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养生之道

端午节喝什么酒(端午节喝的什么酒)

发布时间:2023-01-13 21:51:02 作者:祝由网 点击:4625 【 字体:

端午节喝什么酒

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爱国忧民,后被佞臣所害,传说于五月初五那天,投身汨罗江。人伤其死,于是开始把屈原之死,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投“角黍”于江中,避免鱼鳖虾蟹破坏屈原遗体,用以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祭奠,从此端午节也被赋予成有道德含义的节日。那么,端午节喝什么酒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喝什么酒

1、雄黄酒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是不会纯饮的。不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喝雄黄酒对人体是极有害的,即便不喝,只是把雄黄酒涂在孩子的头上、身上,也不可取。即使小剂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所以,一般不建议直接饮用雄黄酒。

2、五加酒

民间俗语:“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3、菖蒲酒

端午节,饮用的最多的另一种酒,就是菖蒲酒了;菖蒲酒,是用菖蒲、艾叶泡制而成,在宋代,菖蒲被视为“辟邪之物”;因此,后来端午节饮菖蒲酒辟邪的风气大为盛行。早在先秦时期,《神农本草经》、《周礼》等古籍中,就有关于菖蒲药用价值的记载。以菖蒲浸酒,在明代最为盛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指出“菖蒲酒,治三十六风,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

因此,有些人认为,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有说法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有驱邪、消毒和避疫习俗;历史说法,我们无法考证,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端午饮酒是流传至今的。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喝什么酒的介绍。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祝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端午节喝的什么酒

端午节喝的酒是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在古时候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端午喝雄黄酒有着避邪驱毒的寓意

端午正值炎热的夏季,将雄黄酒涂抹在孩子的口鼻处,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

端午节喝的什么酒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

”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这一习俗流传较广

人们在端午节这天,用菖蒲、艾蓬蘸酒洒在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其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

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

令人惊讶的是,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

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

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认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

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

端午节喝什么酒?

端午节有喝雄黄酒、黄酒、菖蒲酒、五加酒的习俗

雄黄酒是用雄黄研磨成粉末泡制而成的白酒或黄酒,端午节喝雄黄酒是古时候就传下来的习俗,民间还有“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的说法

端午节喝黄酒在我国长江流域非常盛行,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我国,且只有我国有生产,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

菖蒲酒是用菖蒲、艾叶泡制而成,端午节饮菖蒲酒由来已久,在汉代就已非常出名,为历代帝王将相所喜用,并被列为历代御膳香醪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