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如何选择治疗小儿发热的中成药

时间: 阅读:6113

如何选择治疗小儿发热的中成药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2-12-18 15:52:48

可选用羚羊角口服液以及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能够起到清热解毒,对于治疗退烧也有一定作用,可以服用布洛芬,西药见效相比中药快,可以得到及时退热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芍药
    回复
    2023-10-07 10:10:54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药物和成人的药物是不同的,因为孩子比较小,而且身体发育还不完全,所以小孩应该吃小孩专用的药品,比如说小孩感冒了就应该吃小儿感冒药,那么小儿感冒药有哪些中成药?

    小儿感冒药有哪些中成药的?

      感冒的出现另很多的孩子受到了危害,而且流涕非常的严重,该病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特别是疾病的治疗更是要关注起来,那么治小儿感冒药中成药有哪些呢?

      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为主症,其突出症状是发热,而且常为高热,甚至出现抽搐。此病,虽为感冒,但小儿患后就比较严重。如果感冒不愈,还可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等。所以,对小儿感冒应予足够重视。因为小儿服药比较困难,所以在处方用药时应力求应用剂戛小、疗效高的药物治疗。这样,中成药在儿科疾病中,使用就比较广泛,并且有些剂型如丸、散等,还可以调在乳汁、蜂蜜或粥内服用。

      九宝丹,具有发汗解表、止嗽化痰、健胃消食的功能。主要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怕冷发热、头痛肢酸、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每服1 丸(每丸3 克,日服2 次、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妙灵丹,具有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外感风邪、肺胃蕴热引起的头痛、发热、怕冷、无汗或微汗、鼻塞流涕、咳嗽痰多、咽喉肿痛、气促作喘、口渴、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出现惊风抽搐等症。此丹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的常用成药。

      小儿感冒冲剂,能够清热解表,主要用于小儿感冒发热,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均可应用。日服2 次,每袋24 克。1 岁以内每袋分4 次服,1 一3 岁每袋分3 次服,4-7 岁每袋分2 次服,8 -12 岁每袋1 次服。温开水冲服即可。小儿保元丹,具有清热解表、镇惊化痰之功。适用于小儿感冒风寒、痰热内闭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鼻塞不通、流清涕、咳嗽痰盛、气促作喘、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神昏抽搐等症。

    小儿感冒药怎么选?

      如何选择小儿感冒药?这是妈妈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下面就谈谈儿童感冒药的选择方法,比较一下常见感冒药的不同。

      1、板蓝根冲剂

      这一款药的闻名程度不亚于任何药品。生活中,板蓝根似乎成了“万能药”,不仅治疗腮腺炎、口炎等有一定的功效,还而且还能预防感冒。板蓝根的确是好东西,但好东西也要因人而异。

      虽然从药理上来说,板蓝根的毒副作用很小,而且因为它是“解毒”药,所以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无毒的。但是如果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就会出现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损害。而这种情况在儿童身上更为易见,原因是他们的肝脏功能不完善,解毒酶量不足,而且用药剂量不好掌握。板蓝根几乎属于成人药品,建议家长不要乱用。

      2、仁和优卡丹

      据儿科医生说这款儿童专用感冒药临床效果很不错,是目前市面上专家推荐用药较多和深受家长欢迎的一款非处方儿童感冒药。仁和优卡丹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不含水杨酸等不利于儿童成长的药物。

      优卡丹含有的金刚烷胺、乙酰氨基酚都可以很有效的抗病毒、退烧减轻发热症状。在剂量上也有针对性的准确衡量,使儿童用药更加安全有效。优卡丹还是复方制剂,退烧、止咳、抗过敏的成分都有,所以在服用优卡丹的时候就不用再使用其他药物。

      3、白加黑感冒片

      白加黑曾一度风靡。但是消费者普遍反映,白加黑的副作用不小,特别是黑片服用后嗜睡。原因是药品里面都含有扑热息痛。这种成分在成人感冒药里面一般都有。如果小儿过量服用扑热息痛,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主要出现大脑损害、神经功能减退、陷入昏迷,还可能损害肝脏。

      4、小儿护彤感冒颗粒

      护彤也是知名的儿童感冒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里面的主要成分对缓解儿童发烧有不错的功效,而对于感冒引起的一些症状个人觉得护彤需要配一些别的药品一起服用更佳。

      5、 感冒灵颗粒

      喜欢感冒灵的不少,可能因为它是一款中成药副作用小。它的主要成分为三叉苦、岗梅、金盏银盘、薄荷油、野菊花、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但是如果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对成人没问题,但是小孩的话用量就难掌握了。

  • 芍药
    回复
    2023-10-07 10:10:54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如果感冒发烧了,那么爸爸妈妈在自己能够控制的情况下会给他们吃退烧药,这些退烧药都属于西药,因为大家都认为西药退烧的效果比较好,那么,中药的儿童退烧药也有哪一些呢,有一些父母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相关的答案。

    中药儿童退烧药有哪些

      小儿退烧的中药有双黄连口服液,柴桂退热颗粒,清开灵颗粒,小儿清热利咽颗粒,紫雪散,安宫牛黄丸,板蓝根颗粒等。

      小孩发烧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果体温超过38度5,建议用西药退热,西药退热效果要快,中药效果比较慢,防止小儿高热后惊厥,体温低于38度5,最好要进行物理降温,没有副作用,中药效果较慢,孩子不易服用,用物理降温,便于操作,用热毛巾擦头部,颈部,腹股沟,还可以推拿退热,贴退热贴,发热期间要清淡饮食,注意休息,多喝水,少吃油炸辛辣刺激食物

      小孩感冒初期及时喂服甜姜绿豆汤(适用于秋、冬、初春的感冒),或者喂服夏桑菊、板蓝根(夏季和初秋),同时喂服药性温和的中成药感冒冲剂

    儿童滑板车分类

      发烧初期(38。5度以下),加服中药退烧口服液(小儿热速清,小儿退热宁等中药性质的都可以)同时结合物理退烧,用温热毛巾擦洗小孩全身,后颈下部和耳朵后以及鼻腔两侧重点擦拭同时加以清凉油等按摩。小孩的体温每小时要测一次,上午九十点、下午一两点、晚上七八点和半夜一两点钟要特别注意体温有没有上升,喂退烧药也应该选择下午一两点,晚上七八点和半夜一两点以及上午的九十点,其它的板蓝根等配药选在服下退烧药40分钟后及时喂。

      如超过38.3℃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西药性质的退烧药。但是服用西药的间隔时间内,至少服用两次以上中药性质的退烧药,可以将一次的剂量分两次喂服,还要加服些板蓝根等,注意室内通风透气,同时用酒精加水敷额头

      体温在上面的四个时间段退到38度以下时停服西药性质的退烧药,但中药得完全退烧之后才能停服,退烧后还要服用板蓝根等一两天,如果还有咳嗽症状,用柚子皮和梨子加蜂蜜煎水,并服用些治疗咳嗽的药。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10-07 10:10:54

    中成药剂量小,疗效高,小儿感冒服用方便。常用者如下。

    (1)九宝丹。具有发汗解表、止嗽化痰、健胃消食的功能。主要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怕冷发热、头痛肢酸、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每服1 丸(每丸3g),每日服2 次,温开水送下。周岁以下小儿酌减。

    (2)妙灵丹。具有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外感风邪、肺胃蕴热引起的头痛、发热、怕冷、无汗或微汗、鼻塞流涕、咳嗽痰多、咽喉肿痛、气促作喘、口渴、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出现惊风抽搐等症。此丹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的常用成药。

    每服1 丸(每丸重1.5g),每日服2 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下。

    (3)回生救急散。简称救急散,大瓶重3g,小瓶重1.2g。该药具有清热解表、镇惊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内有积热、伤风感冒引起的身热无汗、咳嗽痰盛、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烦躁不安,甚至惊风抽搐等症,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常用成药。尚可用于流感、肺炎喘嗽、隐疹不透、急热惊风等症。每用0.6g,每日服2 次,温开水冲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4)小儿保元丹。具有清热解表、镇惊化痰之功。适用于小儿感冒风寒、痰热内闭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鼻塞不通、流清涕、咳嗽痰盛、气促作喘、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神昏抽搐等症,是治疗小儿感冒未解、里热炽盛引起的高热喘促为主症的常用中成药。每服1 丸(每丸重0.9g),每日服2 次。薄荷、钩藤煎汤或温白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5)小儿感冒冲剂。能够清热解表,主要用于小儿感冒发热,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均可应用。每袋24g,1 岁以内每袋分4 次服,1 ~ 3 岁每袋分3 次服,4 ~ 7 岁每袋分2 次服,8 ~ 12 岁每袋1 次服,每日服2 次。温开水冲服即可。

    (6)小儿至宝锭。简称至宝锭,是治疗小儿感冒夹滞的常用成药之一。该药能够清热导滞、祛风化痰。适用于外感风寒、停食停乳引起的发热、咳嗽痰多、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大便酸臭、手心发热、烦躁不安,甚至神昏抽搐等症。蜜丸,每丸重1.5g,每服1 丸,每日服2 次,焦三仙煎汤或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7)香苏正胃丸。又称香苏正胃丹,亦为蜜丸,每丸重1.5g,是治疗小儿暑湿外感兼夹伤食停乳的常用成药。该药具有解表和中、消食行滞的功能。只要是夏暑季节贪凉饮冷所致的发热怕冷、呕吐、腹泻、不想吃饭、尿少、腹痛、腹胀等症,均可应用。每服1 丸,每日服2 次,用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小儿用量酌减。

    (8)牛黄镇惊丸。是治疗小儿感冒夹惊的主要成药之一。为蜜丸,每丸重1.5g。该药具有清热镇惊、散风化痰的功能。适用于小儿素有内热、感受外邪、痰热内闭引动肝风所致的头痛无汗、高热不止、痰涎壅盛、气促作喘、烦躁不宁、睡中惊惕,甚至神志不清、手足抽搐等症。每服1 丸,每日服2 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芍药
    回复
    2023-10-07 09:09:44

    感冒发热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药物较多,但如果使用不当,会事倍功半。 中医学认为,小儿发热主要是由于外感温热邪毒,邪热亢盛所致。因此,中医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多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用于小儿发热的中成药很多,应该根据什么选择不同的中成药呢? 小儿发热是临床的一个常见症状。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有感染所导致的发热,也有其它因素导致的发热。中医治病很重视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症状,采用不同的治法。同是一个发热症状,因其病因不同,临床伴随症状亦随之有别。所以,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中成药。 对小儿发热初起,临床主要为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即中医所说的邪热在表阶段,中药应选择清热解表剂。常用药有小儿感冒冲剂、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小儿金丹片、桑菊银翘散、小儿清热灵、妙灵丹等。 对发热持续较高的患儿,且伴有一些全身症状,如头痛、呕吐、乏力、口渴、大便干燥、尿黄、舌红苔黄等,属中医邪热亢盛阶段,中药应选择清热解毒之力较强之品。常用药有小儿牛黄散、小儿羚羊散、紫雪散、至圣保元丹、清开灵口服液、小儿清热散等。 对高热不退,伴有头痛、烦躁、高热惊厥或神昏者,中药应选择清热解毒,镇惊熄风之剂。常用药有小儿急惊粉、牛黄清宫丸、回生救急散、牛黄抱龙丸、安宫牛黄丸等。 对小儿发热后期,体温渐退,其它症状好转,但仍有低热、盗汗、手足心热、口渴、便干尿黄者,中药应选择滋阴清热之剂。常用药有青蒿鳖甲片、养阴清肺膏等。 总之,小儿发热时可根据不同疾病和不同症状,选择适当的中成药治疗。但小儿热势较高时,多数中成药不能起到迅速退热的作用。临床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应用其它退热方法,如物理降温、西药降温等。对感染所致的发热,可根据不同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或其它药物治疗。 无论用何种药物,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剂量不得太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 2.服药期间多喝开水,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孩子身体的毒害。 3.三岁以下幼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 4.孩子本人或其家属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不要用退热药。 5.退热药不要和碱性药(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同时服用,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小孩的近视中医能治好吗?

儿童近视眼戴中药磁疗眼罩好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