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宫颈鳞状细胞癌三期术后38天

发布时间:2024-05-08 11:34:28 作者:佚名 点击:3702 【 字体:

宫颈鳞状细胞癌三期术后38天

宫颈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恢复是患者关注的焦点。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三期的术后38天,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恢复及注意事项。

1.注意休养:术后休息是恢复的关键,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恢复期间,不要剧烈活动,尽量保持身体平稳。

2.饮食调理:患者在术后要注重营养的供给,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奶制品、新鲜蔬菜等。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高糖和油煎炸的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注意创口护理:根据术后医嘱,患者需定期更换创口敷料,保持创口干净、无积液,避免污染感染。如有异常症状,如红肿、渗液、发热等,应及时告知医生。

4.药物治疗:术后患者可能需要继续进行药物治疗,如化疗、放疗等。在术后恢复期间,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规律用药,遵循治疗方案,并在服药期间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5.密切观察身体情况:术后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有明显呕吐、不规律阴道出血、剧烈腹痛、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患者术后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查,核查疗效和相关指标。遵循医生的诊疗计划,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症治疗,以提高康复效果。

子宫颈瘤方面的问题,紧急求教啊

准确的说是由于子宫颈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所以应该称为子宫颈癌~~

宫颈癌是宫颈阴道部或宫颈管内的上皮细胞所发生的癌变。从组织角度可分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过去鳞状细胞癌最多见,约占病例的90%左右,腺癌次之占5%左右,其余为混合癌最少,近年来子宫颈腺癌和粘液腺癌有上升趋势。从目前的临床认断来看,鳞癌占70%左右,腺癌占20%左右,鳞腺癌占10%左右。此外鳞癌又有疣状鳞癌、乳头状鳞癌等亚型,腺癌又有乳头状癌、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癌等。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妇女中其发病率居第1位,而在北美及欧洲妇女中其发病远低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近年估计,其5年患病例为1 558 000人,其中100余万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新病例为13.15万,约占总数的1/3;全世界每年有20多万妇女死于宫颈癌,我国20世纪70年代,宫颈癌的死亡率为9.98/10万,每年死亡人数为5.3万,占女性癌死亡人数的18.4%,仅次于胃癌。
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各地不一,但多在40~60岁左右。发病率一般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死亡率最高的是山西省,为24.47/10万,超过全国水平1倍。最低的是西藏自治区,为2.97/10万,死亡以中年最多。
中医学称子宫"胞宫"或"女子胞"。称宫颈为"胞门"或"子门"。中医学无宫颈癌的病名,根据宫颈癌典型症状如不规则阴道流血、白带增多及局部包块,属于中医妇科"崩溃"、"带下"有"症瘕"范畴。尤以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所描述的"崩中漏下,赤白青黑腐臭不可近,令人面黑无颜色,皮骨相连,月经失度,往来无常,小腹弦急,或绞痛上至心。……腰背痛连肋,不能久立,每思卧困顿",与西医学中宫颈癌的表现一致。
病理、分型

一、 病因病机
(一)病因
对宫颈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无明确定论。多数学者认为宫颈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发病与早婚、早育、多产、宫颈糜烂、性交过频(尤以性混乱)、包皮垢、性激素失调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疱疹Ⅱ型病毒(HSV-Ⅱ)因素有关,也与社会经济状况、职业及吸烟有关。其他和宫颈癌发病有关的性传播性疾病如梅毒、淋病、滴虫病、沙眼衣原体、人巨细胞病毒(HCMV)等均曾有报道。

二、 分类
按组织来源可分为:①鳞状上皮癌;②腺癌;③混合癌:此型有两种情况,一型是鳞腺癌,一型是腺棘癌;④毛玻璃细胞癌。
按组织发展阶段分类:一般认为先是上皮增生,进一步变为非典型增生,再发展为原位癌和浸润癌(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又统称为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即CIN)。
三、 播散与转移
宫颈原位癌发展为浸润癌平均病程为5~20年。一旦发展到浸润癌则可较快播散,其主要转移途径是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血行播散较少见,但是晚期病例可以几种情况同时存在。
(一)直接蔓延
为最常见的播散方式。癌瘤自宫颈向下浸润,穹窿最容易受累。由于前穹窿浅,所以侵犯阴道前壁早于阴道后壁。一旦穹窿受累癌瘤就可以迅速向阴道播散,有时呈间隔或跳跃式播散。向上蔓延可侵犯宫体,此种情况出现较晚。由于宫旁组织较疏松,淋巴管丰富,很易受累。癌瘤由宫颈两侧沿宫旁组织和主韧带蔓延,向后沿宫颈骶韧带蔓延,以片状、条索样、结节或团状形成转移灶。往往与淋巴结转移同时出现。癌瘤向前侵犯膀胱,向后侵犯直肠。
临床上肿瘤浸润常与为症同时存在,需全身抗炎处理后方可鉴别,因此盆腔检查时,组织增厚不一定是癌浸润,只有当宫旁组织硬、形成结节、团块、弹性消失或粗条索样时,方可诊为是癌浸润。
(二)淋巴结转移
是宫颈癌主要转移途径。癌瘤沿宫颈旁组织中的小淋巴管转移到闭孔区经髂内、髂外血管区淋巴结再转移到髂总淋巴结。癌瘤亦可盆腔淋巴到达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甚至上行达锁骨上淋巴结或逆行转移至腹股沟区淋巴结,此种情况多见于晚期病例。癌瘤可沿宫颈骶韧带内的淋巴管转移至骶前淋巴结。当癌瘤浸润到阴道下1/3或外阴时,沿淋巴向转移到腹股沟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与临床分期的情况成比例增加,即随着临床期别的增高而上升。但在临床上发现有的早期病例就出现淋巴结转移,也有部分晚期病例并无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可能与自身的淋巴免疫功能有关。
(三)血行播散
比较少见。一旦血行播散就形成远处转移灶,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脏、肝脏、骨骼和脑,此种情况多发生于晚期宫颈癌病例,多见于小细胞型鳞癌。
临床表现

一、 症状
宫颈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偶于性交、妇检后产生接触性出血,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有时甚至宫颈光滑,尤其在老年妇女宫颈已萎缩者,某些颈管癌患者由于病灶位于颈管内,阴道部宫颈外观表现正常,易被忽略而漏诊或误诊。一旦症状出现,多已达到中晚期。常见症状如下:
1.阴道出血 阴道不规则出血是宫颈癌病人的主要症状(80%~85%),尤其是绝经后的阴道出血更应引起注意。阴道出血量可多可少,阴道出血往往是肿瘤血管破裂所致,尤其是菜型肿瘤出现流血症状较早,量也较从,如果出血频发,失血多可导致严重的贫血。晚期病例可出现阴道大量出血以致休克,多见于侵蚀性生长的肿瘤。
2.阴道分泌物增多 亦是宫颈癌病人的主要症状。多发生在阴道出血以前。最初阴道分泌物可以没有任何气味,随着癌瘤的生长,癌瘤继发感染、坏死则分泌物量增多,如淘米水样或混杂血液,并带有恶臭味。肿瘤向上蔓延累及宫内膜时,sssss分泌物被颈管癌组织阻塞,不能排出,可以形成宫腔积液或宫腔积脓,病人可出现下腹不适、小腹疼痛、腰痛及发烧等症状。
3.疼痛 是晚期宫颈癌的症状。癌瘤沿旁组织延伸,侵犯骨盆壁,压迫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坐骨神经或一侧骶、髂部的持续性疼痛。肿瘤压迫或侵蚀输尿管,管道狭窄、阻塞导致肾盂积水,表现为一侧腰痛,甚至剧痛,进一步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以致尿毒症。淋巴系统受侵导致淋巴管阻塞,回流受阻而出现下肢浮肿和疼痛等症状。
4.全身症状 晚期病人因癌瘤组织的代谢,坏死组织的吸收或合并感染而引起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可达39℃以上。由于出血、消耗而出现贫血、消瘦甚至恶病质。
5.其他症状 癌瘤向前方扩散可以侵犯到膀胱,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下坠和血尿,常被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而延误诊断。严重的可形成膀胱-阴道瘘。癌瘤向后蔓延可以侵犯直肠,而有下坠、排便困难、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阴道一直肠瘘。病变晚期可出现远处转移。转移的部位不同,出现的症状也不同,较常见的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在该部位出现结节或肿块。癌瘤浸润可以通过血管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远处器官而出现相应部位的转移灶,及其相应症状。
二、体征
因期别不同而异,晚期体表淋巴结肿大,偶尔可见体表转移癌灶。
妇科检查可见盆腔阳性体征。
1.阴道窥器检查 宫颈局部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糜烂型、菜花、结节型、溃疡型,并多有接触性出血。
2.内诊检查 双合诊、三合诊,可触及宫颈局部变硬、粗大,或为突起的块状物。子宫一般不大。宫旁可有不同程度增厚、弹性消失或呈团块状。早期可无其他阳性发现。

宫 颈 癌——临床检验与其他检查

一、临床检查
1.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宫颈细胞刮片检查) 为发现早期宫颈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由于早期癌病人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临床检查时医生单凭肉眼观察很难辩认是否存在肿瘤,因此早期宫颈癌很少能及时被发现。宫颈暴露在阴道顶端,易于观察和取材,所以目前在临床对凡已婚妇女,妇科检查或防癌普查时,都常规进行阴道脱落细胞检查,作为筛查手段。使宫颈早期癌的诊断阳性率大大提高,可达90%以上。为了提高涂片诊断的准确率,特别注意要从宫颈癌好发部位即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取材。由于老年妇女鳞、柱状上皮交界区向颈管内上移,取材时除了从宫颈阴道处刮取涂片外,还应从宫颈管处取材涂片,以免漏诊。
2.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可放大6~40倍,用以观察宫颈血管及组织的变化,可提高原位癌诊断7~10倍,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8%。阴道镜可选择活体组织检查部位,协助对于阴道细胞学涂片可疑者找到早期病变的部位、范围、性质和程度,但不能发现鳞柱交界或延伸宫颈管内的病变,不能代替宫颈刮片或活检。
3.宫颈摄影 用10mm显微镜附加35mm相机及50mm延伸圈组成摄影仪,将所获图像投射在宽3.3m屏幕上,1m远处观察;鳞柱交界处全部显示,无异常为阴性,发现异常为可疑,未见鳞柱交界为不满意。有人观察其诊断准确率为93.1%,故为一种准确性高,成本低,便于应用的新方法。
4.碘试验 将浓度为2%的碘溶液直接涂在子宫颈和阴道粘膜上,不着色处为阳性,帮助提供活体组织检查部位。
5.活体组织检查 宫颈在临床所进行的各项检查都是诊断的重要环节,但是活检是诊断宫颈癌最可靠的依据。在碘试验或阴道镜检查可疑部位取材作病理检查。如果宫颈表面未见肿瘤,需要刮取颈管内组织送病理检查。
6.宫颈锥形切除术 当宫颈细胞刮片检查多次为阳性,而多点活检及颈管刮术阴性,或已证明为原位癌,不能排除浸润癌者,可行宫颈锥切术并送病理。此种方法即达到诊断的目的又将病灶一并切除,被认为是一举两得的方法。因锥切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目前在临床多不采用,如果作为治疗手术可以全子宫切除术取代。
7.荧光检查法 利用癌组织与正常组织吸收荧光素多少不同而显示不同颜色的机理诊断有无癌变。癌组织吸收荧光素多,产生的荧光比正常组织强而呈深黄色,正常组织为紫蓝色。
8.肿瘤生化诊断 通过学者临床研究发现,在宫颈癌病人体内,乳酸脱氢酶、已糖激酶明显增高,尤其有浸润者更明显,有助于临床诊断。
二、其他检查
视每个病例的具体情况可以行膀胱镜、直肠镜、肾图、肾盂造影、胸片、骨盆相应检查,必要时可进行CT扫描或MRI检查,对确定病变的范围,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率,判断预后等,很有必要的。

宫 颈 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一) 临床诊断
诊断本病,可参考以下标准进行。
1.阴道分泌物增多,初期为浆液、粘液性,中晚期多呈淘米样或脓血样,具有特殊臭味。
2.接触性出血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尤其是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
3.宫颈细胞刮片检查巴氏Ⅳ~Ⅴ级。
4.宫体组织检查阳性。
5.宫旁、盆腔及远处转移灶。
6.CT扫描可显示晚期病变的大小、外侵范围及程度。
(二)病理诊断
1. 按组织来源可分为:①鳞状上皮癌;②腺癌;③混合癌:此型有两种情况,一型是鳞腺癌,一型是腺棘癌;④毛玻璃细胞癌。
2. 按组织分化程度可分为3级。Ⅰ级(高分化鳞癌):指癌细胞达到宫颈表层细胞的最高成熟程度;Ⅱ级(中分化鳞癌):指癌细胞达到宫颈上皮中层细胞的成熟程度;Ⅲ级(低分化鳞癌):指癌细胞处于宫颈上皮基层细胞的不成熟程度。
(三)临床分期
1994年蒙特利尔召开的FIGO代表大会上,国际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对宫颈癌的分期作了部分修改。修改后的宫颈癌分期如下:
0期:原位癌或上皮内癌。
Ⅰ期:癌严格局限于子宫颈。
Ⅰa期:仅在显微镜下能鉴别的浸润癌。所有肉眼可见病变甚至于仅仅是浅表浸润也都定为Ⅰb期。浸润癌局限于可测量的间质浸润,最大深度为5mm,宽度不超过7mm。
Ⅰa1期:可测量的浸润癌间质浸润深度不超过3mm,宽度不超过7mm。
Ⅰa2期:可测量的浸润癌间质浸润深度超过3mm,小于5mm,水平扩展不超过7mm。
Ⅰb期:临床病变局限于子宫颈,或临床病变超过Ⅰa期。
Ⅰb1期:临床病变不超过4mm。
Ⅰb2期:临床病变大于4mm。
Ⅱ期:癌已超过宫颈,但未达盆壁,癌累及阴道,但未达阴道下1/3。
Ⅱa期:无明显宫旁浸润。
Ⅱb期:有明显宫旁浸润。
Ⅲ期:癌浸润达盆腔。直肠检查时肿瘤与盆腔间无间隙。肿瘤累及阴道下1/3。有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均列入Ⅲ期,但非癌所致的肾盂积水及肾无功能者除外。
Ⅲa期:宫旁浸润未达盆壁,但累及阴道下1/3。
Ⅲb期:宫旁浸润已达盆壁,或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
Ⅳ期: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临床侵犯膀胱或直肠粘膜。
Ⅳa期:癌播散至全部邻近器官。
Ⅳb期:癌播散至远处器官。
二、鉴别诊断
1.子宫颈糜烂 可有月经间期出血,或接触性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检查时宫颈外口周围有鲜红色小颗粒,拭擦后也可以出血,故难以与早期宫颈癌鉴别。可作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或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2.子宫颈外翻 外翻的粘膜过度增生,表现也可呈现高低不平,较易出血。但外翻的宫颈粘膜弹性好,边缘较整齐。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或活检可鉴别。
3.子宫颈息肉 临床上可有月经期出血,或接触性出血。但宫颈息肉表面光滑,弹性好,病理可明确诊断。
4.宫颈湿疣 现现为宫颈赘生物,表面多凹凸不平,有时融合成菜花状,可进行活检以鉴别。
5.子宫内膜癌 有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子宫内膜癌累及宫颈时,检查时颈管内可见到有癌组织堵塞,确诊须作分段刮宫送病理检查。
6.其他宫颈良性病变 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颈结核、阿米巴性宫颈炎等,可借助活检与宫颈癌鉴别。

宫 颈 癌——治疗

一、 基本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的制订与病人的年龄、一般情况、病灶的范围、有无合并症状存在及其性质有关。因此治疗前必须对病人时行全身检查,并结合各脏器及系统功能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分期综合考虑后制订治疗方案。
宫颈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及放射治疗。尤其是鳞癌对放射治疗较敏感。近年来抗癌化学药物的迅猛发展,过去认为对宫颈癌无效的化疗,现已成为辅助治疗的常用方法,尤其在晚期或复发者。在手术或放疗前先用化疗,化疗后待癌灶萎缩或部分萎缩后再行手术或放疗,或者手术或化疗后再加用化疗,便可提高疗效。
中西医综合治疗癌肿是我国肿瘤研究的成就。中医药从辨证论治出发,调整机体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手术前后机体抗感染能力和细胞免疫能力,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二、 中医治疗
(一)辨证分型治疗
根据宫颈癌的根本病机是正气虚损,邪毒内结而成,所以治疗始终不可忘记扶正固本,解毒祛邪之法,再依据其临床症状、脉象、舌象的不同,结合四诊八纲、脏腑辨证而分型论治。
1. 肝肾阴虚型
证候:白带量多,头晕目眩,时有阴道流血,耳鸣,腰酸,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咽干舌燥,便秘,舌红少苔或光剥,或有裂纹,脉弦细。
治法:滋补肝肾,兼清热解毒。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药用:生地黄20g,山药15g,山萸肉15g,知母10g,黄柏10g,女贞子15g,枸杞子15g,旱莲草30g,半枝莲30g。带下量多加苍术10g、车前子10g、荆芥炭10g;阴道流血加大、小蓟各30g,仙鹤草30g。
2. 肝郁气滞型
证候:白带量多,阴道流血夹有瘀块,胸胁胀满,情绪郁闷或心烦易怒,少腹胀满,口苦咽干,舌质黯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解毒散结。
方药:丹桅逍遥散加减。药用:丹皮10g,山桅子15g,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5g,茯苓15g,白术10g,川楝子10g,青皮10g,郁金10g,半枝莲30g,败酱草20g。
3. 湿热瘀毒型
证候:白带量多,或黄白相间,或如米泔水,或如脓性,秽臭难闻,下腹疼痛,脘闷纳差,身重体倦,尿黄便干,舌质黯红,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或滑数。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局部菜花样坏死溃疡,继发感染。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化瘀。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药用:黄连5g,黄柏10g,黄芩15g,土茯苓15g,薏苡仁30g,丹皮10g,赤芍10g,草河车10g,半枝莲30g,龙葵30g,败酱草30g,蒲公英15g,黄芪30g,苍术10g。
4. 脾肾阳虚型
证候:神疲乏力,腰膝冷痛,带下量多,质稀薄,或有阴道流血,量多,小腹坠胀,纳差,便溏或先干后溏,舌体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肾健脾,补中益气,佐以清热解毒。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药用:附子10g,人参6g,白术10g,干姜5g,补骨脂10g,桑寄生15g,吴茱萸10g,乌贼骨15g,黄芪30g,薏苡仁30g,草河车10g,白花蛇舌草30g,仙鹤草30g,甘草5g。
(二)单方验方
1. 槐蕈6g,水煎服,长期服用。
2. 宫颈癌经验方。
(1)金银花12g,连翘12g,蛇床子9g,熟地9g,生地9g,沙参12g,茯苓9g,白芍9g,鹿角胶9g,党参9g,紫草15g,薏苡仁15g,败酱草3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
(2)白花蛇舌草15g,金银花9g,石斛9g,爵床草15g,马齿苋15g,白茅根15g。水煎代茶饮,连服1个月为一疗程。
(3)史兰陵经验方(主治宫颈癌血水淋漓):紫草15g,当归12g,紫石英30g,丹参10g,丹皮10g,茜草炭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海螵蛸15g,枸杞子10g。水煎服。
(三)中成药
1.消瘤丸(中国中医研究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研制) 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2.征癌片(同上) 每次3~4片,每日3次,口服。
3.化症丸(北京市中医院) 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4.莪术注射液(大连市妇产医院) 以局部瘤体注射为主,配合静脉经药。早期宫颈癌平均疗程3个月左右,晚期6个月左右,最长者为1年。
(四)针炙治疗
1.宫颈癌手术后,膀胱麻痹常常发生尿潴留,可进行针炙治疗。选穴:阴陵泉、归来、水道、气海、三阴交、关元、太溪。因腹部有刀口,应少用腹部穴位。
2.宫颈癌辅助治疗 选穴:肾俞、关元、中极、三阴交。
3.放疗白细胞降低的治疗 选穴:大椎、足三里、血海、关元。
(五)外治法
1. 三品一条枪锥切治疗早期宫颈癌(江西省妇产医院)
药物:白砒45g,明矾60g,雄黄7.2g,没药3.6g。
制法:白砒及明矾分别研成粗粉,混合后煅成白色块状物,研细加雄黄、没药粉,混合均匀,压制成型,紫外线消毒后备用。
双紫粉:紫草30g,紫花地丁30g,草河车30g,黄柏30g,旱莲草30g,冰片3g。
制法:共同研成细末,高压消毒后供外用。
鹤酱粉:仙鹤草30g,金银花30g,黄柏30g,苦参30g,冰片3g。
制法:共同研成细末,高压消毒后供外用。
"三品"具有促宫颈组织凝固坏死,自溶脱落作用,是主要药物;双紫粉或鹤酱粉具有清热解毒,制腐止血作用,是辅助药物,可任选一种。
2.治癌散(沈阳中国医大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
药物:砒石10g,硇砂10g,枯矾20g,碘仿40g,冰片适量。
制法:诸药研为细末,用甘油明胶或柯豆脂为基质做成含药15%~20%的治癌散。
适应证:早期宫颈癌。
3.催脱钉(北京妇产医院)
药物:山慈菇18g,白砒0.69g,雄黄12g,蛇床子3g,硼砂3g,麝香0.9g,枯矾18g,冰片3g。
制法:诸药研为细末,加适量江米糊,制成1cm左右钉栓,阴干,备用。
蜈蚣粉:轻粉6g,冰片1.5g,麝香0.3g,蜈蚣(去头尾)4条,黄柏30g,雄黄3g。
制法:诸药研为细末,备用。
适应症:以早期宫颈癌为主,宫颈鳞状上皮细胞非典型增生。
(六)气功治疗
1. 宫颈癌病人治疗可选太极拳、坐功,不宜用力过猛。
2.宫颈癌手术后已恢复的病人可练腹式呼吸和提肛运动,对减少盆腔空虚感有一定好处。
(七)饮食调养
1.宫颈癌病人放疗时,应以养血滋阴为主,多食牛肉、猪肝、莲藕、木耳、菠菜、芹菜、石榴、菱菜等。
2.化疗时应健脾补肾为主,食用山药粉、苡米粥、动物肝、胎盘、阿胶、元鱼、木耳、枸杞子、莲藕、香蕉等。
3.宫颈手术后,应以补肾为主,可食用猪肝、山药粉、桂圆肉、桑椹、黑芝麻、枸杞子、青菜、莲藕等。
4.晚期病人应选用高蛋白、高热量食品,如牛奶、鸡蛋、牛肉、元鱼、赤小豆及多种水果等。
5.忌食韭菜、生葱、烟酒。
三、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1.已有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限于0~Ⅱa期病人。
2.病人全身情况能够耐受手术。
3.病人年龄超过70岁者,不是手术禁忌证,但需根据病人全身具体情况是否能耐受手术而决定。
4.手术也适用于合并妊娠的病人。以往曾认为妊娠者不宜作子宫广泛切除术,但通过实践,国内外学者都认为妊娠不是禁忌证,在妊娠早期、中期的病人,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并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
5.宫颈残端癌、阴道狭窄的宫颈癌病人及不宜放疗的宫颈癌病人。
(二)手术禁忌证
1.Ⅲ~Ⅳ期病人,有邻近或远处器官转移。
2.体弱或伴有较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疾病者。
(三)手术禁忌证
宫颈癌手术类型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大约可分为3大类,实际上其主要的区别是在于子宫主韧带、子宫骶韧带及阴道上段切除的范围。另外这些手术可经腹或经阴道进行。手术类型如下:
1.扩大的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是指接近宫颈分离侧平面但不包括宫颈间质,在宫颈附着处切断子宫骶韧带,切除的阴道壁为1cm左右。一般良性妇科病所行的全子宫切除术,是在外侧平面分离,进入宫颈间质恰好在主韧带附着的内侧切断,一些表面的宫颈间质并未切除,而扩大的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时,是在靠近宫颈处切断宫颈骶韧带,在宫颈附着处切断阴道壁。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适用于子宫颈原位癌或Ⅰa1期癌。
2.改良的子宫广泛切除术或子宫次广泛切除术 本手术是在子宫颈及盆壁之间靠近子宫颈外侧约1/3~1/2约2~3cm的距离处分离及切除子宫主韧带。在输尿管的m内侧及在附着处的前方游离输尿管,但外侧仍附着于主韧带,这样保存了输尿管的血供,大大减少了术后输尿管瘘的可能性。子宫骶韧带在其中部分离,保存了膀胱的神经支配,手术后不需要长期留置尿管。本手术适用于宫颈癌Ⅰa2期肉眼未见明显病灶或病灶极小的浸润癌。
3.子宫广泛切除术 是指全子宫切除,将子宫主韧带在盆壁在提肛处切除,子宫骶韧带靠近其下外侧附着处切除,也有专家提出保留1cm的主韧带及骶韧带以利排尿功能的迅速恢复。阴道必须切除上段的1/3~1/2。宫旁组织应根据病灶范围切除4cm以上,必要时可达盆壁。并且需同时做盆腔淋巴清扫术。本手术适用Ⅰb~Ⅱa期宫颈癌的病人,
(四)手术与中医药配合
1.术前中医药配合 术前应用扶正祛邪中药可改善病人的机体状况,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将提高手术切除率。如四君子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保元煎、六味地黄汤随证加减。有学者研究发现肿瘤病人术前用黄芪注射液,能增强末梢血中细胞总数及T淋巴细胞的活性,可增强患者抗感染能力和细胞免疫能力。
2.术后中医药配合 手术后病人由于手术中损气伤血术后多表现为气血双亏,脾胃不和。中医药治疗以补益气血、健脾和胃、益肾固本以改善手术后体虚症状,使机体尽快恢复,常用八珍汤、六味地黄汤随证加减。待病人一般状况得到改善后,为预防术后复发或转移,特别是中晚期病人,在扶正固本的基础上佐以祛邪抗癌之品,酌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墓头回、夏枯草、猫爪草、龙葵、石见穿、薏苡仁、莪术、土鳖虫、鬼箭羽、山慈菇等。
3.术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术后并发症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又一热点。这方面的研究从80年代起进展较快,目前已形成两大特点:一是采用中医药治疗的并发症在增多;二是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正在增多。兹就采用中医药治疗宫颈癌术后的并发症分述如下。
(1)盆腔淋巴囊肿: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腹膜后间隙留下无数被切断而没有结扎的淋巴管和很大创面,手术后淋巴液、组织液和一些渗血淤积在这个腔隙里而形成淋巴囊肿,一般多发生在术后7~10天。西医治疗主要是引流及预防感染。中医治疗用大黄、芒硝局部外敷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10天左右囊肿可逐渐缩小而至消失。《大明本草》云:"大黄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并敷一切疮疖、痈毒"。《药性论》记载:"芒硝,通女子月闭,症瘕,下瘰疬,黄疸病,主堕胎。患漆疮汁敷之。主时疾壅热,能散恶血。"
(2)膀胱麻痹:宫颈癌根治术时游离输尿管会将膀胱及输尿管上段的神经部分去除或将进出膀胱及尿道的副交感及交感神经同宫旁组织主韧带及盆腔淋巴结一并切除,所以病人术后可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其发生率可高达50%,组织分离愈多,影响膀胱功能的程度愈大。中医学认为其病机是膀胱气化功能失职,膀胱气化功能要保持正常,要依赖三焦功能正常,即上焦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中焦脾,主中气,运化水液,升清降浊;下焦肾,主水液,司二便,主开阖,与膀胱相表里,以温煦、控制膀胱的气化。因此,中药经予补气养血、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之品,可选用八珍汤合济生肾气丸加减:党参12g,白术12g,当归10g,熟地12g,黄芪30g,川芎10g,山药15g,丹皮10g,桂枝5g,泽泻10g,附子10g,牛膝10g,车前子10g,甘草10g,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

宫颈鳞状细胞癌怎么区分早期还是中晚期

宫颈鳞状细胞癌早期还可以治,晚期就没办法了,那么宫颈鳞状细胞癌怎么区分早期还是中晚期呢?

宫颈鳞状细胞癌区分早期还是中晚期可以做一个腹部子宫增强ct扫描,根据肿瘤侵犯的部位,范围,大小,深度,可初步判断,子宫颈癌的早晚。早中期可手术治疗,2B期以后以放化疗为主,中药宫瘤清胶囊,参一胶囊治疗调理。乳房疼与月经周期内分泌激素增高有关,可以做个乳腺B超检查。

宫颈鳞状细胞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该病的发生和发展,多合并有慢性的妇科炎症,以及高危的HPV感染等,早期的一般多表现为接触性的阴道出血,以及性交疼痛。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以及方式有其他部位转移等进行分期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妇科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才能明确的。

求助:子宫内膜癌术后,阴道残端鳞状细胞癌中医如何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术后,阴道残端鳞状细胞癌】

现在在进行的是放疗、还是化疗?可以配合中药治疗,帮助减轻毒副反应。至于能否再服用贞芪扶正胶囊,要请医生看过你母亲的舌苔而定。

(孙慧莉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上海龙华医院孙慧莉 http://shlhzs.haodf.com/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