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钟120~140之间,而且这时候正常的呼吸素是在每分钟40~44之间,刚出生的宝宝由于在母体来到外面的世界,可能对环境不太适应,只要是在正常值范围内都是正常的,家长也不用太过于担心的,如果小宝宝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他的脉搏跳动的就会很快,所以要护理好宝宝。
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 次,成年人平均每分钟70--80次,范围在每分钟60--100次左右,都是正常的。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临床上有许多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可使脉搏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脉搏对病人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如果有什么异常请及时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就医。
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间都属正常。劳动时比安静时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儿每分钟可以跳到150次。平均说来,如果一个人活100岁,那么,他的心跳次数加起来总共可达40亿次左右。
在平时,假如成人安静时每分钟心跳超过了100次,医学上就算作“心动过速”;少于60次的,则是“心动过缓”了。还有些人的心跳会时快时慢、跳跳停停。这些,都属于心跳异常的范围。心跳异常是心脏病觉状之一。
不过,心脏和身体许多器官一样,工作能力也是可以变化的,它有很大的伸缩余地。
据研究,认真做完一套广播体操,每分钟心跳可能增加二三十次。人在愤怒、恐惧的当儿,学生临上考场的一刻,心脏也会“怦怦”地加快跳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运动员,心跳达到每分钟一百七八十次。让一些人身30公斤重物奔跑300米,他们的心跳每分钟超过200次。医学资料竟有心跳高达270次的记录。
加快心跳的目的,是为了多送血液,满足身体的劳动、运动和特殊情况下的需要。要是心跳过少,血液供应不足,身体得不到必须的氧气和营养,人就无法正常地生活,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生理学家发现,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进行激烈运动的人,他们的心脏得到了锻炼,心跳次数比常人要少得多。我国当今有位足球运动员,每分钟心跳才37 次;1928年奥运会上,有位运动员,每分钟才28次。原来,心脏得到更好锻炼的人,心肌纤维变得粗大,心室壁变得厚实,心脏本身也扩大了。英国一位前世界马拉松赛冠军于70岁因癌症去世后,医生发现他的心脏比正常人约重30%,送血管道——冠状动脉约粗1倍。这样的心脏收缩起来自然非常强劲有力,每次跳动输送到全身的血液要比普通人成倍地增加。所以,虽然跳得少,可由于血多,也能满足身体的正常需要了。
有关材料告诉我们:有个脚气病人在恢复期,每分钟心跳不足30次;我国东北有个建筑工人,每分钟心跳一度只有27次;有个名叫桃乐珊·史提文斯的人创心跳最低的世界纪录,每分钟仅跳12次。
在安静状态下健康成人心率大约平均75次/分钟,正常成年人心率的波动范围为60-100/分钟,女性的心率较男性心率快,体力活动及精神兴奋时心跳都可增快。女性的心率较男性心率快
不过有的人每分钟心跳次数也会少于60次,正常人或者运动员都可能出现特别是运动员,因为经常锻炼使心脏的收缩力量增强,每搏动一次所输出的血量增加,足够供应身体各器官的需要,所以心跳每分钟50-60次就够了.
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成年人每分钟70-80次。
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
扩展资料
临床上有许多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可使脉搏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脉搏对病人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中医更将切脉作为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病情危重,特别是临终前脉搏的次数和脉率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脉搏的变化也是医生对病人诊断的其中一项依据。
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变慢。虽然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能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一般适宜的运动心率是“170-年龄”,如一个50岁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为宜,过快说明运动量过大,达不到也起不到效果。
运动前要自觉舒适、无疲劳感,一般运动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每次最佳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每周至少坚持3次运动。心率增快危害健康、缩短寿命,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脉搏
心脏在单位时间内(一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心率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心率减慢。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75次/分钟。正常变动范围一般为60----100次/分钟。心率低于60次/分钟的,叫做心动过缓(运动员除外);高于100次/分钟的,叫心动过速。
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称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跑步、饮酒、重体力劳动及情绪激动时心律加快为生理性心动过速;若高热、贫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病引起心动过速,称病理性心动过速。
病理性心动过速又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窦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是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通常每分钟心率不会超过140次,多数无心脏器质性病变的,通常无明显不适,有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可达160~200次,以突然发作和突然停止为特征,可发生于心脏有器质性病变或无心脏器质性病变者。发作时病人突然感到心慌和心率增快,持续数分钟、数小时至数天,突然恢复正常心率。发作时病人自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及头颈部发胀、跳动感。无心脏病者一般无重大影响,但发作时间长,每分钟心率在200次以上时,因血压下降,病人发生眼前发黑、头晕、乏力和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厥、休克。冠心病病人出现心动过速,往往会诱发心绞痛。
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
正常新生儿心率为120?160次;分钟。测心率的方法如下:
?找到脉搏跳动位置
脉搏一般可以在脖子上、手腕上或者是胸部找到,家长可以用温暖的手放置在这些部位上进行脉搏计数。
??计算一分钟内的脉搏率
在给孩子测量脉搏的时候,可以采取以分计时的方法,也可以分成三十秒一次,记录两次的脉搏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要知道孩子在平静的状态下的心率的话,需让孩子先休息至少十分钟,然后再进行测量。以避免孩子在运动后心率发生变化,影响测量结果。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