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x光辐射有多大

时间: 阅读:12401
新生儿x光辐射有多大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5-11-05 23:20:45

X光的辐射一般不是很大的,辐射量是能够保证在安全范围内的,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只要不是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可以,新生儿如果有诊断病情需要的话,可以做这个检查,偶尔做一次是绝对安全的,只要不是在短期内频繁多次的进行这样的检查就没有问题,辐射量远远达不到对身体有伤害的程度。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4-05-02 23:23:59

  • 芍药
    回复
    2024-05-02 23:23:59

    拍摄一张X光胸片,当射线在检查区域曝光时其曝光率约为160毫西弗特(计量辐射度的单位)/小时,约为0.045毫西弗特/秒。以胸部肋骨骨折为例,拍摄一张胸片大约需要 0.5秒,因此接受一次胸部X射线检查,患者要承受约为0.023毫西弗特的辐射量。按照六次X射线检查,一个肋骨骨折的患者前后总共要承受0.138毫西弗特的辐射剂量。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0.0165/西弗特,也就是说,身体每接受一西弗特(1西弗特=1000毫西弗特)的辐射剂量,就会增加0.0165的致癌几率。以此推算,一个肋骨骨折病人将增加约为千万分之三点八的危险。

    而对其他医学检查来说,一般四肢做一次X光检查要接受的辐射量为0.01毫西弗特,腹部为0.54毫西弗特,骨盆为0.66毫西弗特,腰椎为1.4毫西弗特,上消化道为2.55毫西弗特。以此推算,因为医学检查导致健康人群患癌的风险在千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之间。

    孕妇儿童在辐射高危人群之列

    尽管大部分的医院在对普通病人进行X光照射的时候并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但是对于孕妇,还是有所顾忌的,对其腹部进行遮盖。于医生建议孕妇应该尽量避免此类检查,尤其是怀孕头三个月的孕妇。因为此时是胎儿重要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X光可能使这些尚未发育定型的细胞组织产生突变,胎儿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也会增高。还有研究表明,新生儿如果因头部受损伤做CT检查,对以后的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影响,而对空间识别能力则没什么影响。

    除了孕妇之外,儿童也是辐射损伤的高危人群之一。从放射生物学理论分析,一种组织的放射敏感性与细胞的分裂活动成正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细胞分裂活跃,较之成年人敏感得多,且年龄越小越敏感。如果短时间内接受较多次数的X光照射,危害就会慢慢累积,造成身体细胞不可弥补的损害,将来诱发癌症等病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因此国家规定,未满18周岁的人严禁从事与放射工作有关的职业。

    如果说患方只是偶尔接触X射线的话,那么作为医方的放射科医务人员受到辐射损害的可能性更大,尽管他们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卫生部法监司公共卫生处负责人表示,卫生部曾对国内 15个省市的医院进行监测,记录显示,医疗界人员接受辐射的程度居各行业之首,医学辐射是目前辐射污染的主要来源,医务人员由于接触射线的时间长、频率高、距离短,他们受辐射的强度比传统核工业的工作人员还要高。

    医务人员短期接触大剂量的射线,会发生急性皮肤烧伤、坏死、放射性皮炎、眼球晶体浑浊继发的白内障;长期低剂量的辐射,发病则一般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可能发生白血病、其他肿瘤、胎儿的畸变等。然而对于医疗辐射的危害,很多医生自己都没有足够的防护意识,虽然医院也提供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医务工作者会因为麻烦而不愿使用。不少在X光机下进行骨科手术和手法复位的医生,手臂上的汗毛全部脱光,这表明辐射已经对身体产生危害了。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02 22:22:49

    婴幼儿对X射线(电离辐射)很敏感,儿童的放射暴露癌症致死几率预计高出成人每剂量单位的2—4倍,儿童快速的细胞增殖和自身更长的平均寿命两者都会造成其产生后遗效应的风险增加。另外,不同生理组织对X光敏感程度不一样。高感受性组织包括:造血组织、淋巴组织、生殖腺、肠上皮、胎儿。

    而且ct的辐射是没法排出体外的。
    随着X射线及 CT 扫描技术的应用发展,X射线及 CT 检查已经成为医用检查的常用手段,但在大量应用的同时,也加大了电离辐射(放射源)对人体的危害。为保护人身安全,在医疗领域必须加大对放射防护管理与监督。现就 X射线和CT 检查 X 射线的危害与 X 射线防护加以总结如下:
    1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1.1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基本概念:电离辐射产生多种类型的生物效应,如辐射致癌反应、辐射遗传效应、组织反应、非癌症疾病、出生前照射的效应等。
    组织反应过去称之为非随机效应和确定性效应,它由大剂量照射引起,并且对他们来说存在阈值量。随机效应包括癌症及遗传疾患没有阈值剂量,其发生率与剂量成正比。所有组织反应都是躯体效应(发生在受照个体身上的效应)。而随机效应可以使躯
    体效应(辐射在受照者体内诱发的癌症),也可以是发生在受照者后代身上的遗传效应。
    1.2 随机效应—— — 致癌效应:随机效应指癌症和遗传效应。电离辐射能量的沉积是一个随机过程,甚至在非常小的剂量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细胞内的关键体积内沉积足够的能量,可引起细胞的变化或细胞的死亡。一个或少数细胞被杀死,在一般情况下对组织不会产生后果。但是,单个细胞的变化,如遗传变化,或最后导致恶性肿瘤的变化则具有严重后果。由一个细胞的变化导致的这些效应则是随机性效应。致癌效应是随机性效应,其发生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存在剂量阈值。1.3 随机性效应—— — 遗传效应:辐射遗传效应是通过对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的损害使受害者后代发生的遗传性异常,它是一种表现于受害者后代的随机性效应。传统上将遗传疾病分为三类:单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畸变病和多因素病。
    1.4 确定性效应:在较大剂量照射全部组织的情况下,大量的细胞被杀死,而这些细胞又不能由活细胞的增殖来补偿,由此引起的细胞丢失可在组织或器官中产生临床上可检查出的严重功能损伤,所观察到的效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因而存在剂量阈值。这种照射引起的效应即为确定性效应。
    综上所述:日常医学上的X光检查,对健康是有风险的,一张X光片就有可能致癌,因此,建议平时不要随意做X光检查,特别是CT更是要警惕啊,因为CT的剂量和辐射强度相当大!远期致癌和遗传效应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一定要谨慎!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研究证实,做一次CT全身扫描体检,会使受检者辐射致癌的危险性增加约8%。辐射致癌及遗传性疾患是剂量线性无阈的,也就是说受照射越多,患致死性癌症及遗传性疾患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不论医护人员还是人民群众,都应该学习一点防护辐射的知识。能用非辐射方法(如超声、核磁共振等)的就用非辐射方法,尽量不做X射线检查。更要尽量避免CT检查。防患于未然,减少辐射对人类造成的伤害
    CT危害很大!CT是计算机控制的X射线断层扫描,X射线的剂量和辐射强度都很大,而年龄越小对X射线越敏感,正常组织收到的伤害越大,远期有致癌的危险!特别是人体的腺体容易受到损伤(腺体最敏感:眼腺、甲状腺、胸腺、乳腺、生殖腺、大小肠的上皮细胞、盆骨、淋巴。。),远期有致癌的可能。而且人体受X射线的伤害没有下限阀值!建议儿童一般不要做CT!可用核磁共振、彩超、内窥镜等替代。 最好一次也别做!因为CT是计算机控制的利用X射线进行断层扫描,在检查时,X射线的剂量和强度都很大,吸收1 Gy=1 Sv 换成常见的就是:毫希=豪戈瑞

    胸部扫描:477mGy*cm。
    上腹部平扫+增强3期扫描:40层图像 420mGy*cm×4=1680mGy*cm。
    腰椎间盘扫描:330mGy*cm。
    我院经常出现的多部位扫描
    头颅+胸部,1498mGy*cm。:
    头颅+颈椎间盘,994mGy*cm。
    头颅+上腹部,1441 mGy*cm。
    头颅+副鼻窦(以儿童最多),大约1600mGy*cm。
    2010年CT扫描总人次为41784人次,共有3528人次进行多部位扫描(2~4个部位),8.4%。2011年1-6月CT扫描总人次为22318,多部位扫描为2256人次,10%,呈上升趋势。
    多部位扫描基本上都超过了1000毫戈瑞,从一定程度上说,CT扫描的辐射堪比核辐射。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载文指出,CT扫描造成的辐射已成为美国人遭受辐射的首要来源,有2%的癌症源于此。
    牛津大学和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对15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英国每年诊断出的癌症病例中有0.6%%是由X射线检查所致。在X射线和CT检查更为普遍的日本,每年新增癌症病例中有3.2%%是由这两种检查造成的。

新生儿趴着睡觉可以缓解肠胀气吗

新生儿体重标准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