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晚上睡觉和中午午睡经常做梦

时间: 阅读:12071
一周之前开始,每天晚上都会做梦(好的坏的都做)有时候直接惊醒,还不知道自己因为什么醒,中午午睡的时候,只睡了十分钟,还会做梦,午睡睡得长一点就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现象,而且最近胃有时也会不舒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2-12-18 15:52:48

多梦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神经衰弱症或者是肾虚等导致的,原因是由于存在想得太多造成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指导建议:
必要时需要看看医生,吃点谷维素看看的,如果是精神紧张,失眠的话,必要时可以服用艾司唑仑治疗的,可以到医院中医科看看,辩证论治,调理治疗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木槿
    回复
    2023-05-05 00:00:25

    做梦是一种生理现象,但有些人认为做梦是一件坏事,认为做梦使自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时间长了还会损伤大脑。其实这种担心和恐慌是没有必要的。
    做梦对人有许多好处,德国神经学家科思胡贝尔教授认为,做梦可以锻炼脑的功能。他说,大脑细胞平时活动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就是在强烈的脑力劳动时,活动的脑细胞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如果这些休眠状态的脑细胞长期得不到使用,势必会逐渐衰退。休眠状态的脑细胞为了自我防止这种衰退现象,就只有借助睡眠时做梦来锻炼自己和演习自己的功能,以达到自我完善、不致衰退的目的。也有人认为做梦可能是人脑的一种工作程序,对大脑白天接受的信息进行整理,大脑白天不能处理的信息能在梦境中得到很好的处理,白天苦苦思素而无法解决的难题能在夜晚的梦境中迎刃而解。例如,俄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常常在睡眠状态中完成一首诗的构思,苯分子的环状结构是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梦中发现的。
    根据脑电图的测试也发现,人脑在做梦时的活动是相当强烈的,我们能够从做梦时测到快速的、紊乱的脑电波,其强度有时会超过觉醒时的强度。从这一点来看,做梦是锻炼人脑功能的一种自身需要。我国古代有句话说:“盲人无梦、愚夫寡梦。”这话虽有点武断,但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见识少和愚笨者是很少做梦的。反之,做梦多者也多半是思维和想象能力较丰富的人。当然,不睡则罢,一睡就恶梦连篇,就应另当别论了。
    做梦也应像做其他事一样,有一个度,过度则会适得其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惊慌恐怖的梦境常常使人从睡眠中惊醒,醒后又很难再入睡;强烈而深度的梦会在大脑细胞中留下深深痕迹,使大脑得不到休息而疲劳。一般认为,做梦最好以第二天能回忆起昨晚做过一场梦而又不能回忆起具体梦境为度。
    神经衰弱患者往往入睡困难,好不容易睡着了又往往被恶梦惊醒,干扰了其正常睡眠,使其白天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甚至由梦还会产生疑病症和焦虑症,加重病情的发展。
    据湖北省中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周晓宁介绍,人的睡眠是由深入浅的,一睡觉就处于深睡眠期,这时的人不会做梦。1-2个小时后,人开始进入浅睡眠期,首个梦便由此开始,而后循环出现,人一晚上通常要做4-6个梦。
    有的人多梦,有的人少梦,这主要是因为有些人喜欢回想梦,因此就会感觉自己梦多。
    周晓宁说,梦的回想力主要与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有关。一般来说,性格内向、有些神经质的人会多梦。特别是当他们处于忧虑、压力过大之后,出现睡眠障碍导致频繁做梦,醒来后又不问缘由地把它视为症状而枉自恐慌,同时,为摆脱失眠痛苦想方设法寻求安眠措施,结果情况越来越严重。
    对于这样的人,周晓宁建议,看看心理医生,尽量把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外界,同时再辅以一些促进睡眠的药物。
    对于做梦,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精神科主任黄怀钧也认为,做梦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人在睡眠过程中,意识的清晰度会下降,当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回忆和想象刺激人的大脑皮层的某些部分并留下痕迹,并且当大脑皮层的这些部分在人的睡眠中还保持着兴奋状态时,日常生活中留下的痕迹就活跃起来,引起了梦。
    不过,黄怀钧提醒,人要是经常做噩梦或梦游就一定要就医了,因为这样的人是一种睡眠障碍上的疾病,长期有睡眠障碍容易导致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的发生。
    当人做噩梦时,一定要及时把他叫醒,因为在梦魇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痛苦。当人起来后,还会带来情绪的沮丧、焦虑不安、失眠抑郁、反应迟钝,如果这样的情况反复出现,就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 徐长卿
    回复
    2023-05-05 00:00:25

    说明大脑严重缺少睡眠,想要进入深度睡眠阶段。

    美国弗吉尼亚州马萨杰弗逊医院睡眠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弗·温特博士表示,午睡最长时间为30分钟左右,通常只处于浅睡眠状态。但是,如果午睡时一闭眼,就开始做各种奇怪的梦,说明大脑严重缺少睡眠,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深度睡眠阶段。

    扩展资料

    提高睡眠的方法

    1、端正好心态

    要正确面对做梦问题,不能因为做梦而困扰,保持平和心态。睡觉前可写写日记或者听音乐,看看书籍。另外,生活中的一些因素会影响睡眠质量,比如咖啡因、所服用的药物,烟草及酒精等,尽量不要吃这些食物。

    2、保持规律足量运动

    每天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有氧运动,每周要达到2~3次左右,能让全身心得到放松,而且可增加深度睡眠时间。但是睡觉前不能做剧烈运动,不然会兴奋神经而影响睡眠质量。

    人民网—午睡做梦是身体报警信号 身体到极限的6个标志

    人民网—经常做噩梦是怎么回事?主要与这4大因素有关!

  • 山亭柳
    回复
    2023-05-05 00:00:25

    其实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精神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刻,你只是属于夜间精神比较好的一个。中午睡觉会做很久的梦是你自己的感觉而已。如果一个人到达有梦睡眠,就会做梦,无梦睡眠与有梦睡眠是交替发生的。时间也是有间隔的,有规律的。有梦睡眠是大脑处于休息的时刻,是不容易叫醒的。这样的睡眠质量很好。
    因为中午得到质量高的休息,所以你晚上就很精神。
    如果你为此感到很困扰,你也可以改变一下作息时间,做个调整,比如中午先不睡,留到晚上睡……可能你以前就比较喜欢夜间活动,身体也为此做出调整来适应你的生活方式。所以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纠正。
    实在不行的话就在精神最好的时候把握时间学习,效果更好。
    无需太担心。

  • 景天
    回复
    2023-05-04 23:23:15

    许多人都认为,一夜无梦是一件幸福的事。研究者却发现梦可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接受临床实验的人群中有一部分在即将进入梦眠状态即被强行叫醒,结果他们即使在学习中勤奋努力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梦对人脑的积极作用与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有相同之外,它使大脑皮层之间的联系进入一个更为良好的阶段。 梦对保持人类的精神健康也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许多患有慢性忧郁症的病人就长期被混乱的梦或缺乏梦的异常睡眠所困扰。当他们进行了通过电脑调节脑波的睡眠治疗后,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做梦或者说完全回忆不了梦境呢?这是受到无线电波的干扰导致的。如果消除了这些干扰,4-6天后就可以重新享受做梦的惊险和乐趣。
    做梦对人有许多好处,做梦可以锻炼脑的功能。做梦是人脑的一种工作程序,对大脑白天接受的信息进行整理,大脑白天不能处理的信息能在梦境中得到很好的处理,白天苦苦思素而无法解决的难题能在夜晚的梦境中迎刃而解。 根据脑电图的测试也发现,人脑在做梦时的活动是相当强烈的,我们能够从做梦时测到快速的、紊乱的脑电波,其强度有时会超过觉醒时的强度。从这一点来看,做梦是锻炼人脑功能的一种自身需要。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作了一夜的梦,一宿没休息好","晚上梦多,简直没有睡着"。那么真的是做梦耽误了休息吗?做梦是大脑不曾休息或休息不好的表现吗?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做梦并能回忆梦境并非睡眠不深的指标,也不能说做了梦就表示没有睡好。实际上,做梦是一种生理现象,不管你有没有梦的回忆,你每天晚上毕定要做4~5回梦。因此说整夜做梦或没有做梦都不现实,也谈不上梦多梦少。有研究表明,梦感与失眠的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有无梦感和梦感的程度均不能作为失眠与否及失眠程度的客观指征。
    那么,为什么会有前面的抱怨呢?有学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睡眠知识及睡眠与梦感的关系所知甚少。
    (2)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关。
    (3)对自己的健康过分关心,对梦感过分关注,导致梦感增强。反过来又加重对健康的担心,对失眠的恐惧,以至形成恶性循环。
    (4)在REM睡眠中和后期觉醒更可能回忆起梦的内容。
    (5)个体功能状态差异,不同的个体的梦感不同,甚至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另外,部分人虽然没有明显的失眠,但是在夜里做梦后白天就感到有气无力,其实这是一种心理因素所致。做梦者总是把梦中的内容和自己心情不愉快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使思想负担加重,情绪受到压抑,从而出现种种不适现象。
    做梦本身对人及睡眠都有一定的益处,除非你夜夜惊梦不得安眠,日间有明显嗜睡,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则应找医生看看,寻找原因并进行治疗。

脑血管瘤介入手术后疲惫

大拇指总是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