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不舒服的症状

时间: 阅读:4832
新生儿不舒服的症状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5-11-09 11:15:47

新生儿如果不舒服的话,大多都表现为长期哭闹而且哭闹不止的情况,除了你所说的这些症状以外,当然孩子也可能出现肠绞痛的情况,因为在三个月之内,小宝宝的肠胃发育是非常不完善的,所以也在三个月之内的小宝宝很容易出现肠绞痛的现象,可以经常给宝宝的腹部进行按摩。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02 04:04:10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02 04:04:10

    新生的宝宝如果有不舒服的地方,大部分都是靠哭声传递的,剩下的就要观察他的皮肤状态,体温,食量。具体我详细说说:

    一、哭声是最直接的,一般新生宝宝只要是哭了,他一定是有一个地方不舒服。

    比如说现在是夏天,如果宝宝热了,他会以哭声的形式表现。

    有宝宝的人都知道,宝宝如果是拉臭臭了,也会哭,因为哪怕是有尿不湿,拉嘘嘘的是跟拉臭臭是不一样的,拉嘘嘘的话可能没多大感觉,他拉了就拉了不会哭,但是拉臭臭的话是会粘屁股的,他多半就会哭起来。

    1

    宝宝饿了的时候也会哭,一般新手妈妈无法判断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手洗干净,放到他嘴边,如果他会啃,那就是饿了没跑了。

    还有就是身体不舒服,比如说肠绞痛也是会哭,并且有点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这种哭多半就是肠绞痛,多发生在宝宝出生的第2个月,一般都是使用飞机抱或是让他趴着睡来缓和。

    4飞机抱

    二、皮肤状态也是判定宝宝是不是不舒服的一种方式。

    新生儿的皮肤都是光滑的,白嫩不白嫩倒是另说,如果宝宝某一天身上局部地方或者是大片的地方出现红疹子,或者是疙瘩,那多半是宝宝过敏或者是被蚊子咬了,会伴随哭声来表达他的不舒服。

    1这个是当时初冬,皮肤干

    如果只是蚊子叮咬了,那么随便的,清凉油,花露水都可以解决,但如果出现大片的疹子的话,就有可能是过敏,一定要去医院。

    三、体温。

    所有的宝妈在宝宝第1次发烧的时候,都是焦急与无助的,我也一样。

    我宝宝的第1次发烧,发生在他4个月大的时候,那个时候我甚至连体温计都没买(因为一开始的时候觉得晦气)。

    3

    在喂母乳的时候,明显发现宝宝的口腔温度有点偏高,并且摸到宝宝身上有些烫的时候,我非常的无助。发烧这一个,婴幼儿都是比较需要重视的,体温计一定要有。

    体温这一项,只要有体温计的都能够看到,只要注意一些值就行了。

    38.5是分界线

    超过37.3,少于38.5就是低烧,可以多喝水来慢慢降温。

    38.5以上就一定要吃药,不知道怎么用药的,一定要去看医生。因为要从38.5一直烧上去是很容易的,拿我自己来说,曾经从38.5烧到40.6一个小时时间,所以这一个一定要警惕。

    四、再来就是食量。

    就拿一个婴儿来说,如果他每一顿的奶量是180毫升,突然有一天,他只喝了60左右就不再喝了,并且持续好几顿,那肯定是他有不舒服的地方了。

    具体是什么原因就要先检查奶粉泡的是不是比例跟以前一样,水温是不是偏热或者偏冷等等。

    6

    总的来说判断新生宝宝有不舒服的情况的话,主要是靠哭声,大部分的宝宝在哭的时候只要为他与安抚都能解决,如果安抚不下来或者喂母乳也没法让他止哭的话,那多半就是身体有不舒服的,建议去诊所或者医院。

  • 木槿
    回复
    2024-05-02 03:03:00

    如何判断婴儿胀气或者肠绞痛

      如何判断婴儿胀气或者肠绞痛,宝宝是非常较弱的,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不懂的说话,没有自我判断能力,这着实难倒了新手父母,以下是关于如何判断婴儿胀气或者肠绞痛。

      如何判断婴儿胀气或者肠绞痛1

      判断宝宝胀气还是绞痛,通常是指判断宝宝肠胀气还是肠绞痛,主要通过宝宝的症状表现来判断。肠胀气的宝宝由于腹部不适、疼痛轻微,一般不会出现频繁哭闹或有轻微哭闹。但是肠绞痛的宝宝腹部疼痛较重,因此会出现频繁剧烈哭闹、难以安抚的现象。

      1、肠胀气:主要与宝宝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有关,也不排除宝宝饮食过快或腹部受凉导致吸入过多气体所引起,此时胃肠道内产气增多,会导致肠胀气并导致腹部不适感。

      这个情况容易引起宝宝睡觉不安稳、排气增多的症状,也容易出现吐奶、打嗝等表现。此时家长可以按顺时针方向轻揉宝宝腹部,或者用温热的毛巾、热水袋敷宝宝的腹部,增加胃肠蠕动速度来帮助排气。此外,也可以帮助宝宝做排气操,也可以缓解胀气现象;

      2、肠绞痛:主要是由于宝宝受各种因素,如喂养不当、着凉、中枢神经发育不完善等,而导致的肠壁肌肉痉挛,造成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出现肠道蠕动紊乱的情况。

      肠绞痛的典型症状是疼痛,宝宝会出现夜间频繁哭闹不止且持续时间较长,并且哄不下来。当宝宝出现肠绞痛后,需暂时停止进食,同时让宝宝处于温暖的环境中,也可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帮助缓解疼痛,及时就医治疗。

      肠胀气和肠绞痛有所区别,若家长不能自行判断,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如何判断婴儿胀气或者肠绞痛2

      宝宝肠胀气、肠绞痛会有不同的病症表现,分析过程中最好结合多个方面来判断,一般前者表现为腹部胀气、手足冰凉,后者由于疼痛感明显,宝宝会有哭闹不止的表现。当然,宝宝肠胀气或肠绞痛判断,除了病症分析,医学检查也很重要。

      判断宝宝肠胀气或肠绞痛的方法很多,大部分情况下,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来判断,肠胀气表现为腹部有明显的肠胃胀气,肠绞痛表现为疼痛感明显,宝宝一直哭泣。

      此外,还可经过影像学检查来判断,或对腹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或腹部CT检查,对判断肠胃气胀、疼痛、肠梗阻、肠套叠和其它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判断过程中最好尽快去儿科检查,这样更有利于了解清楚疾病。

      肠胀气或肠绞痛的发病机制相同,都是由胃肠功能障碍引起的,严重会导致肠道痉挛、腹痛、疼痛等。如果肠内有肠梗阻,宝宝会在晚上哭泣,感觉不舒服,常见脸红、腿弯曲、臭皮,伴有疼痛感等。同时,患有疝气的宝宝忽然大声哭了好几个小时,哭的'时候,脸会变红,嘴巴会变白等。

      肠胀气或肠绞痛的差异在于严重程度不同,肠胀气仅仅单纯的腹胀,除了腹胀,没有其它明显症状,只是胃有点肿,但感觉很软。此外,肠绞痛表现为间歇性产生,偶尔哭一次,这种哭一般很难暂停。还有父母喂宝宝吃东西时,不想吃,也不回应,会让年青爸爸妈妈手足无措。

      肠胀气或肠绞痛是宝宝的常见症状,与过度喂养、消化不良、感冒等有关。以上介绍了疾病的不同,这对判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医学检查,分析清楚疾病后,才能确定对症治疗方案,千万不要任由疾病发展,这样会带来更多危害。

      如何判断婴儿胀气或者肠绞痛3

      判断宝宝出现了肠绞痛还是肠胀气,方法是非常简单的,如果是婴幼儿还不能表达自己的痛苦时,可能就是哭闹,另外就是拒绝饮食,在肠绞痛时孩子往往是非常痛苦的,通过表情就能看出来,如果仅仅是肠胀气,只是腹部有明显的胀气现象,那么孩子痛苦的面容可能稍微差一些。

      功能性肠绞痛多见于婴幼儿,宝宝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引起胃肠蠕动异常,导致肠绞痛症状,临床多有受凉、饮食不当等病史。宝宝出现肠绞痛的现象时会有疼痛的感觉,而胀气一般不会有疼痛的现象,只会有腹胀的表现。

       新生儿肠绞痛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出生以后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如果肠道积气,可引起肠绞痛,或者是腹部着凉,喂养不当,都会诱发肠绞痛。临床上引起新生儿肠绞痛的原因较多

      新生儿本身特征:新生儿胃肠道消化功能发育不成熟、肠道屏障功能差、消化能力相对较弱、新生儿肠道相对较长、肠蠕动的协调能力较差。孩子由于年龄小,肠道在腹腔内活动的范围大,有时可能会引起肠绞痛,大多数是与腹部受凉或者奶过敏等有关。

       月子里宝宝肠绞痛症状

      在发作的时候,宝宝往往会有腹痛,腹部的疼痛的情况,主要就是以对症治疗为主,局部可以适当的热敷或者是通过按摩的方法缓解症状。肠绞痛常常发生在夜间,所以如果宝宝夜间没有饥饿或生病,却仍然啼哭不止,也有可能是发生了肠绞痛,发生肠绞痛时可以使用适当的热敷或者通过按摩的方式缓解宝宝的症状。

      在月子里宝宝如果出现了肠绞痛的情况,主要的因素就是由于宝宝肠道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另外也不排除是在哺乳的过程当中有过多的空气进入到了胃肠道的情况,过多的空气刺激到肠壁,导致了肠绞痛的发生。

      肠胀气可能是婴儿吃太多、太杂的东西超过自身的消化能力,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腔胀气,还有的孩子是由于吃奶速度过快,或者吃奶时大声哭闹,吞进去大量空气引起的腹腔胀气。

      肠绞痛是由于肠道气体产生过多,肠道蠕动加快,或者宝宝进食过多、过杂,或者生冷的食物引起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从而引起阵发性的腹痛。

      肠胀气可以引起肠绞痛,肠胀气是肠绞痛的一个原因,而肠绞痛是肠胀气发生的一个结果。一旦出现肠绞痛和肠胀气,我们可以用热水袋隔毛巾热敷孩子的腹部,也可以用开塞露进行通气排便。此外也可以以肚脐为中心按摩孩子腹部,缓解肠胀气和肠绞痛。

新生儿灯光注意事项

新生儿抱被包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