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养生之道

清明养生食谱推荐

发布时间:2023-01-05 21:03:25 作者:祝由网 点击:5659 【 字体:

清明养生食谱推荐

清明时节,饮食一定要多加注意,尤这个时节一些旧病非常容易复发,一定要尽量避免食用发物。那么,该时节要怎么吃最好呢?因为要养肝,适当食用养肝食物,以及饮食清淡为佳。以下是一些清明养生食谱推荐,一些来看看这5款清补好吃的食物做法吧。

清明养生食谱推荐 5款清补好吃的食物做法

清明养生食谱

枸杞瘦肉汤

配料:鲜枸杞叶30克,猪瘦肉150克,油、精盐、味精适量。

做法:鲜枸杞叶洗净,猪瘦肉洗挣后切片。妙锅烧热,放入油,加入猪瘦肉片,翻炒片刻,加适量水,放入鲜枸杞叶,大火煮熟,加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养肝补肾。

口蘑白菜

材料:白菜250克,干口蘑3克,酱油、白糖、精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白菜洗净切成3厘米段,口蘑温水泡发。油入锅内烧热后,将白菜入锅炒至七成熟,再将口蘑、酱油、糖、盐、入锅,炒熟后,放入味精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清热除烦,益胃气、降血脂。适宜于高血压、冠心病、牙龈出血者。

<>

清明养生

清明节气适合吃的食谱有哪些

清明节马上就到了,许多人都会去地里扫墓了,当然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的哦,但是许多人因过度的思念气人,导致身体虚弱了,那么我们就要注意我们的饮食了,我们在清明节保健和养生多吃哪些食物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有帮助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丝瓜花蜜饮

配方丝瓜花10克,蜂蜜15克

做法1,将丝瓜花洗净,放入茶杯内,加开水冲泡,盖上盖,浸泡10分钟后,倒入蜂蜜搅匀即成

2,服用时,拣去丝

瓜花不用

趋热饮用,每日三次

此方具有清肺平喘之功效

适用于肺热型支气管炎、咳吐黄痰、喘息、胸痛、口燥等症

2,银耳茶

配方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

做法茶水去渣,银耳泡开加冰糖炖烂,倒入茶汁搅匀即可

银耳茶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的常见的了,我们在生活中也是经常能够喝到银耳茶了,当然了,银耳茶不仅非常的美味了,更是有很不错的保健功效的哦,尤其是我们在清明节前后多喝一些银耳茶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滋阴润肺,还能够帮助我们治疗咳嗽的哦

3,枇杷叶粥

配方枇杷叶10~15克(鲜者30~60克),粳米50~100克,冰糖少许

做法先将枇杷叶用布包入煎,取浓汁后去渣,或将新鲜枇杷叶刷尽叶背面的绒毛,切细后煎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入冰糖少许,煮成稀粥

此方清肺,化痰,止咳,降气,适用于肺热咳嗽,咳吐黄色脓性痰,或咳血,呕血,以及胃热呕吐呃逆

上面我们了解了很的食谱了哦,我们可以知道了,这些食谱非常的适合我们在清明节的时候食用的哦,当然了,清明节多吃丝瓜花蜜饮,银耳茶和枇杷叶粥对于我们的养生和保健的功效是非常的好的哦,上面我们也了解了这些食物的做法了哦,我们可以经常吃一些的哦

清明节的民俗活动及养生妙招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的民俗活动及养生妙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的民俗活动

1、踏青

踏青也称作春游,古时也叫探春、寻春等等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阳光明媚,万物复苏,人间处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踏青的大好时光

踏青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宋代,踏青之风最为盛行,一直相传至今

2、吃鸡蛋

清明节吃鸡蛋的习俗,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人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后涂上各种颜色,称为“五彩蛋”,他们把这些五彩蛋投到河水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们就争先抢捞,认为吃了以后,就可以孕育生子

后来人们在清明节时期吃鸡蛋,象征一家团圆,也有民间传说清明节吃了鸡蛋,一整年身体都会好,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都是一种节日食品

3、吃发糕

清明时节人们喜欢蒸发糕吃,发糕由黏米碾成米浆蒸熟做成,发糕重要的不少好吃不好吃,而是看蒸得够不够“发”、够不够“高”,用来寄托“发财”、“高升”的美好愿望

4、吃青团

青团是江南一带的小吃,是清明节最有节日特色的食品

它是将一种清明节前后才有的艾草,打出汁拌进糯米粉里,然后做成团子,因为做出的团子呈碧绿色,所以取名青团

5、儿女亲家互送麻糍

在浙江部分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儿女亲家互送麻糍的习俗

在古代,男女联姻后,往往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正式嫁娶,也是为了便于双方互相考察,毕竟结婚是人生的大事

儿女亲家互送麻糍,就是在嫁娶前的一种礼仪,男方一般在清明节前给女方送去麻糍,意思就是下一个清明节前就要来迎娶新媳妇过门了

等女儿出嫁后,女方家的父母,又要在清明节前给男方家送去麻糍,意思是祝福小两口日子过得糯滋滋、甜丝丝,幸福美满

清明时节的养生妙招

气虚型

体质特点:面色苍白,肌肉松软不实,常自出汗,且动时尤甚,气短懒言,易疲乏

学生和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容易气虚

推荐运动:可多参与太极拳等以练气为主的运动

饮食注意:健脾祛湿,培补元气之品,如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和甘草等

药膳选择:党参黄芪粥(党参10克,黄芪15克,大米100克

将党参、黄芪洗净后放入适量的水中浸泡30分钟,再用文火煮沸40分钟,去除中药后,放入大米煮成粥即可)和虫草黄芪煲乌鸡(乌骨鸡半只,虫草3~5克,黄芪30克

将乌骨鸡去毛和内脏,入沸水锅中焯去血水,然后与虫草、黄芪、姜片一起放入砂锅中共煲,待鸡肉熟烂时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

血虚型

体质特点:面色苍白、无光泽或萎黄,唇色、指甲颜色淡白,脉细无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健忘等

推荐运动:慢跑、散步、打羽毛球、太极拳等,注意保暖,最好能有微汗出

饮食注意:可适当进补鱼胶、雪蛤、玫瑰花、阿胶、大枣、当归、枸杞、熟地和何首乌等

药膳选择:鱼胶红枣粥(鱼胶15克,红枣10粒,冰糖适量

先将鱼胶用清水浸泡发大,使其变软,之后洗净,切成细丝,与红枣、冰糖一起放入炖盅中隔水炖2个小时即可),对气血不足、神疲体倦、肌肤不泽、面有皱纹者尤佳

阴虚型

体质特点:体型偏瘦,皮肤偏干,易生皱纹,长黑眼圈,性格较急躁,容易咽干、口渴、眼目干燥,失眠多梦,两颧发红,干咳,少痰等

多见于喜吃烧烤、煎炸或嗜好烟酒的人群

推荐运动:多外出踏青,并可通过下棋、钓鱼等调节情绪

饮食注意:阴虚,易生内热,推荐食用西洋参、石斛、麦冬、百合和菊花等滋阴润燥

药膳选择:西洋参石斛炖老鸭(西洋参10克,石斛6克

先将老鸭洗净,控干水分,连同西洋参、石斛一起放进煲内,加水约500毫升,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炖1个小时即可)

阳虚型

体质特点:肤白体胖,肌肉松软,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或冷痛,易脱发,筋骨萎软不健等

长期偏食寒凉的食物也会形成阳虚体质

推荐运动:可进行慢跑、球类动态运动等,以避免外邪侵袭

饮食注意:调理阳虚的人需要温补,还需要兼顾脾胃,增强抵抗力,可食用人参、冬虫夏草、核桃仁、鹿茸、芡实、山药、杜仲和薏苡仁等

药膳选择:山药薏米芡实粥(山药、薏苡仁、芡实各10克,粳米100克

将淮山药、芡实用水稍浸一下,去杂质洗净

将粳米、山药、薏苡仁和芡实放入锅中,同煮成粥,具有健脾渗湿和滋补肺肾的功效)

肝郁型

体质特点:皮肤偏黄色,面圆头大,手足较小,但肩背丰厚

腹部较大,大腿到跳胫部都生得壮实,全身肌肉丰满匀称

推荐运动:慢跑、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以不疲倦为度,不宜出汗过多

饮食注意:宜进薏苡仁、萝卜、山药等健脾食物以及柑橘、佛手、萝卜等理气食物,少食甜食、糖类,忌辛热、酒及油腻之品

药膳选择:甘松粥(甘松5克,粳米100克

将甘松水煎,煎成后去渣取汁备用;将粳米熬粥,待粥熟时加入甘松汁稍煮即可)

清明时节的养生食谱

家常公鸡

[配料]嫩公鸡250克,芹菜75克,冬笋10克,辣椒20克,瘦肉汤30克,姜、豆瓣酱、白糖、酱油、醋、食盐、淀粉、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鸡肉切成小块,用有水焯后捞出备用;芹菜切断,冬笋切细条,辣椒剁碎,姜取其末,淀粉兑成湿粉,取一半和酱油、料酒、醋、盐放入同一碗内拌匀;另一半湿淀粉和白糖、味精、高汤、调和成粉芡备用

植物油入锅加热,先煸鸡块至鸡肉变白,水分将干时,放进冬笋、豆瓣酱、姜等用大火急炒至九成熟,加入切好的芹菜,略炒一会儿,倒入调好的粉芡,随炒随搅至熟起锅即成

[功效]温中补虚,降压安神

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营养补良、术后恢复期患者食用

口蘑白菜

[配料]白菜250克,干口蘑3克,酱油、白糖、精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白菜洗净切成3厘米段,口蘑温水泡发

油入锅内烧热后,将白菜入锅炒至七成熟,再将口蘑、酱油、糖、盐、入锅,炒熟后,放入味精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清热除烦,益胃气、降血脂

适宜于高血压、冠心病、牙龈出血者

鸡汤鱼卷

[配料]鲜活鲤鱼250克,瘦猪肉30克,鸡蛋清、豌豆各10克,火腿8克,冬笋、鸡汤、料酒、酱油、盐、淀粉、味精各适量

[做法]火腿蒸熟切丝,冬笋切丝,姜、瘦肉剁成末,淀粉水调成湿粉,活鱼常规处理,剔去骨刺,片成小长方形鱼片

肉末加入酱油、半个蛋清和料酒、味精、姜末、及一半湿淀粉搅拌成馅,剩下的蛋清与湿淀粉调成糊状,把鱼平放在案板上,先抹上一层糊,再放上肉馅,把鱼片卷起来,再涂上少许糊把鱼卷粘住

将鸡汤至于旺火烧开,改为小火,将卷好的鱼卷下入锅内汆一下,去掉浮沫使汤清凉,待鱼卷熟后,再把切好的火腿、冬笋和其它佐料加入汤内,烧开及成

[功效]滋阴润燥,清热利湿

对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肾炎、消化不良等都为适宜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