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生力雄丸的用法用量

时间: 阅读:10877
生力雄丸的用法用量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2-12-18 15:52:48

生力雄丸的使用方法是口服,一次服用3~5粒,一日三次。

该药物的性状为胶囊剂,内容物呈现为深褐色的小药丸,放置时间过长,表面会呈现白色针状结晶析出,味微苦,腥。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服用相应的剂量,或者是在服用之前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服用。不建议自行用药,建议到医院面诊后,遵医嘱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龙葵
    回复
    2024-01-26 03:03:53


  • 芍药
    回复
    2024-01-26 03:03:53

    大力丸--《良朋汇集》卷五
    【处方】土鳖(酒洗,去肠秽)15个,地龙(去土,酒洗)4两,无名异(焙)4两,当归(酒洗)4两,自然铜(醋炒成粉)4两,乳香(去油)4两,白蒺藜(炒,去刺)1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2钱5分。
    【功能主治】增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盐汤或黄酒送下。
    【摘录】《良朋汇集》卷五
    大力丸--《本经逢原》卷四
    【处方】熊筋、虎骨、当归、人参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酒蒸大鳝鱼,取肉捣烂为丸。
    【功能主治】增力。
    【用法用量】每日服1两许,空腹酒送下。
    【摘录】《本经逢原》卷四
    大力丸--《良朋汇集》卷五
    【处方】蒺藜(酒洗,炒,去刺)1两5钱,白茯苓1两5钱,白芍1两5钱,苁蓉(酒洗)1两5钱,杜仲(酥油炒)1两5钱,菟丝子(酒煮)1两5钱,续断1两5钱,当归1两5钱,覆盆子1两5钱,威灵仙1两5钱,破故纸1两5钱,薏苡仁1两5钱,牛膝(酒洗)1两,无名异1两,自然铜(醋锻7次)1两,乳香5钱,没药5钱,朱砂(飞过)5钱,血竭5钱,青盐5钱,天雄2两(童便浸5日),像鳖10个(去头足翅,如无,用土鳖),跳百丈10个(去足),龙骨2两(酥油炙)。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半重。
    【功能主治】增力。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早、晚盐汤或黄酒送下。少时,用力行功,散于四肢。
    【摘录】《良朋汇集》卷五

  • 冉冉云
    回复
    2024-01-26 03:03:53

    蛤蚧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处方】蛤蚧1对(去口、足,温水浸,去膜,刮了血脉,用好醋炙),诃子(煨,去核)、阿胶(炒)、熟地黄、麦门冬(去心)、细辛(去苗)、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研末,蜜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治积劳,久咳,失音。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含化,不拘时候服。
    【备注】方中蛤蚧补肺润肺为君;熟地、麦门冬、阿胶滋阴养血,助蛤蚧以润肺,诃子养肺敛肺,共为臣;细辛辛以散肺,使收中有散,并防熟地辈滋腻太过,甘草调和诸药而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润肺止咳之功。按:本方原名「蛤蚧散」,与剂型不符,现据《普济方》卷二三一改作「蛤蚧丸」。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蛤蚧丸--《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蛤蚧(酥炙)1对,葶苈子(纸上炒,别研)2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款冬花1两,贝母(去心)1两,诃黎勒皮1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除葶苈、杏仁外,为末,别研2味再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煎桑白皮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蛤蚧丸--《圣惠》卷三十一
    【处方】蛤蚧1枚(涂酥,炙微黄),人参半两(去芦头),白前1两半,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猪牙皂半两(去黑皮,涂酥,炙微焦,去子),汉防己1两半,紫菀1两(洗去苗土),甘草3分(炙微赤,锉),羚羊角屑3分,槟榔2两,贝母1两(煨,微黄),甜葶苈2两(隔纸炒令紫色),郁李仁2两(汤浸,去皮尖,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骨蒸劳,咳嗽,涎唾稠粘。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桃仁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蛤蚧丸--《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蛤蚧(去鳞,酥炙)1对,桂(去粗皮)1两,木香1两,五灵脂1两,乌梅(去核)20枚,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虚劳气,肢体无力,吃食减少,心胸不利,咳嗽涎唾;兼妇人血气风劳,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盐汤送下,妇人醋汤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蛤蚧丸--《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蛤蚧1对(头尾全者,涂酥,炙令微黄),汉防己半两,贝母半两(煨令微黄),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紫色),桑根白皮1两(锉),蝉蜕半两,猪苓半两(去黑皮),赤芍药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1分(炙微赤,锉),五味子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肺气咳嗽,涕唾稠粘,上气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以温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蛤蚧丸--《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处方】蛤蚧(全者,酥炙)1对,琥珀(研)半两,珍珠末1分,海藻(洗去咸,焙)1分,肉豆蔻(去壳)1枚,大黄(锉碎,醋炒)1分,昆布(洗去咸,焙)半两。
    【制法】上为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瘿气肿塞。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木通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蛤蚧丸--《圣惠》卷七十
    【处方】蛤蚧1对(涂酥,炙令黄),紫菀1两(洗去苗土),款冬1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襴),贝母1两,皂荚子仁1两(微炒),杏仁1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咳嗽不止,渐成劳气。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
    蛤蚧丸--《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蛤蚧1对(雌雄头尾全者,酥炙),人参半两,半夏(汤洗7遍,切,焙)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蜜拌炒黄,研)1两,栝楼(大者)2枚(去皮子,取肉蒸熟,研),阿胶(炙燥)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干枣(煮熟,去皮核,研)2两。
    【制法】上药除研者外,为细末,合研匀,入生蜜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临卧以糯米饮或熟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蛤蚧丸--《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蛤蚧2对(涂酥,炙),人参1两半,芸苔子1两半,桔梗(炒)1两半,知母(焙)1两半,紫苏茎叶1两半,猪牙皂荚(酥炙)1两半,鳖甲(去裙襴,醋炙)1两半,槟榔(锉)1两半,白前1两半,柴胡(去苗)2两,防己1两半,杏仁(汤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郁李仁(炒,去皮)1两半,紫菀(去苗土)1两半,猪苓(去黑皮)1两半,甜葶苈(隔纸炒)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唾脓血,及肺痿羸瘦,涎涕稠粘。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食后煎人参汤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首蛤蚧丸--《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处方】蛤蚧(炙)1对,天门冬(去心,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生干地黄(焙)1两,贝母(去心,焙)4两,款冬花(焙)2两,紫菀(取须,焙)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00枚(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劳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食后煎淡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蛤蚧丸--《济生》卷四
    【处方】蛤蛤1枚(酥炙),皂角(不蛀者,酥炙,去皮子)2锭,款冬花1两,木香(不见火)1两,杏仁(去皮尖,童便浸1昼夜,控干,蜜炒)1两,天麻1两,半夏(汤泡7次)1两,熟地(酒蒸,焙)1两,五味子1两,丁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劳咳嗽,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济生》卷四
    蛤蚧丸--《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蛤蚧1对(头尾全者,涂酥,炙令黄),贝母1两(煨微黄),紫菀1两(去苗土),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襴),皂荚仁1两(炒令焦黄),桑根白皮1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大枣汤送下,1日2-3次。
    【注意】忌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蛤蚧丸--《三因》卷十
    【处方】蛤蚧1对(去口足,温水浸,去膜,刮了血脉,用好醋炙),诃子(煨,去核)半两,阿胶(炒)半两,熟地黄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细辛(去苗)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积劳,久咳失音。肺间邪气,胸中积血作痛。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蛤蚧散」,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摘录】《三因》卷十
    蛤蚧丸--《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蛤蚧(酥炙)1对,胡黄连半两,知母(切,焙)半两,鳖甲(去裙襴,酥炙)半两,紫菀半两,桑根白皮(锉)半两,天门冬(去心,焙)半两,人参半两,黄耆(锉)半两,甘草(炙)半两,柴胡(去苗)半两,地骨皮半两,生干地黄(焙)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分,细辛(去苗叶)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劳烦躁,面赤口乾,骨节酸痛,夜多盗汗,咳嗽痰壅,力乏气促。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卧时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 空青
    回复
    2024-01-26 02:02:43

      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随全球人口老年化发病日渐增多。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随年龄递增,但有增生病变时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城镇发病率高于乡村,而且种族差异也影响增生程度。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药方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药方的资料,欢迎阅读。

      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药方
      穿山甲肉桂治前列腺增生症

      【功能主治】主治前列腺增生症。

      【偏方组成】炒穿山甲180克,肉桂120克,生甘草5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装人瓶内备用。每日2次,每次10克用淡蜂蜜水冲服即可。20天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用药l~2个疗程治愈95例,显效3例,有效2例。有效率为100%。

      海藻连翘治前列腺增生症

      【功能主治】主治前列腺增生症。

      【偏方组成】海藻15克,连翘14克,昆布、青皮、陈皮、浙贝、半夏、独活、当归、川芎、穿山甲、王不留行各10克,海带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第3煎熏浴,每日2~3次。

      【加减】排尿点滴者,加桂枝、桔梗、茯苓、杏仁;血尿者,加白茅根、藕节、琥珀;夹精者,加土茯苓、萆薜;尿频、尿痛者,加瞿麦、篇蓄、海金沙。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98例,痊愈83例,好转15例,有效率为100%。

      蒲公英熟地治前列腺增生症

      【功能主治】主治前列腺增生症。

      【偏方组成】黄柏12克,蒲公英30克,熟地30克,附子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内服。10天为1疗程。

      【病例验证】于某,男,64 岁。患前列腺增生症10余年。舌质淡黯,舌边明显瘀斑,苔薄白,脉沉迟而涩。用此方加三棱、莪术、炮甲、橘核各10克,王不留行、郁金各15克,赤芍、小蓟、茅根各30克,琥珀3克(冲服)。服药10剂,症状基本消失。上方去小蓟、茅根加鹿角霜继用1疗程。均得痊愈。

      刘寄奴治前列腺增生症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攻坚散结。主治前列腺肥大,证见排尿困难,尿频,尿线细,甚者尿液淋沥点滴而出。

      【偏方组成】刘寄奴15克,虎杖15克,王不留行10克,琥珀(研冲)3克,炮山甲10克,夏枯草15克,黄芪5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45例,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

      鼠妇虫治前列腺增生症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通淋。主治前列腺增生症。

      【偏方组成】鼠妇虫60克,琥珀0克,鸡内金60克,王不留行60克,茺蔚子30克,白芥子30克。

      【用法用量】上药加少许麝香为引,共研极细末,过筛,炼蜜为丸。每次3~6克,每日3次,饭后口服。连服30天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1例,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均获满意疗效。
      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
      有关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研究颇多,但病因至今仍未能阐明。目前已知前列腺增生必须具备有功能的睾丸及年龄增长两个条件。近年来也注意到吸烟、肥胖及酗酒、家族史、人种及地理环境对BPH发生的关系。

      临床表现

      前列腺增生的早期由于代偿,症状不典型,随着下尿路梗阻加重,症状逐渐明显,临床症状包括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以及排尿后症状。由于病程进展缓慢,难以确定起病时间。

      1.储尿期症状

      (1)尿频、夜尿增多尿频为早期症状,先为夜尿次数增加,但每次尿量不多。膀胱逼尿肌失代偿后,发生慢性尿潴留,膀胱的有效容量因而减少,排尿间隔时间更为缩短。若伴有膀胱结石或感染,则尿频愈加明显,且伴有尿痛。

      (2)尿急、尿失禁下尿路梗阻时,50%~80%的患者有尿急或急迫性尿失禁。

      2.排尿期症状

      排尿困难:随着腺体增大,机械性梗阻加重,排尿困难加重,下尿路梗阻的程度与腺体大小不成正比。由于尿道阻力增加,患者排尿起始延缓,排尿时间延长,射程不远,尿线细而无力。小便分叉,有排尿不尽感觉。如梗阻进一步加重,患者必须增加腹压以帮助排尿。呼吸使腹压增减,出现尿流中断及淋漓。

      3.排尿后症状

      尿不尽、残余尿增多:残余尿是膀胱逼尿肌失代偿的结果。当残余尿量很大,膀胱过度膨胀且压力很高,高于尿道阻力,尿便自行从尿道溢出,称充溢性尿失禁。有的患者平时残余尿不多,但在受凉、饮酒、憋尿,服用药物或有其他原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时,可突然发生急性尿潴留。患者尿潴留的症状可时好时坏。部分患者可以是急性尿潴留为首发症状。

      4.其他症状

      (1)血尿前列腺黏膜上毛细血管充血及小血管扩张并受到增大腺体的牵拉或与膀胱摩擦,当膀胱收缩时可以引起镜下或肉眼血尿,是老年男性常见的血尿原因之一。膀胱镜检查、金属导尿管导尿、急性尿潴留导尿时膀胱突然减压,均易引起严重血尿。

      (2)泌尿系感染尿潴留常导致泌尿系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且伴有尿痛。当继发上尿路感染时,会出现发热、腰痛及全身中毒症状。平时患者虽无尿路感染症状,但尿中可有较多白细胞,或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手术前应治疗。

      (3)膀胱结石下尿路梗阻,特别在有残余尿时,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延长,可逐渐形成结石。伴发膀胱结石时,可出现尿线中断,排尿末疼痛,改变体位后方可排尿等表现。

      (4)肾功能损害多由于输尿管反流,肾积水导致肾功能破坏,患者就诊时的主诉常为食欲不振、贫血、血压升高,或嗜睡和意识迟钝。因此,对男性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肾功能不全症状,应首先排除前列腺增生。

      (5)长期下尿路梗阻可出现因膀胱憩室充盈所致的下腹部包块或肾积水引起的上腹部包块。长期依靠增加腹压帮助排尿可引起疝、痔和脱肛。
      前列腺增生症诊断
      前列腺增生患者由于为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诊断时应重视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详细体检、化验,注意心、肺、肝、肾功能。排尿困难症状结合诸项检查,可明确诊断。

      1.IPSS评分

      1995年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推出了IPSS评分体系,力图将症状学量化便于比较和协助诊断,也可作为治疗后评价标准。该体系通过6个问题回答确定分数,最高达35分,目前认为7分以下为轻度,7~18分中度,18分以上为重度,需外科处理。IPSS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判断BPH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最佳手段,临床工作中可采取此评分体系协助诊疗。

      2.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为简单而重要的诊断方法,在膀胱排空后进行。应注意前列腺的界限、大小、质地。前列腺增生时,腺体可在长度或宽度上增大,或二者均有增大。临床用不同方法描述前列腺增大的程度。

      但直肠指诊估计前列腺大小有一定误差。如中叶突向膀胱,直肠指诊时前列腺腺增大则不明显。同时,直肠指诊如发现前列腺上有可疑硬结,应作穿刺活检,以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同时应注意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以排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3.B超检查

      用B超检查,观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及结构。常用的方法有经直肠及经腹超声检查。前者较准确但设备要求高,后者简单可普及。

      经直肠B超检查时还可以从排尿期声像图,判断尿道的变形、移位,了解下尿路梗阻的动态变化,也可了解治疗后状态。经腹B超检查在国内应用较普遍,观察腺体内部结构不如经直肠B超检查。

      4.尿流动力学检查

      尿流动力学检查可较完整地对排尿功能作出客观评价。其中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时间及尿量意义较大。最大尿流率为重要的诊断指标。应注意尿量对最大尿流率结果的影响。检查过程中排尿量为250~400ml者为本项检查的最佳尿量,150~200ml者为最小尿量。对多数50岁以上男性而言,最大尿流率达到15ml/s即属正常。测定尿流率时,可同步进行膀胱测压有助于判断逼尿肌功能及其损害程度,以准确掌握手术时机。下尿路梗阻后,如逼尿肌持续有无抑制性收缩,将会进展为低顺应性和高顺应性膀胱,手术后尿流率虽可恢复正常,但逼尿肌功能有时却难以恢复。

      5.残余尿测定

      由于膀胱逼尿肌可通过代偿的方式克服增加的尿道阻力,将膀胱内尿液排空,因此前列腺增生早期无残余尿也不能排除下尿路梗阻的存在。一般认为残余尿量达50~60ml即提示膀胱逼尿肌处于早期失代偿状态。

      排尿后导尿测定残余尿较准确。用经腹B超测定残余尿的方法更加简便,患者无痛苦,且可重复进行。但残余尿量较少时则测量不够准确。静脉肾盂造影在膀胱充盈期及排尿后各摄片一张以观察残余尿的方法,因不能定量实用价值不大。同位素浓度测定,即浓度定量,可根据不同浓度溶液容量的方法测定,为最准确的方法,但成本较高,难以普及。

      6.泌尿系造影

      前列腺增生时,膀胱底部可抬高、增宽,静脉尿路造影片上可见两侧输尿管口间距增大,输尿管下段呈钩形弯曲,如有肾和输尿管积水多为双侧性,但扩张程度也可能并不一致。膀胱区可见突出的充盈缺损,为前列腺突入所致。

      7.膀胱镜检查

      正常人精阜至膀胱颈部的距离约2cm,颈部呈凹面,后唇平坦。前列腺增生时后尿道延长,颈部形态随各叶增生程度而改变,自凹面消失至腺叶凸出。尿道受压变为裂缝。膀胱底部下陷,输尿管口间距及与膀胱颈距离增宽。输尿管间嵴可肥厚,膀胱壁有小梁、小房或憩室形成。

      8.其他

      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无特殊价值,但可协助鉴别早期前列腺癌。

      临床中本症的诊断主要靠病史、直肠指诊及B超检查。膀胱镜检查在必要时可施行,并需进一步了解有无上尿路扩张及肾功能损害,有无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糖尿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炎及心血管疾病,最后估计全身情况及决定治疗方案。
      前列腺增生症鉴别诊断
      1.膀胱颈挛缩

      患者有下尿路梗阻症状,直肠指诊未发现前列腺明显增大,除可能系增大腺叶突向膀胱外,还应考虑膀胱颈挛缩的可能。一般认为膀胱颈挛缩继发于炎症病变。膀胱颈部平滑肌为结缔组织所代替,可伴有炎症。膀胱颈挛缩患者有较长的下尿路梗阻病史。膀胱镜检查时,膀胱颈抬高,后尿道与膀胱三角区收缩变短。膀胱镜下见前列腺段尿道无挤压变形,尿道内口缩小。而单纯的前列腺增生腺叶突向膀胱颈部时,被柔软黏膜覆盖,膀胱三角区下陷,后尿道延长。

      膀胱颈挛缩可同时伴有前列腺增生,由于增生腺体与外科包膜之间分界不清,摘除术常较困难,且腺体较直肠指诊或B超预测者明显为小。如摘除腺体后不同时处理挛缩的膀胱颈,下尿路梗阻难以解除。

      治疗可试用?-受体阻滞剂。如症状严重,反复发作尿路感染,或尿流动力学检查异常时,可考虑行经尿道电切,耻骨上经膀胱颈楔形切除或膀胱颈Y-V成形术。

      2.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尤其是导管癌类型可能以下尿路梗阻为首发症状。部分患者则是在前列腺增生的同时伴发前列腺癌,血清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多>10.0ng/ml。直肠指检前列腺表面不光滑,岩石样感觉。经直肠活检,B超引导更佳,经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3.神经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

      常表现为下尿路排尿异常,尿失禁等表现。需详细询问有无外伤史,检查有无提肛反射,应依靠尿流动力学检查加以排除,如充盈性膀胱测压,尿道压力图,压力/流率同步检测 。

      4.无力性膀胱(膀胱壁老化)

      表现为尿潴留、下尿路排尿异常,大量残留尿,应与前列腺增生相鉴别,应排除损伤、炎症、糖尿病等因素,主要也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特别尿道压力图,压力/流率同步检测加以鉴别。膀胱压图显示膀胱压力低,无收缩压力波形等。
      前列腺增生症治疗
      前列腺增生的危害性在于引起下尿路梗阻后所产生的病理生理改变。其病理个体差异性很大,而且也不都呈进行性发展。一部分病变至一定程度即不再发展,所以即便出现轻度梗阻症状也并非均需手术。

      1.观察等待

      对症状轻微,IPSS评分7分以下可观察,无需治疗。

      2.药物治疗

      (1)5?-还原酶抑制剂研究发现5?-还原酶是睾酮向双氢睾酮转变的重要酶。双氢睾酮在前列腺增生中有一定的作用,因此采用5?-还原酶抑制剂可以对增生予以一定的抑制。

      (2)?-受体阻滞剂目前认为此类药物可以改善尿路动力性梗阻,使阻力下降以改善症状,常用药有高特灵等。

      (3)抗雄激素药应用最广者为孕酮类药物。它能抑制雄激素的细胞结合和核摄取,或抑制5?-还原酶而干扰双氢睾酮的形成。孕酮类药中有甲地孕酮、醋酸环丙氯地孕酮、醋酸氯地孕酮、己酸孕诺酮等。氟丁酰胺是非甾体抗雄激素药,亦能干扰雄激素的细胞摄取及核结合。抗雄激素药使用一段时间后能使症状及尿流率改善,残余尿减少,前列腺缩小,但停药后前列腺又增大,症状亦复发,且近年发现此类药物可以加重血液黏滞度,增加心脑血管栓塞发生率。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垂体有高度选择作用,使之释放LH及FSH。长期应用则可使垂体的这一功能耗尽,睾丸产生睾酮的能力下降,甚至不能产生睾酮而达到药物除睾的作用。

      (4)其他包括了M受体拮抗剂,植物制剂,中药等。M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膀胱M受体,缓解逼尿肌过度收缩,降低膀胱敏感性,从而改善BPH患者的贮尿期症状。植物制剂如普适泰等适用于BPH及相关下尿路症状的治疗。

      综上所述,进行药物治疗前对病情应有全面估计,对药物的副作用及长期用药的可能性等也应充分考虑。观察药物疗效应长期随访,定期行尿流动力学检查,以免延误手术时机。

      3.手术治疗

      手术仍为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治疗方法。

      手术适应证为:①有下尿路梗阻症状,尿流动力学检查已明显改变,或残余尿在60m以上;②不稳定膀胱症状严重;③已引起上尿路梗阻及肾功能损害;④多次发作急性尿潴留、尿路感染、肉眼血尿;⑤并发膀胱结石者。对有长期尿路梗阻,肾功能已有明显损害,严重尿路感染或已发生急性尿潴留的患者,应先留置导尿管解除梗阻,待感染得到控制,肾功能恢复后再行手术。如插入导尿管困难或插管时间长已引起尿道炎时,可改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应严格掌握急诊前列腺切除手术的适应证。

      4.微创治疗

      (1)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主要是电极金属材料学创新,使其生物学热效应不同于前者。由于热转化快,可产生400℃高温,迅速造成组织汽化,或产生凝固性坏死,其止血特点极其显著,因此临床应用显示:①适应证增加:60g以上的腺体可施行。②术野清晰:由于止血效果显著,冲洗液清晰,便于手术。③手术时间减少:由于减少了止血步骤,故手术切除加快,缩短了手术时间。④并发症减少:不易产生水中毒(凝固层厚),清晰术野减少了误伤,不易产生括约肌及包膜损伤。⑤术后恢复快:冲洗时间缩短。

      (2)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是使用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并以与单极TURP相似的手术方式经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

      (3)冷冻治疗系使前列腺经深低温冷冻后组织坏死腐脱,达到冷冻前列腺切除的目的。可经尿道进行,操作简单,适用于年龄大,不能耐受其他手术的患者。据文献报道,大部分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可解除或改善,残余尿减少。但冷冻治疗有一定盲目性,冷冻深度及广度不易掌握。冷冻后再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以清除冷冻后的残留增生组织,可明显减少出血。

      (4)微波治疗系利用微波对生物组织的热凝固原理以达到治疗目的。微波放射极的放置可通过直肠超声波定位,或经尿道镜直视下定位。后者可准确地避开尿道外括约肌,减少尿失禁的并发症。

      (5)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热效应凝固汽化或切除前列腺组织,方法类似经尿道腔内操作。有表面照射,有插入热疗,也有利用激光束切除腺体。疗效肯定的是用激光剜除腺体,从膀胱将组织粉碎吸出,远期疗效和价格性能比有待观察。

健脑安神胶囊的用法用量

追风活血膏的用法用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