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增长是没有绝对标准的,跟宝宝的吃奶量和睡眠有一定的关系,只要宝宝的身高,体重,头围等发育指标都在正常的范围内就可以,宝宝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最旺盛阶段,一定要保证充足的奶量,提倡母乳喂养,按需喂养,母亲可以多喝一些有营养的汤类,促进乳汁分泌,提高乳汁的质量,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
我们说了很多次的 生长曲线
最近发现有些家长还不太认识这个线
工具是好工具,不会用就可惜啦
来来来
生长曲线小课堂
开讲啦
第一点:生长曲线的由来及作用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弃用旧曲线,提出绘制新的生长曲线。1997 ~2003 年期间进行了多中心生长参考标准研究,以制定新的曲线,用以评估全世界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采集数据来自各种民族背景和文化环境(巴西、加纳、印度、挪威、阿曼和美国)的8440 名健康的母乳喂养婴幼儿。
——特意挑选生活在可能有利于充分实现其遗传生长潜力的条件下的健康儿童。
——为制定标准而挑选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并且不吸烟。
——生长曲线对五岁以下儿童的生理发育作了最佳描述。
——标准描绘了最优环境条件下幼儿期的正常生长情况。
——可用于对各地的儿童进行评估,不论其种族、社会经济状况和喂养形式。
其实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生长曲线的背景和出发点我们就可以知道,生长曲线是孩子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参考标准。
我们可以通过绘制孩子的生长曲线,来发现哺育中可能需要关注和调整的情况。
而因为生长曲线制作采集的数据样本来自全球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下的健康母乳喂养婴儿及其母亲,所以更加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可以作为全球各地儿童的评估标准,中国当然也包含在内。
第二点,如何来制作生长曲线呢?
两个版本 :男宝宝和女宝宝。
N多参数 :年龄/身高/体重/BMI(体重指数)/头围/臀围/肩胛下皮褶厚度/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运动发展里程碑/体重速度/头围速度/身高速度……等非常详细的标准。
一般我们用到的比较多的就是 年龄/身高/体重 的曲线表格。
(举例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年龄/身高和体重的女宝0-2岁版,还有0-6个月,0-5岁的表格,爸爸妈妈根据月龄选择更便利制作曲线的图表即可。)
1、体重生长曲线
这张是 年龄/体重 的生长曲线。
在横轴(年龄轴)上找到对应月龄:0、1、2、3月;
在纵轴(体重轴)上找到体重数值:3.2、4.3、5.8、6.5kg;
在每个月龄和体重数值交汇点划上一个点。以此类推,将对应的点连成线就是这个女宝宝的体重曲线。
2、身高生长曲线
这张是 年龄/身高 的生长曲线。
在横轴(年龄轴)上找到对应月龄:0、1、2、3月;
在纵轴(身高轴)上找到身高数值:50、55、58、63cm,
在每个月龄和身高数值的交汇点划上一个点。以此类推,将对应的点再连成线就是这个女宝宝的身高曲线。
如果是男宝宝的,只需要在世界卫生组织的男宝版生长曲线图上制作即可,方法一致。
第三点,制作好了生长曲线,怎么解读呢?
1、看生长曲线所在的总体区间
看最右侧,有3-97这一串数字。这一串数字的意义是:在生长曲线图的最右侧有3-97这一串数字。这一串数字的意义就是把同样大的100个男孩的身高由低到高排序,如果排名第3的宝宝则落在3rd那曲线上。
我们通常认为曲线在 3-97之间的都是正常的数值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落在50这条线才是正常。
2、看生长曲线总体趋势
比起看每个数值是否落在正常范围内,更重要的是整条曲线的总体趋势。
总体趋势是平稳增长的我们就说孩子的发育是OK的。当然,也会有孩子前期猛涨,后期平缓或是相反的现象,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例如:
2.1 总体平缓上升的曲线:
2.2 前期较平缓后期有追赶的曲线
3、看生长曲线的波动幅度
当出现上面所说的非平稳匀速增长,出现曲线波动时,要怎么去解读呢?
3.1 正常曲线:
在3-97的 任一曲线上 小幅波动
3.2 正常曲线:
在 两条曲线之间 的区间内波动
3.3 需要关注:
曲线 突破两个区间持续向上 ,需要考察孩子的进食是否按需、活动量是否足够等因素。
3.4 需要关注:
曲线 突破两个区间持续向下 ,甚至掉下3%这条曲线,可能存在发育迟缓问题,需要考察孩子的摄入量、身体生理病痛等原因。
爸爸妈妈们了解了生长曲线的制作和解读,是不是对宝贝的发育更有把握了呢?
当然,孩子的发展并不是一串数字一根曲线就能完全表达和诠释的,孩子是立体的,也是多维的,我们作为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坚持母乳喂养,增加亲子互动,给孩子更多的接纳和爱,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和足够的成长探索空间。
关于宝宝的生长,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身高和体重。其中,体重是身体各部分重量的总和,可以作为反应宝宝营养状况的指标。
?出生后第一年体重增长最快
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宝宝体重增加最快的一年,一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体重的三倍。
?月龄与体重增加量的关系
以下为平均每个月体重的增加量:0到3个月:700到800克;4到6个月:500到600克;7到9个月:250到300克;10到12个月:200到250克。你可以根据宝宝出生时的体重计算一下。
?宝宝生长曲线因素
每个宝宝的生长受家族遗传、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会有自己一定的生长曲线。宝宝们会较为平稳地沿着自己的轨道生长,评判自己宝宝体重时,不能参照“别人家的孩子”,只要宝宝生长平稳并在正常范围内,就说明宝宝的生长是正常的。
前段时间,刚满1岁的外甥女去医院体检,报告显示: 身高标准,体重偏低。 吃得好睡得香,为什么会体重偏低?难道是辅食添加不标准,或者是消化系统有问题?急的嫂子团团转,非要给孩子做个全面检查不可。
正常来说, 评价孩子体格发育的指标 主要有身高、体重、头围、胸围、上臂围、顶臀长等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身高和体重,父母最在意的也是身高和体重。
身高增长反映了孩子 长期的营养状况 ,并且受遗传、内分泌、睡眠和运动的影响;体重变化则反映了孩子 近期的营养状况 ,还跟孩子的出生体重、喂养和疾病有关,波动大一些,父母也更担心。
但是体重一时的偏低或偏高,并不代表宝宝发育有问题。
宝宝最理想的发育,是按照自己的“生长轨迹”均衡增长
宝宝最理想的体重,既不是平均值,也不是以同龄孩子为依据的对比,而是找到自己的“生长轨迹”均衡增长。
前段时间看到崔玉涛老师的一个科普视频,视频里网友提出了宝宝的体重问题,表示自家孩子有点瘦小,不如同龄孩子强壮,担心孩子发育有问题。
崔玉涛老师表示,宝宝发育 最忌讳的就是跟同龄人的盲目对比 ,谁谁谁长得高,谁谁谁长得胖;也不能 因为一时的胖瘦判断他们的 健康 情况 。最准确的办法是,根据孩子 生长曲线来判断!
那么,什么是 成长曲线 ,为什么要按照 生长曲线 来判断呢?
生长曲线,就是把宝宝的生长现象在图上用曲线表示出来。简单来说,就是 定期描记宝宝某个月龄的体重、身长和头围,并且将每次的测量数据连成曲线, 然后根据这个曲线来判断宝宝的发育。
至于原因,则是因为影响宝宝发育的因素非常多,包括但不限于:出生时体重、喂养方式、营养摄入、疾病和季节。
就拿足月儿和早产儿来说,早产儿发育明显比足月儿慢,体重身高自然也差一些。在父母眼里,可能感觉孩子太瘦小了,不如别人,但是孩子只跟自己对比呢?是不是每个阶段都在进步?每个阶段的进步都在标准范围?如果是,那么宝宝的发育就没有问题!
而且,宝宝的生长并非匀速进行的!出生后第一年是人生的第一个生长高峰,头3个月体重增长最快,平均每月增长2斤左右;随后放慢速度,到12个月为止,体重增长基本与头3个月相当,也就是说, 周岁时体重应该是出生体重的3倍 。
再比如季节,夏天天气炎热,孩子没有胃口,不掉称已经不错了,根本不可能像之前一样长肉;但是秋天,是孩子囤积脂肪的季节,胃口增加,吃的多,营养高,体重自然会增加很多。
但是,不管是体重不变,体重下降,还是体重在增长,只要沿着自己的生长轨迹,没有超过正常范围,而且宝宝精神好,饮食睡眠没问题,没有阻碍生长的疾病,就是正常的,父母不需要过度担心!
“生长曲线”是评价孩子发育是否理想的重要依据
对于“生长曲线”的使用,很多父母不太理解。其实方法很简单,先选择一个儿童成长曲线图,这里推荐使用 世界卫生组织或者我国儿童生长曲线图 ;选好后,再定期 描记宝宝某个月龄的体重、身长和头围 ,将每次的数据连成曲线,这就是宝宝的 “生长轨迹” ;然后就可以正确 记录和评估宝宝的发育 了。
0-3岁男童生长曲线图:
0-3岁女童生长曲线图:
生长曲线图中,有5条主百分位线,也就是P97、P85、P50、P15、P3百分位线。其中,P50属于平均水平、P97-P3之间属于正常范围。
大部分宝宝都会沿着自己的生长轨迹,在某两条主百分位线之间相对稳定的成长。比如下面图示的2条红色连线,是两个2岁男孩的1-2岁的生长轨迹,虽然一个胖点一个瘦点,但是他们的生长轨迹是均衡增长的( A男孩体重一直在P85-P97之间波动,而且逐渐增加 ;B 男孩体重一直在P15-P50之间波动,逐渐增加),那么他们的发育就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孩子发育 超过了一条主百分位线 ,属于“生长波动”,父母可以调整一下孩子的饮食,或者咨询医生,但是一般没什么大问题,父母不用太担心;如果孩子发育 偏离了两条主百分位线 ;或者 超出了P97/P3 ,属于 “生长偏离异常” ,需要赶紧查找原因,然后对症解决!
对于生长曲线的测量次数,父母不需要太频繁。一般来说,低于6个月宝宝,1-2个月测量一次;6个月-1岁宝宝,2-3个月测量一次;1-3岁宝宝,3-6个月测量一次;3岁以上儿童,每年至少测量一次即可。
PS:我国儿童生长曲线图还有个2-18岁儿童生长曲线,各位父母可以查询下载,然后对照宝宝的发育,制作专属的“生长轨迹”。
“ 生长曲线”的常见误区,父母别中招
使用生长曲线时,很多父母常常进入一个误区: 把“平均值”作为孩子发育的依据。
这年头,几乎每个父母都焦虑孩子的发育,恨不得孩子优秀到无人能敌!
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管是身高体重,还是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育,都具有个体差异性。只要在范围内,那就没什么大问题,父母没必要太较真,非得孩子按照平均值发育。
生长曲线,既然分成了5条主百分位线,自然有其中的道理。最下面一条线是P3,也就是3%,意思是有 3%的婴幼儿低于这一水平 ,可能存在发育迟缓;最上面一条线是P97,也就是97%,意思是有 3%的婴幼儿高于这一水平 ,可能存在生长过速。
毫无疑问,这两种情况都是异常的,如果低于P3,或者高于P97的话,父母必须引起重视!中间一条线是P50,也就是50%,代表了平均值, 意思是有近50%的孩子生长发育指标高于正常值,近50%的孩子低于正常值,刚好处于平均水平的孩子是非常少的 ;另外的P15和P85,提示在正常范围中的不同水平。
这个正常范围,就是P3-P97所涉及的范围。
因此,父母千万不要把“平均值”作为孩子发育 健康 的依据!
叮麻寄语:
孩子的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出生时的体重、喂养方式、营养摄入、所处环境、遗传基因、睡眠运动,以及心情等等,都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此时,父母千万不要把单纯的标准或别人作为孩子 健康 与否的依据,而是学会 正确使用“生长曲线” ,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生长轨迹” ,并按照轨迹均衡增长。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