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云芝菌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4813
云芝菌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2-12-18 15:52:48

云芝菌胶囊具有的功效为调整免疫功能,本药物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患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患者,另外对于早期肝硬化的疾病患者服用该药物后,也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云芝菌胶囊属于一种中成药物,成分主要由云芝菌培养物组合而成,药物的处方类型为处方药。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空青
    回复
    2024-01-28 08:08:40


  • 冉冉云
    回复
    2024-01-28 08:08:40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中医大辞典》·云芝 3.1云芝的别名3.2来源及产地3.3性味归经3.4功能主治3.5云芝的用法用量3.6化学成分3.7云芝的药理作用 4《中华本草》·云芝 4.1拼音名4.2云芝的别名4.3来源4.4原形态4.5生境分布4.6性状4.7化学成份4.8云芝的药理作用4.9鉴别4.10性味4.11归经4.12功能主治4.13云芝的用法用量4.14云芝的临床应用4.15摘录 5云芝药典标准 5.1品名5.2来源5.3性状5.4鉴别5.5检查 5.5.1水分5.5.2总灰分5.5.3酸不溶性灰分 5.6浸出物5.7含量测定 5.7.1总糖5.7.2单糖 5.8云芝饮片 5.8.1炮制5.8.2性味与归经5.8.3功能与主治5.8.4用法与用量5.8.5贮藏 5.9出处 6参考资料附:1用到中药云芝的方剂2用到中药云芝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云芝*云芝药品说明书 1拼音

    yún zhī

    2英文参考

    Coriolous Dersicolor(Fr.)Que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中医大辞典》·云芝

    云芝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用真菌》[1]。

    3.1云芝的别名

    黄云芝、灰芝[1]

    3.2来源及产地

    多孔菌科植物彩绒革盖菌Polystictus versicolor (L.)Fr.的子实体或培养的菌丝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1]

    3.3性味归经

    甘、淡,寒。入肝、脾、肺经。[1]

    3.4功能主治

    健脾利湿,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抗肿瘤。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慢性支气管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咽喉疼痛,多种肿瘤,类风湿关节炎,白血病,流行性出血热。[1]

    3.5云芝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宜煎24小时以上,现制成片剂、冲剂、胶囊、注射剂使用。[1]

    3.6化学成分

    本品含聚葡萄糖云芝多糖(coriolan)和有蛋白键结构的多聚糖PSK[1]。

    3.7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1]。

    4《中华本草》·云芝4.1拼音名

    Yún Zhī

    4.2云芝的别名

    杂色云芝、黄云芝、灰芝、瓦菌、彩云革盖菌、多色牛肝菌、红见手、千层蘑、彩纹云芝

    4.3来源

    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彩绒革盖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iolus versicolor(L.ex Fr.)Quel.[Polystictus versicolor(L.)F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4.4原形态

    彩绒革盖菌 子实体一年生。革质至半纤维质,侧生无柄,常覆瓦状叠生,往往左右相连,生于伐桩断面上或倒木上的子实体常围成莲座状。菌盖半圆形至贝壳形,(16)cm×(110)cm,厚13mm;盖面幼时白色,渐变为深色,有密生的细绒毛,长短不等,呈灰、白、褐、蓝、紫、黑等多种颜色,并构成云纹状的同心环纹;盖缘薄而锐,波状,完整,淡色。管口面初期白色,渐变为黄褐色、赤褐色至淡灰黑色;管口圆形至多角形,每1mm间35个,后期开裂,菌管单层,白色,长12mm。菌肉白色,纤维质,干后纤维质至近革质。孢子圆筒状,稍弯曲,平滑,无色,(1.52)μm×(25)μm。

    4.5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多种阔叶树的枯立木、倒木、枯枝及衰老的活立木上,偶见生于落叶松、黑松等针叶树腐木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4.6性状

    1.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菌盖扇形、半圆形或贝壳形。常数个叠生成覆瓦状或莲座状,直径110cm,厚14mm,表面密生灰、褐、蓝、紫、黑等颜色的绒毛,并构成多色的狭窄同心性环带,边缘薄,全缘或波状,管口面灰褐色、黄棕色或浅黄色,管口类圆形或多角形,部分管口齿裂,每1mm间35个。革质,不易折断。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本品纵切面置解剖镜下观察,皮壳外侧为绒毛层,为长短不等的菌丝,菌丝不分枝;皮壳菌丝排列紧密,菌丝胞腔含有众多色素颗粒。菌肉层厚,无色,菌丝紧密排列。最下方为菌管层,菌管排列整齐。

    粉末特征:①孢子圆筒形,稍弯曲,大小不匀,长57μm,直径23μm,外壁平滑,无色,内壁浅褐色。②绒毛菌丝无色,单个或数个相连,不分枝,直径35μm,壁上有多枝颗粒状物质。③骨架菌丝较粗,直径57μm,不分枝,壁较平直,无色。④生殖菌丝直径34μm,不分枝,壁平直、极薄、透明。⑤缠绕菌丝较细,直径1.54μm,常弯曲。

    4.7化学成份

    彩绒革盖菌培养物的菌丝中分得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5000300000。

    4.8云芝的药理作用

    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云芝菌体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可加强其吞噬作用,对环磷酰胺引起的脾脏萎缩具有对抗作用。云芝菌体多糖及滤液多糖能使胸腺缩小、脾重增加。有人认为和文献报道的短小棒状杆菌的作用颇相类似。国产云芝胞内多糖明显增加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活性,明显增加小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宋氏痢疾杆菌及绿脓杆菌感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云芝多糖肽(PSP)100800μg/ml 能使淋巴细胞明显增殖,小鼠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25mg/kg抑制活化T细胞产生白介素2(IL2)和T细胞中介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如同时给予PSP 25mg/kg,连续5天,可对抗上述免疫抑制效应。PSP10100μg/ml浓度时可使人外周白细胞产生α和γ干扰素(IFN)的能力较对照组提高8倍和4倍。此外,PSP还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云芝多糖(PSK)对用60Co 200γ全身一次照射,造成小鼠免疫功能低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明显增加被照射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和脾指数,认为对巨噬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干扰素诱生和促诱生的试验结果表明,云芝多糖肽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与它具有干扰素诱生和促诱生能力有关。大鼠连续口服云芝多糖肽20g/kg/天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血清IgG滴度明显升高,还可取消大鼠隔日服环磷酰胺400mg/kg对自然杀伤细胞功能的抑制。用化学发光法观察到,云芝多糖经腹腔注射后,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功能对叔丁基氢过氧化物损伤的抵抗力。云芝多糖处理的巨噬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基础活力显著提高,在叔丁基氢过氧化物作用下,云芝多糖处理的巨噬细胞仍有较高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说明云芝多糖作为免疫 *** 剂具有能提高抗氧化酶活力,保护巨噬细胞抵抗活性氧损伤的作用。服用云芝多糖的恶性肿瘤患者,其T3、T4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计数,均较眼药前显著增加,认为是一种较好的生物反应调节剂。云芝多糖对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LDL)损害小鼠巨噬细胞造成的脂肪堆积,有保护作用,并能抑制巨噬细胞泡沫样变性,提高巨噬细胞反应能力。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白细胞减少有明显的回升作用,能激活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可显著提高脾细胞产生的IL2、淋巴毒素和γ干扰素的水平,显著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和IL1的能力。

    2.抗肿瘤作用:云芝多糖(PSK)对肉瘤S180、白血病L1210和腺癌755均有抑制作用。肿瘤移植前10天给小鼠服用云芝提取物,对小鼠移植后12天的腹水型肉瘤S1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移植后22天抑瘤作用减弱。不同地区的野生云芝提取物进行比较,无论陜西云芝或长白山云芝,对S180都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云芝菌株在真菌体内积累多糖,还向培养液分泌胞外多糖,前者是葡聚糖,能抑制小鼠S180,并对巨噬细胞有激活作用。后者为多种单糖组成的杂多糖,有一定程度的免疫活化作用,但无明显抑瘤作用。粗制品如云芝菌丝热水提取物,对S180抑制率为77.5%,精制品活性加大,对S180抑制率达99.3%。由于PSK能明显抑制动物多种肿瘤,抗瘤谱较广,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故已引起广泛的注意,并已有许多资料证明其抗瘤作用是确定的。PSK由于提取方法不同,抑瘤率有所差别,实验表明:氧化还原及部分水解法提取的多糖,抑瘤作用较强。经气化、还原提取的多糖能显著延长生存率。

    陜西云芝提取物对皮下移植的腹水肝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没有激发增强作用,吞噬活性较低,但对S180,巨噬细胞受到激活,吞噬功能增强,说明对不同肿瘤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PSK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有一定的关系。云芝多糖肽(psp)可使小鼠血清溶血素、IgG、补体C3明显提高,对S180的抑瘤率为35%69%。抑瘤率比PSK低。PSP12g/kg,连续给药1520d.对裸鼠人肺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0%70%,在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未见血液和体重变化等毒副反应。从PSP粗浸膏中分离到新的小分子肽,相对分子质量10K较PSP(100K)为小,对人的白血病细胞HL60、直肠瘤细胞LS174T、肝癌细胞SMMU7721和胃癌细胞SCG7901具有强大的细胞毒作用。对HL60的IC50为30μg/ml,小分子肽对白血病细胞和SCG7901的抑制率明显高于PSP和PSK组,在增加白细胞数和IgG水平上亦具有增强免疫的效果。于接种前2星期使用,可减轻接种癌细胞裸鼠瘤块的发生。PSk作为化学预防剂,可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生长过程,加强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作用,有抗畸变,预防染色体损伤和免疫调节作用。

    3.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实验证明云芝多糖(PSK)能有效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PSK组主动脉粥样斑块表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心壁内冠状动脉大、中分支的狭窄程度也轻于对照组。PSK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脂质过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能有效地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增强巨噬细胞硒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的基因表达。提高巨噬细胞免疫反应能力和抑制其泡沫样变性、对抑制动脉硬化有有益的作用,可减轻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对已形成粥样硬化的家兔,也有治疗作用。实验证明PSK能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对乙酰低密度脂蛋白(ac LDL)的结合,内移和降解,整体发挥降脂、抗动脉硬化作用。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云芝多糖(PSK)能改善小鼠和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对东莨菪堿所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SK能增强戊巴比妥的催眠作用,云芝多糖肽(PSP)也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抑制小鼠的痛反应,但起效慢,持续时间长。

    5.其他作用:5.1.降血糖作用:小鼠血糖高达362.4mg/100ml,用云芝多糖(PSK)后可降至126.6mg/100ml,对正常血糖无影响。对正常小鼠注射四氧嘧啶后血糖升高355.6mg/100ml,如预先给予PSK,则血糖仅上升至209mg/100ml,表明具有防治血糖升高作用。

    5.2.PSP对大鼠应激性、幽门结扎型、醋酸型和吲哚美辛(消炎痛)型等实验性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3.PSK含多种氨基酸、糖肽及多种微量元素钙、锗、镁、铁、锌等。云芝胞内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肝炎作用,可改善体虚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PSK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PSK和云芝胞内多糖,可显著保护流感病毒静脉感染所致死亡和肝脏病理损伤。对小鼠疱疹病毒静脉注射所致死亡和肝病变有23.8%28.6%的保护作用。

    5.4.PSk可明显增加果蝇的吃食次数、交配次数和第一子代的仔蝇数。并延长雌蝇的平均寿命、最高寿命和半数死亡时间。但对雄蝇作用较差,并不延长平均寿命和半数死亡时间。

    5.5.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表明:PSK和我国提取的PV1对致突变剂环磷酰胺引起的染色体损伤有对抗作用。对香烟烟雾染毒致突变也有对抗作用。PSK对内源性细胞毒因子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5.6.PSK具有防止氧化损伤和抗伤害作用。对巴豆油、烟雾和内毒素等物质的致炎有对抗作用,对氯化钡致心律失常、肾上腺素诱发急性肺水肿小鼠能显著延长其存活时间和存活率。

    6.毒性及不良反应:云芝多糖肽(PSP)小鼠腹腔半数致死量为300.36mg/kg,口服最大耐受量为20g/kg,尚未见小鼠死亡,说明其最小致死量MLD>20g/kg。大鼠口服PSK1.5g/kg(为临床剂量的130倍),连续60天,20只大鼠无一死亡,表明口服用药无长期毒性反应。实验表明PSK为一毒性很低的物质,也无致突变作用。

    4.9鉴别

    取本品粗粉2g,加水20ml,水浴加热1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加堿性酒石酸铜试液45滴,水浴上加热5分钟,生成红色沉淀。(检查还原糖)

    4.10性味

    甘;淡;微寒

    4.11归经

    肝;脾;肺经

    4.12功能主治

    健脾利湿;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抗肿瘤。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慢性支气管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多种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白血病

    4.13云芝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宜煎24小时以上。或制成片剂、冲剂、注射剂使用。

    4.14云芝的临床应用

    1.云芝肝泰冲剂:云芝多糖(以粗提物的多糖含量折算)74g,蔗糖适量。取云芝多糖及蔗糖,混合,加水适量,制粒,5060℃干燥,整粒,分装,制成1000g,每袋5g,含云芝多糖0.37g。本品为灰褐色颗粒,气微,味甘、淡。功能益气养肝。为免疫调节剂。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温开水送服,每次1袋,每日23次。(《吉林省药品标准》1986年)2.云芝多糖片:云芝多糖(粗品)250g,可可粉20g,蔗糖170g,糊精50g。称取云芝多糖(粗品)加辅料混合均匀,用60%乙醇适量制粒,干燥,压片,包衣,每片重0.25g。本品除去糖衣后,显棕黑色,味甜微酸涩,有可可香气。取本品除去糖衣,研碎加水,水浴温浸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加乙醇,振摇,静置后滤过,沉淀用60%乙醇洗涤,弃去洗液。取沉淀连同滤纸置热水中溶解,滤过。取滤液加微过量的堿性酒石酸铜试液,沸水中加热至溶液保持蓝色,滤过,滤液加盐酸液置沸水中加热,冷却后用稀堿液中和,再加堿性酒石酸铜试液,沸水中加热,产生大量红色沉淀;取滤液加水及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液,溶液显蓝绿色;将滤液滴于滤纸上,加0.2%茚三酮试液加热,显紫红色。功能益气养肝,为免疫调节剂。用于迁延性、慢性活动期肝炎等病症。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辽宁省药品标准》1987年)3.香云肝泰冲剂:云芝、香菇多糖清膏(3:2)适量(相当于蛋白多糖28g),蔗糖820g,糊精适量,制成1000g。取香菇、云芝多糖清膏,加蔗糖粉与糊精混匀,加水适量制成软材,制颗粒,在5060℃干燥,整粒,分装,即得。本品为深褐色颗粒,气微味甜。每袋5g,每1g含蛋白多糖以葡萄糖(C6H12O6)计算,应不少于28mg。功能调节免疫和降低丙氨酸转氨酶。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并用于肿瘤的综合治疗。口服,每次1袋,每日2次,开水冲服。(《江苏省药品标准》1985年)4.云芝菌胶囊:云芝菌培养物。取云芝菌培养物清膏320g,加辅料适量,干燥,粉碎,过筛,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本品内容物为棕褐色的粉末,味酸、微苦涩。本品水溶液滴于滤纸上,干后加茚三酮试液,在100℃烘约5分钟,显紫色斑点。功能益气养肝,扶正固本。调整免疫功能,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也可用于早期肝硬化。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四册)1991年〕

    4.15摘录

    《中华本草》

    5云芝药典标准5.1品名

    云芝

    Yunzhi

    CORIOLUS

    5.2来源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 (L.exFr.)Quel的干燥子实体。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5.3性状

    本品菌盖单个呈扇形、半圆形或贝壳形,常数个叠生成覆瓦状或莲座状;直径l~l0cm,厚1~4mm。表面密生灰、褐、蓝、紫黑等颜色的绒毛(菌丝),构成多色的狭窄同心性环带,边缘薄;腹面灰褐色、黄棕色或淡黄色,无菌管处呈白色,菌管密集,管口近圆形至多角形,部分管口开裂成齿。革质,不易折断,断面菌肉类白色,厚约1mm;菌管单层,长0.5~2mm,多为浅棕色,管口近圆形至多角形,每1mm有3~5个。气微,味淡。

    5.4鉴别

    (1)本品纵切面:皮壳外侧为绒毛层,为长短不等的菌丝,菌丝不分枝;皮壳菌丝紧密排列,菌丝胞腔内含众多的色素颗粒。菌肉层厚,无色,菌丝排列紧密。最下方为菌管层,菌管排列整齐。

    粉末淡黄色。孢子卵圆形,长5~7μm,直径2~3μm,壁两层,外壁平滑无色,内壁浅揭色。菌丝分4种:绒毛菌丝无色,单个或数个相连,不分枝,直径3~5μm,菌丝壁有多数颗粒性物质;骨架菌丝较粗,直径5~7μm,不分枝,壁较平直,无色;生殖菌丝壁极薄,透明,直径3~4μm,不分枝,壁平直;缠绕菌丝较细,直径1.5~4μm,常弯曲。

    (2)取本品粗粉2g,加水20ml,置水浴中加热1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加堿性酒石酸铜试液4~5滴,置水浴上加热5分钟,生成红色沉淀。

    5.5检查5.5.1水分

    不得过13.0%(附录ⅨH第一法)。

    5.5.2总灰分

    不得过6.0%(附录ⅨK)。

    5.5.3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4.0%(附录ⅨK)。

    5.6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8.0%。

    5.7含量测定5.7.1总糖

    取本品粗粉约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水12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脱脂棉滤过,精密量取滤液40ml,加酚酞指示液1~2滴,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值至中性,加稀硫酸25ml,加热回流4小时,放冷,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值至中性,精密加入碘滴定液(0.1mol/L)25ml,逐滴加氢氧化钠试液4ml,边加边剧烈振摇,密塞,置暗处放置10分钟,加稀硫酸4ml,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Iml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9.008mg的无水葡萄糖(C6H1206)。

    5.7.2单糖

    精密量取总糖项下的滤液40ml,加酚酞指示液l~2滴,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值至中性,按总糖项下方法,自“精密加入碘滴定液(0.1mol/l)25ml”起,同法操作。每1ml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9.008mg的无水葡萄糖(C6H1206)。

    总糖的含量减去单糖的含量,即为云芝多糖的含量。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云芝多糖以无水葡萄糖(C6H1206)计,不得少于3.2%。

    5.8云芝饮片5.8.1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于燥。

    5.8.2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心、脾、肝、肾经。

    5.8.3功能与主治

    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胁痛,纳差,倦怠乏力。

    5.8.4用法与用量

    9~27g。

    5.8.5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5.9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6

  • 祝由师
    回复
    2024-01-28 07:07:30

      云芝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见过,也不了解云芝,更何况如何吃云芝!为此,下面我整理了云芝食用的相关知识以供大家阅读。

      云芝的基本介绍
      云芝主要是野生的云芝居多,生长于贵州、云南等省份的树林里,是一种真菌,而且药用价值非常高,比较喜爱湿润的地带,一般就是长在树上或者树根下,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从树里长出来的呢,而且一层一层的像云层一样,非常美丽,静静地看像一件艺术品。很多人都想知道云芝该如何食用以及作用,跟着万能的我来了解吧。
      云芝的食用方法
      一、云芝蜜茶

      原料:大枣60克,云芝、蜂蜜各适量。

      制法:1、云芝、大枣洗净。2、加水同煮,食用时加蜂蜜,代茶饮。

      功效:红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云芝有健脾利湿、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抗肿瘤的功效,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多梦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

      二、云芝肝泰

      成份:云芝提物物,云脂多糖。功效:免疫调节剂。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活动性肝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g,一日2??3次。

      三、云芝解毒汤

      材料:云芝、柴胡、白芍、茵陈、田基黄、垂盆草各适量、蜜枣2粒。做法:用清水4碗煎至1碗。云芝质地很硬,不能用来做菜,只能用以熬汤,味道比较苦。
      云芝的作用
      云芝是最具药用价值的真菌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癌、保肝等功效。云芝中主要活性成分为云芝多糖,云芝多糖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是良好的免疫增强剂,具有增强免疫细胞功能和识别能力,提高IgM的量等作用;云芝多糖同时具有保肝护肝作用,可显著降低血清转氨酶,对肝组织病变和肝坏死有明显的修复作用。云芝性寒,味微甘,有清热、消炎功效。
      云芝的临床应用
      1.云芝肝泰冲剂:

      云芝多糖(以粗提物的多糖含量折算)74g,蔗糖适量。取云芝多糖及蔗糖,混合,加水适量,制粒,50-60℃干燥,整粒,分装,制成1000g,每袋5g,含云芝多糖0.37g。该品为灰褐色颗粒,气微,味甘、淡。功能益气养肝。为免疫调节剂。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温开水送服,每次1袋,每日2-3次。(《吉林省药品标准》1986年)

      2.云芝多糖片:

      云芝多糖(粗品)250g,可可粉20g,蔗糖170g,糊精50g。称取云芝多糖(粗品)加辅料混合均匀,用60%乙醇适量制粒,干燥,压片,包衣,每片重0.25g。该品除去糖衣后,显棕黑色,味甜微酸涩,有可可香气。取该品除去糖衣,研碎加水,水浴温浸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加乙醇,振摇,静置后滤过,沉淀用60%乙醇洗涤,弃去洗液。取沉淀连同滤纸置热水中溶解,滤过。取滤液加微过量的碱性酒石酸铜试液,沸水中加热至溶液保持蓝色,滤过,滤液加盐酸液置沸水中加热,冷却后用稀碱液中和,再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沸水中加热,产生大量红色沉淀;取滤液加水及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液,溶液显蓝绿色;将滤液滴于滤纸上,加0.2%茚三酮试液加热,显紫红色。功能益气养肝,为免疫调节剂。用于迁延性、慢性活动期肝炎等病症。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

      3.香云肝泰冲剂:

      云芝、香菇多糖清膏(3:2)适量(相当于蛋白多糖28g),蔗糖820g,糊精适量,制成1000g。取香菇、云芝多糖清膏,加蔗糖粉与糊精混匀,加水适量制成软材,制颗粒,在50-60℃干燥,整粒,分装,即得。该品为深褐色颗粒,气微味甜。每袋5g,每1g含蛋白多糖以葡萄糖(C6H12O6)计算,应不少于28mg。功能调节免疫和降低丙氨酸转氨酶。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并用于肿瘤的综合治疗。口服,每次1袋,每日2次,开水冲服。

      4.云芝菌胶囊:

云芝胞内糖肽片的功效与作用

云香十五味丸的功效与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