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面部美容按摩手法,按摩哪些穴位能美容

发布时间:2023-09-14 19:42:39 作者:中医世家 点击:13756 【 字体:

一、十分钟自我脸部按摩法

按揉脸部:将4个手指轻放在下巴的中央,从下巴的开始往耳部下方、嘴角开始往耳部中央、鼻翼开始往太阳穴,以上下锯齿状的移动按摩法轻轻做按摩动作。动作要尽量缓慢。

按揉额头:再由太阳穴开始往额头中央方向,以上下锯齿的移动按摩法轻轻做按摩动作。动作要尽量缓慢。

逆向按揉:再从太阳穴往下巴方向沿着发际线再进行逆向的上下锯齿状的移动按摩动作。动作要尽量缓慢。

展开脸部:用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指腹从鼻翼往旁边轻推至太阳穴三次然后包住脸部10-15秒钟,使肌肤镇静放松。

下巴提拉:以整个掌心及指腹包覆的力量,先以右手从左耳下进行包覆,沿着下巴慢慢滑至下巴右侧,然后再以左手从右耳下进行包覆,沿着下巴慢慢滑至下巴左侧,交替此动作3-5个轮回。

二、最简单脸部祛皱按摩手法

对于懒女人来说,复杂的美容手法是美容道路上的一座大山。现在小编把大山搬走,提供4个简单的按摩方式,让你轻松预防并告别表情纹的困扰!

嘴角:运用中指指腹,由下往上以画圆的方式按摩,做3-5次。

眼尾:先用一手将眼尾轻轻向外拉平,另一手的无名指沿着眼尾处以画圈方式按摩。

眉心:运用中指指腹沿着眉心由下往上,交叉按摩。

额头:运用手掌掌腹,沿着额头由下往上轻抚。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不足等因素,长期下来也会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以致细纹、黑眼圈、皮肤黯沉等现象频生,所以在保养与按摩之外,绝对要掌握睡觉的黄金时间,例如晚上10点到凌晨2点,就是所谓的美容觉时间。在这个时段是细胞进行修护、新陈代谢最好的时间,如能好好休息,绝对可以迅速让你恢复昔日的美丽表情。

三、按摩哪里能美容

1、印堂

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美容应用:粉刺、面瘫、额部皱纹、神经性头痛等。

2、迎香穴

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美容应用:面痒浮肿、法令纹、粉刺、皮脂溢出症等。

3、巨髎

瞳孔直下与鼻翼下缘相平的凹陷处(鼻唇沟外侧,目中线上)。

美容应用:皮肤松驰、肤色不匀、粉刺等。

4、攒竹穴

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眼保健操第三节中按揉太阳、攒竹)。

美容应用:面部皱纹、视物不清、面肌痉挛、头痛、眼睑下垂等。

5、阳白

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美容应用:额部皱纹、上眼睑下垂浮肿,头痛等。

6、鱼腰

眉毛的中点。

美容应用:额部眼角皱纹、上眼睑下垂浮肿等。

7、丝竹空

眉梢的凹陷中。

美容应用:明目、面部痉挛、鱼尾纹、倒睫、睑闭不合等。

8、瞳子髎

眼睛外侧一厘米处(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足少阳胆经的起始穴位。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会穴。

美容应用:面部痉挛、鱼尾纹。面部保健常用穴等。

9、承泣

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

美容应用:面瘫、眼袋、眼围皱纹等。

10、四白穴

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二厘米处(或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美容应用:眼袋、眼周皱纹、眼轮匝肌痉挛等。

四、脸部美白祛斑的养生汤

白里透红桑椹汤

原料:水1杯(300毫升),桑椹罐头适量,柠檬3片(柠檬汁也行);

做法:

1、水煮开,放入桑椹罐头略再煮开,盛入杯中;

2、待温热时,将柠檬片或柠檬汁放入杯里,略搅,若味道需浓些的,可再舀入几调羹桑椹汁调匀即可饮用,桑椹粒一定要嚼碎吃掉(其为精华部分)。

“美白桑椹汤”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同时又有补血作用。每天1杯,3个月后,肌肤细腻,黑斑渐淡,粉刺消失。

解毒美白汤

原料:丝瓜100克,冬瓜100克,蜂蜜适量

做法:

1、将冬瓜、丝瓜统统放入砂锅中,加水漫过。

2、先用大火煮开,继而用文火煮30分钟,捞出冬瓜、丝瓜,在汤中依口味加蜂蜜。

丝瓜苦味质,多量粘液和瓜氨酸等多种成分,性味甘凉,入肝胃经,具清热解毒,凉血化痰,美白肌肤之功效。冬瓜含蛋白质,粗纤维,糖,钙,磷,铁,胡萝卜素,硫氨酸,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等,味甘淡、性凉,入肺,有利水,消瘀,美白等多种功效。丝瓜、冬瓜合用,美白之功效益增,常饮此汤可祛瘀白肤。每日1次,特别是肥胖瘀肿肤暗者可常食!

美人薏仁汤

材料:薏仁粉、鲜奶

做法:将鲜奶煮沸后加入薏仁粉大约5~10克,搅拌一下即可。

美白薏仁芝麻汤

材料:薏仁粉二匙、芝麻一匙、些许牛奶

作法:将所有材料混合后,加入200c.c.热牛奶即可。

按摩哪些穴位能美容养颜?美容要吃哪些食物?

美容养颜在现在看来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不仅女性注重美容养颜,有很多男性朋友也是十分的注重美容养颜,毕竟有一副好的容貌追女生也会更有底气一点!那么美容养颜要怎么做呢?最常见的应该就是食疗了,通过吃来美容养颜。但是你们知道吗?按摩穴位也可以美容养颜的,那么按摩哪些穴位能美容养颜呢?美容要吃哪些食物呢?
一、具有美容功效的穴位
1、上脘穴
上脘穴在胃的上部也就是肚脐上方五寸的位置,按揉上脘穴,可以有效的为我们的食道减负,并且还能保护食道避免饮食过快,造成食物全部淤积在胃部从而产生消化不良和体重上升的情况出现。
如果我们的胃肠消化道好了,没有淤积,毒素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排出体外,我们的面部肌肤也就会变的红润有光泽。
2、中脘穴
中脘穴在我们的肚脐上方四寸的位置,经常刺激中脘穴,可以让我们的胃部蠕动加快,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免疫力,让我们在瘦身的同时,还能防止其他疾病的侵袭,强身减脂,效果超赞。
3、承浆穴
很多人在早晨起床的时候会感觉到脸部臃肿,眼袋也会增大,现在的人夜生活往往是非常丰富的,应酬很多,狂吃海喝的结果就是熬夜又伤身,还会造成肥胖。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按揉一下我们身体内的承浆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消除水肿肥胖,而且对于美白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4、带脉穴
带脉穴位于腰部的两侧,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腰部游泳圈的地方,经常按揉带脉穴,或者是经常敲击这个穴位,就可以有效的减轻食欲,帮助减肥,同时还能快速的去除水桶腰,变成水蛇腰。
5、足三里
足三里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减肥,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改善身体的循环能力,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的地方,距离胫骨前缘约一横指的部位,晚上睡觉前按揉一下足三里,不仅减肥还能强身,让我们的面色更加红润有光泽。
6、血海穴
女子以血为本,如果想要面若桃花,白里透红,那么首先就要养血。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要注意饮食营养,保证血液的物质供应之外,还可以按揉血海穴。
血海穴能养血补血,能让我们的皮肤变的越来越好,而且血气充足还有塑身的功效。
二、养颜美容的食物
1、银耳
对于女性来说,银耳性温,富含植物胶原蛋白是最适合补身体的食物,能够健脾开胃,滋阴润肺,很适合秋燥的时候食用。长期食用银耳可以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不过注意烹调的时候少放糖哦。
2、鸡皮鸭皮
可以说所有动物类的皮中都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当然鸡皮以及鸭皮同样不例外,很多人最常用的食用方式便是“炸鸡皮”,其制作方式非常的简单,只需要将鸡皮或者是鸭皮先用葱、姜、大料腌起来,然后放入油锅中油炸后蘸椒盐便可直接食用。
3、虾皮
虾皮中的胶原蛋白也很多,不仅如此含钙量也非常多,因此爱美的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些虾皮以此来补充胶原蛋白。
4、鱼皮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鱼皮中同样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在生活中经常食用可帮助女性朋友有效的起到美容美肤的功效。生活中有很多高血脂以及高胆固醇的患者都不敢吃动物的皮,但专家指出,这部分患者在平时可以适量的多吃鱼皮,因为鱼皮中所含有的胆固醇含量非常的低。
5、豆类
不少人都认为胶原蛋白一般主要集中于肉类,事实上豆类的胶原蛋白一样丰富,而且植物蛋白更不易发胖。豆类大多含有黄体酮以及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雌激素,能够有效改善人体内循环,是最适合女性的食物之一哦。
6、猪蹄
作为美容圣品,猪蹄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但是脂肪含量却比肥肉低。中医认为猪蹄性平,味甘咸,营养堪比熊掌;猪蹄胶原蛋白还可促进毛发、指甲生长,保持皮肤柔软、细腻,改善全身的微循环。当然猪蹄的热量也不低,小编建议水煮后沥去油脂再食用,热量要低一些哦。
三、养颜抗衰老喝什么茶
1、玫瑰花茶
玫瑰花茶玫瑰花能凉血、养颜,有助改善干枯皮肤的作用。由于玫瑰花茶有一股浓烈的花香,治疗口臭效果也很好。
中医献策:玫瑰花茶还有助消化、消脂肪之功效,因而可减肥,饭后饮用效果最好。
2、金银花茶
说到抗衰老不得不提到金银花茶。金银花茶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可治疗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中医献策:配制时选金银花10克,沸水冲泡频饮。
3、陈皮姜茶
具有解渴消暑、止咳化痰、健胃消食的保健功能。
中医献策:陈皮20克,生姜片10克,甘草5克,茶叶5克,配水1000毫升。按此比例,先将水烧开,再将陈皮、姜片、甘草与茶叶投入,冲泡10分钟左右,去渣饮服。
4、甘草茶
可治风火牙痛、火眼、感冒咳嗽等症。
中医献策:取甘草10克,茶叶5克,食盐8克,配水1000毫升。按此比例,先将水烧开,再将甘草、茶叶、食盐放入水中煮沸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按摩哪些穴位可以美容?按摩什么穴位护肤美容?

穴位按摩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护肤美容的,是不是很神奇呢?身体很多穴位,按摩哪些穴位就可以护肤美容呢?很多女性朋友有必要来学习下的,按摩什么穴位护肤美容?这也算是一种美容养颜的方法了,还可以养生,下面来看看文章。
1、穴位按摩美容
1、眼部穴位
让你与黑眼圈、肿肿眼说Byebye!
每天带着熊猫眼、金鱼眼出门,美丽大大减分?其实几个小穴位就可以帮你大忙!眼部浮肿是阳虚、气虚造成,而黑眼圈则是血虚、血瘀闹的,按压眼周这些穴位,可以加速眼周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好了,自然没有黑眼圈和肿肿眼啦!
睛明穴
位置:内眼角上方一点,摸到一个小坑就是。
攒竹穴
位置:在眉头位置。
鱼腰穴
位置:眉毛正中间。
丝竹空穴
位置:眉梢稍微外侧一点(眼眶外),摸到一个小坑就是了。
太阳穴
位置:眉梢和眼睛外侧的角连起来呈一条竖线,竖线往外一横指就是太阳穴。
四白穴
位置:下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处。
按摩方法:涂上面霜后,可以用手指点按这些穴位,7~8次即可。如果经常对着电脑,或眼睛比较劳累、酸痛,可以每天压2~3遍;如果不算疲劳,每天压1遍就可以。由于眼周皮肤比较娇嫩,切忌用刮痧板按压或用力过度,力度以有感觉但不痛为最佳。
2、额头穴位
会发光的“美人额”你也可以有!
光滑、明亮的额头,可以为你的脸蛋增添不少小光彩!不想额头被痘痘、干纹霸占,这几个穴位每天按一按放松一下额头,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气血循环和代谢,让额头肌肤越来越有光彩,让你拥有迷人“美人额”!
阳白穴
位置:在眉毛正中鱼腰穴上方,把大拇指横放在眉毛上,手指上方就是阳白穴。
印堂穴
位置:两个眉头之间,鼻梁之上就是印堂穴。
按摩方法:额头只要知道这两个穴位就Ok了!抹上面霜或按摩霜后,手指并拢,从额头中间向两侧大面积按摩。
.hzh{display:none;}
3、腹部穴位
给你最佳精神头!
如果你经常觉得没力气、头晕、不想说话、腿发沉,可能都是气虚闹的,气虚时眼袋、浮肿都会来骚扰你,怎么做个有精神头儿的美丽俏佳人?这几个专门补气的穴位,一定可以帮你大忙哦!
天枢穴
位置:乳头到肚子正中线是四寸,把这个距离分一半,从肚脐旁开两寸即为天枢穴。
气海穴
位置:从肚脐向正下方摸,摸到骨头的位置,从这里到肚脐的距离为5寸,可以把它分五份,从肚脐下1.5份的地方即为气海穴。
关元穴
位置:从肚脐下三寸的地方就是关元穴。按摩方法:用艾条来灸每个穴位,10~15分钟即可。
4、手臂穴位
青春痘一扫空!
脸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青春痘,可能是体质偏热造成的,也就是阳气过盛。可以通过按压一些清热的穴位,比如清热解表的合谷穴、曲池穴,通便、调理三焦的支沟穴等,来赶跑这些恼人小痘痘。
合谷穴
位置:顺着拇指和食指的骨头往下摸,在两个骨头中间,握拳会鼓起一个小包,就是合谷穴。
曲池穴
位置:胳膊的上臂和小臂呈90度放在桌子上,可以看到胳膊肘处有一个横纹,胳膊肘外边有个骨头尖(肱骨外上髁),在横纹的尽头和骨头尖两个点中间就是曲池穴。
支沟穴
位置:把手放在桌子上,手心朝下,手背朝上,手腕内侧一条横纹,肘关节内侧也有一条横纹,在手臂外侧,把这两条横纹之间的距离看做12寸,从腕横纹上3寸的地方,两个骨头正中间就是支沟穴。
按摩方法:可以用刮痧板的角或手指关节按压,每次15~20下。每个穴位不必非要按到疼、酸的程度,而是有感觉但不痛苦,这是最好的度。
5、腿足部穴位
暗黄、干纹再不骚扰你!
皮肤发干、暗黄、有皱纹这些血虚引起的“小难堪”,可以从调理气血来改善,从健脾来补,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就是最佳选择啦!另外,理气活血的太冲穴、补肾的太溪穴,也可帮你改善面色灰暗,让你的脸色有光泽!
足三里穴
位置:坐着让膝盖弯曲90度,摸到膝盖正中骨头下部的尖端,尖的外侧有一个坑,把一只手的四根手指并拢(除了拇指),横放在坑正下方,手指下方正中就是足三里穴。
三阴交穴
位置:脚内踝有个凸出来的骨头,从内踝往上,四根手指的距离,小腿内侧胫骨后方,就是三阴交穴。
太冲穴
位置:顺着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的趾缝往后摸,摸到一个坑的地方就是太冲穴。
太溪穴
位置:脚踝内侧有个凸出来的尖骨,它后侧有跟腱(脚后跟往上的筋),内踝的骨尖和跟腱筋的正中间即为太溪穴。
按摩方法:按压力度可以大一些,用手指或刮痧板的角按压。还可以用艾条来灸,大概10~15分钟。
2、饮食改善干燥
1.早餐多喝粥喝牛奶
寒冷的冬季早晨,喝一碗热腾腾的粥,不但有利于消化、提供足够的碳水化合物,相比直接吃干的面包、馒头等更能补充一定的水分。煮粥时加点蔬菜、肉片或干果,还能让粥更营养。
除了粥以外,早上还能再增加一杯热豆浆或一杯热牛奶,这两种饮品均富含优质蛋白,更有钙质和大豆异黄酮等矿物质和营养物质,在补充水分的同时也能够增加摄入营养素的种类。
2.下午茶吃点水果
冬季因为天气寒冷,很多人会因此减少水果摄入量,因此在工作间隙不妨吃点水果作为加餐,不但能够补充一部分供大脑使用的葡萄糖,也能同时补充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再加上一部分水分,就能间接达到补水的目的。水果最好选择含水量较多的水果,如橙子、苹果、梨等。
3.晚餐前喝碗汤
俗话说“晚餐要吃少”,晚上进食不久后,人体即将进入睡眠状态,如果人吃得太多,延长了食物在胃里的排空时间,胃的持续蠕动和胃部血液循环的加快很容易影响人体的睡眠。
为了少吃一些晚饭,可以提前喝一点汤“垫底”。汤能够增加人的饱腹感,又易于消化,进而起到减少食物摄入量的作用,同时还能为人体补充一定的水分。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