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双侧睾丸鞘膜腔积液,家长可以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小儿科,通过睾丸鞘膜翻转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以后,还需要配合医生给孩子服用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颗粒,以免出现感染的情况。
鞘腹积液又称鞘膜小囊肿,根据其部位不同。分别称作精索(连结睾丸的蒂状物,内部有血管和输精管等组织)或睾丸鞘膜积液。鞘膜是人体腹膜向下突入阴囊的部分。小儿出生后鞘膜上部闭合,下部包绕睾丸。若鞘膜上部闭合不良,腹水下移,或鞘膜分泌功能失调,就形成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常被误认为是睾丸长水,故俗称水蛋,在6个月内的小儿中很常见。
当睾丸从腹腔内下降入阴囊的时候,有两层腹膜构成一个盲袋,叫腹膜鞘状突,也一起随睾丸下降到阴囊内,把睾丸和精索都包在其中,出生后除睾丸部鞘膜外,其余部分均已闭合,如果闭合不全或完全不闭合,则会积存液体,造成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可分成三种:一种是只精索部分有局限性积液,叫精索鞘膜积液。在精索部位有长圆形肿物,表面光滑,张力较大,用手电筒照射,可能透光,肿物限于睾丸以上的部分。一种是只在睾丸鞘膜囊内积聚大量液体,叫睾丸鞘膜积液。阴囊内有光滑肿物,性质同精索鞘膜积液,一般摸不到睾丸。一种是因为腹膜鞘状突完全开放,精索或睾丸部有透光性肿物,但患儿平卧时肿物可消失;恢复站立后,阴囊内肿物又徐徐出现,叫交通性鞘膜积液。
前两种鞘膜积液有自愈倾向,许多小儿在出后1-2年内可不治自愈。交通性鞘膜积液多需手术治疗。
鞘膜积液治疗不必像腹股沟斜疝那样积极,尤其是2-3岁以内患非交通性鞘膜积液常有自愈的可能,更不急于治疗。肿物较小的非交通性鞘膜积液可以试服中药,部分病儿效果尚好。中药可用荔枝核、茴香、葫芦子、草豆蔻、木香、橘核等治疗,若非交通性鞘
膜积液形成的肿物较大,张力较高或患交通性鞘膜积液可考虑手术。
病情分析:睾丸鞘膜积液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的大小、积液的多少和发病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指导意见:1)等待疗法:轻度鞘膜积液,一般不需治疗。如婴儿时期含少量液体的鞘膜积液,多数可以自行吸收,所以不宜急于手术。(2)中药疗法:如积液较多时,可用中药治疗有较好疗效。药用:荔枝核、橘核各30克,小茴香8克,车前子12克。水煎服,每天1剂。(3)穿刺抽液:适用幼儿或拒绝手术及手术有禁忌者。在局麻下于阴囊下部用6号注射针头穿刺,抽吸积液。此法一般均要复发,并有易发生感染等弊病,是一种对症姑息疗法。(4)手术治疗:是根治的最佳方法,即进行鞘膜部分切除翻转缝合手术,使再产生的液体被周围组织吸收而痊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