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心里冷出虚汗怎么回事

时间: 阅读:13813
心里冷出虚汗怎么回事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2-12-18 15:52:48

心里冷出虚汗可能是由于感冒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肾阳虚所造成,另外与植物神经紊乱或者受到惊吓也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有伴随流鼻涕以及打喷嚏和咳嗽等症状,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感冒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氨酚黄那敏颗粒。但若是由于肾阳虚的原因,则需要使用附子理中丸或者肾气丸等药物进行改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4-01-30 02:02:59


  • 半夏
    回复
    2024-01-30 02:02:59

    手脚冰凉、易出汗,需要从两方面辩证说明这个问题,通常如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手脚冰冷易出汗,是属于身体的虚证之所在。男性通常以肾虚和气虚为主要原因,女性通常以阴虚和血虚作为主要病因。从西医学的角度来讲,手脚冰冷、易出汗通常是如下几个原因导致的:1、内分泌代谢类的疾病中,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时会出现手脚冰冷、易出汗。2、常见的休克,例如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性休克、分布性休克也会出现手脚冰凉、出汗、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面色苍白等临床症状。3、低血糖昏迷时也会出现手脚冰凉、易出汗的临床表现。4、在女性更年期时,雌孕激素分泌不平衡也会出现上述临床症状。
    一般手脚冰凉中医认为属于脾虚表现,比如四肢不温,或有的孩子伴有乏力,食欲不振。出汗多中医讲也跟脾虚有关,除了出汗外有的孩子伴有比如免疫力较低,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有的孩子比如烦躁,情绪不稳定,跟脾虚都有一定关系,所以像这类孩子从脾胃入手,一般以健脾为主,适当的促进宝宝的食欲,帮助吸收,这样手脚凉有一定的好处。出汗多在调脾胃的基础上适当的加益气、敛汗的药物,综合的治疗更好。
    当然还有其它表现,比如手脚发凉属于气血流通较差,有的胖孩子手脚较凉,出汗较多,属于气虚的表现,这种胖孩子活动量较少,气血流通较差,所以老手脚发凉。像这类孩子,适当鼓励多运动,气血流通的好点,特别末梢循环好点,手脚发凉也会好转,对出汗也有一定好处。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1-30 02:02:59

    顾名思义,“虚汗”多见于虚症。它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发生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汗为心之液”,若病人出汗太多或自汗、盗汗的病程持续时间过久,将导致精气耗伤,出现精神倦怠、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不思饮食、容易感冒、睡眠多梦等阴阳失调的症状,损害人体的身心健康,甚至诱发其他疾病。对儿童患者的影响尤其明显。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出汗过多会导致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流失和电解质失衡,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常出虚汗的孩子,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智力发育迟缓。作为孩子的家长,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据笔者了解,目前用于治疗虚汗症的药物尚不多,而以广州奇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虚汗停颗粒”较为著名。奇星“虚汗停”是以宋代著名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牡蛎散”为基础,经对原处方进行调整和改进,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精制而成。根据中医“虚则补之”的法则,精选煅牡蛎、黄芪、浮小麦、糯稻根、大枣等诸味药材科学组方和配伍,达到益气养阴、固表止汗的目的。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虚汗停”用于治疗气虚或气阴两虚引起的自汗、盗汗疗效显著。

    天底下谁不流汗?可是有一种汗——虚汗,却不同于一般的汗,是身体不正常或病变的表现。虚汗多见于儿童,有些儿童入睡后出汗不止、间或身体冰凉,这便是医学上所说的“出虚汗”。有些儿童因为身体虚弱、感冒发烧或患肝炎等炎症使用大量抗生素(或其它药物)后导致出虚汗。出虚汗的儿童,常见有头晕、面色苍白、没胃口、睡不好、智力发育受制约等,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成人也会出虚汗。有些体质虚弱的人在安静情况下,或无原因而全身或局部出汗,甚至大汗淋漓,这也是“虚汗”。某些患急慢性疾病者,或妇女产后体质都特别虚弱,往往会出虚汗。
    对虚汗问题,既可以到医院请医生诊治,也可以根据情况自己购药治疗。

    盗汗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 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以下是我的治疗方法
    给你二个星期时间,吃了无效不要给分,吃了有效如不给分,算我多此一举了。
    生脉胶囊+玉屏风口服液,吃几个星期,基本就能解决了,我手上许多病人,就这样搞定的
    如果还不行
    吐血推荐:桑叶每次10克,碾碎,和粥服几个星期,搞定,我老弟就被我这样治好了
    如果还不行,那我就无能为力了
    至于原因,另外一网友在回答别人时是这样说的
    人都会出汗,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提示,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人都会出汗,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提示,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 冉冉云
    回复
    2024-01-30 01:01:49

    汗为心之液。平时食东西清淡些少油,少食多餐,晚上不要熬夜,多休息。长期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多饮多食,生活习惯差,经常性的熬夜,会让体内寒气逐渐累积,阴阳失去平衡,胆囊收缩机能减弱,胆汁减少,食物在肠胃停留过久,根在胆,抽空到田间刨些带根的苦菜茶,调点苦菜红糖水,原产地江苏灌南,平时食东西清淡些少油,少食生冷油辣,少食多饮多食。

心里燥热出虚汗是怎么回事

心口热老上火怎么回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