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药治疗口吃管用吗

时间: 阅读:4301

中药治疗口吃管用吗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2-12-18 15:52:48

您好,从你描述的这个情况来说,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口吃的这种情况最主要是因为习惯或者是心理因素引起来的,这种情况的话,最好还是通过语言引导,交流,沟通来进行治疗,单纯的用中药调理的话,效果并不是最理想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3-10-04 14:14:54

  • 蓦山溪
    回复
    2023-10-04 14:14:54

    口吃可以治好,前提你的年纪在45岁以下

    口吃能不能彻底矫正好不复发,要看口吃结巴朋友的年纪、接受能力和是否选择了正确的矫正机构和方法。

    任何说100%签合同保证矫正好、所有人都可以矫正好、短期可以矫正好的说辞,都是骗人的。骗子就抓住了口吃朋友急于求成的思想,屡试不爽

    李大嘴建议你口吃矫正不要选择心理为主疗法,也不要参加公交车公园演讲等方式,这些都是几十年来被证明无效的方法。

    短时间内的口吃消失大部分都会复发。这些口吃朋友参加成功学激励课程、打鸡血鸡汤方法可能盲目以为暂时的效果可以持久,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矫正口吃方法要端正态度、谨慎选择矫正机构和方法。具体可参杂李大嘴口吃矫正中心之前发表过的文章。

    口吃咋治疗,口吃结巴矫正方法

  • 木槿
    回复
    2023-10-04 14:14:54

    小儿口吃矫正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杨艳玲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儿科 三甲
    纠正小儿口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根据年龄、口吃严重程度等选择适宜的方法。
    口吃俗称结巴,是正常言语说话障碍,并非生理缺陷或发音器官的疾病。口吃分为短暂性口吃、良性口吃和永久性口吃。一般幼儿在学说话中出现的口吃,只要父母耐心纠正,几个月就可以改过来,这称为短暂性口吃;3至6岁儿童发生的口吃,六个月到六年就可以消失,这称为良性口吃;7岁以后的儿童,说话时第一个字重复,有时轻,有时重,字音拖得很长又不清楚,往往还借助面部和肢体动作来帮助说话,则称为永久性口吃。
    纠正小儿口吃时,家长首先要为患儿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与语言环境,以减轻其对口吃的注意力。对患儿的发音进行基本训练时,要注意一个字一个字地发音,一个字一个字地朗读,特别是每句话的第一个字,要轻轻地慢慢地说。肌肉要放松,呼吸要均匀。在发音基本训练的基础上指导患儿朗读句子,先练短句,再练读长句。训练其形成从容不迫、有节奏、快慢适宜的语言习惯。如果患儿一句话一时没有接上来,不要急于提醒,而要让孩子自然地往下说,沉浸在自然交谈的气氛中。切忌在患儿说话时不断打断、不断纠正、不断指责。
    纠正小儿口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根据年龄、口吃严重程度等选择适宜的方法。
    口吃俗称结巴,是正常言语说话障碍,并非生理缺陷或发音器官的疾病。口吃分为短暂性口吃、良性口吃和永久性口吃。一般幼儿在学说话中出现的口吃,只要父母耐心纠正,几个月就可以改过来,这称为短暂性口吃;3至6岁儿童发生的口吃,六个月到六年就可以消失,这称为良性口吃;7岁以后的儿童,说话时第一个字重复,有时轻,有时重,字音拖得很长又不清楚,往往还借助面部和肢体动作来帮助说话,则称为永久性口吃。
    纠正小儿口吃时,家长首先要为患儿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与语言环境,以减轻其对口吃的注意力。对患儿的发音进行基本训练时,要注意一个字一个字地发音,一个字一个字地朗读,特别是每句话的第一个字,要轻轻地慢慢地说。肌肉要放松,呼吸要均匀。在发音基本训练的基础上指导患儿朗读句子,先练短句,再练读长句。训练其形成从容不迫、有节奏、快慢适宜的语言习惯。如果患儿一句话一时没有接上来,不要急于提醒,而要让孩子自然地往下说,沉浸在自然交谈的气氛中。切忌在患儿说话时不断打断、不断纠正、不断指责。

  • 冉冉云
    回复
    2023-10-04 13:13:44

    口吃的形成主要有几种原因:
    1、模仿
    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喜欢模仿(言语和动作)。如果邻居或家中有口吃患者,就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有的是在与邻居患者吵架时,为了嘲弄对方而模仿口吃;有的是与朋友、同学在一起谈论口吃患者时有意模仿;有的是在与口吃患者开玩笑而有意模仿;有的是在看过某部电影后,有意模仿影片中某角色的口吃;有的是模仿相声演员说相声时的口吃;有的是口吃患者故意教别人口吃……
    总之,为了开心取乐,逗笑好玩,而有意无意模仿口吃患者。时间一久,就形成了习惯,再想改掉口吃,就困难了。
    2、疾病影响
    由于幼年常见的疾病:如麻疹、咳嗽、百日咳、扁桃体炎、猩红热等,影响到鼻、喉或呼吸道发生严重的症状,使幼儿在生病时发生反复的言语动作,如口吃,久而久之,病愈后形成口吃习惯。
    3、惊吓
    儿童时期有许多人是由惊吓而产生口吃的。如父母间吵架、摔东西、撕打、或电影电视的恐怖画面,都会使儿童产生恐怖心理。有的父母教育幼儿时厉声呵责,粗声粗气都有可能使儿童受惊吓而产生口吃。
    4、暗示
    无论幼儿或是成年人,都容易接受有意无意的暗示,如你的同学或朋友见面,他告诉你,你的脸色不好看,你就会立即感到不舒服。有很多流行歌曲,有的人并没有专门去学,但兴致上来也能哼两句,就是这个道理。
    相对而言,小孩的被暗示性倾向更大,有的患者说他并没有学过别人的口吃,他父亲虽然有点儿口吃,但他也没有模仿过父亲,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口吃的。这就是被无意暗示造成的。
    有一位男青年,他说他是半年前得的口吃,怎么回事呢?他讲半年前,有一位朋友无意中说他讲话时有点口吃,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观察,的确发现自己有点‘口吃‘,也就患了口吃病。

    5精神创伤
    由于儿童时期,儿童的生理、心理不成熟、不稳定,性格不完善,可塑性极大。因教育、环境等过分刺激,给儿童心灵上留下了久而不愈的创伤和阴影。从而使儿童形成孤僻、内向、沉默寡言、离群索居、自卑懦弱等,形成这些的原因是如过分严厉、过分溺爱、家庭的不幸、意外的惊吓、过重的学业负担等。这些心理特点,都可能使儿童言语不正常而形成口吃。

小女孩晚上遗尿能吃金鹿丸吗

藏红花能治疗遗尿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