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奥昔布宁、舍曲林等药物进行治疗。
出现上述症状,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可以通过膀胱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在平时父母应多给予陪伴,并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情况。
尿床,很可能是因为身体的某个部位突发了炎症或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尿床应该如何治疗呢?治疗尿床的偏方又有哪些?赶紧来看看!
尿床治疗的小偏方
家燕窝
原料:取鸡蛋大一坨家燕窝。
做法:放在柴草灶里烧红,将烧红的燕窝泥放入事先准备好的一碗(直径约16厘米)冷开水里,随即搅拌几下,待沉淀后取过滤液频饮,一般一至二次即可见效。夜尿特重时,可加服一次。
民间治遗尿方
原料:取韭菜50克洗净。
做法:捣烂绞汁,放入小碗中隔水蒸热服用,每日1次,连服5天。
大葱硫磺
原料:带须的大葱根7个,硫磺10克(药店有售)。
做法:共捣为泥状,晚上睡觉时敷在肚脐上,次日早晨取下,轻者一次,重者不超过4次即愈。
六味地黄丸
原料:取六味地黄丸。
做法:每次服1丸(9克/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服至痊愈为止。用六味地黄丸可治疗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引起的遗尿症。
五倍子
原料:用五倍子研粉过筛。
做法:加等量米醋调为糊状,临睡前填满肚脐,用纱布固定,次日晨起清洗。此法治疗小儿遗尿、老人夜间多小便、遗精或子宫脱垂。
治肾虚遗尿一法
原料:猪脬(俗称猪尿泡)1个。
做法:洗净,将黄芪15克,升麻6克,桑螵蛸10克,益智仁10克,山药30克,共装入猪脬内,放瓦锅中加水约300-500毫升,加适量食盐共煮,待猪脬煮至烂熟后,去药渣,早晚当菜吃。每天1剂,轻者1-3剂,重者可连服6剂。
羊油炒饭
原料:山药子油,干饭。
做法:每晚临睡时,用适量的山羊?腰子?(肾)周围的油(老公山羊或雄序的最好)炒干饭,饭不要太多,但要新鲜,患者食后即寝,食3-4次之后,就自然不再尿床了。当然严重的要多吃几天,饭中不放盐和其他食品。
尿床的原因
1、睡眠过深
遗尿的宝宝夜间睡眠都较深,不易被唤醒。即使被唤醒之后,也迷迷糊糊的.
因此夜间唤醒宝宝排尿,相对比较困难。
原因在于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于膀胱的尿意觉醒,使之发生反射性排尿,形成遗尿。
2、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
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研究遗尿儿童,发现膀胱容量比预计的要少30%,同时膀胱的容量均不同程度地小于正常,平均小于正常的50%。
3、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专家认为,儿童遗尿主要是由于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功能尚未成熟,夜间不能分泌足够的抗利尿激素控制排尿,并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整体发育不完全有关。
4、排尿训练不当
夜里训练过多,如夜里要叫醒宝宝3-4次,甚至4?5次,结果使膀胱未得到扩张,不能产生明显的尿意;夜里训练过少。
如给宝宝使用?尿不湿?,不管不闻;训练过早,如在宝宝几个月时就开始进行训练,由于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复杂的排尿训练,反因排尿紊乱而尿床;强迫训练。
如夜里把宝宝叫醒排尿,不管宝宝如何挣扎、哭闹,只要不排尿就不允许离开便盆。
这样,使宝宝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
尿床患者饮食宜忌
平时宜常进食具有补肾缩尿之功食物,如羊肉、狗肉、虾、雀肉、龟肉、田鸡、狗肾、猪膀胱、鸡肠、猪脊骨、塘虱鱼、茼篙菜等。健脾补肾的药粥,山药、芡实、莲子、苡米、金樱子等,亦可变换食用.且持之以恒。
饮食不宜过咸或过甜,忌食生冷,晚餐少进汤粥、饮料及高蛋白食物。
晚饭菜中少放盐,少喝水,少喝汤。
小儿遗尿怎么办?由于年纪比较小,一般小儿遗尿属于正常生理反应,但是如果表现的症状不对,那么家长们就要注意了,那么如何治疗小儿遗尿症?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怎么样?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知识吧!
中医辨证论治小儿遗尿症状
1.下元虚寒证
证候:睡中经常遗尿,多则一夜数次,面目少华,神疲乏力,肢凉怕冷,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而频数,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
治法:温补肾阳,固涩小便。
方药:桑螵蛸散合缩泉丸。主要药物: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板、乌药、益智仁、山药。伴痰湿内蕴、困寐不醒者,加胆南星、半夏、石菖蒲、远志以化痰浊、开窍醒神;伴纳差、便溏者,加党参、白术、茯苓、山楂以健脾和中助运。
2.脾肺气虚证
证候:睡中遗尿,量不多但次数频,舌白神倦,懒言少动,纳少便溏,四肢欠涩,或虚胖或消瘦,肌肉松软,常自汗出,易患感冒,舌淡苔白,或舌质胖嫩,脉象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培元固涩。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主要药物:党参、白术、黄芪、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益智仁、山药、乌药。若困寐不醒者,加石菖蒲、远志清心醒神;若大便稀溏者,加炮姜、煨葛根运脾温阳;食欲缺乏者加砂仁、神曲消食和胃。
3.肝经湿热证
证候:睡中遗尿,尿量不多,次数也较少,但尿味臊臭难闻,尿色黄,平时性情急躁,好动出汗,或夜间磨牙,夜卧易惊,大便偏干,形体多偏瘦,或手心灼热,口中气臭,唇舌红赤,舌苔黄或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疏肝清热,固涩小便。
方药:龙胆泻肝汤。主要药物:龙胆草、山栀子、黄芩、生地黄、木通、柴胡、泽泻、车前子、当归、甘草。夜惊、磨牙者加黄连、朱砂清心安神。久病不愈,肝肾阴亏,症见消瘦低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者,可用知柏地黄丸治之,以滋阴降火。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妙方
1、缩泉丸
宋·陈自明《校注妇人良方》。
歌诀:缩泉丸中益智仁,再配山药与乌药,温肾固涩止遗尿,小儿成人均能医。
组成:山药180克,乌药180克,益智仁18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冷开水泛丸。每服9克(儿童酌减),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各适量。
功效:温肾止遗,缩尿固涩。
方解:方用益智仁、山药温补脾肾,固涩小便;配以乌药气理散寒,以温振肾与膀胱气化之功。合而用之,共奏温肾止遗,缩尿固涩。
主治:下元虚冷,小便自遗或小禁,伴神疲怯寒、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细无力者。可用于小儿或成人遗尿以及老人、妇人及病后因脏气虚衰引起的小便失禁等病症。
加减:若肢冷畏寒明显者,加菟丝子、肉苁蓉、鹿茸、附子;面气短者,加党参、黄芪、五味子。
附记:凡湿热下注,下焦瘀血引起的小便频数,滴沥不畅,时有遗尿等症忌用。
2、遗尿汤
《治验百病良方》(时毓民方)。
歌诀:遗尿汤中桑螵蛸,黄芪党参补骨脂。蚕茧菟丝金樱子,再加覆盆炙甘草。
组成:党参12克,菟丝子12克,蚕茧10只,补骨脂9克,金樱子9克,覆盆子9克,炙甘草4克,桑螵蛸15克,黄芪15克。
用法:上药水煎浓缩,加白糖适量,制成每剂4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20毫升。
功效:益气补肾,固涩止遗。
方解:方中以党参、黄芪益气;菟丝子、补骨脂补肾;金樱子、覆盆子、桑螵蛸固精缩尿;蚕茧有止渴,治小便过多之功。合而用之,共奏益气补肾,固涩止遗之功。
主治:小儿遗尿症。
加减:若睡眠过深,不易唤醒,加生麻黄9克,或石菖蒲9克,炙远志4克;兼有阴虚者,加当归9克,五味子4克;舌质淡有阳虚者,加肉桂3~4.5克。
附记:生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每剂用生麻黄9克,未发现心悸、多汗、失眠等副作用。
结语: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辨证论治小儿遗尿症状的'全部介绍了。中医辨证治疗小儿遗尿非常有效,治疗方法也非常简单,家长们应该多了解这些知识哦,上文还分享了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妙方,感兴趣的朋友就要多了解一下,希望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儿遗尿吃什么药好:醋酸去氨加压素片
功能主治:
用于治疗中枢性尿崩症。服用弥凝后可减少尿液排出,增加尿渗透压,减低血浆渗透压,从而减少尿频和夜尿。用于治疗六岁或以上患者的夜间遗尿症。
用法用量:
1、治疗中枢性尿崩症:一般成人和儿童的初始适宜剂量为每次0.1毫克,每日三次。再根据患者的疗效调整剂量。根据临牀经验,每天的总量在0.2~1.2毫克之间。对多数患者的适宜剂量为每次0.1-0.2毫克,每日三次。
2、治疗夜间遗尿症:初始适宜剂量为睡前服用0.2毫克,如疗效不显著可增至0.4毫克,连续使用三个月后停用此药至少一周,以便评估是否需要继续治疗。治疗期间须限制饮水,详见“注意事项”。
小儿遗尿吃什么药好:遗尿停胶囊功能主治:
益气健脾,补肾缩尿。用于肾气不足和肺脾气虚所致的儿童功能性遗尿。症见睡中遗尿,尿色清,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淡,脉沉无力。
用法用量:
口服,3~7岁,一次6粒,一日2次;8~14岁,一次8 粒,一日2次。
小儿遗尿吃什么药好:丙咪嗪功能主治:
为中枢兴奋剂,可减轻睡眠深度,每晚口服,适用于觉醒障碍型。
用法用量:
口服,用于小儿遗尿症,5岁以上每次12.5mg-25mg,每晚一次。
小儿遗尿吃什么药好:奥昔布宁功能主治:
别名尿多灵,能降低膀胱内压、增加容量,减少不自主性的膀胱收缩,入睡前口服,适用于昼夜尿频型。
用法用量:
大于5岁儿童:开始口服2.5~3mg,每天2次,必要时可加至5mg,每天2~3次。如用于夜遗尿,最后1次可在睡前给药。
小儿遗尿吃什么药好:麻黄素
功能主治:
睡前口服,可增加膀胱颈部和后尿道的收缩力,同时有兴奋中枢作用,可用于混合型。
用法用量:
由于剂型及规格不同,用法用量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
小儿遗尿吃什么药好:去氨加压素功能主治: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别名弥凝,睡前口服,适用于夜间多尿型。
用法用量:
由于剂型及规格不同,用法用量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
注意:
以上药物仅作参考,不做推荐,具体用药请咨询医师。
遗尿,又称尿床 ,是指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多发生在 3岁以上的儿童 ,睡眠时不能控制排尿 ,但不包括有器质性病变的遗尿症患者。中医认为多由小儿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或病后体弱、脾肺气虚不摄 ,或有不良习惯所致。非处方中成药选用应按以下二型辨治 :1.若表现为夜间遗尿、怕冷喜热、面色苍白、体弱多病、夜间不易叫醒、小便清长、舌淡等 ,此为肾气不足遗尿 ,治宜补益肾气、温肾散寒。可选用缩泉丸 (由益智仁、乌药、山药组成 ),每次 3~ 6克 , 1日 2次 ,温开水送服 , 3岁以内小儿酌减。也可选用遗尿散 (由萆 、益智仁、朱砂组成 ),每天1次 , 3~ 6岁小儿每次 3克 , 7岁以上每次 5克 ,均用温开水送服 , 3岁以内小儿酌减。2.若表现为小便次数多、面色黄白无光泽、易于感冒、体弱无力、爱长出气、食欲差、腹胀、大便偏稀或有脱肛、舌淡等 ,此为脾肺气虚遗尿 ,治宜健脾益气。可选用补中益气丸 (由黄芪、党参、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组成 ), 3~ 6岁小儿每次 3克 , 7~ 11岁每次 6克 , 12岁以上每次 9克 ,均为 1日 3次 ,温开水送服 , 3岁以内小儿酌减。也可选用参芪膏 (由黄芪、党参组成 ), 3~ 6岁小儿每次 5克 , 7岁以上每次 9克 ,用温开水化服 , 3岁以下小儿酌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