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药食同源

艾灸腿部的好处

发布时间:2023-01-19 06:11:02 作者:祝由网 点击:9218 【 字体:

艾灸腿部的好处

艾灸腿部的好处

你灸腿了吗?女人艾灸,必须每次都灸腿!对人来说,灸腿就是养命!

艾灸腿部的好处

中医认为,人有四根,即耳根、鼻根、乳根、脚根。四根的根本,是脚根。“人老脚先衰,木枯根先竭”,足以说明脚在人体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只有双脚健康,经络传导才畅通,气血才能顺利送往各个器官。

1、

腿是“第二心脏”!

人体血液运行包括动脉和静脉。对静脉来说,肌肉收缩产生的压力是血流动力之一,腿部静脉回流就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缩,把小腿照顾好,就等于在身体下部加了一个“泵”,可助心脏一臂之力,堪称人体“第二心脏”。

2、

腿是“交通要道”!

人体 50%的神经、血管、血液都在双腿,小腿上还分布着 60 多个穴位,足三阳经、足三阴经这六条重要经络也从小腿经过,是人体的交通要道,维持着气血的上下通达、循环往复。

3、

衰老从腿开始!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人老后,腿部和大脑间指令的准确性和传导速度都有所下降,不像年轻时那么默契。且双腿承受上身的所有重量,如果不注意保护,自然就“年久失修”了!

4、

腿是“疾病反映区”!

很多疾病都会反映在小腿上,比如小腿抽筋可能和缺钙有关、肿胀说明脏腑有病、发凉意味着体质虚寒等,及时发现症状,利于早期防治疾,治未病。

女人灸腿,不止是避免闭经!

女人多灸腿部,除了可以避免闭经,还有很多其它作用。

女性艾灸腿部的作用

1

引火下行

最近很多灸友反馈艾灸后上火的情况,大概是因为秋季干燥,艾灸后容易出现上火的现象,所以每次艾灸要兼顾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气引到脚上,也叫引血归源(涌泉),可清虚降火,缓解灸后上火症状。

2

润肺濡肠

双脚是人体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与肺腑相对应的反射区,且脾、胃、肝、肾等重要脏腑的经脉都经过此,艾灸通过经络传导刺激,能达到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脏腑的功能,滋润干燥的脏腑以及器官。

3

滋阴补肾

腿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这三条都是阴经,艾灸即可滋阴,尤其是那些阴虚的灸友,要多灸腿部的三阴交、太溪、涌泉。

4

解决手脚冰冷

虽然气温还没用大幅度降低,却已经有灸友反馈手脚冰冷,可见是肾阳虚比较厉害了。阳虚即寒气重,寒凝则气血凝滞,气血传递不到四肢,就容易出现手脚冰冷,而艾灸腿部穴位可以化解寒气、促进气血循环,解决手脚冰凉。

5

促进排毒

曾经有位灸友向我咨询足三里起水泡如何处理,并反馈多囊卵巢引起的小腹疼痛,在足三里灸出水泡后不疼了!

这是因为病邪从足三里的水泡、疤痕中排出,然后才使得腹部疼痛得以减轻。《医说》也记载了:“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古人在长期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总结。

艾格格:艾灸各个穴位的功效和作用,收藏自用!

1、气海穴

气海穴主要是位于肚脐的正下方,大概往下1厘米的位置。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生津益气,对于一些脾胃比较虚寒的人,艾灸此处能够缓解病情,增补气血。如果经常感觉自己十分疲惫、没精力,还常常口渴,上厕所还脱肛等现象,那么可以在此处常艾灸。

2、太溪穴

太溪穴主要是位于我们的脚踝偏内的一侧,再稍微往上挪一点就是这个穴位的位置。在此处艾灸能够补血养阴,特别是一些女性气血不足、虚弱,可常艾灸此处,对于一些痛经的女性,可以将艾灸贴贴于腹部,能够更快缓解疼痛,类似于艾格格之类的艾灸贴效果都是不错的。

3、合阳穴

合阳穴主要是在我们的小腿中间,位于膝盖正对的后面再往下一点的位置。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帮助缓解颈部、腿部、腰部等地方的酸软疼痛。

4、大陵穴

大陵穴主要是位于我们手腕横纹的中心处,在此处艾灸能够促进心脏血液流通,从而带动血液促进肠胃功能的发挥,可以达到健脾的效果。

5、商丘穴和太渊穴

商丘穴位于我们脚踝前面的凹陷处,太渊穴位于我们手腕掌侧,将这两个穴位联合起来进行艾灸,对于肺部、脾胃都有很好调节作用,一些经常肠胃不适、腹泻的人也可以多艾灸这两个部位。

这五个穴位都是比较有用的,对于一些想自己亲手进行艾灸的可以参考一下这些穴位,对于没时间、没精力、没技术的人想享受艾灸的,也可以采用贴艾灸贴的方式,即使是上班、出差、做家务等等,只需花一分钟的时间贴上,就可以在避免干扰正常的工作时间还能够享受艾灸带来的调理效果。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都有哪些呢?

艾灸的作用

1、调和阴阳

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

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艾灸的禁忌:

1.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3.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iknow-pic.cdn.bcebos.com/21a4462309f79052ed14c92301f3d7ca7bcbd5a0"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1a4462309f79052ed14c92301f3d7ca7bcbd5a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1a4462309f79052ed14c92301f3d7ca7bcbd5a0"/>

扩展资料:

什么是艾灸:

1.艾灸,顾名思义,和艾叶及针灸有着紧密的关系。不错,艾灸确实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点燃,熏烤人体的穴位,再利用其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2.艾灸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其由来已久,在中国的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所以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可是艾灸却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因此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参考资料:/health.people.com.cn/n1/2017/0511/c14739-29267391.html"target="_blank"title="艾灸有四大禁忌--人民网">艾灸有四大禁忌--人民网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