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治宝宝腹泻的方法有哪些

时间: 阅读:4262
治宝宝腹泻的方法有哪些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10-29 08:54:42

治疗宝宝腹泻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如果是消化不良发作后导致,可以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2、如果腹泻症状比较严重,也可以使用小儿腹泻散等药物治疗。

出现宝宝腹泻后,不可以给孩子哺乳太多的奶粉。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4-04-03 03:03:55

    宝宝拉肚子需要根据病因病机的进行相应的治疗,不存在最有效的药物,适合宝宝病证的就是最有效的。宝宝拉肚子主要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针对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药物治疗,才能发挥药物的最大效果。
    ?感染性因素
    对于细菌感染需给予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等,对于真菌感染需给予氟康唑、制霉菌素等,对于病毒感染则以补液、对症治疗为主。
    ?非感染性腹泻
    如食饵性腹泻,可用等量米汤、稀释牛奶喂养,恢复正常后再恢复饮食,症状性腹泻可给予蒙脱石散缓解症状,另外给予肠道益生菌如双歧杆菌片,调节肠道菌群。
    ?就诊治疗
    宝宝如果出现拉肚子,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并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使宝宝尽快康复。

  • 芍药
    回复
    2024-04-03 03:03:55

    宝宝拉肚子是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拉肚子不仅会影响宝宝的健康,还会让家长们倍感焦虑。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宝宝缓解拉肚子的症状,让宝宝健康成长。
    ?饮食调整
    宝宝拉肚子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家长们可以适当调整宝宝的饮食,以面条为主,远离油腻、肉类等食物,保护宝宝的小肚肚健康。
    ??肚脐贴缓解
    宝宝受凉拉肚子时,家长们可以试试肚脐贴。肚脐贴有散寒止泻的效果,可以缓解宝宝的不适感。热敷时记得包上毛巾,避免烫伤宝宝娇嫩的肌肤。
    ?食疗缓解
    宝宝拉肚子不严重时,家长们可以尝试食疗缓解。蒸个苹果给宝宝吃,熟苹果有收敛的功能,可以缓解拉肚子的情况。
    ?辅食停一停
    宝宝腹泻时,家长们可以适当停一停宝宝的辅食。宝宝的肠胃娇嫩,食量有限,家长们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吃太多,保护宝宝的健康,从细节做起。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4-03 03:03:55

    如果宝宝排便次数增多、便便的颜色以及性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妈妈们就要加以注意了。中医对婴儿腹泻如何治疗,对于秋季腹泻,西药抗生素治疗无效,而中药则有自己的优势,对于不同原因造成的腹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寒泻
    孩子过食生冷,或感受风寒后引起的腹泻。常见发烧,怕冷无汗,腹痛腹胀,大便清稀,肠鸣。用药可以选服“藿香正气软胶囊”,一次2粒,一日2次;或外用“小儿敷脐止泻散”贴脐,一日1次。
    ?热泻
    孩子肠胃积热,或外受暑湿引起腹泻。急促而量多,大便稀黏,便味酸臭,或有泡沫,小便黄等症状。可选用清热、止痛止泻中药治疗。如“周氏回生丹”,一次1~2粒,或“葛根芩连微丸”,一次1克,一日3次。
    ?水泻
    孩子贪食生冷食物引起的腹泻。常见水泻不止,每天大便次数多,肠鸣腹胀,大便如稀水,或水谷不分,泻后肠鸣腹胀减轻等症状。这时孩子病情很容易加重,产生脱水。一般以到医院请医生治疗为好。
    ?伤食泻
    孩子过食或添加辅食不当引起的腹泻腹胀腹痛,便前哭闹,大便酸臭,或见奶瓣或不消化食物,口臭气促,食欲不振,夜卧不安等症状。用药可服“至宝锭”,一次1丸,一日2次。
    ?脾虚泻
    孩子久病久泻,或身体虚弱引起腹泻。常见面色发黄,疲倦无力,大便松散不成形或次数多等症状。用药可用“启脾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
    宝宝的腹泻可分为轻度腹泻和重度腹泻。对于不同原因造成的腹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孩子病情很容易加重,产生脱水。一般以到医院请医生治疗为好。

  • 木槿
    回复
    2024-04-03 02:02:45

    宝宝出现腹泻时需要根据腹泻的原因改善病情。
    ??腹部保暖
    部分宝宝是由于腹部受凉、受寒引起的腹泻,这时需要做好腹部保暖,可以适当的对腹部进行热敷以缓解肠道痉挛、减轻腹泻。
    ?补充益生菌
    部分宝宝是由于肠道菌群失衡而引起的腹泻,这些人需要补充益生菌,能增加肠道有益菌,提高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在肠道功能得到恢复后腹泻可以得到改善。

脂溢型小儿湿疹怎样防治法

治儿童咳嗽的方法有哪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