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手出汗很多是怎么回事,需要去医院治疗吗

时间: 阅读:4137

手出汗很多是怎么回事,需要去医院治疗吗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2-12-18 15:52:48

手出汗较多有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如果精神高度兴奋或者升温较高的话,可能会引起手心出汗,也有可能是肾虚导致的,还会伴随着肥胖或者腰膝酸软等症状,如果患有手汗症的话,也会出现手心出汗,脚底也会出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3-10-11 19:19:50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是却很少有人排汗集中在手掌部位,大家出汗大多都是后背、大腿、屁股。而有些人却和大家有点不一样。他们往往身上没汗,手心却在一直冒汗,他们的这种症状在医学上称为“手汗症”,是多汗症中的一种。
    研究表明,手汗症大多发生在10-30岁的青年当中,并且没有男女之分,而其中,有13%的遗传几率。医学上认为手汗症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造成的,例如紧张、兴奋、精神压力或夏天高温等都会引起双手大量异常的出汗。
    根据手汗症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手汗症和继发性手汗症。原发性手汗症是因为交感神经过度亢进或汗腺分泌异常所导致的出汗明显增多的现象,绝大多数的手汗症患者,都是属于此种手汗症。继发性手汗症是少数人是因为身体上的疾病而造成出汗的增加,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内分泌疾病、精神疾病、肿瘤、以及更年期的内分泌失衡等引起。建议去挂个胸外科或者手汗症专病门诊检查清楚出汗原因,对症治疗。

  • 空青
    回复
    2023-10-11 19:19:50

    手出汗与身体其他部分出汗不同。
    其他部分出汗,是因为热,越热汗就越多。
    手心出汗,与身体素质、内分泌等等都有关系的。身体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手心也应该是干的。而手常出汗的人,往往是身上没有汗,手心却满是冷汗,感觉冰凉的。有的人越到冬天手越出汗。手心出汗是体质虚寒的表现,如果你同时很怕冷,并且冬天手脚冰凉的话,应该就没错了吧。多吃些温补的食物调理身体,还要加强锻炼,目的是加速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

    详细版:

    多汗症的常见问题解答
    *什么是手汗症?
    手汗症是因紧张、兴奋、压力或夏天高温时,交感神经机能亢进造成手掌排汗异常增加所致。

    *为什么会得手汗症?
    手汗症不分男女都有可能发生,在东方民族的年轻人中相当常见(约3%),且可能有家族遗传性(约12.5%)。

    *手汗症治疗有方式有哪些?
    分内科疗法和外科疗法;治疗手汗症的内科疗法有口服药、外用药,但其效果短暂且有副作用,无法长期根本治疗;最近也有人尝试局部打腊肠杆菌毒素(BOTOX),但其有效时间仅有数个月,所以,目前治疗手汗症最有效的方式是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手汗症手术的方式?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从背部中央切入,把两侧第二、第三交感神经节切除,此法手术时间、复原时间较长,术后有一5~7厘米的伤口,疼痛较严重。而目前的手术方法已经改用胸腔内镜烧灼术,伤口在两侧腋下约1.5厘米,采用全身麻醉,其手术时间、复原期较短,疼痛轻,术后1~2天即可出院,偶有胸痛感。

    *手汗症术后需要特别护理吗?
    手汗症患者术后觉得有点胸闷,这是正常现象,两侧伤口在拆线前不要碰水,若不小心弄湿,立即更换消毒过的纱布让伤口保持干燥。

    *所有手汗症的都可以用胸腔内视镜烧灼术治疗吗?
    当然胸腔镜内视镜烧灼术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先天性肺粘连或曾患过胸膜炎、肺疾病,以及曾接受过手汗症手术治疗的人都不适用此种方法,故需由医师评估后再做决定,而现在也有越来越多12岁以下的小朋友有此问题;手汗症可能会造成学习过程不便,但不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家长们不必为此过度担心,等小孩子长大后,由他自己决定是否接受手术治疗。

    *手汗减少了,是不是流汗就减少了?
    有些人手汗症术后除了手汗减少,其腋下的汗也变得少了些,但正常人借流汗来散热降低体温,所以,每天流的汗量是固定的,若手的汗量减少了,相对其他地方如:身体、背部、臀部、大腿的汗量会增加,形成代偿作用。

    *手汗症手术后有什么副作用?
    手汗症手术后副作用除了上述的代偿性流汗外,有的人冬天会觉得手太干燥而需要擦护手霜,另外,少数人会有复发的现象(约<2%)。

    参考资料:http://www.daoyi.com/jbzt/article.asp?id=9140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者。

    战汗

    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

    绝汗

    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头汗

    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偏汗

    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过于紧张;胸口出汗是思虑过度;经常稍一动就出汗者,不是过于肥胖就是体质过于虚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带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带有一种特殊的肝腥味。

    多汗药膳

    (1) 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 黄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 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4) 小麦山药汤

    [功效] 补气敛汗。

    [材料]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 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5) 参归腰子

    [功效] 补虚敛汗。主治病后虚弱而致的自汗或盗汗。

    [材料] 人参10克,当归8克,
    猪腰子1个,姜、葱、盐适量。

    [用法] 将参、归切薄片,腰子去肾盂切碎,
    与姜、葱、盐同放于盆内,加水适量,煮烂食之。

    【人参】甘,平。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

    【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

    (6) 生地黄鸡

    [功效] 滋阴止盗汗。

    [材料] 生地黄150克,乌肉鸡1只,饴糖100克。

    [用法] 将生地黄切碎与饴糖拌匀,放入鸡腹内蒸熟即成。

    【生地黄】甘,寒。滋阴凉血。

    【乌鸡】甘、平。
    补虚劳亏损,治消渴,中恶心腹痛。

    (7) 黑豆小麦饮

    [功效] 祛风敛汗。

    [材料] 黑豆15克,浮小麦15克。

    [用法] 熬取二物汁液200毫升,加入糖调味频服,
    每次服10毫升左右。

    【黑豆】味甘,平。
    补肾,明目镇心,久服,好颜色,不老。
    止腹胀消谷。黑豆加甘草,大解百药毒。

    (8) 韭菜根汤

    [功效] 主治小儿盗汗自汗,手足心热。

    [材料] 韭菜根15根。

    [用法] 将韭菜根加水适量,煎服。

    【韭菜】味辛、微酸,温、涩。
    归心,安五脏六腑,除胃中热。
    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
    治吐血、尿血、唾血、衄血。
    充肺气。韭菜根治诸癣。

    (9) 泥鳅汤

    [功效] 多汗、自汗、盗汗等症。

    [材料] 泥鳅90克,食油适量。

    [用法] 用热水洗去泥鳅身上粘液,剖腹取内脏,
    再用清水洗净,滤去水份,用适量油煎至焦黄,
    再加水一碗煮熟可服。

  • 徐长卿
    回复
    2023-10-11 19:19:50

    生活中很多的人都会出现手心出汗的症状。手心出汗也称手汗症,是相当常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异常多汗。因为人种的特异性,身体素质、内分泌等的不同,那么,手心出汗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吧。

    手心出汗的原因

    精神因素

    1、很多情况下因为某些原因引起的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担心等情绪变化,引起交感神经过度紧张,可出现手心和出汗的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手心捏了一把汗”的情况。通常这种情况下手心出汗微微,多为正常的生理表现。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2、由于人体汗液是有交感神经所控制的,部分人群的交感神经过度亢奋,无论是严寒酷暑,手掌都还会有汗滴出现,严重时甚至手指可出现湿疹皮肤炎的症状。

    阴虚内热

    3、中医认为阴虚则热盛,阴虚内热特别是心肾阴虚,所导致的阳偏亢,阴液不足,虚火内生,迫津外泄,达于四肢,可致手足心汗。此类出汗多表现为手脚心都有出汗,并同时伴有烦热、口渴等症状。

    阳明燥热内结

    4、根据中医人体经络理论认为,阳明热盛,服胀便秘、手足出汗是阳明经络燥湿内结的主要表现症状,阳明热盛,津液受伤,未能遍身汗出,仅能从阳明所主的四肢旁达,因此可以出现见手心出汗的症状。

    脾胃湿热内盛

    5、脾胃湿蒸,饮食不节或外感湿邪,损伤脾胃,湿浊内生,蒸久化热,湿热旁达四肢则也可表现为手足汗出,此种情况下手心出汗多可同时还会伴有口干欲饮水,牙龈肿痛、身体困倦重着、便溏呕吐、恶心等症状表现。

    手心出汗怎么办

    自我调节的方法

    尽可能多的进行户外活动,避免经常一个人独处,加强体育锻炼,如打高尔夫球、打太极拳、散步等。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户外运动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还能调节脑神经,使人心情愉快。

    压力过大或遇到不愉快的事产生不良情绪时,不要憋在心里,可以通过向周围的朋友倾诉或者自我调节来发泄,减压,保持良好的状态,还可以通过听音乐,泡澡等舒缓情绪,使自己保持在轻松愉悦的最佳状态。

    中医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应该多吃些温补的食物调理身体改善虚寒的体质,从而缓解手出汗厉害的症状。例如百合粥、黄蓍粥、浮小麦饮、小麦山药汤、能起到止汗的作用,也可以用山药、莲肉、米仁、扁豆,煮饭。 

    心理疗法

    人体是一个平衡体,身体的植物神经系统,也就是自主神经系统,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构成的,两者互相拮抗和调节,任何一方太强都会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比如神经官能症就是由于这个系统拮抗调节失衡导致的。如果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引起的多汗症,在人们紧张的时候,其实也就是交感神经兴奋的时候,汗腺分泌就多,出汗就增多,所以,这与心理的紧张可能有一定关系。调节心理,减少紧张情绪,也会有助于改善多汗的机率。

    就医治疗

    手出汗很厉害,如果通过上述方法都没有改善的,可以考虑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 空青
    回复
    2023-10-11 18:18:40

    引起手汗症的病因很多,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手段,当人心情紧张、感到有压力的时候,自然出汗会多一些,但如果出的汗超出了调节体温需要的量,就属于手汗症了,造成手汗症的原因为手出汗与身体其他部分出汗不同。其他部分出汗,是因为热,越热汗就越多。手心出汗,与身体素质、内分泌等等都有关系的。身体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手心也应该是干的。
    手出汗是由于手的汗腺功能异常亢进所致,造成手汗症的原因也是挺多的,造成手汗症的原因主要就是一些系统性疾病,比如说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还有一些肥胖,另外中枢系统的一些疾病,也可以引起手出汗这么多,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控制手汗的交感神经它的功能亢进也可以引起手汗增多。

补肾壮阳有什么含义呢

老人脚痹肿怎么中医调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