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肝胃不和会失眠吗

时间: 阅读:6818
肝胃不和会失眠吗

最佳回答

食养人

食养人

2022-12-18 15:52:48

肝胃不和可能会失眠的。肝胃不和时可能会影响到体内的内分泌,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可能会影响到睡眠,从而引起这种症状。

肝胃不和的患者,如果想要得到有效治疗,可以配合医生使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比如白术、陈皮等,能够有效达到清肝平胃的功效,使症状得到有所改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4-02-11 22:22:28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俗话说,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因此,睡觉质量好坏与人体 健康 有非常大的关系。而失眠也是常常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对于失眠疾病一定要认真的来对待,以免威胁到了我们的 健康 。失眠症可以说是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及时的去治疗,就会导致其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其他的功能疾病出现;而及时的去治疗可以很快的治疗好疾病,让患者们拥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那么用什么方法来缓解失眠症?

      1、对于床本身,要考虑的是其长度、宽度是否足够、床体是否平整,并且是否有良好的支撑和舒适性。至于床的高低,一般以略高于就寝者的膝盖为宜。太高则总是弯腰不方便。切记床不可贴地,床底宜空,勿堆放杂物,否则不通风,易潮湿。会致腰酸背痛。

      2、经常失眠的人可以尝试用泡脚的方法进行治疗。中药泡脚治疗失眠的途径是通过足部反射区来调节人脑及中枢神经,进而消除失眠的。而且在运用这种方法之后,大部分失眠患者当晚就能睡好。

      3、中医认为此症有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胆气虚,肝胃不和之分,要因人而异,辩证施治。治疗上要注意心理治疗,消除精神紧张及睡前兴奋过度,保持平静的心态,舒畅的心情,以确保良好的疗效。

      4、白天可以多锻炼多活动,白天运动量大晚上就比较容易入睡,但是睡觉之前两个小时不要有剧烈运动,剧烈的运动容易造成情绪兴奋,不易入睡。而且失眠患者不要午睡,对于正常人来说白天睡多了晚上还睡不着,更何况失眠患者。

      5、失眠患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心里问题,所以睡觉之前不要思考问题,越是想事情越是睡不着,要给自己制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点一些薰衣草之类的精油,非常有助于睡眠。而且要将闹钟、手表等发出规律性声音的东西远离自己,因为这些东西发出的声音非常影响睡眠。

      虽然失眠症是精神疾病中的一种,但是在前期,失眠症是可以得到控制的,病情经过有效的治疗是可以治疗好的,所以当失眠疾病出现在我们身上以后,我们只要及时的去治疗,就不会让失眠症出现在我们的身上,而我们也可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质量。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11 22:22:28

    那么失眠多梦,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所体验,晚上睡不着觉,很不容易入睡,好不容易睡着了又做很多梦,各种各样离奇古怪的,甚至恐怖的梦,那么中医角度来说,失眠多梦它有以下一些原因,首先是心脾两虚,我们心血不足、脾气亏虚,我们气血不足了,那么心神失养,造成了我们的失眠多梦。
    那还有一种属于肝阴虚,肝火上炎型的,就是我们平时表现就是急躁易怒,这个很容易着急,那么嘴里边会有苦的感觉,口苦咽干、眼睛发红、有红血丝,有的甚至会肿痛,耳朵会鸣,这属于阴虚火旺的一些表现,那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这个失眠多梦,属于肝火上炎型的这个失眠多梦,那么还有一种类型,属于心肾不交型的,什么叫心肾不交型的呢,就是我们的肾主水、心主火,那么心肾不能交通,肾水不能上系于心,心火不能下温于肾,那么失于交泰,造成了失眠多梦,叫心肾不交型的,那么还有一种类型属于胃腹失和型的,我们平时脾胃比较虚弱,然后又吃了大量不好消化的食物,那么造成了胃腹失和,导致我们心神受扰,造成失眠多梦,这是胃腹失和型的。

  • 景天
    回复
    2024-02-11 22:22:28

    失眠的六大心理因素!
    从临床来看,由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及饮食因素所致者的病例数远远少于由心理因素所致病的病例数。归纳总结,目前有6类导致失眠的心理原因是为心理学界所公认的:
    怕失眠心理:许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虑”,晚上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或是尽力去让自己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反。

    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白天时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工作一天后,就需要休整,进入抑制状态而睡眠,待休整一夜后,又自然转为清醒。

    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互协调,交替形成周而复始的睡眠节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脑细胞的兴奋过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故而就更加失眠。

    梦有害心理:不少自称失眠的人,不能正确看待梦,认为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对人体有害,甚至有人误认为多梦就是失眠。这些错误观念往往使人焦虑,担心入睡后会再做梦,这种“警戒”心理,往往影响睡眠质量。

    其实,科学已证明,每个人都会做梦,做梦不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是大脑的一种工作方式,在梦中重演白天的经历,有助于记忆,并把无用的信息清理掉。梦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有害的是认为“做梦有害”的心理,使自己产生了心理负担。

    自责心理:有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后,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重演过失事件,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妥善处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责懊悔情绪稍轻,到夜晚则“徘徊”在自责、懊悔的幻想与兴奋中,久久难眠。

    期待心理:是指人期待某人或做某事而担心睡过头误事,因而常出现早醒。比如一位“三班倒”的网站管理员,由于上大夜班(夜里12点上班),常于晚7时睡觉,因害怕迟到,睡得不踏实,常常只能睡上1-2小时,就被惊醒,久之便成了早醒患者。也有的人在晋升、职称评定、分房结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处于期待兴奋状态,难以入睡。

    童年创伤心理的再现:有的人由于童年时受到丧失父母、恐吓、重罚等创伤而感到害怕,出现了怕黑夜不能入睡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好转,但成年期后,由于受到某种类似儿童时期的创伤性刺激,就会使被压抑在潜意识的童年创伤性心理反应再现,重演童年时期的失眠现象。手足无措心理:有的人受到突发事件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以致晚上睡觉时也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但始终处于进退维谷、举旗不定的焦急兴奋状态。

    目前,心理学家把失眠分为三类:

    暂时性失眠:只维持几天。可能由于情绪兴奋、暂时性精神紧张或时差所引起,如重大节日、会议、聚会、考试、跨时区旅行等等,大多数人可自发地调整过来,也可以把它看作一次新鲜有趣的体验。总之,在此时刻,不必惊慌,几天后会不治而愈的。

    短期性失眠:持续数天到三周的时间,在人患有严重疾病或个人遭受巨大压力时常会发生。通常运用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或求助睡眠心理专家,会得到缓解和改善。

    长期性失眠:可维持数年之久,有些人面对压力(甚至仅仅为正常压力)时,就会失眠,就像有的人容易得慢性胃炎或偏头痛一样,已经形成了一种应对压力的习惯性模式。通常需要医生和心理专家共同来解决。

    警惕!安眠药

    对于失眠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吃药了,这是医生对失眠患者所能做的最直接的帮助,而作为患者,尤其是长期失眠症的患者最好留个心眼儿——那就是要节制。因为不节制地服用药物,是会产生心理依赖的。

    1、西医认识:西医学对无原因性失眠没有专门的论述。无原因性与难治有关,任何指失眠时间病程长,各种治疗方法无效者(当然治疗方法的不当是造成疗效不好的重要原因),多归于无原性失眠。世界上没有无原因不明的疾病,只要正确认识,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2、中医认识:中医对无原因性失眠的认识,主要还是认为是阴阳失衡,气血失调所致,然后再参考人体体质类型的不同、性格的不同等综合因素,并且认为同风、寒、暑、湿、热、为的干扰都会影响睡眠,治疗的角度从调节阴阳失调,气血失调以及脏腑功能的平衡入手。因此,中医从总的病因病机的角度出发认为,造成失眠症都有其成因,不存在无原因性失眠证。

    中医辨证要点:
    (1)辨证要点:以虚实为辨证总纲,辨气、血、阴、阳、精和为、热、郁、瘀、痰、湿、食的属性;慢性失眠症临床以虚实兼杂为多见。辩脏腑多与脏心肝肾脾、腑胆胃、奇恒之府脑有关。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仍是抓住病机关键的有效方法。
    (2)辨证难点:慢性失眠症及随症状常表现多样化,且许多症状缺乏客观器质性基础,主观色彩较浓,导致以症状及较少体征(如舌、脉)为主要依据的中医辨证;多种证型混合(确定哪一种证型均不够标准)、重叠(可用时确定两种以上的证型)和移型(证型随时间发生变化)屡见不鲜;治疗方法亦随之多变或仅依靠经验用药。
    (3)治则要点:治疗当以“补虚泻实,平衡阴阳,调和营卫”为总则。“益阴敛阳”为常见治则,“益阳各阴”却多在养阴镇静法久治无效或在出现阴阳两亏时,以“阴阳互根”为据而施以稳阳补气以镇摄,如补气以黄芪,稳阳以仙灵脾、桂枝、半夏等;或上述两者同时并用调理阴阳,如寒热并用的黄连配肉桂;兴奋与抑郁制相结合的桂枝配白芍、龙牡等。“安神定志”为其基本治法。

    温馨提示:(1)因为长期服安眠药会成瘾,会损害肝脏。从所周知,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任何药物都要通过肝脏进行解毒处理。若长期服用安眼药,长期地加重肝脏的解毒负担,久远会造成肝脏损害,对身体有害无益。固应忌长期服用安眠药。
    (2)忌在睡前看书报或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
    (3)凡失眠症之人忌吃辛辣温燥、伤阴耗气的食物以及香烟、浓茶、咖啡等,如在临睡前忌吃可可饮料、巧克力、辣椒、大葱、胡椒、桂皮、芥末等。

  • 景天
    回复
    2024-02-11 21:21:18

    肝主疏泄、主藏血,能够条达疏泄,调节情志,疏调气血,促进胆汁分泌与排泄,协助脾胃消化,疏通水道,调理冲任。

    肝藏魂,与睡眠的关系尤为密切。一旦思虑、喜怒过度,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热扰心神,可致失眠。

    或久病消耗,失血过多,脾胃虚弱,生化乏源,致肝血不足,心神失养,亦可致失眠。

    或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则“胃不和卧不安”,因此,调理肝胆气机就成了治疗失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治疗“肝火扰心”致失眠1例

    钱某,女,49岁,症见: 入睡困难,睡后肩背作痛,口干口苦,急躁易怒 ,大便呈黑色,黏腻不爽,小便调,面色红赤,舌苔黄厚,脉沉细。

    中医诊断 :不寐, 肝火扰心

    治疗原则 : 清肝泻火

    处方 :柴胡,龙胆草,炒栀子,通草,当归,干地黄,泽泻,钩藤,丹皮,云茯苓,生薏米,六一散 (剂量因人而异) ,水煎服。

    二诊 :服药2周后, 睡眠稍安,急躁易怒稍好,肩背疼痛好转 ,仍多梦,口苦口干,大便好转,小便调。舌红,苔黄腻,脉沉细。

    三诊 :服药4周后, 夜梦减少,睡后肩背疼痛及口苦好转,急躁易怒减轻,口干缓解,大便成形 ,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原方去通草,以防苦寒药久服伤胃,加知母,清热生津,继续巩固治疗,3个月后随访,情况恢复良好。

    注意 : 上面涉及组方并不适合每一个人,要辨证施治才行。

    如果有任何 健康 问题, 需要辨证,可以咨询我 ,祝 健康 每一天。

    #超能 健康 团##清风计划## 健康 2021#

肝肾郁结怎么调理

肝气郁结的症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