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要看孩子目前出生的时间是多久了,每个时期孩子的身高体重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有些孩子会长得快一些,有些孩子会长得慢一些,所以身高体重的标准只是作为一个参考的数值,并不能作为一个判断的准确依据。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每个孩子他受到好多外在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生长发育这块都是不一样的。
新新生儿期(neonate period)是个体发展阶段之一。指个体出生后第一个月(严格讲为28天)。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长为50厘米,男、女婴有0.2-0.5厘米的差别。
正常新生儿之间,身长也略有差异,但差异很小。新生儿的身高标准范围为男宝宝46.8-53.6cm,平均值为50.2cm,女宝宝46.4-52.8cm,平均值为49.6cm,其中头长占身长的1/4。新生儿生后前半年每月平均长2.5厘米,后半年每月平均长1.5厘米,1岁时可达75厘米.
扩展资料
新生儿分为足月儿(胎龄满37周,不满42周)早产儿(胎龄满28周,不满37周)过期产儿(胎龄超过42周以上);
出生后头几天,大部分时间呈睡眠状态。
出生后两周末,在醒着和舒适的时候,自发的整体性动作开始活跃,并产生明显的条件反射。
新生儿出生后具有综合感觉运动机能、记忆、判断和适应刺激的学习能力。
新生儿开始直接与外界环境发生关系,能独立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如饮食、防御、抓握、眨眼、吞咽、喷嚏等非条件反射,以保证对外部条件的适应。
新生儿期的保育工作,除注重保温、营养、防止感染等身体保护外,还应注意给予适度的环境刺激,以利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体重:新生儿分为 正常体重儿(体重大于2500克,小于4000克)低体重儿(体重小于2500克)巨大儿(体重大于等于4000克);
参考资料—新生儿期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如下
????体重标准
1-6个月的儿童标准体重一般为出生体重加上月龄后乘以0.7。7-12个月的儿童标准体重一般为月龄乘以0.25后加6。1岁儿童的标准体重为10KG左右。2岁至青春期前儿童的标准体重为年龄乘以2加7。
?身高标准
3岁及以下的儿童立位测量不准确,应该采取仰卧位测量身高。新生儿出生时标准身高为50CM,1岁儿童为76、5CM,2岁儿童为88、5CM,三岁儿童为96、8CM。
各位新手爸妈们,你们是否曾为宝宝的体重和身高担心过?其实,宝宝的发育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只要宝宝的体格发育在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的范围内,就无需过多担心。
?男女宝宝的体重和身高标准
男宝宝在出生后的100天里,体重在5.4-8.5kg之间,平均为6.9kg,身高则为58.4-67.6cm,平均为63.0cm;女宝宝的体重在5.0-7.8kg之间,平均为6.4kg,身高则为57.2-66.0cm,平均为61.6cm。
?遗传基因对宝宝身高的影响
遗传基因对宝宝的身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家族中长辈的身高都较高,那么宝宝的身高很可能也会高挑;反之,如果长辈们都较矮,宝宝也有可能会受到影响。当然,遗传并非绝对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善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营养对宝宝生长发育的影响
营养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要确保宝宝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合理喂养方法至关重要。母乳喂养是最理想的喂养方式,同时要逐步添加辅助食品,注重早餐的质量。
?睡眠对宝宝生长发育的影响
睡眠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同样不可忽视。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长高的关键激素,而它在夜间睡眠时分泌最为旺盛。因此,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优质的睡眠质量至关重要。
婴儿刚出生时身高约50厘米,体重约3.25千克,之后依据公式进行计算。
1、身高:
(1)新生儿:身高约为50厘米,前三个月与后九个月身高增长速度相同,多为75厘米左右。
(2)2-6岁:公式是身高=年龄×7+75,以厘米为计量单位。
(3)7-10岁:公式是身高=年龄×6+80,以厘米为计量单位。
2、体重:
(1)新生儿:体重通常为3.25千克左右,3-12个月计算公式为体重=(年龄+9)/2,年龄以月为计量单位,体重以千克为计量单位。
(2)1-6岁:公式为体重=年龄×2+8,年龄以岁为计量单位,体重以千克为计量单位。
(3)7-12岁:公式为体重=(年龄×7-5)/2,年龄以岁为计量单位,体重以千克为计量单位。
身高体重受很多因素影响,以上公式并不绝对,需要结合其他实际因素。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判断儿童身高水平有以下3个指标:
一是“及格线”:指的是根据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个体身高的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2SDS)或第3百分位数就是及格线。身高在及格线以上即为医学上的正常范围。
二是“平均线”:指的是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的个体身高的正常人群平均身高,即中等身高。也就是中位数。
三是“理想身高”:指家长对孩子身高的期望值。根据调查,我国91.2%父母希望男孩长到175厘米以上,82.7%父母希望女孩子能长到165厘米以上,平均期望身高超过遗传身高6厘米。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