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声带息肉在中医是什么病

时间: 阅读:1523

声带息肉在中医是什么病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2-12-18 15:52:48

声带息肉在中医中属于慢喉喑范畴又称久喑,中医治疗常见的有金嗓散结丸等,建议患者治疗声带息肉可以纠正不良发音习惯,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目前以手术切除为主,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发声训练,纠正不良的用嗓习惯,或者是避免过度用嗓,还可以配合雾化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3-10-06 19:19:40

    【声带息肉介绍】: 声带息肉是发生于声带固有层浅层的良性增生性病变,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喉炎。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声嘶。通过喉镜检查可以做出临床诊断。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切除治疗。若经治疗好转后,患者仍暴露于用声过度、用声不当、吸烟等危险因素中,则声带息肉可再次出现。术后要继续避免和治疗可能的致病因素。

    【多发群体】:

    声带息肉患者多为过度用声者,患者多有易怒、暴躁、缺乏耐心等性格特点,容易出现反应过激、喊叫等不良的发声习惯。

    【疾病症状】:

    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声嘶。早期程度较轻,声音稍粗糙或基本正常,主要是发声易疲劳,用声多时发生,时好时坏,呈间歇性声嘶;经常于发高音时出现声嘶,并伴有发音延迟、音色改变等;有些患者可能日常交谈中未见明显声音改变,但在唱歌时则可出现音域变窄、发声受限等较明显表现。病情继续发展,声嘶加重,可由间歇性发展为持续性,且在发较低声音时也可会出现。大声说话时声音不稳定,促使患者更加过度用力发声,希望达到改善发声效果的目的,但过度用力发声又增加了对喉部的不良刺激。常常因为声嘶而导致演员不能唱歌或教师无法讲课。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常通会有过强用声的情况。
    患者声嘶程度与声带息肉的大小及部位有关,通常息肉大者声嘶较重,反之声嘶较轻。息肉长在声带游离缘时声嘶明显,长在声带上表面时对发声影响较小,广基的大息肉可完全失声。
    息肉垂于声门下腔者常常伴有咳嗽。巨大的息肉位于两侧声带之间者,可完全失声,甚至可阻塞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和喘鸣。

    建议你一旦发现这些症状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引起其它的炎症,不但会影响到你的生活及工作。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10-06 19:19:40

    一般治疗:
    1、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避免过度用嗓子,在患有急性喉炎、月经期间尤其注意。
    2、举重用力时,切勿屏气过猛过久,以免声带过于紧张用力。
    3、早期患者应严格禁声2-3周,手术治疗后应严格禁声1周,创口恢复后应立即进行发声训练,矫正不正确的发声方法,防止复发。
    局部治疗:
    1、蒸汽或雾化吸入,使用安息香酊、薄荷醑或碘化钾、苏打水治疗。
    2、使用洗必泰或含碘喉片含化。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该病主要的治疗方法,适合于成熟的息肉。
    手术治疗:
    较大或已纤维化的声带小结和长期声带息肉患者,经过声带休息、发声训练和药物治疗无效时,应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目前,患者可采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①在局部麻醉下通过间接喉镜将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切除;②在光导纤维喉镜下运用等离子将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去除。由于早期的声带癌和有些声带息肉用肉眼难以鉴别。因此,对切除的声带息肉应作相应的病理检查。对在局部麻醉下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应采取全身麻醉的方法对其进行手术治疗。
    中医将声带息肉列入“慢喉喑”范畴,又称久喑。总属气滞痰凝血瘀所致。症见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舌质暗滞,脉涩。治宜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方1紫桃萝卜汤
    组成:紫菜、桃仁各15克,陈皮30克,白萝卜250克。
    用法:紫菜撕碎,萝卜切丝,陈皮剪小块,共入锅煮半小时,去渣,取水煎液300毫升;桃仁打细粉,以水煎液调冲,并加调味品,即可食用,每日1—2次。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主治:声带息肉,属气滞痰凝血瘀型,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舌质暗滞,脉涩。
    方2山楂陈皮汤
    组成:山楂40克,陈皮10克,红糖适量。
    用法:山楂打碎,陈皮切碎,加水煎汤,加红糖适量温服。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主治:声带息肉,属气滞痰凝血瘀型,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
    方3桃杏仁凉菜
    组成:桃仁50克,杏仁50克,花生米150克,芹菜250克。
    用法:将桃仁、杏仁泡发洗去皮,花生米泡发洗净,加佐料共煮熟,勿煮过久;将芹菜洗净切断,用开水焯过待凉,与桃仁、杏仁、花生米拌匀,加入少量盐即可食用,可作正餐小菜食用。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主治:声带息肉,属气滞痰凝血瘀型,声嘶日久,讲话费力,胸闷。

  • 祝由师
    回复
    2023-10-06 19:19:40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玉篇》说“瘤,息肉也。”?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不过那些生长在皮下的囊肿、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内的肌瘤等,也可引起体表的隆起,但不属息肉范畴。?医学上一般按出现的部位给它命名。如长在声带上的称"声带息肉",出现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以此类推。若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又称"多发性息肉"。

    非肿瘤性病变  其中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国外1995年报告,胆固醇息肉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65%,国内报告的288例患者中胆固醇息肉占62.5%。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

      (1)胆固醇息肉:胆固醇沉着是胆囊息肉的重要病因,胆固醇沉着于胆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细胞内,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罗-阿窦增多及肌层增厚而形成息肉。胆固醇息肉的病理特点为多发性小息肉,曾有胆固醇息肉74例病例报告显示:直径小于10mm者占97%,50%为多发性,平均3.09±3.31个(肿瘤性息肉多为单个病变,有临床鉴别意义)。胆固醇息肉质脆带细,易与黏膜分离,不伴有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也不含其他基质成分,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轻微,到目前为止未见有癌变报道。?

      (2)炎症性息肉: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种肉芽肿,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节。其组成成分有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慢性炎症细胞,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至今尚无癌变报道。?

      (3)腺瘤样增生: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为黄色质软的疣状物,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其组成成分为丰富的结缔组织中含平滑肌束及杯状细胞,其表面有上皮增生并伴有肠化生。腺样增生因黏膜上皮伸入肌层形成的罗-阿窦明显增多,窦口上常有狭窄,致窦内常有胆汁淤积、炎症或胆石嵌入,有癌变可能。?

      (4)腺肌瘤:存在黏膜上皮局部变化、肌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肌增生,故医学上又称为腺肌增生症,有弥漫型、节段型与局限性三种。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也可能癌变。?

    肿瘤性病变  此类病变中以良性的腺瘤为主,恶性主要为胆囊癌。?

      (1)腺瘤: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外形可呈乳头状或非乳头状,恶变率约30%,癌变机会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1998年国外学者观察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时发现,其中94%直径<10mm,66%的患者年龄<60岁;而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88%直径>10mm,75%的患者年龄>60岁。研究认为,胆囊腺瘤的发病率很低,在10年内施行的12153例胆囊切除中,仅81例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只占0.7%,而其中是腺瘤的仅为9.6%;而同期人群中发现胆囊癌225例,占1.85%,可见本病有癌变的可能性。?

      (2)腺癌:分为乳头型、结节型及浸润型。前两者为隆起性病变,直径约<20mm;而浸润型不属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直径>20mm。因此表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胆囊癌往往为早期,其中乳头型癌绝大多数限于黏膜和肌肉内,预后良好。

    ?

    ?

    ?

    息肉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比如长期炎症会容易导致宫颈息肉。?

      现代医学对其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慢性刺激?遗传因素

    ?

    息肉恶变判断  判断息肉是否会发生恶变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一、息肉的长相: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

      二、息肉的数量:单纯一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

      三、是看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

      四、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是因结肠黏膜细胞增生过旺,癌变率可达42%-77%。?

      五、是看家族遗传史:有一种称为“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是指在同一家族的上下辈中可有好几个人患有结肠息肉,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细胞内第5号染色体的基因缺陷造成的。患有这种有遗传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亲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后代中50%的息肉会有恶变的风险性;若父母双方均有息肉病,后代患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上升到75%。

  • 祝由师
    回复
    2023-10-06 18:18:30

    病情分析:你是一名教师,由于职业原因患有声带息肉,经过周末两天的休息稍微又正常一点了,但是嗓子都不是很亮,从你描述的症状来看,考虑是职业原因导致的声带刺激引发的声带小结不适症状。你由于休息后有好转,暂时不建议手术治疗。因为手术虽然不大,但是切除彻底容易伤及声带,切除不彻底容易导致复发。指导意见:建议口服金嗓散结丸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用于热毒蕴结、气滞血瘀所致的声音嘶哑、声带充血、肿胀;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见上述证候者。平时注意含化金嗓子喉片疏风清热、除口臭、解毒消肿、利咽止痛,适用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急性咽炎、急性喉炎等。注意休息,戒烟戒酒,多喝水,清淡饮食,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避免过度劳累,放松心情就行了,祝你健康!医生询问:

脑萎缩中医怎样辨证治疗

痰湿重的人可以吃大蒜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