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胃痰湿怎么形成的

时间: 阅读:2027
胃痰湿怎么形成的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2-12-18 15:52:48

胃痰湿很可能和消化系统的不良疾病有关系,如果经常有慢性胃炎或者胃溃疡,还有反流性胃食管炎,不及时治疗就会引起胃痰湿。

胃痰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护肠胃粘膜和消炎药物治疗,比如质子泵抑制剂和阿莫西林,同时要在饮食上做出调整,尽量选择吃些温热半流质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2条回答

  • 龙葵
    回复
    2024-02-13 10:10:29

    正常情况下,食物和水进入人体后,都会经过脾胃的运化,变成津液等精微物质运化到全身。如果食物和水不能被正常地运化吸收,就变成了中医上常说的“水湿”。

    当然,吃进体内的食物和水能否转化为人体所需的精微,关键在于脾胃的功能是否强健。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并且“主运化水湿”。如果脾胃出现疲软的现象,水谷进入人体后就不能转化成对人体有用的精微,而是转化为病理产物——水湿。

    中医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水湿积聚过多就会变成饮,饮聚集久了,慢慢会变化成痰。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脾是产生痰的源头,因为脾出现虚弱,水谷精微无法得到及时的运化,才滞留下来,凝结成痰。脾主升清,它要将精微物质上输给肺,当脾虚生了痰之后,这些痰也会随着精微物质一起上输到肺中。

    当肺中的痰越积越多,我们就会感觉到,并且本能地通过咳嗽的方式将痰吐出来。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脾胃虚弱的话,痰会接二连三地产生,哪怕你一直在吐痰,终究也无法将所有的痰吐干净。打个比方,上游的水不干净,下游就没有干净的水喝。

    这些痰和还未来得及凝结成痰的水湿聚在一起,便是痰湿。

    痰湿在体内一起都不规矩,它会随着气到处流窜。痰湿停留在肝脏,便会形成脂肪肝。滞留于腰间,就是将军肚、水桶腰。

    泛溢于肌肤、肌肉,肌肉中被水液充满,面部、四肢也会浮肿、臃肿。所以痰湿严重的人,往往看上去十分肥胖。此外,痰湿流窜还容易引起月经不调、白带增多、腰痛、头痛、颈椎病等,所以,中医上有一句话叫,“百病皆由痰作祟”。

    如何来化解体内的痰湿呢?

    既然脾是生痰之源,那就得从脾着手了。古代打仗时,人们讲究先控制对方的粮草。官渡之战中,曹操兵力并不敌袁绍,但曹操一把火下去,将袁绍放在乌巢的粮草悉数烧光,来了个釜底抽薪,最终以少胜多,令袁绍大败而归。

    而我们从脾上着手,就好比是从粮草上打主意,从源头上断绝敌人的粮草,粮草不足,敌人就没有精力作战了。

    如何来健脾呢?

    给大家介绍一款健脾的花茶——白扁豆花陈皮茶。

    去中药店购买适量的扁豆花、陈皮和白茯苓。如果自家种有白扁豆,可以在扁豆花开时,取未完全开放的扁豆花晒干也可以。将扁豆花、陈皮和茯苓一起打成粉末,每天用勺子舀取10克左右的粉末,放入茶杯中,然后倒入开水冲泡,焖上5分钟,代茶饮用,以冲淡为度。

    白扁豆花入脾、胃、大肠经,是百花中少有的健脾良药。

    《四川中药志》上就有“白扁豆花,和胃健脾,清热除湿。消暑热神昏,湿滞中焦,下痢脓血,夏日腹泻及赤白带下。”的记载。

    陈皮,顾名思义,就是存放时间较长的果皮,多是柑橘皮。在冬季,南方的许多农家都会自己动手做地瓜干,这地瓜干中就放了许多陈皮,咬上一口,橘香四溢,甘甜可口。

    许多人在熬汤或做菜时,也喜欢放上几片陈皮,不仅能解油腻、去腥味,还能让汤水更甘甜清新,可以使色、香、味别具一格。广东人喜欢煲汤、喝汤,是全国闻名的,陈皮在广东人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煲汤还是焖肉,都少不了陈皮,所以民间有言:“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

    其中,冬季出产的柑橘皮最为优质。柑橘皮经过长时期的晾晒后,成为干品,便是陈皮,放置时间越长,效用越好。

    别看这小小陈皮其貌不扬,除了饮食上的多用,它还能入药,其药用功效也是非同小可。《本草纲目》上说,“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龠,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

    陈皮味辛苦、性温,入肺脾二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

    适用于消化不良、胃部胀满、咳嗽痰多等症状。因此陈皮在调理脾胃或在配制中成药时被广泛应用,古方“二陈汤”和“陈皮半夏汤”中的主要成分便是陈皮,是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的良药。

    不只是中医这么认为,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陈皮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道内的积滞之气,增进食欲,同时还能使体内的痰液更容易咳出。

    秋冬季节,老年人容易出现咳喘、多痰的现象,此时,不妨用陈皮泡水服用,或是多喝陈皮煲的汤,对于化痰止咳有很好的效果。

    古代医学家认为:“陈皮辛能散,苦能燥能泻,温能补能和。为脾肺气分之药,调中快膈,导滞消痰,利水破症,宣通五脏,理气燥湿,能统治百病。陈久者良,鲜者不堪用。”新鲜橘皮和陈皮虽然是同是橘子皮,但两者性质大为不同,功效也迥异。

    陈皮的作用是理气化痰、健脾燥湿,而新鲜橘皮的作用是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它主要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痛、乳房疼痛以及食积气滞所导致的胃脘胀痛等症。所以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花茶中的最后一个成分,便是白茯苓了。白茯苓的养生功效,古已有证。它是慈禧太后的养生珍品,据《清宫医案》记载,慈禧太后十分喜欢吃茯苓饼,认为它味美爽口,易于消化,而且有很好的祛病延年的作用。慈禧太后除了喜欢吃茯苓饼外,日常的保健药方中,也大多用到了白茯苓这味药材。

痰湿郁结症状

痰热犯肺的症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