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房颤心率在100左右怎么治疗

时间: 阅读:7307
我爸爸2020年1月13日得了主动脉夹层,现在心率总是是房颤心率,而且不稳定用了艾洛降了下来,可是过了不到3天又转成房颤心率了,请问这种情况怎么处理,谢谢!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2-12-18 15:52:48

心慌患者。建议1避免劳累,熬夜及情绪波动,避免饮浓茶,咖啡。2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了解心律变异程度。3给予稳心颗粒,美托洛尔片治疗早搏

指导建议:
房颤的治疗主要是控制心室率、复律、防并发症,主要是房栓塞。如果已经没有复律条件了,心率快可以吃地高辛片。并建议找心脏科医生评估栓塞风险,看是否需要华法林抗凝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5-07 15:15:46

  • 龙葵
    回复
    2023-05-07 15:15:46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而增加。
    一 病因
    房颤的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阵发性房颤可见于正常人,在情绪激动、手术后、运动或急性酒精中毒时发生。心脏与肺部疾病患者发生急性缺氧、高碳酸血症、代谢障碍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时亦可出现房颤。持续性房颤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以及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房颤发生在无已知心脏病变基础者,称为孤立性房颤。
    二 临床表现
    房颤症状的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心室率超过每分钟150次,病人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率慢时,病人甚至不觉察其存在。房颤时心房收缩消失,心排血量减少达25%或以上。
    房颤有较高的发生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栓子来自左心房或心耳部,因血流淤滞、心房失去收缩力所致,无心瓣膜病者合并房颤,发生中风的机会较无房颤者高5~7倍。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脱垂合并心房颤动时,脑栓塞的发生率更高。
    三 治疗
    1、病因治疗:应努力寻找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作出病因治疗。
    2、急性发作:若病者心室率很快,已出现急性心血管功能代偿不全症状与体征,应首选同步电击复律。心血管功能尚好者,最初的治疗目标为减慢心室率。应用洋地黄、β阻滞剂或维拉帕米,使安静时心室率维持在每分钟60~80次,轻微运动后,心率加快不超过每分钟100次。洋地黄可单独应用,亦可根据需要,与β阻滞剂或钙拮抗剂联合应用。心力衰竭与低血压者忌用β阻滞剂与维拉帕米,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者忌用洋地黄与维拉帕米。
    3、阵发性房颤:房颤持续时间短于12个月者称为阵发性房颤,复律成功的机会大,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机会较大。ⅠA类药物中以奎尼丁为最常用和有效,但可能导致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普鲁卡因胺亦很有效。应用ⅠA类药物复律前,应给予β阻滞剂减慢房室结传导,以防止以上药物的对抗迷走神经作用,否则,在房颤转为房扑时,房室结隐匿性传导减弱,导致心室率加速。ⅠC类药物的氟卡尼、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与ⅠA类相似,但亦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亦能有效转复心房颤动。当药物复律无效时,可尝试同步电复律。为预防左以为血栓形成,复律前应接受为期3周华法林治疗(使凝血酶元时间延长至对照值的1.3~1.5倍),并持续至复律后2~4周。
    在决定对慢性房颤病人进行复律治疗前,应充分考虑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能否长久维持。房颤病程的长短(病程越长,复律后越难维持)、心房扩张的程度(心房越大,成功率越低)和病者年龄(老年病者成功率较低)均是影响复律后窦性心律能否维持的重要因素。
    为了预防房颤的复发,可选用奎尼丁、普罗帕酮或胺碘酮等药物。
    目前已有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颤成功的报告。
    4、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持续时间大于12个月者称为持续性房颤。一般不再复律,而用药物治疗。
    对于快速房颤,地高辛是相当有较的常用口服药物。地高辛用药过量对心脏有毒性作用,病人自己和家庭中的成员一定要学会用听诊器听心室率(注意不是数脉搏),根据心率调整用药量,心率快则增加药量,心率慢则减少药量,使心率维持在70-90次/分。地高辛要长期应用。曾经发生过地高辛中毒者,在中毒完全恢复后,只要病情需要,仍然可继续应用。
    慢性持续性房颤病人有较高的栓塞发生率,特别是既往有栓塞病史、超声诊断左心房内有血栓、严重二尖瓣狭窄、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者均属高危患者。原先无心脏病史、年龄在60岁以下者属低危患者。对于高危患者,一般主张应给予长期抗凝药物(长效阿斯匹林每日325mg或华法林),低危病者则不必长期应用。,应当指出,对于房颤的长期抗凝治疗,尚无一致见解。即使需要长期应用抗凝治疗的患者,亦应注意针对个体不同的情况,权衡利弊,并应充分考虑药物可能增加潜在出血的危险。
    对于发作频繁、心室率很快、药物治疗无效者,可施行房室结希斯束消蚀术,同时置入频率适应性心室按需起搏器。
    关于医生说现在房颤已经控制住,心律不齐属于正常现象,医生的说法对吗?
    愈曾是心内科医生,以上说法基本没错。因为药物除颤有个过程,即:房颤——阵发、短阵房颤——房性早搏——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在这过程中,只是最后一步心跳和脉搏是规则的,中间三档都是不规则的!

  • 离亭燕
    回复
    2023-05-07 14:14:36

    1.治疗原则
    (1)恢复窦性心律 只有恢复窦性心律(正常心律),才能达到完全治疗房颤的目的,所以对于任何房颤病人均应该尝试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
    (2)控制快速心室率 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病人,可以应用药物减慢较快的心室率。
    (3)防止血栓形成和脑卒中 房颤时如果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脑卒中的发生。
    对于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药物所致的房颤,在祛除病因之后,房颤可能自行消失。
    2.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药物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转复窦性心律(正常节律)药物:对于新发房颤因其在48小时内的自行复窦的比例很高(24小时内约60%),可先观察,也可采用普罗帕酮或氟卡胺顿服的方法。房颤已经持续大于48小时而小于7天者,能用静脉药物转律的有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等,成功率可达50%。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一周(持续性房颤)药物转律的效果大大降低,常用和证实有效的药物有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等。
    控制心室率(频率控制)的药物:控制心室率可以保证心脏基本功能,尽可能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常用药物包括:
    (1)β受体阻滞剂 最有效、最常用和常常单独应用的药物;
    (2)钙通道拮抗剂 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也可有效用于房颤时的心室率控制,尤其对于运动状态下的心室率的控制优于地高辛,和地高辛合用的效果也优于单独使用。尤其多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以及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
    (3)洋地黄 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房颤心室率的一线用药,目前临床上多用于伴有左心衰时的心室率控制;
    (4)胺碘酮 可降低房颤时的心室率,不建议用于慢性房颤时的长期心室率控制,只是在其他药物控制无效或禁忌时、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需紧急控制心室率时可首选胺碘酮与洋地黄合用。
    (5)抗凝治疗 是预防房颤病人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必要手段,房颤病人如果有下列情况,应当进行抗凝治疗:年龄≥65岁;以前有过脑卒中病史或者短暂脑缺血发作;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左心房扩大;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房血栓。抗凝治疗一定要有专科医生指导,抗凝过度可能导致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则没有预防作用。
    3.非药物治疗
    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电转复(转复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治疗和外科迷宫手术治疗(彻底根治房颤)。
    (1)电复律 是指用两个电极片放置在病人胸部的适当部位,通过除颤仪发放电流,重新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电复律适用于:紧急情况的房颤(如心肌梗死、心率极快、低血压、心绞痛、心衰等),房颤症状严重,病人难以耐受,上次电复律成功,未用药物维持而又复发的房颤。电复律不是根治房颤的方法,病人的房颤往往会复发,而且部分病人还需要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
    (2)导管消融治疗 适用于绝大多数房颤患者,创伤小,病人易于接受。
    (3)外科迷宫手术 目前主要用于因其他心脏疾病需要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房颤病人,手术效果好,但是创伤大。

我是不是患了肺炎

脑出血脑淤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