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清暑益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7910
清暑益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2-12-18 15:52:48

清暑益气丸可以起到祛暑利湿的作用,也可以起到生津补气的疗效。通常可以用于气津两伤以及中暑受热的治疗,一般可以改善患者出现的四肢倦怠以及头晕身热的症状,同时也可以缓解出现的口干口渴以及自汗心烦等症状。清暑益气丸属于一种国药准字批准文号的药物。需要密封存放。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泠青沼
    回复
    2024-01-27 18:18:28


  • 徐长卿
    回复
    2024-01-27 18:18:28

    方中葛根辛凉解表,清热祛湿,为君药。黄芪,人参益气健脾;麦冬,五味子,当归养阴生津,共为臣药。苍术,白术燥湿健脾;青皮,陈皮理气和中;黄柏清热燥湿;泽泻清热利湿;六神曲健脾消食;升麻发散暑邪;甘草益胃和中,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祛暑利湿,补气生津之功。

  • 祝由师
    回复
    2024-01-27 17:17:18

    (1)祛暑丸。本方系由香薷散与二陈汤加减衍化而成,功能解表祛暑,燥湿健脾。主治暑湿夹寒,湿重于热的证候。方中用香薷、藿香、苏叶、荷叶解表祛暑为君药;苍术、厚朴、陈皮、木瓜、白扁豆、茯苓化湿醒脾为臣药;檀香芳香辟秽解暑为佐药;甘草调和药力并能益气为使药。全方配伍共奏解表祛暑、芳香和胃、燥湿健脾之功。

    (2)暑湿感冒冲剂。本方适宜于感受暑湿兼夹风寒的感冒病证。

    方中藿香、佩兰芳香化浊、清暑祛湿为君药;苏叶、白芷、防风发散寒湿而不伤卫气为臣药;半夏、陈皮、草果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茯苓、大腹皮化湿理脾,共为佐使药。全方配伍体现芳香化湿与醒脾燥湿并用的特点,具有清暑化湿、辛散风寒、健脾理气的作用。

    (3)金衣祛暑丸。本方常用于夏月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者。方取藿香、香薷、紫苏叶为君药,发散风寒,芳香化湿;取木瓜、茯苓为臣药,以除内伤湿滞;取丁香、檀香为佐药,温中行气醒脾;甘草为使药,以调和诸味。全方共奏祛暑化湿、解表散寒的功效。

    (4)藿香正气丸(水)。藿香正气丸是藿香正气散的新型制剂。

    本方乃是祛暑化湿的常用方药,尤其对夏月湿阻较重的暑湿证,治疗功效尤为突出。对于非暑天感冒而见脾胃湿阻证者,亦有较佳治疗作用。

    (5)清暑益气丸。为清暑益气汤的蜜丸制剂。方中以益气固表的黄芪为君药;辅人参、白术益气健脾,资助黄芪补脾祛湿为臣;佐以当归养血,麦冬、五味子生津,葛根升阳鼓舞胃气,泽泻利湿,黄柏清热燥湿,青皮、陈皮、苍术、神曲燥湿健脾化滞;使以甘草和中。

    全方诸药相伍,有益气清暑、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气虚体弱感受暑湿的感冒,投用本方,既清补又燥湿,效如桴鼓。

    (6)小儿暑感宁糖浆。本方为黄连香薷饮加味而制成的糖浆。

    方用香薷、佩兰、扁豆花芳香化湿,厚朴化湿和中;黄连、黄芩、芦根、青蒿清热;杏仁宣肺,薄荷透表,芥穗清头目;滑石、甘草(即六一散)利湿,使湿浊从下走泄。诸药配伍,清暑祛湿作用较强。

    用于小儿夏季感受暑湿者为宜。

清感九味丸的功效与作用

清暑解毒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