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荆防败毒丸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7411
荆防败毒丸的功效与作用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2-12-18 15:52:48

荆防败毒丸可以起到清热散风的功效,还能够达到发表解肌的作用,该药物的主要成分含有防风,另外也含有党参和甘草等成分,可用在感冒所造成的恶寒发热的治疗,另外还可用于头痛以及咳嗽症状的缓解。

服用该药物时不能吃油腻、生冷以及辛辣的食物,而且还要忌烟、忌酒。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4-01-27 04:04:55

    《摄生众妙方》卷八:荆防败毒散处方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防风荆芥桔梗川芎各4.5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疏风解表,败毒消肿。治凤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白,脉浮者;疮肿初起,见表寒证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温服。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八《回春》卷八:荆防败毒散处方防风、荆芥、羌活、独活、柴胡、前胡、薄荷、连翘、桔梗、枳壳、川芎、茯苓、金银花、甘草。制法上锉。功能主治散毒。主痈疽疔肿,发背乳痈,憎寒壮热,甚者头痛拘急,状以伤寒,12日至45日者。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疮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大便不通,加大黄、芒消;热甚痛急,加黄芩、黄连。摘录《回春》卷八《医统》卷九十一:荆防败毒散处方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桔梗、枳壳、天麻、地骨皮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痘疹始终热毒之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微汗热退为佳。初出不快,加紫草、紫苏、姜蚕、葱白;泄泻、加猪苓、泽泻,去紫草;热胜谵语,烦渴,加辰砂六一散调服。摘录《医统》卷九十一《外科心法》卷七:荆防败毒散处方芎藭1钱,茯苓1钱,枳壳1钱,前胡1钱,柴胡1钱,羌活1钱,独活1钱,荆芥1钱,防风1钱。功能主治小儿黄水疮,瘭疮。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煎服。临床应用1.黄水疮:一小儿头面患疮数枚,作痒,出水,水到处皆溃成疮,用绿豆粉、松香为末,香油调敷,饮以荆防败毒散而愈。2.瘭疮:一小儿头面胸腹患水泡数枚,溃而成疮。此因风邪乘于皮肤而然。饮荆防败毒散,更以牛粪烧存性为末敷之而愈。摘录《外科心法》卷七《医学正传》卷八:荆防败毒散别名消风败毒散处方柴胡4分,甘草4分,人参4分,桔梗4分,川芎4分,茯苓4分,枳壳4分,前胡4分,羌活4分,独活4分,荆芥穗4分,防风4分。制法上细切,作1服。功能主治发散痘疹,疏解寒热。主痈疽疮疡初起,发热,脉浮数,及水肿邪在表者;伤寒温春发斑重者;痘疹,及时气风

    详见百科词条:荆防败毒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6:06:30 共3028字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1-27 04:04:55

      荆防败毒散和人参败毒散的区别是成分组成不同和药用特性不同。荆防败毒由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甘草等中草药组成。药用特性为发散风寒,解表祛湿,一般用于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紧者等症状。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而人参败毒散是由柴胡,甘草,桔梗,人参等十味药材制成的散剂,味辛,苦。具有抗炎,解热,镇痛,护肝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婴幼儿腹泻等症。

  • 离亭燕
    回复
    2024-01-27 04:04:55

    畜禽养殖中,冬天用荆防败毒散,夏天用清瘟败毒散的原因是:荆防败毒散主要治疗风寒感冒和流感,而清瘟败毒散则用于夏季的风热感冒。两个药方的药材不同,药效也有所区别。荆防败毒散主要成分有防风、荆芥、独活、羌活、柴胡等中药材,主要治疗风寒感冒和流感,而清瘟败毒散则由多种中药材组成,具体成分可以参考药品说明书。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畜禽容易感染风热感冒,因此使用清瘟败毒散可以起到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作用,有效缓解畜禽的感冒症状。而在冬季,由于天气骤然变冷,畜禽容易感染风寒感冒,因此使用荆防败毒散可以起到散寒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有效缓解畜禽的感冒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药品的使用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

  • 木槿
    回复
    2024-01-27 03:03:45

    简要论述如何理解中医治疗方法中的“逆流挽舟法”,代表方药有荆防败毒散。

    中医治疗方法中的“逆流挽舟法”是指通过相应的治疗手段,逆转或扭转病理过程,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荆防败毒散是一种代表性的中药方剂,常被用于治疗败毒类疾病。

    1.逆流挽舟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逆流挽舟法是中医治疗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强调通过采取逆行的措施来阻止病情的进展和发展。该方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基于中医学中的逆行理论,即针对某些病理变化采取逆向操作,重新引导和调整生理机能。逆流挽舟法在临床实践中常常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如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以增强疗效。

    2.荆防败毒散的成分和功效

    荆防败毒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荆芥、桃仁、薄荷、半夏、黄连等多味药物组成。它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痰、理气止痛的功效,对败毒类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荆防败毒散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由风热、湿热引起的病症,可缓解症状、促进病情康复。

    3.荆防败毒散在逆流挽舟法中的应用

    逆流挽舟法在中医治疗中强调通过略做逆向处理来纠正病理变化,而荆防败毒散作为代表方药之一,常常被用于这种治疗策略中。荆防败毒散的清热解毒功效可以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减轻病情,达到逆转病理过程的目的。同时,荆防败毒散的利湿化痰和理气止痛作用可以改善症状,促进病情的康复。

    4.其他逆流挽舟法的应用领域

    逆流挽舟法并非仅限于荆防败毒散的应用领域,它在中医治疗中还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肿瘤治疗中,逆流挽舟法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抑制肿瘤生长的进程,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逆流挽舟法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纠正心血管系统的异常变化,减轻症状。

石淋通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荆防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