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食道闭锁手术后和正常宝宝一样吗?

时间: 阅读:6391
新生儿食道闭锁手术后和正常宝宝一样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5-11-06 00:02:32

新生儿食道闭锁手术后如果恢复的情况比较好,也是可以和正常宝宝一样的,新生儿食道闭是通过口或者鼻腔放入一根细软的导管,上段食管盲端处即受阻不能通入胃内,通过注释水溶性碘造影剂,诊断有没有瘘道。属于新生儿比较常见的先天畸形。通过手术以后,恢复的情况比较好,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芍药
    回复
    2024-05-03 01:01:41

  • 冉冉云
    回复
    2024-05-03 01:01:41

    1.食道闭锁和食道瘘

    这是食道闭锁,与食道下疗相连的气管的先天性异常。婴儿会从口中和鼻中出小米粥那样的粘液,会发呛而引起呼吸困难

    2.食管裂孔疝

    横隔肌上有孔,肠管进入胸腔。自生下来时起,呼吸就很快,十分痛苦。胸部很大,腹部则凹陷。

    3.肠闭锁和肠回转异常

    十二指肠和小肠堵塞,整个肠子扭转。婴儿呕吐严重,不能吃奶,会吐出黄色和绿色的液体。大便也很少。在肠子发生回转异常时,扭转部分的肠子,其血液循环不良,会引起缺血坏死,所以会出现便血,出现危笃状态。

    4.胃穿孔

    是由先天胃的肌肉发生部分欠缺而引起的,但却以胃的血行障碍和假死状态出生下来,而且缺氧状态也是引起胃穿孔的原因。表现为生后3~5天期间,腹部急剧肿胀、呼吸加快。可引起腹膜炎,不及时诊治就会导致死亡,故应立即手术。

    5.脐膨出

    腹部正中周围皮肤没有肌肉,部分内脏脱出,突入脐带的基部。为一层薄膜所包裹着。应立即手术。

    6.脊椎裂

    由于脊骨有裂伤,脊髓脱出,如包裹该部位的皮肤等破裂时,就要进行手术治疗。

    7.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大腿股骨和骨盆之间的关节称髋关节,它与站立及行走的动作有关。先天性脑关节脱位是导致跛行的原因之一,如果能在新生儿时期得到诊断,只需简单的治疗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下面介绍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有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1.仔细比较两条大腿,患病一侧大腿短而粗,皮肤皱纹增多。

    2.给孩子换尿布时髋关节不能充分外展,有时尚可有弹响声及弹跳的感觉。

    3.小儿平卧,将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时,患病一侧的膝部较健康一侧的为低。

    4.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让小儿平卧在桌子或床上,检查者正对小儿,将膝关节及髋关节各屈曲90度,然后用双手握着小儿双膝同时外展,正常时膝部可外展90度,其外侧面能触及桌面或床面。而髋关节脱位时,患病膝部外展仅75~80度,其外侧不能触及桌面或床面。有些髋关节脱位的小儿,患肢外展至75度左右时,髋关节处突然有弹跳感及弹响声,之后虽可将腿展至90度,但仍属不正常。

    进行上述检查时动作要轻柔,并防止孩子受寒感冒;检查不宜在进食后进行,以免呕吐;检查的桌子或床铺要平坦。如发现有可疑之处,应请医生进一步复查确诊。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在新生儿时期的治疗方法比较简单,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支架或绷带使下肢呈屈膝及髋关节屈曲外展姿势,多数经三个月治疗就可见效。

    9.绦虫病

    绦虫种类较多,我国常见有4大类,如带绦虫、棘球绦虫、短膜壳绦虫和裂头绦虫。猪绦虫之一,猪绦虫病也是最常见的绦虫病。这里主要介绍猪绦虫病。

    猪绦虫全长2~4米,头节顶突有大小相间的一圈小钩,体节有700~1000个,每个节片内有虫卵3~5万个。

    虫卵与体节随粪便定期排出体外,被中间宿主猪吞食后,在猪肌肉内经2~3个月发育成囊尾蚴,人若食用此猪肉,侵入肠内即可发育为成虫。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03 00:00:31

    食道闭锁手术做了这么多年,随着新生儿、监护、麻醉、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成功率及术后长期存活率越来越高,但是随之摆在面前的问题是:一次手术成功的患儿可以正常进食母乳或是配方奶,不用担心营养问题。但是第一次手术失败、需要接受多次手术的患儿的营养问题怎么办? 目前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多数接受手术治疗的仍为III型食道闭锁,I型的或是分期手术的少之又少,和国情有关,也和医保有关。食道闭锁患儿术前的危险分级上,体重和是否伴有心血管畸形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体重,意味着发育情况,意味着营养状况,也严重影响着治疗的预后。低体重、营养不良的患儿,愈合能力差,抵抗力低,易感染,发生吻合口瘘的几率增加(目前尚无具体统计数字)。 III型食道闭锁第一次手术很重要,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是严重的并发症,随着而来的是严重的胸腔、纵隔感染、肺不张、撤呼吸机困难、粘连、吻合口狭窄甚至再次闭锁,导致手术失败。无论是保守治疗或是积极的再次手术修补,在该过程中,患儿的营养问题尤为突出。 目前常采取的做法是:肠外营养(静脉营养)、肠内营养(置入鼻胃管、胃造瘘管、空肠喂养管)。全静脉营养对于新生儿来说不是最佳选择,突出的症状是胆汁淤积导致的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等不耐受的情况,以及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价格昂贵等是其不足之处。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最大优点是有食物通过肠道时,有助于改善门静脉系统循环,改进腹腔有关器官,特别是肠道的血液灌注与氧的供给;增进肠蠕动;促进肠道激素与免疫球蛋白的释放;利于肠粘膜细胞的生长,改善肠粘膜的渗透性,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肠内营养包括:1) 经口肠内营养(即经口摄食或吞咽液体膳);2) 经管肠内营养(即将液体膳于口腔以远处进入胃肠道,或简称管饲)。 常用的管饲技术如下: (一) 鼻胃(肠)管 鼻胃(肠)管喂养可作为全肠外营养向经口摄食的过渡治疗,有利于减少全肠外营养的并发症。鼻胃管喂养的优点在于胃的容量大,对营养液的渗透压不敏感,适用于应用要素膳、匀浆饮食、混合奶的肠内营养支持,但缺点是有返流与吸入气管的危险,因此,对有胃排空异常或严重的食道返流病人,应经鼻将喂养管置入幽门远侧的十二指肠或近端空肠给予喂养。 (二) 胃造瘘 胃造瘘是将导管直接置入胃内提供喂养或施行减压。由于胃的储存能力,渗透压调节,延长肠道运送以及造口进路便捷和输入营养灵活,因此,胃造瘘是目前食道闭锁患儿术后首选的输注营养途径。但是对于胃动力不足的病人,存在排空障碍、反流、误吸。 (三) 空肠造口 临床肠内营养支持最普遍应用的是空肠造口喂养途径,其优点是较少发生液体饮食返流而引起的呕吐和误吸,这是肠内营养最易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肠内营养支持与胃十二指肠减压可同时进行;喂养管可长期肠道放置,适于需长期营养支持的病人。(四) 内窥镜下经皮胃造口、经皮胃/肠造口术(PEG, PEG/J):不适用于新生儿食道闭锁。对于一次手术失败的食道闭锁患儿,鼻胃管和胃造瘘都显示出其明显的不足:食道闭锁术后的患儿多少都存在胃肠动力欠佳的问题,因此,胃排空障碍导致的胃食管反流,不仅造成吻合口漏的愈合延迟,也会导致呕吐、呛咳、误吸甚至窒息。 因此,对于需行食道闭锁手术的患儿,建议行胃造瘘置入空肠喂养管或是行胃造瘘的同时置入鼻肠管,便于术后早期进行肠内喂养。不仅可以作为术后的常规营养供给途径,也可作为备用途径(尤其是胃造瘘置入空肠喂养管),对术后近期发生食道狭窄的患儿进行营养补充。而对于第一次手术失败、吻合口漏的患儿,则意义更为重大:保证营养,意味着保证再次手术或是保守治疗的效果,打破恶性循环,促进愈合,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减少费用。增加信心和耐心!

新生儿眼睛多久不畏光

新生儿吃奶困难的表现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