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预防呼吸道,尿道感染及压疮过度烦躁不安的患者可适量用镇静剂,同时加强口腔护理,给予脱水降颅压治疗,减轻脑水肿,调控血压出血。急性期收缩压大于一百八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一百毫米汞柱,可给于平稳降压治疗,并严密观察血压。
    二、外科治疗。主要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挽救生命,尽可能早期减少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降低致残率。
    三、康复治疗。早期将患肢置于功能位,病情允许尽早进行肢体功能,语言障碍及心理的康复治疗。

甲减可以生酮减肥吗?

基底节脑出血入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