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肝脾血虚是什么原因

时间: 阅读:13896

肝脾血虚是什么原因


最佳回答

食养人

食养人

2022-12-18 15:52:48

肝脾血虚有可能与长期的熬夜睡眠不佳,精神紧张,压力较大,心情抑郁,身体处于疲劳的状态有关系,另外患有慢性疾病、大病初愈时精力消耗增加,也有可能会导致肝脾血虚。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3-09-30 08:08:07

    关于血虚,很多人都知道心血虚会怎样,或者脾虚会怎样,但唯独不知道肝脏和血有什么关系,既然这样,我也有必要让大家知道一下,肝血虚了会怎样吧!

    肝血虚是中医证型,是以肝血的濡养功能减退或失常为主,以肢体麻木不仁,关节屈伸不利,头晕眼花,两眼干涩,视物模糊,或月经量少或闭经,皮肤瘙痒,舌淡,脉弦细等为常见证候的病证。临床多见于眩晕头痛、痹证、痿证、痉证、脱发、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皮肤瘙痒症等病症。治疗以 滋阴养血,补益肝肾 为主。

    我知道大家更爱看医案,但咱们好歹也得系统的学习一下吧,那好,话不多说,还是满足大家,来看看医案吧!

    医案

    今天讲的是张锡纯的医案,话说有一个失眠的患者,这个患者叫徐友梅,是当时的一位道尹,这个道尹是什么呢?拿我们今天的话,简单来说就是一位职位不低的公务员。此人“于季春得不寐症”且“心中时常发热,懒于饮食,勉强加餐,恒觉食停胃脘不下行,大便干燥。”,后来又说此人“喜与文士结社”。

    大家看,张锡纯寥寥数笔,就把这个人的身份地位,他的工作以及得了什么病,还有得病的时间都点出来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医看病讲究的是一个 范围 、一个 环境 ,他的任何信息都有可能是“破局”的关键。其实到这里,治病所需要的东西差不多就全了。

    在春天得的这个病,那春天对应的是什么呢?大家心里要有数, 春对应肝 。然后病因是什么呢?因为他特别喜欢诗歌,所以一定是经常和朋友们讨论诗词歌赋。为了写诗句,肯定是天天想这个词想那个词,怎么能更恰当,或者怎么才能更押韵,这样经常推敲,时常为了一两个词天天琢磨。您想那边工作压力也不小,这边还天天琢磨,这肝之血能不亏耗么?

    然后张锡纯诊他的脉象是什么样的呢? “其脉左部浮弦,右脉尤弦而兼硬,一息五至” 。这个左脉浮弦,便是肝血不足最有力的证据。

    那怎么治呢?方子在这:生怀山药(一两)、大甘枸杞(八钱)、生赭石(六钱,轧细)、玄参(五钱)、北沙参(五钱)、生杭芍(五钱)、酸枣仁(四钱,炒捣)、生麦芽(三钱)、生鸡内金(钱半,黄色的,捣) 茵陈(钱半)、甘草(二钱)。(一两=30克,一钱=3克)

    这个药看起来也不像是治肝血不足的啊,到底有没有用呢?您还别说,这人将药煎服两剂,夜间便可睡到两三点钟,心中也已不发热,食量亦少量加增,大便仍滞,但脉象不比从前之弦硬。

    “呀喝?以前光听说过心脏不行或者肾脏不行的话会导致失眠,这肝不行也能失眠?还有,这明明不是治肝之药,为何如此有效呢?”要我说,大家还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不完善,所以才有此疑问,不如今天就由本人给您填填坑?

    血液的仓库——肝

    在前面,我们说过肝的功能有疏泄,有涤达,但其实肝最重要的功能是 储藏血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肝在人体中,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国库、储备中心,平时的话里面要保证国库充盈,有钱有粮,有各种资源。但如果哪里出了问题,肝要第一时间就能紧急去调配,去救援。这就是肝藏血的意义。

    肝藏血说起来应该分为三点来讲: 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贮藏血液的话,通过例子,想来大家也能明白,就是国库的意思。那调节血量呢?

    血量调节之一

    人体日常坐卧起行,会发生一些应急的事情,比如突然大量动脑子,这时候就要紧急从肝调血来支撑,如果说肝里面血虚血少,这时候人一着急就会晕过去了。

    血量调节之二

    还有,比如说我们大量的运动,有很多人突然脸色苍白,也是血上不来。还有人听到什么坏消息,听到什么噩耗,一紧张脸色苍白,也是血调不上来。还有遇冷,手脚冰凉这些人,也是血过不来,这就体现了血虚的症状。

    血量调节之三

    天热的时候,经常会觉得眼干涩,还有人会表现握力不足。这是因为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内经》上也讲了:“目受血而能视,手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足受血而能步”这些其实都是肝的一个反应,肝里面血是不是充足,就直接会表现在手脚眼,如果这些地方出现问题大概率就是血虚。

    还有最后一点 防止出血 ,肝防止出血的机理,有三个方面:

    肝血虚与失眠

    你这说了半天也没看出来肝血虚和失眠有什么关系啊?别急,您听我解释。

    也就是说,如果肝血不足的话,那么 肝不藏血,魂无所归 ,所以晚上这个人会精神,会总是睡不着觉。

    这下就明白了吧?“你这一解释倒是明朗了许多。那还有个疑问,这方子里的这些药,怎么没看出来和病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学习中医的时候一定总体来看,当一个人肝血不足,肝火比较大的时候,哪会受影响呢?一个非常重要的脏器会受影响,那就是 脾胃 。用一个中医术语来形容,就叫 肝木横逆克脾土 ,所以脾胃功能就受影响了。

    为啥用这个方子呢?

    一般人看见这个医案的时候肯定想着先养血安神,但张锡纯他老人家就不一样了,人家先想着的是肝脾一起调,这下您就应该知道这个怀山药是怎么回事儿了。

    然后这个方子里边有大甘枸杞八钱,这枸杞子是干吗的呢?枸杞子是可以滋补肝肾之精的。只有当肾阴足的时候,肝阴才能足,肝阴足,肝血才能足,所以补肝肾之阴很重要的。

    然后配上生杭芍,就是白芍五钱,白芍是敛肝柔肝的,再加上后边的甘草,这就是芍药甘草汤了,这个方子能酸甘化阴。所以枸杞子、玄参、沙参,再加上芍药、甘草,都是滋补肝肾之阴的。

    然后再配炒酸枣仁四钱,这个药才是养肝血的。再往下就是这个方子里面,又配了生麦芽,那么生麦芽是干嘛的呢?生麦芽是生发肝气的,因为你经常思考的话,肝气肯定会不舒,所以要生发肝气。

    然后又配了生鸡内金,这是化瘀的,同时它有开胃的作用,能帮助胃气下降。这方子大家可以看到,这里面考虑到补脾胃了,然后考虑到养肝阴、柔肝、舒肝气,这些都考虑了,是很全的一个方子。

    “这个方子明白是明白了,可这也太复杂了,我们也不敢用啊!”这方面我也考虑到了,给大家推荐个方子。

    当归补血汤!

    方子组成是 黄芪30g、当归6g ,其份量比例是5:1。这个方子黄芪居主要地位,而当归为辅助之品。有的人就问了,为什么不以黄芪补气汤命名而反名当归补血汤呢?

    这是因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宅”。气虚则血无所摄,血虚则气无所依,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正如《医宗金鉴集注》中提到:“五味之中唯甘能补,当归味甘而厚,味厚则补血;黄芪味甘而薄,味薄则补气;今黄芪多数倍而云补血者,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经言‘阳生阴长’是谓耳。”

    另外,中医认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篇》)可见血液乃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生。故中医欲补血,与现代医学之直接输鲜血补充血容量不同,其着眼点是鼓舞脾胃之气,激发生化之源,若重用当归等血药,滋腻填补,反碍脾阳,阻遏中气、致脾不运化,岂能“疏布津液”,“化赤为血”?

    另外,要提醒一下大家,别以为现在睡眠还好就没事儿了,真要等真正失眠的时候再养生可就晚了,那个时候精神状态也不好,脾气也暴躁,怎么能安心养生呢?所以这里给大家几点养肝护肝的建议。

    (一)情绪要平稳

    中医提到“怒则伤肝”,情绪起伏过大,很容易影响到肝。通常自我要求高、急躁的人,较容易产生焦虑、不安,这在中医里是属于较易产生肝火的体质。

    肝属木,木喜调达。可以把肝想象成一棵大树,树木喜欢自由、无拘无束,因此,养肝首重情绪调节、心情愉快。

    (二)睡眠要足够

    肝主藏血,《黄帝内经·素问》曾提到:“人卧则血归于肝。”足够的睡眠,肝脏才可以得到完全的修复。

    以中医观点而言,夜晚应让身体得到完全的休息,否则肝的修复功能受到影响,体力无法恢复,连带思考能力也会变得迟缓。

    睡眠品质不佳,也会造成肝火上升。因此,建议晚上不适宜从事太过耗损脑力的工作,容易影响睡眠品质。适当休息则有助于强化肝脏,平时累了就要休息。对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找时间休息。

    我们的身体很敏感,只要忙了、累了,就随时调节、抓空档休息,比如中午睡午觉,通常疲倦的感觉都可以清除。

    (三)饮食清淡

    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油炸、高浓度的咖啡、茶等,也是引起肝火的原因,尽量避免过量食用。天然原味的绿色青菜和水果,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又富含抗氧化物,对肝的修补有很大帮助。

    另外,一些简单的食物也有助于降火: 绿豆、薏仁、芦笋、丝瓜、西瓜、芦荟 等可以清热, 也可服用红豆、冬瓜,除去身体的湿热状况。

  • 徐长卿
    回复
    2023-09-30 08:08:07

    什么原因会引起血虚?血虚的人日常应该怎么调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知道什么原因会引起血虚?血虚的人日常应该怎么调理吗我们一起来聊聊聊聊看吧。

    贫血已经成为人类覆盖面非常广的症状,有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贫血的人群有几十亿之多,几十亿贫血人群里有上千万人因为贫血引发的疾病而死亡。中国贫血人数高于西方,贫血人群中,女性高于男性,所以广大女性一定要早点知道自己有没有贫血,血虚是中医病症的一种说法,按照普通的说法是体内血少了,血液是人体内必须的物质,如果缺血,短期没什么影响,但是时间长了会引起很多病症,如我们平时所说的脸上气色差,会出现头晕、失眠多梦、贫血、精神恍惚、视力昏花、手脚麻木、头发枯黄、皮肤干燥等等,都是血虚的表现,血虚生风,则是由失血、肝血不足、贫血等引起的风症,出现眩晕、瘙痒、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减退,而是造成贫血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上皮细胞更新加快,游离铁丢失增多,引起铁缺乏。最终结果必然是贫血反复发作。

    血的生成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先天生成,一部分是后天生成。?任建华医生说道,?先天生成的血主要来自于骨髓、肝血、肾经的生发;后天生成的血主要是脾胃从饮食中吸收营养成分,经过五脏的作用,进一步转化成一种液体状的物质,有利于滋养五脏六腑。如果明显缺少这种物质,就可称为血虚。菠菜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对调理血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菠菜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这两种物质既能促进胃肠道运作又能排除女性体内残留的毒素。可以说菠菜是女性朋友较为健康的绿色食物之一。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铁质吸收不良说的是肠胃吸收不好,吃下的食物不能有效吸收铁质元素,不能吸收铁质元素就会贫血反复发作,而且每个月月经会消耗女性铁元素大概40毫克,只出不进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饮食方面,可以从日常饮食入手,吃一些能够补血的食物,如红枣、花生、菠菜、莲藕、桂圆、海参、木耳等,也可以用一些益气补血补肾的药材煲一些补血汤,都知道当归是调理身体的好物之一。对于血虚的女性来说,那当归泡水喝能够缓解血虚的状况。当归具有补血益气的功效,这也是许多女性选择用当归调理身子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说明小时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这种状态已一直延续到了成年后。这类人体质弱,气血两亏。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说明肾气不足莲子泡发去芯洗净,将莲子、桂圆和红枣一起加水煮至莲子酥烂后加冰糖调味,睡前饮用,每周煮一两次来喝即可。

    猪肝含有大量的铁元素,这有利于女性朋友补血补气。尤其是对于血虚的女性来说,食用猪肝能够缓解血虚的状况。很多中药都有补血的作用,如熟地黄、白芍、当归、川穹、枸杞子、黄芪等,可以将其作为汤料或茶饮食用。红枣桂圆枸杞一直都是非常好的补养的食物,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食疗药膳中常加入红枣补养身体,滋润气血,提倡大家,平时多吃红枣,桂圆,枸杞,思美人桂圆红枣枸杞茶产地来自新疆宁夏莆田,产地好能有效提升身体的元气,增强免疫力以上是补血的几个食疗方,有缺血情况的朋友可以在日常做些适合常吃的食物来吃。调理血虚生风还要注意祛瘀、解毒,淤血和火气也会影响血液的生成,因此也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调理。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注意预防出血,避免受伤。此外,要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不要太酸、太辣。胃出血的患者不要吃太刺激、太硬的食物,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损伤,发生失血的情况。

    经过以上大概的了解你明白了吗。

  • 景天
    回复
    2023-09-30 08:08:07

    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是由于肝脏血液不足,所系组织器官失养的证候。多因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所致。肝脏具有藏血的生理功能,肝藏血可以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血虚证是全身血虚证的一组特殊表现,以肝血的调节功能失常,某些相关脏哭失养为证候特点。临床以头晕耳鸣,双目干涩,视物昏花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见于虚劳、眩晕、不寐、雀盲、月经不调,以及西医的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1证候诊断
    临床表现为视物昏花,或有雀盲,虚烦失眠,筋脉拘挛,肢体麻木,胁肋隐痛,眩晕耳鸣;面色少华,唇甲淡白,夜寐多梦,视力减退或雀目。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跳动,女子经少,甚或闭经;舌淡苔白,脉弦细。本证由血之化源不足;或久病耗伤精血;或因失血过多;筋窍脉络失养,引起视物昏花,虚烦失眠,筋脉拘急,麻木,脉弦细等为主症的证候。
    2 证候剖析治疗
    2.1 妇女月经不调中出现肝血虚证长期失血,营血化生不足,血海空虚而致月经不调。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甚则经闭,面色淡白少华,口唇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补肝养血调经为宜。
    主要方剂为小营煎,当归10 g、熟地黄10 g、白芍10 g、山药10 g、枸杞子10 g、甘草10 g。本方以当归补血、活血,熟地黄补血为主,白芍敛阴养血;山药滋。肾补脾,枸杞子补肾益精;精血同源,肾精充,则肝血可补;甘草调和诸药。全方组合得体,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实乃调经要剂。月经久不至,或室女经闭者,加泽兰、牛膝、卷柏、川续断活血补肾;肾虚精亏者,加五味子、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补肾;血虚亏损者,加山萸肉、阿胶、黄芪、党参补气养血。脾虚不运食少便溏者,加当归、白术、扁豆、砂仁、以增强健脾和胃之功;心悸少寐,加远志、五味子、以交通心肾,宁心安神;如营虚于上而为惊恐,怔忡不眠、多汗者,加枣仁、茯神;如营虚兼寒者,去芍药,加生姜;如气滞有痛者,加香附,引而行之。此方主治三阴亏弱,血虚经乱,无热无寒,经期腹痛,痛在经后者;妇人体本虚而血少;产后阴虚发热,必素禀脾肾不足及产后气血俱虚,时作时止,或昼或夜,进退不常,或精神困倦,怔忡恍惚,但察其外无表证,而脉见弦数,或浮弦豁大,或微细无力,其来也渐,非若他证之暴至者。
    本证可用其他方剂大补元煎,人参10 g、山药15 g、熟地黄12 g、杜仲10 g、当归10 g、山茱萸10 g、枸杞子10g、炙甘草10 g。
    2.2 虚劳中出现肝血虚证肝藏血,主筋,肝血不足,筋脉失养,则虚劳病生;肝开窍于目,故肝血不足,目无所养,则视物昏花。表现为面色不华,形体消瘦,手足肢体麻木,曲筋脉拘急,爪甲脆而枯薄,甚则变形,视物昏花,面色淡白少华,舌质淡,脉细。治疗宜补血养肝。
    方剂为补肝汤,当归10 g、白芍10 g、川芎10 g、熟地黄10 g、酸枣仁15 g、麦门冬10 g、木瓜12 g、甘草10 g。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熟地黄滋养肝肾,川芎理血中之气,配以木瓜、甘草酸甘化阴,麦冬、枣仁滋阴养肝,使阴血互生,诸药相合,共奏补血养肝之效。胁痛加柴胡10 g,郁金15 g,香附15 g;肝血不足,目失所养而致视物模糊者,加楮实子10 g,枸杞子15 g,决明子15 g以养肝明目。
    本证可用其他方剂为四物汤加味:当归10 g、白芍12 g、川芎10 g、熟地黄10 g、制首乌10 g、枸杞子10 g、鸡血藤15 g。
    2.3痛经中出现肝血虚证经行或经后少腹绵绵作痛,胁肋绵绵作痛,口唇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多肝血不足,损及肾精,冲任俱虚,胞脉失去荣养,不荣则痛,则发作痛经。治疗宜调补肝肾。
    方剂为调肝散,山药15 g、阿胶10 g、当归10 g、白芍12 g、山茱萸12 g、巴戟天10 g、甘草10 g。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山茱萸益精气养肝肾,巴戟温肾益冲任,阿胶滋阴益血,山药健脾补中,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则肝血得养,肝肾得调,痛经可愈。痛及腰骶者加续断15 g,杜仲15 g;并少腹两侧或两胁胀痛,乃挟肝郁所致,加川楝子10 g,延胡10 g,或加小茴香15 g,橘核10 g,郁金10 g。
    2.4 雀盲病中出现肝血虚证肝藏血,开窍于目,肝血不足,清窍失养,而致雀盲病。视物昏花,夜盲,伴睛珠酸涩疼痛,面色无华,口唇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治法宜滋肝养血明目。
    方剂为四物汤加味,当归10 g、川芎10 g、白芍12 g、熟地黄10 g、枸杞子10 g、菊花10 g、山茱萸10 g。方中当归补血活血,熟地黄、山茱萸滋肾益肝而养血,川芎人血分而理血中之气,芍药敛阴养血,枸杞子益精明目,菊花平肝明目,综合全方,共收滋肝养血明目之效。
    2.5不寐病中出现肝血虚证失眠,多梦,易惊醒,头晕目眩,面白无华,爪甲失荣,舌质淡,脉弦细。早肝藏血,心主血而藏神,肝血不足,则心无所主而神无所藏,神不守舍则致不寐,治法宜养血,补肝,安神。
    方剂为酸枣仁汤,酸枣仁18 g、甘草3 g、知母10 g、茯苓10 g、川芎5 g。本方以酸枣仁养肝血,安心神为主药;佐以川芎调养肝血;茯苓宁心安神;知母补不足之阴,清内炎之火,具备滋清兼备之功,甘草清热和药。诸药配伍,共收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效。不寐较重者,酌加五味子10 g,柏子仁10 g以养心宁神,合欢花15 g,龙骨15 g,牡蛎15 g以镇静安神;脘闷纳呆者,加半夏10 g,陈皮10 g,厚朴10 g理气化痰。
    本证可用其他方剂为归脾汤:白术15 g、人参10 g、茯苓10 g、黄芪15 g、龙眼肉10 g、酸枣仁15 g、木香10 g、甘草5 g、当归3 g、远志3 g。
    3 讨论
    肝血虚证是中医肝病的主要证型之一,本证包括了中医的雀目、虚劳、眩晕、不寐、月经不调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维生素A缺乏症,神经衰弱,营养不良性贫血,卵巢功能发育不良,及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晚期如肿瘤化疗以后表现的虚弱症状。因此治疗上,应分门别类,标本同治,补血养肝。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肝之虚损主要是阴血的亏虚,而少有阳气的不足,故肝血虚证的治疗主要是补养阴血,益气之法不常用;肝主疏泄,喜条达,可调畅气机,肝血虚常可致疏泄不足,形成气机不畅、气机郁结的病理变化,从而在此基础上致血行不畅成瘀,故肝血虚的治疗常辅以行气、解郁、化瘀之法,以顺肝“条达”之生理特性。

  • 远志
    回复
    2023-09-30 07:07:57

    血虚又称营血不足证或血液亏虚证,为体内血液不足、肢体脏腑百脉失去濡养而出现全身多种衰弱证候的总称。血虚证是气、血、阴、阳四大亏虚证之一。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失血过多,新血不及生成补充;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或化源不足而致血液化生障碍;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均可导致血虚。
    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依赖于血的濡养,因而,在血虚时,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虚弱的证候。如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无华,头目眩晕,心悸征忡,神疲乏力,形体瘦怯,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都是血虚的临床征象。
    气血的生成,一是靠营养物质的摄入,二是靠脾胃的运化功能。如果脾虚,则不能化生气血,此乃导致气血两虚的重要原因。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用现代医学语言解释即为:“脾”具有对饮食中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吸收的功能(相当于西医学中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而营养物质能为机体血液的生成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此是脾的生血影响。因此,脾虚在血虚证的发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根据中医学“治病求其本”的原则,健脾则利于血虚的改善。
    五行金木水火土,有生有克,从而保持动态平衡。五脏肝心脾肺肾中,肝在五行属木,脾在五行属土。肝能克脾。这是生理概念中的
    相克。但是,某种原因,导致了脾虚,就是土不足了,本来是木克土的,脾虚导致了木克土太过,就是说,肝克脾太多了,导致了肝旺,其实这里的肝旺是相对于脾虚来说的,就成了木乘土。这是一种病理现象。最常见症状是,两胁胀痛,食后腹胀,或腹部胀痛,泻后痛减。

左脚冷右脚是热的,是什么原因

脖子上,肩膀上,不痛不痒,是什么原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