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医下焦寒湿重的症状

时间: 阅读:8102
中医下焦寒湿重的症状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2-12-18 15:52:48

中医下焦寒湿重的症状一般会出现小便频繁的现象,有可能还会出现腹部不适的症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还会引起大便不成形以及身体乏力的症状。因为每个人的病情程度不一样,因此出现的症状也是有所不同的。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的做一些体育锻炼,能够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泠青沼
    回复
    2024-01-30 15:15:02

    湿气重的常见症状有大便黏腻、舌苔厚重、精神疲乏、头疼、容易困倦等。
    1.大便黏腻:湿气重的患者有长期大便不成形的表现。即使大便成形,但总有便出不爽,便不干净的感觉,大便后不容易冲净,容易粘在马桶上,此多为湿气重的主要表现。
    2.舌苔厚重:舌的情况可以反映出身体的状况,若舌苔厚重并且发黄,则体内有湿热凝聚。若舌苔厚重白腻,则体现寒湿较为严重。在刷牙时也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3.疲劳、乏力:经常在早起时出现精神疲乏、头晕脑胀等症状,平时容易困倦、头疼。体内有湿气阻滞经脉可引起小腿发酸、发沉,湿阻中焦会出现腹胀、食欲下降等症状。
    对于湿气较重的患者,应注意清淡饮食,少吃油炸食品,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如果湿热或寒湿过重,引起身体不适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 木槿
    回复
    2024-01-30 15:15:02

    湿热的舌头颜色是红色的,寒湿的舌头颜色是白色的。还有具体的区分湿热的舌头是较为瘦的,舌苔是黄色的。但是寒湿的舌头较胖,而且有齿痕。再来就是小便,湿热体质的人小便会发黄,而且味道很重。寒湿的人尿液清长,且没有什么味道。便便我在这里就不写了,特别想知道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不太想写内个啥,一般来说湿热的人体味都会比较重,像是狐臭、脚臭这些什么的。但是寒湿体质的人一般就没什么味道,可能是湿热的人体液也比较多的原因吧。寒湿体质的人一般都不怎么出汗,所以也就自然没什么味道。女性的话,还可以观察你的白带,一般来说如果白带的量比较多、颜色较为黄且味道比较重,那么你就是湿热体质。



    反之如果你的白带清晰如水,并且也没什么味道,那么你大概就是寒湿体质的人。你也可以自己感觉一下自己到底是湿热还是寒湿,寒湿这样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怕冷的。冬天肯定会比较阳虚,容易冷且因为气血虚堵,所以哪都疼。湿热就不一样了,这种体质的人比较容易长痘痘,也比较容易长口疮之类的东西。

    体质这种东西,一般都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很难通过后天的调养改变,一般的问题可以尽力调养,但是如果无法改变也不要太过着急。但是如果感觉已经比较严重的话,就要尽早的干预治疗了。

  • 山亭柳
    回复
    2024-01-30 15:15:02

    寒湿比较重一般是气虚、阳虚引起的,水湿或者痰湿体内内停,除掉面色发白、发青、舌苔发白等一般表现外,寒湿重的表现还得看寒湿停留的部位或者脏腑。如果外感寒湿比较重,表现关节、筋骨疼痛比较明显,主要是寒邪,寒湿之邪停留在经络、关节部位引起的。如果寒湿停留在肺,常常表现痰色稀白、鼻流清涕,甚至有咳喘等。如果寒湿停留在中焦脾胃,经常有胃脘部疼痛、腹泻。如果寒湿停留在下焦,常常有脚踝浮肿、腰痛,甚至女性有白带、不孕、不育等。

  • 山亭柳
    回复
    2024-01-30 14:14:52

    身体有以下症状或特征,代表体内有寒湿:

    血足是祛寒湿的根本

    只有身体内血液充足,肾气就足,就能保证血液循环的通畅,全身就会感到温暖舒适。寒湿在充足的血液、流动畅快的血流面前是无立足之地的。没有了寒湿,就不会出现这疼那疼,也就不会长斑、长痘、长癣。

    运动后全身感到温暖

    经常运动、经常体力劳动及做家务的人,会感到体内的热量大。这是因为运动生热,起到了驱散寒湿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是注重运动而体内的血液不足,运动后就会疲乏,抵抗力下降,寒湿会乘虚而入,身体仍会虚弱多病。

    适当出汗是祛寒的最好方法

    适当出汗可以祛寒。不管是运动后出汗,吃了温热食物而出汗,还是泡脚后微微发汗,都可以达到祛寒的效果。

    饮食祛寒

    常吃辛辣、温热的食物可以祛寒。由于地理气候的不同,各地区都有适合当地的祛寒饮食习惯。如北方喜欢吃葱、姜、蒜、辣椒、牛肉、羊肉这些温热、高热量的食物排寒;四川人喜欢麻辣;贵州人喜欢酸辣;湖南人喜欢炸辣;还有的人喜欢喝祛寒的药酒等。虽然各有不同,作用都是祛寒、祛湿、保暖。

    热疗祛寒

    热疗祛寒是自古人们就使用的古朴、自然、有效的祛寒方法之一。有的用热水袋,或加热后的沙、石、盐、石蜡热敷;有的用艾条熏疼痛的部位,或在疼痛的部位或穴位贴上姜片或蒜片等再用艾熏;有的用祛寒的中药液煮水泡、熏等;有的用各种理疗仪照射祛寒;有的用刮痧、火罐等祛寒。可以说在医院、民间都有不少祛寒的方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缓解和治疗因寒湿引发的各类疾病。

    自制外用祛寒药酒

    取花椒50克,放入250毫升白酒(55度)中浸泡。整粒的花椒要浸泡一周后再使用,如果把花椒放入粉碎机里打成粉状,泡1~2天就可以用了。(花椒要到超市买质量好一些的,不要买路边小摊位上出售的花椒粉,以防假冒伪劣,影响疗效。)

    花椒性温,温中散寒能除六腑寒冷,并能通血脉、调关节、暖腰膝。用花椒酒擦在疼痛的部位,上下来回搓,搓热后可以直接用青艾条熏,也可以焐上热水袋,注意不要烫伤,可隔著衣服焐,这种方法对治疗腰痛、膝关节肿痛、肩周炎等效果不错。

    自做祛寒棉垫

    民间有一种偏方:在夏季的伏天,将生姜挤榨成汁,取棉花放在其中浸泡,稍稍挤压一下,不要拧,直接到太阳下晾晒,晒乾为止。然后用布将棉花包好,缝成小棉垫。到了冬季,哪个部位疼痛,就将小布垫缝在贴身衣服里面相应疼痛的部位,一直穿在身上,一般使用半个月后,再换一个新的。使用的时候,如果在这个姜汁棉花垫的外面再焐上热水袋,效果就更好了。(注:小棉垫不一定要在夏天做,其实冬天也一样可以。)

    生姜性温,有温经散寒、温胃止呕等作用。这种方法除了能治疗颈、肩、腰、腿等部位疼痛,还可以治疗老年人冬季最易犯的老慢支(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老慢支、哮喘有可能是肾虚、肾寒造成,患有老慢支及哮喘的老人,腰部一定要注意保暖。可以将姜汁垫放在背后及腰部,再放上热水袋焐,还可以给热水袋做个袋子,背在背上或系在腰上更方便。

男生血热有哪些症状

体内热气重的表现症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