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婴幼儿对眼是怎么回事

时间: 阅读:14049
婴幼儿对眼是怎么回事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5-10-31 11:23:54

婴幼儿对眼这可能是家族遗传的原因导致的,也可能是长时间盯着一个物品看导致的。

出现了对眼后,可能会表现为一侧眼睛内斜,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还会伴随着视力下降等现象,会对婴幼儿的身体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需要及时进行矫正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4-02 12:12:25

    斜眼婴儿可能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婴儿的眼睛还没有完全发育,眼睛的交互功能也不健全,一般会在发育后消失。如果对眼持续存在,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婴儿斜视的一些原因,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因为眼睛神经支配异常,调节集合障碍,遗传,外展神经麻痹,眼外伤,出现颅内感染,肿瘤压迫,缺血都会引起婴儿的斜视,斜视在医学上是内斜视,分为两种类型,治疗也不同,先天性内斜视需要手术治疗,调节性内斜视需要矫正眼镜。建议尽快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具体原因,然后对症治疗。

    婴儿对眼主要是由于眼部肌肉群的发育不协调引起的,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会随着发育慢慢改善。监视你的孩子,玩玩具或看东西时不要离眼睛太近。如果症状持续存在,请立即就医。新生儿斜视最常见的原因是婴儿只长时间保持睡眠姿势,或者只有一个玩具挂在床上。婴儿盯着它看了太久了。十字眼是两只向内侧倾斜的眼睛,看起来像两只斗鸡,所以它们被称为十字眼。

    新生儿斜视在一段时间内自我调节和生长发育会自动恢复,家长也可以用玩具来引导恢复,如果一段时间后没有好转,很可能是器质性疾病,建议家长将婴儿带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平时应带宝宝参加户外活动,晒太阳,有利于钙的吸收,不要去拥挤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

    小编对问题做了详细的解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在评论区留言,大家可以和我好好评论,如果哪里有错的地方,你也可以和我互动,如果你喜欢作者,你也可以关注我哦,你的大拇指向上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希望大家多关注哟,一个新手白,等待大家的关注。你们明白了吗?今天到此为止。在下面留下评论。

  • 紫苏
    回复
    2024-04-02 12:12:25

    (1)发育不完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

    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建立最迟,6~7岁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说5岁前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2)先天异常: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

  • 南絮
    回复
    2024-04-02 12:12:25

    婴幼儿偶尔出现的“对眼”现象,让许多家长担忧其潜在危害。要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们首先要明白眼睛在观察不同距离的物体时的生理调节。本文将深入探讨婴幼儿“对眼”现象的原因和预防治疗方法,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视力健康。
    ?眼睛的生理调节
    眼睛的“调节”和“辐辏”是两个重要功能。当眼睛注视近距离物体时,需要“辐辏”功能来确保双眼同时聚焦,而远视状态可能导致过度辐辏,进而出现“对眼”。
    ?两种“对眼”情况
    婴幼儿“对眼”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发育过程中的暂时性生理反应,随着成长会逐渐消失。二是由于远视状态导致的辐辏增加,这种情况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逐渐正常。只有长期过度辐辏才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斜视。
    ???预防和治疗方法
    为了预防和治疗“对眼”,家长需注意避免让孩子长时间注视近距离物体,并定期带孩子检查视力。若发现孩子有严重“对眼”,应及时配戴眼镜,并定期复查度数变化。此外,还有其他先天或后天因素可能导致斜视,需通过系统检查鉴别。

  • 龙葵
    回复
    2024-04-02 11:11:15

    婴幼儿有时可以看到两眼内聚成“对眼”,此现象有多大危害,这是众多家长所关心的问题。

    要了解“对眼”发生原因,先了解一下人体注视物体时所发生的生理现象。人体注视远方物体和注视近方物体需要不同的屈光度,眼睛根据注视距离付出相应屈光度的功能称为“调节”,看近时调节加大,看远时调节降低。另一方面,在注视近距离物体时,两眼要同时向内聚集才能保证双眼都同时看到物体,此功能称为“辐辏”。“调节”和“辐辏”正常是相互匹配,同比例增减,一旦因某种原因破坏他们的平衡时,就会发生异常。而最常见的因素是眼睛的远视状态,这是因为远视眼要比正常付出更多的“调节”而不需要“辐辏”的增加,但是随调节的增加互动功能令“辐辏”也加大,这加大的辐辏就可以使眼球产生过多的内聚力而出现眼向内斜的“对眼”。

    婴幼儿出现“对眼”现象有两种情况,一是婴儿的发育没有完善,双眼互动功能没有健全,这是暂时的生理反应,在发育完善以后即可消失。另一方面,幼儿发育过程中决大多数存在远视状态,经常要加大辐辏,出现内斜视情况,远视度数越大越明显,但这还不等于已经有了斜视眼,因为只要按照发育规律做保健措施,随着发育过程也会逐步正常。只有在长期辐辏加大情况下,才会有不可逆的斜视发生。

    了解“对眼”形成的原因以后,也就知道如何进行防治。在婴幼儿不能测定视力阶段,必须注意,不能给孩子创造过度注视近距离物体的条件(例如在孩子前面悬挂一串玩具让孩子看或玩),尽量让孩子注视远方物体。年龄大一点以后,及时教会孩子读视力表,会看视力表以后立即到医院用阿托品散瞳孔验光,如果“对眼”非常重,也可以在不会读视力表情况下,早一点验光由验光医生根据客观检查情况估计孩子大致度数。远视度数低时仅需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不看太近距离物体即可随发育而正常,远视度数高的则需要配眼镜才能消除眼睛多付出的辐辏,消除“对眼”。这种治疗眼镜必须经常佩戴,而且每半年复验一次,及时随度数变化更换眼镜。戴镜视力不能完全矫正达到正常就是有弱视的症状,要做弱视治疗。

    不过斜视并非都是由于上述原因所产生,还有其他先天的,后天的因素可以引起斜视,这需要到医院做系统检查才能进行鉴别,婴儿两眼里眼角的距离比正常人宽时,外观也象“对眼”,但是这是“假”对眼。无论何种因素引起的对眼,以上防治原则都是有益而无害的。

婴幼儿对水敏感正常吗

婴幼儿多汗是怎么回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