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糖尿病的咨询

时间: 阅读:8182
我今年63岁,2020年6月份住院检查,空腹化验为,糖化血红蛋白是6点9,偏高,2020年9月份复查是6点8,2021年元月份复是6点3,自检出问题后我就服了中成药糖脉康,或津力达,然后让中医生用草药进行调理,那么最后一次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正常,是否病己治好,它回反弹吗?还继续服药调理吗?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2-12-18 15:52:48

这种情况属于是糖尿病,属于是轻度的糖尿病的情况的,可以通过积极的运动锻炼、饮食控制、减肥等措施控制血糖。糖尿病是不能治愈的。

指导建议:
如果不能通过非药物治疗控制血糖的话,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血糖,可以服用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阿卡波糖等进行治疗的,必要时需要考虑胰岛素治疗的,预防血糖增高引起的并发症,才是关键所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5-05 03:03:27

    糖尿病
    和尿毒症一样,糖尿病的保健养生必需从分析糖尿病成因着手,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找到去除疾病正确有效的方法。
    糖尿病一直是一个很难医治的疾病,得了这个病,只能利用胰岛素的注射来控制血糖,这个方法主要来自于目前医学界认为血糖失控是由于胰脏的功能出了问题所导致。和尿毒症的血液透析的治疗相同,这个方法也是认定人体控制胰岛素的功能已经丧失,而且不能恢复,因此放弃了治疗而采用人工的替代方法。因此,这个方法不能治愈糖尿病是必然的结果。
    如果我们从中医的血气理论来分析糖尿病的成因,便知道当人体的血气在长期处于消耗大于生产的下降趋势,也就是长期的血气透支状态时,人体就必需抽取身体储存的养份来使用。这就是中医常说的 “阴虚” 体质,这时使用储存能量的透支情形,就称之为 “火”。 所以中医说到 “阴虚” 时,都会加上 “火重” 或 “火旺” 两个字,就是这个道理。此时人体脏器内的血液会逐渐减少,骨头中的骨髓也会日渐衰减。由于储存的能量必定有用尽的时候,到了中医所说的 “阴阳两虚” 的状态时,就是 “火” 也已用尽了。
    当人体到了 “阴阳两虚” 的状态时,可以透支的能量均已用尽,只好开始抽取肌肉里的能量。这时人体会分泌一种物质,来分解肌肉以产生醣份,做为代用能源。由于分泌出来的醣立即被用掉,因此,在静脉中的血液里并不会有剩余的醣,也没有多余的糖从尿中排出,血糖不会发生异状。在这个阶段,进行血糖的检查,并不会显现糖尿病的症状,主要的症状是肌肉逐渐减少,原来应该有肌肉的部位,逐渐变成一团团松垮的烂肉。这种现象患者如果不注意,并不会发现,只感到愈来愈没有力气,通常都会将之归咎于老化的自然原因。
    这时,由于原来血气透支来源的 “火”,已经用尽,因此,亢奋的精神状态消失,体力大不如前。原来难以入眠的情形会得到改善,相反的身体变得很容易疲倦,睡眠会逐渐增加,患者还是很自然的将之归咎于老化的原因,而没有任何疾病来临的警觉。
    睡眠增加之后,血气自然提升,造血量也跟着增加。人体依原来透支体力的状态,分解肌肉所产生代用的醣份就有一部份形成了多余的状态,这个时候做血液检查,就会发生血糖升高的症状,人体会自动将这些多余的醣份排出体外,因此尿中也会有醣,就成了糖尿病。
    我们用一些假设性的数字来作推论,可以更清楚的说明这个问题。假设人体每天所需消耗的蛋白质(人体的正常能量假设为蛋白质)为100个单位,由于人体的吸收及睡眠问题,使人体只能生产50个单位,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运行功能,会生产一种物质来分解肌肉,产生50个单位的醣,用以代替不足的蛋白质,由于所有的醣生产出来后随即用掉,没有多余的醣从静脉中排放出去,因此在检查时不会出现血糖太高的现象。
    当人体下指令生产代用的醣份时,人体会自动调整各种内分泌,使人体较容易产生疲倦感来增加在造血时段的睡眠时间,这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措施,睡眠增加了,蛋白质的生产自然也就提高了。假设这时生产的蛋白质总数达到80个单位,只需要再补充20个单位的醣就够了。但是人体的回馈系统不会因为短期的数值就进行调整,必需观察一段时期,确定这种高量蛋白质的生产是一种常态现象,才会修正原来生产醣份的指令。因此,在这段为期几个月的观察期,人体仍然生产出50个单位的醣,其中的30个单位的醣就多了出来,人体会透过尿液将之排出体外。
    这时如果到医院检查,就会查出血糖太高的现象,依照目前医学界的标准,医生很自然的判断病人得了糖尿病,立即要求患者改变饮食习惯,限制患者的食物,减少患者养份的摄取。这时原来已经提高到80单位的蛋白质生产,由于缺乏营养,又开始下降了,一直下降到50单位的产量。这时人体的血糖又回复正常了。医生认为患者又回复了健康,其实患者又从上升的血气趋势回到了下降的血气趋势,医生的治疗手段实际上中断了人体的应变措施而不自知。
    其实,此时的身体状况已经过了最不好的时期,血气正在渐渐增加,健康正在改善中。就算不使用任何药物,只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并改善人体营养吸收的能力,过了一段时间,人体的血液总量增加了,血气也从下降趋势改为上升趋势,不再有血气透支的情形,人体不再需要分解肌肉来充当能量,血糖自然就会逐渐降低,最终回复到正常状态。
    重要观念:人体是一个具有高度智能的机构,它能够针对各种不同的身体状态,采取应变措施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多数慢性病都是人体正采取应变措施时的状态。然而,传统健康检查时所订定的依据指针,并未考虑这些应变时的人体本能机制,而将这些应变所产生的现象认定系为人体的脏器发生故障所致。
    目前医学界认为糖尿病是患者饮食不当所引起的,主观的认定糖尿病就是患者喜欢吃糖或长期饮食过量所引起的。因此,一旦诊断出了糖尿病,就开始限制患者的饮食。患者原来的吸收问题没有解决,加上饮食的限制,使营养不足的问题更加严重。
    在现代医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逻辑里,当身体出现容易疲倦的病态后,到医院检查发现血液和小便中的醣份太多时,就立即认定是患者吃多了糖。其实此醣非彼糖,血液中的醣分并不完全是吃进去的糖。这个观点也完全低估了人体的智能,把人体想象成一根肠子通到底,吃多了糖,就排出了糖,完全忽略了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工厂。
    根据我们的经验,当人体缺少某种营养时,会自动改变人的口味。喜欢吃糖的人很可能是身体的能量大幅不足,糖是最容易在人体内转化成能量的食物,因此人体就会转化人体的口味,使其喜欢吃糖。就算吃得太多了,人体也会自动将其排出体外。
    现代医学利用控制患者的饮食,降低能量的摄取,来维持表面上血糖的稳定;实际上人体由于能量不足,仍在继续分解肌肉,血气能量持续下降,健康状况继续恶化。患者虽然依照医生的指示,严格控制饮食,以维持稳定正常的血糖指数,但是血气能量仍然不断的下降,各种后续的症状陆续发生,当血液不足以供给腿部时,就出现腿功能异常,发黑,最终锯掉;当血液不足以供给眼部时,就出现失明的症状;最终走向死亡。
    医学界有许多科学家投入于解决糖尿病问题的研究工作中,但是几乎所有的研究都集中在找出可以控制血糖的药,却由于缺乏中医的概念,没有进行血糖升高的整体医理研究。

  • 空青
    回复
    2023-05-05 03:03:27

    糖尿病首先主张管住嘴,管不住嘴的情况下需吃药。首先最基本的是不能吃甜的,不能吃糖。所谓糖尿病是身体的降糖器官胰岛分泌胰岛素不足或者有胰岛素抵抗,淀粉类的要少吃,淀粉类的都是糖,包括饭、面条、稀饭、面条、淮山、土豆、红薯这些都是淀粉含量比较高的,应尽量少吃。平常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可以吃蔬菜,适当吃点瘦肉、鱼、鸡蛋、牛奶,这些低脂高蛋白的东西,最后吃一小碗饭,本身通过控制饮食,血糖会较好。如果血糖在控制饮食的情况下还控制不好,可以考虑吃药。喝酒容易损伤胰岛功能,进一步加重糖尿病;肥胖的患者要尽量减肥;适当运动,糖尿病的患者建议运动在饭后进行,而且运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长期运动可以减轻体重,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糖尿病治疗常常运用五驾马车,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具体如下:

    饮食治疗:患者需要少油、少盐、多吃新鲜蔬菜、少吃油炸食品;

    运动治疗:患者需要做到每天运动8000步左右,走起路来可以微微出汗,与人交谈不出现特别大的喘息;

    血糖监测:血糖监测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通过监测血糖,才能够知道血糖控制的是否正常、对于年轻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空腹血糖<6mmol/L、餐后血糖<8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mmol/L。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需要让血糖控制在7-8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或11-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需要控制在7-7.5mmol/L;

    药物治疗:有很多药物可以治疗糖尿病,通常需要咨询医生来决定;

    糖尿病教育:患者需要学习糖尿病知识,不要听信虚假内容。

    患上糖尿病这种疾病之后,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的注意事项如下:1、把握用药的剂量,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都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胰岛素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降低体内的血糖。在注射胰岛素的时候,应当把握合理的剂量,不能够自己茫然的更改剂量。2、调整饮食结构,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调整饮食结构,尽量吃无糖或少糖食物,才能够促进疾病得到控制。3、合理的调整情绪,糖尿病患者除了要采取积极的治疗之外,还需要合理关注自身的情绪。发现有负面情绪时,应当及时的进行排解。

  • 景天
    回复
    2023-05-05 03:03:27

    现在的血糖值还是较高的,一定要将糖降下来。胰岛素 的注射剂量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节,而且注射完胰岛素后的半个小时以内要进食,超过时间没有进餐的话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就像你现在说的打完后觉得饿、浑身发软,这些都是低血糖的表现。注射胰岛素要经常检测血糖,以此调整注射的剂量,避免出现低血糖出现。

  • 蓦山溪
    回复
    2023-05-05 02:02:17

    很显然不能排除你的低血糖可能
    首先,你出现意识不清,眩晕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注射胰岛素后?餐后?餐前?还是什么时候?出现症状的时候查过血糖没有?
    第二,加查 HbA1c了解近期血糖控制情况
    第三,尽快换用人胰岛素或人胰岛素类似物
    第四,胰岛素剂量不算小,仍然出现空腹高血糖,要分析高血糖的原因?是因为晚上漏掉了胰岛素注射?晚上加餐了?胰岛素剂量不足?低血糖后高血糖?还是清晨反向调节激素的作用?
    所以,目前你可以咨询内分泌医师,评估你的糖尿病病情
    祝早日康复

肺结节术后不适伴随心脏异常

脑出血20多天后,右眼有黑色阴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