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肝阳上亢脾胃痰湿怎么治

时间: 阅读:9675
肝阳上亢脾胃痰湿怎么治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2-12-18 15:52:48

肝阳上亢脾胃痰湿治疗的方法大多数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杞菊地黄丸,也可以选择使用化痰颗粒吃的中药,比如太子参、党参还有茯苓、白扁豆等。

肝阳上亢并且伴随着脾胃痰湿可以到医院就诊,让专业医生明确病情的轻重程度,同时在生活和饮食上也要做调整,可以适量到户外参加锻炼。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2 14:14:50


  • 木槿
    回复
    2024-02-02 14:14:50

    下面,我们来谈谈近代名医大家施今墨,是如何利用简单的两味药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则实例;有一位快五十来岁的男性患者,据患者自述,主要症状就是近期有好几次手臂莫名的感觉发麻,而且高血压也有好些年头了。


    在就诊时,发现患者面色红,目赤,神情颇为急躁,且舌红苔黄,脉象弦。


    于是,为了稳妥,防止患者有中风中风的风险,就让他去做一个检查。当然,在此期间,还是得先将症状缓解下来再说。

    很显然,由以上症状表现可以看出,患者的问题明显属于肝阳上亢。这类症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常伴有高血压,甚至可能有脑卒中的风险。而手脚时常麻木,就是脑卒中的一个危险信号。


    在中医里,肝阳上亢通常也将它称之为肝阳上扰。简单来说就是,这类患者肝阴不足,导致阴不敛阳,于是就会肝阳上亢。沿肝经上行,上犯于清阳之地,所以就会表现出头晕头痛、眼睛发红、面色发红、心情烦躁、口苦,甚至还会伴有耳鸣,睡眠障碍等。肝阳上亢以后,还会引起肝风内动。而这肝风内起,就是引起手抖手麻的关键。

    遇到这类症候要如何改善?

    调理思路分析:主要就是“气血下引”。

    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考借鉴近代名医大家,施今墨老先生的一个简单的调理思路,就是利用钩藤和牛膝搭配。施老先生认为,肝阳上亢这一引发高血压的最大元凶。其本质,就是我们体内的阴阳失衡,气血不平调的表现。

    用大白话理解就是,体内大量的气血上涌到来头面部位。而下半身的气血亏虚,严重地破坏了身体内环境的平衡。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盛下虚”。


    施老先生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若是用牛膝和钩藤的搭配是比较好的。

    钩藤:主要在于清肝热,平肝阳,还能息肝风。

    牛膝:主要在于引血下行,还能活血化瘀、通络。

    因此,这两味药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往下降”的一个属性。两者能把涌上头面部位的的气血降下来。将气血重新分配均衡,阴阳重新调和,从而达到调理肝阳上炕的目的,而现代的药理学研究发现,钩藤确实有降压、扩张血管等作用。

    当然,若是以钩藤和牛膝搭配,也有着明显的缺点,那就是性味偏寒。因此,若是有脾胃虚弱、便溏腹泻的人就不能用了。此外,若是有高血压证属肾精不足,或是痰湿中阻,或是阴阳两虚的患者,也是不能使用的。


    当然,从调理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药对搭配,其药效还远远不足。因此,若是中医调理,常以天麻钩藤饮以及丹栀逍遥散的加减等思路来进行调理。用钩藤配牛膝代茶,只是适用于较为轻症的患者。

    总而言之,分享此文的目的在于,让患者朋友能对肝阳上亢所导致的高血压、眩晕,有一个很形象的理解。

  • 山亭柳
    回复
    2024-02-02 14:14:50

    经常听见有人说自己“湿气重”,多是由于观察到自己舌苔厚、痰多、身体浮肿等这些直观表现。

    湿邪是一种很常见的邪气,它还可以与其它邪气共同致病。湿为阴邪,首发多见寒湿为病;但湿郁则易化热,则成湿热;此外,湿邪还可与风邪、暑邪等合并为病,如风湿证、暑湿证等。

    而单独的津液代谢异常,分为有痰、饮、水、湿等不同说法,如痰蒙清窍、水饮内停、脾虚湿滞等。痰、饮都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质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在这其中,痰湿是被提到最多的。

    痰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比如外感、饮食不当、情志刺激、运动过少等问题影响到 肺、脾、肾等脏的气化功能 ,就可能导致水液不能正常输布,从而停聚、凝结成痰。

    同样是痰湿,但不同的症状也需要用不同的解决办法。

    第一个症状是头昏脑涨,感觉自己全身困重乏力、体力不够、精力不足,这与体内湿气过重有密切的关系。体内津液的异常聚集,会形成黏滞重浊的痰湿体质,具体表现为身体懒动、下肢沉重、头脑昏沉。

    推荐参苓白术散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山药。

    功效: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白术补气健脾燥湿;茯苓利水渗湿;炙甘草调和诸药。在此四味药的基础上加用温脾固涩,药食同源的药物:白扁豆、薏仁、莲子、山药,这四味药有健脾止泻的功效。砂仁芳香燥湿;桔梗载药上行、宣通气道。

    适用人群:因脾气亏虚,以及由湿邪造成的全身困倦、乏力、懒动、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泄泻、大便不成形等症状的患者

    第二个症状是脾胃失调。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会导致体内湿气过重,水湿停留在体内,湿聚成痰,出现食后腹胀、大便不成形等症状。

    推荐泡脚祛湿方法:

    方法:取艾草、红景天、黄芪、土茯苓、桂枝各10克,煎水。但需注意泡脚时间不宜过长,20分钟以内即可。另外,泡脚水一定要没过三阴交穴(三阴交在脚踝内踝上3寸)。

    功效:艾草祛除寒湿、温经脉、暖气血、止冷痛;红景天健脾;黄芪健脾益气;土茯苓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桂枝温经脉、祛寒湿。

    第三个症状是腹部肥胖。痰湿是导致高脂堆积的重要因素,而高脂堆积是腹部肥胖发生的根本原因。同时中年人运动量减少也是出现腹部肥胖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腹部肥胖可以通过适量运动改善。促进气血畅通,减少痰湿,运动发汗也是排出体内湿气的方法之一。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打乒乓球 等都是很日常的运动方式。

    也可以试试健脾祛湿代茶饮

    1、方法:取茯苓10g、陈皮3、冬瓜皮3,用沸水闷泡10到15分钟后即可饮用。

    2、功效:茯苓健脾利水渗湿;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冬瓜皮利水消肿。

  • 木槿
    回复
    2024-02-02 13:13:40

    脾主运化,就是说水在身体的流动代谢需要脾来调节。脾虚则有痰湿,对于痰湿体质的人,养生的关键就是燥湿祛痰。痰湿体质怎么调理呢?痰湿体质吃什么好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1、脾是产生痰的源头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是产生痰的源头,因为脾之虚弱,水谷精微无法得到及时地运化,才滞留下来,凝结成痰。脾主升清,它要将精微物质上输给肺,当脾虚生了痰之后,这些痰也会随着精微物质一起上输到肺中。当肺中的痰越积越多,我们就会感觉到,并且本能地通过咳嗽的方式将痰吐出来。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脾胃虚弱的话,痰会接二连三地产生,哪怕你一直在吐痰,终究也无法将所有的痰吐干净。打个比方,上游的水不干净,下游就没有干净的水喝。
    这些痰和还未来得及凝结成痰的水湿聚在一起,便是痰湿。痰湿在体内不规矩,它会随着气到处流窜。痰湿停留在肝脏,便会形成脂肪肝。滞留于腰间,就是将军肚、水桶腰。泛溢于肌肤、肌肉,肌肉中被水液充满,面部、四肢也会浮肿、臃肿。所以痰湿严重的人,往往看上去十分肥胖。此外,痰湿流窜还容易引起月经不调、白带增多、腰痛、头痛、颈椎病等,所以,中医上有一句话叫,“百病皆由痰作祟”。
    2、健脾化痰湿花茶是佳饮
    如何来化解体内的痰湿呢?既然脾是生痰之源,那就得从脾着手了。如何来健脾呢?给大家介绍一款健脾的花茶——白扁豆花陈皮茶。
    去中药店购买适量的白扁豆花、陈皮和白茯苓。如果自家种有白扁豆,可以在扁豆花开时,取未完全开放的扁豆花晒干也可以。将白扁豆花、陈皮和茯苓一起打成粉末,每天用勺子舀取10克左右的粉末,放入茶杯中,然后倒入开水冲泡,焖上5分钟,代茶饮用,以冲淡为度。
    白扁豆花入脾、胃、大肠经,是百花中少有的健脾良药。《四川中药志》上就有“白扁豆花,和胃健脾,清热除湿。消暑热神昏,湿滞中焦,下痢脓血,夏日腹泻及赤白带下”的记载。
    说到陈皮,大家应该不会太陌生。许多人在熬汤或做菜时,喜欢放上几片陈皮,不仅能解油腻、去腥味,还能让汤水更甘甜清新,可以使色、香、味别具一格。
    陈皮,顾名思义,就是存放时间较长的果皮,多是柑橘皮,其中,冬季出产的柑橘皮最为优质。柑橘皮经过长时期的晾晒后,成为干品,便是陈皮,放置时间越长,效用越好。
    别看这小小陈皮其貌不扬,除了饮食上的多用,它还能入药,其药用功效也是非同小可。《本草纲目》上说:“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龠,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陈皮味辛苦、性温,入肺脾二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适用于消化不良、胃部胀满、咳嗽痰多等症状。因此陈皮在调理脾胃或在配制中成药时被广泛应用,古方“二陈汤”和“陈皮半夏汤”中的主要成分便是陈皮,是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的良药。
    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陈皮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道内的积滞之气,增进食欲,同时还能使体内的痰液更容易咳出。
    秋冬季节,老年人容易出现咳喘、多痰的现象,此时,不妨用陈皮泡水服用,或是多喝陈皮煲的汤,对于化痰止咳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学家认为:“陈皮辛能散,苦能燥能泻,温能补能和。为脾肺气分之药,调中快膈,导滞消痰,利水破_,宣通五脏,理气燥湿,能统治百病。陈久者良,鲜者不堪用。”
    白茯苓是健脾养胃的良药,中医认为它有健脾和胃、利水渗湿、宁心安神之功用,其健脾之功效尤为突出。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体强弱状况。
    白茯苓有健脾的作用,脾胃强壮了,人体自然能长寿。慈禧将白茯苓作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食物常服,可见一斑。痰湿体质是因为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造成聚饮生痰,服用白茯苓可以健脾又能利水渗湿,从而帮助化解水湿,消除痰饮。而且白茯苓“补而无碍胃之虞,利而无伤津之忧”,可以长期食用。
    这道花茶,去湿化痰的效果非常好,只是茶中的陈皮偏于温燥,所以气虚、燥咳及阴虚体质者不宜多食用,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在食用前最好先咨询一下医生,以免因陈皮影响药效的发挥。
    当然,脾胃虚弱并非是无来由的,多是由于过度食用膏粱厚味、肥腻浓厚之物所造成的,所以想要保护好脾胃,最好少吃这类食物。
    3、痰湿体质吃什么好
    适宜痰湿体质者食用的食物有芥菜、韭菜、大头菜、香椿、辣椒、大蒜、葱、生姜、木瓜、白萝卜、荸荠、紫菜、洋葱、白果、大枣、扁豆、红小豆、蚕豆、包菜、山药、薏米、冬瓜仁、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鲢鱼、鳟鱼、带鱼、泥鳅、黄鳝、河虾、海参、鲍鱼、杏子、荔枝、柠檬、樱桃、杨梅、槟榔、佛手、栗子等。应限制食盐的摄入,不宜多吃肥甘油腻、酸涩食品,如饴糖、石榴、柚子、枇杷、砂糖等。此外,杏仁霜、莲藕粉、茯苓饼对该体质者是不错的食补选择。

肝阳上亢脾胃不和怎样调理

肝阳上亢脾胃虚寒吃啥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