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畏寒症状有什么

时间: 阅读:14574

最近以来天气开始变得冷了,我从一个多月前就开始感到体寒,夏天那种很热的时候我也会感到很冷,不怎么出汗,晚上睡觉盖上厚被子,应该是畏寒。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2-12-18 15:52:48

根据你描述情况分析,中医一般认为你的体质属于阳虚体质,因此平时需要多食高蛋白及富含营养的食物,比如多吃牛羊肉,狗肉,坚果类食物,多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提高体质,少食生冷食物。可用艾叶红花煎水泡脚足浴或者找中医通过望闻问切,4诊合参辨证中药调理一下身体。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木槿
    回复
    2023-10-08 08:08:22

  • 冉冉云
    回复
    2023-10-08 08:08:22

    辨别表证最主要的症状是什么?
    所谓“表”是指肌表,表证是指病变部位在体表,病情较浅。表证的症状有怕冷、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无汗、脉浮等。

    恶寒, 即怕冷、畏寒之意。恶寒的症状为感觉很冷,得衣加被后也不得以缓解,在外感表证或阳虚里证都可出现。外感恶寒,是因风寒在表,必兼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阳虚恶寒,是内脏虚寒,阳气不足,必见身冷、脉沉等里寒证。此外,还有里热盛而外现假寒的,虽有恶寒、手足冰冷的症状,但患者口渴、呼吸气粗、便秘、溺赤、脉多滑实。

    所以啊 恶寒是主要体征 其余的是兼有体征
    风寒的主要表现是 什么??
    健康提示: 喝姜汤最宜治疗风寒感冒 喝热姜汤便成了不少人防治感冒的首选,但“姜汤治感冒”这则偏方里的学问可不小呢!

    感冒在中医临床上主要分为风寒、风热、暑溼、表寒里热等型。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声重、打喷嚏、流清鼻涕、咳嗽、痰白稀、怕寒明显,全身无汗且有酸痛不适的感觉,一般不发热,即使有发热也是比较轻,舌苔薄白等症;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流黄粘稠鼻涕,发热明显,甚至有高热、出汗、咽喉痛、咳嗽、痰黄稠、舌苔呈薄黄色;暑溼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头昏重胀痛,身体倦怠,伴有胸闷、恶心等症;表寒里热感冒,又名“寒包火”,其在外表现为怕冷、发热无汗、鼻塞声重等症,在里又表现为痰黄粘稠、口渴、小便黄、大便干、咽喉红肿疼痛等症。另外还有气虚、阴虚等证型感冒。

    中医叮病向来是以辨证施治为主,也就是说什么证型使用什么样的中草药来治疗,再好的中药如果不对证也是服之无用。所以说,风寒感冒的治疗,就是用辛温的解表药以宣肺散寒,使外邪得以祛除,风热感冒就是用菊花、薄荷等辛凉的解表药物,暑溼证用清暑祛溼解表的药物,表寒里热证用解表清里法以宣肺疏散风邪。

    中医认为生姜属于辛温类中草药。中医学对生姜在外感疾病的治疗方面有颇多论述。如《医学启源》中曰“性温,味辛甘”、“温中去溼”;《别录》中曰:“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本萆经疏》中曰:“阴虚咳嗽……表虚有热汗出,法当忌之。”

    由上可看出,生姜本身在使用上有一定限度,生姜“辛能疏散,温可祛寒”,风寒证型感冒为最佳适应症,或用于暑溼型辅助止呕。这样用之目的,就是用生姜的味辛以祛风发散,性温以散除表寒解除表证。如受寒时,喝杯生姜红糖汤也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若已发病可起到缓解作用。因此生姜用于治疗感冒,只能在受寒时使用,在感冒出现咽痛、咽干、流黄涕、咯黄痰、大便干燥等症状时则不宜
    外感发热风寒束表证的食疗方法
    风寒感冒的临床症状多表现:怕冷,发热,鼻流清涕,或咳嗽,咳白痰,头疼身痛等,适应感受风寒所致.风热感冒多:发热而不怕冷,鼻塞或鼻流浊涕,咽喉疼痛或红肿,咳嗽或咳黄痰,口干口渴.

    风寒感冒治疗需解表散寒;风热感冒要疏散风热.建议你有专业的中医医生,辩证给予用药.自己若能够掌握是,风热感冒可选用桑姜感冒片,风热感冒选银翘散颗粒等.

  • 山亭柳
    回复
    2023-10-08 08:08:22

      寒气是现代社会极少使用的一个名词,是感冒的真正罪魁祸首之一,看似毫不起眼,然而贻害无穷。所以去寒气就变得重要了,那么你知道吗?以下是我为你介绍的夏季寒气重的症状和夏季去寒气的 *** 方法,希望帮到你。

       夏季寒气重的症状

      1.舌苔发白、反复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气。

      2.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颜色越是发暗,则是寒气越重。

      3.咳嗽时,痰是稀白;流清鼻涕,流出的汗是冷的,表示体内需要去除寒气。

      4.感冒浑身发冷,经常腹泻,表示寒气入侵体内。

      5.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腰酸背痛表示体内有寒溼。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体内寒溼越重。

      6.脚踝腹中,表示肾虚、肾寒;特别是早上起来,爱打喷嚏,遇到风就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气。

      夏季去寒气的 *** 方法

      中医认为,胆经是十二经子午流注的起端,共44个穴位,是保证全身气血执行通畅的关键。而寒气就是由于回圈不畅导致人畏寒怕冷,因此,拍打胆经可以祛寒,最重要的是,敲打胆经可以使气血执行通畅,治疗因气血堵塞引发的多种疾病,闲暇时不妨多拍打拍打胆经,促进血液回圈畅通气血,强身健体,防治疾病。

      方法:两腿并拢,全身放松,双臂自然下垂,用双手空心掌自大腿两侧沿胆经用力上下拍打,同时随节奏微微屈膝,拍六八拍。共拍三次,中间稍停片刻。

  • 离亭燕
    回复
    2023-10-08 07:07:12

    因真阳不足,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谷所致的呕吐。其证畏寒喜热,不思饮食,遇冷即呕,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脉沉迟。
    2、胃寒恶阻
    恶阻证型之一。多因妇女平素脾胃虚寒,孕后胞门闭塞,脏气内阻,寒饮逆上。症见呕吐清水,倦怠畏寒,喜热饮,兼见面色苍白,肢冷倦卧。治宜温胃止呕。
    3、胃寒的症状特征
    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1.小米南瓜粥
    小米南瓜粥一直是养胃的食物,首先,小米有代参汤这一美称,有补虚损和开肠胃的作用。同时小米并不需要脱壳精制,其中的B族维生素含量远远超过其他食物。而对于养胃来说,小米中含有大量的酶类物质,可健胃消食。其次,利用南瓜和小米煮粥,两种食物中不仅富含大量的胡萝卜素,可以护目养肤。南瓜中大量的胶质物质可以保护胃黏膜,起到护胃功效。
    2.胡椒粥
    胡椒粥是采用胡椒、粳米、葱、姜等食物制作而成,一般将所有食物一同放入砂锅中煲粥,粥熟烂之后,再加入胡椒粉和盐,便可食用。首先,之所以选择胡椒是因为中医认为胡椒的性味热、辛,有散寒止痛和排气的功效,对于胃寒引起的胃痛、腹泻、不思食欲等有调理作用。其次,在中医里面胡椒还是一味中药材,可治疗呕吐、反胃、腹泻等。

寒性体质容易生女孩吗

灌肠的中药没泡直接熬可以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