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满月的孩子一天睡几个小时才算比较正常

时间: 阅读:14885
满月的孩子一天睡几个小时才算比较正常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5-11-14 06:37:09

满月的孩子一天睡眠需要达到16到18个小时,孩子半夜老醒多考虑是肠绞痛造成的,肠绞痛多由于喂养不当引起,平时喂养需注意,不要吃的过急,使孩子吞入过多的空气,导致气体无法排出,在肠道中堆积形成肠绞痛,也不要吃的过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如母乳喂养喂奶前先按摩乳房待奶阵过后在进行喂养。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4-05-03 10:10:38

  • 山亭柳
    回复
    2024-05-03 10:10:38

    睡眠时间一般应维持7至8小时,但不一定强求,应视个体差异而定。入睡快而睡眠深、一般无梦或少梦者,睡上6小时即可完全恢复精力;入睡慢而浅睡眼多、常多梦恶梦者,即使睡上10小时,仍难精神清爽,应通过各种治疗,以获得有效睡眠,只是延长睡眠时间对身体有害。由于每个人有不同的生理节奏,在睡眠早晚的安排上要因人而异!事实上,不同生理节奏使睡眠出现两种情况,即“夜猫子”和“百灵鸟”。

    顺应这种生理节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反之,则对健康不利。
    各年龄最佳睡眠时间,如下:?

    新生儿 20小时

    婴儿14-15小时?

    学前儿童 12小时?

    小学生 10小时?

    中学生 9小时?

    大学生 8小时

    成人8小时?

    老人6-7小时

    推荐作息时间为: 夏季22:00~23:00 -> 入睡 ,6:00~7:00 -> 起床; 冬季21:30~22:30 -> 入睡 6:30~7:30 -> 起床

    中午,人体警觉处于下降期,此时小睡片刻有助于恢复精神,有利于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 太长太短都不好,以7至8个小时为宜!

    科学家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人们每天晚上在床上的睡觉时间过长,其效果如同睡觉时间过少一样,可引起许多睡眠问题。例如,每天晚上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和少于7小时的人,都抱怨自己睡眠有问题。而那些每天晚上的睡觉时间长度介于7至8小时的人,所遇到的睡眠问题则比较少。也相信有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睡一次懒觉,睡得昏昏沉沉不想起来,越睡越昏,最后一天都在昏昏沉沉中度过,到了晚上又睡不着了!要想睡得好一定要控制好时间!?

    同时要根据季节调整长短,夏季夜短就少睡点,冬季夜长又冷就多睡点!夏天睡7~8个小时,冬天睡8~9个小时!少年幼儿在此基础上增加1~3小时,老年人则减少1~3小时。

    扩展资料:

    睡眠时间是指人及动物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意识是自然的、通常为有规律的暂时中止,在此期间体力得到恢复的过程时间,能达到闭目安息,大脑皮质处于休息状态。

    睡眠时间可分为间断睡眠和连续睡眠,一般生活中所指的睡眠时间是指一天内总的睡眠时间,即所有处于睡眠状态的时间总和。

    这项实验长达六年时间,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药学院和美国癌症学会联手进行。他们对一百万名年龄介于30岁

    和102岁的对象进行了观察。

    在这项实验中,研究对象的年龄、病史、健康情况等都已被考虑进去,他们是跟与自己身体状况相似的对象作比较的。研究发现,每天仅睡6、7个小时的人,比每天睡超过8小时,或少于4小时的人死亡率要低很多。其中,每天睡7小时的人死亡率最低,而即使是只睡5小时的人,这个系数也要低于睡够8小时的人。

    尽管研究机构表示,对于死亡率和睡眠时间的因果对应关系,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但这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提醒:我们到底需要睡多久?

    睡眠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实睡觉并不是倒在枕头上,盖上被子合眼一宿,再睁开眼睛醒来这么简单,它是一个复杂的渐变过程。

    为什么我们有时醒来后,身体会神奇般地恢复力量,而有时却感觉比睡觉之前还累呢?这便是是睡眠的深度和状态所不同而导致的。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几千名志愿者进行过睡眠时的脑电波记录后,揭示了人体的睡眠周期:在睡眠中,人体首先进入慢波睡眠期,后是快眼动睡眠期,之后再重复开始,一夜大约有4~6个睡眠周期。

    那些夜里常常醒来,或者在还未得到充分休息以前就醒来的人,他们的睡眠节律是很混乱的,脑电波图在各阶段都显示出快速、急剧升降和受到抑制的波型,这在正常人睡眠中是见不到的。

    因此,只有充分进行好了4――5期的深度睡眠,人体的生理机能才能得到充分的修复,免疫系统能够得到加强,而能量也能得到充分补充。

    延长睡眠时间并不一定能弥补自己的睡眠不足,正相反,如果一味地赖在床上,却没有得到高质量的睡眠。这对于人体反而是有害无益的,它甚至会缩短你的生命。

    研究人员解释说,当你的身体醒来却还赖在床上时,你缩短了接触阳光的时间,体温也会因为身体长期处于不活跃状态而变得过低,从而分泌出大量的褪黑素――一种可以促进睡眠的人体激素――这样,你接下来的一天会感到更累而且昏昏欲睡。

    而这种昏昏欲睡又会妨碍你在晚上进入深层睡眠。这种恶性循环周而复始下去,结果就是你的睡眠系统被削弱。生理休息期被打乱,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又让你的免疫力降低了。

    睡得过多和吃得过饱都是一个道理

    其实,那些睡得更多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需要长时间睡眠,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地关照自己的睡眠系统,从而导致这个系统被削弱,不能高效率地工作。

    他们感到白天缺乏活力时,往往会想:“我睡得太少了,要多睡会才行。”而不是问自己:“我的睡眠质量是不是不够好?要怎样才能改善呢?”

    其实,对那些只睡了6、7小时就自然醒来的人来说,醒了你就别硬躺够8个小时了,只要你觉得头脑清醒,感觉良好,就放心地起床活动吧。

    而长期觉得睡眠不足,怎么也睡不够的人,也许你应该对自己严格一点,调好闹钟,把睡眠时间和周期控制得有规律些。

    睡得过多和吃得过饱都是一个道理,吃得八分饱,也许才是最健康的。因此,即使到点之后还觉得困,你也应该说服自己别再赖在床上了。

    除了睡眠时间有规律,避开咖啡因和酒精,每天适量运动等老生常谈的忠告,为了改善睡眠,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下美国国家睡眠协会的小建议:跟着太阳同起落:尽可能地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起床,或在起床时点一盏很亮的灯。

    明亮的光线会让人体生物钟调整到最佳状态。每天在晨光中晒上一小时,你会觉得精神奕奕,而晚上也更容易睡着。别躺在床上干瞪眼:如果你躺着实在睡不着的话,也别在床上干熬着。

    起来到别的地方做做放松的事,看看书报,听听音乐甚至看看电视,直到你觉得疲倦为止,只是要避免让自己太过于兴奋。干躺在床上的焦急感,往往会让你更难睡好。调整一下室温:把室温调整到舒服的状态,太热或太冷的房间,都会让你的身体紧张,从而更难入睡。

    睡眠误区

    (一)平时通宵,周末狂睡

    误区:有些人平时工作很辛苦,有时加班到了凌晨,但第二天还是得六七点爬起来去上班。睡眠严重不足,怎么办?周末在家恶补睡眠,睡它个20小时,把平时的都补回来。还有些人今天听说8小时睡眠足够,明天听说7小时睡眠长寿,到底多少小时睡眠好,自己也搞不清楚。不过据说充足的睡眠既美容又养颜,那就睡它个10小时。

    专家分析:保证每天正常睡眠时间

    每天保证正常的睡眠时间是很重要的,一般成年人应该在6-9个小时。比如晚上10-11点睡觉,早上6-7点起床,这样可以使人维持一个较稳定的生物节律,对人体身心都是有益的。

    对于睡眠时间的长短,没有统一的说法。因人而异可以分为长睡眠型(8小时左右)和短睡眠型(6小时左右),其实4-10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主要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为准。实际上,各种人群对睡眠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而言10-18岁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时的睡眠时间,18-5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7小时的睡眠时间,50-7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5-6小时。特别对于上了年纪的人,睡眠质量比不上年轻人是自然规律,只要不影响身体健康就好。关于每天应该睡多少小时,因个人体质存在差异,只要符合自己的睡眠习惯、能够保证白天精力充沛、醒后没有疲乏感即可。很多伟人,他们睡得很少,但却精力旺盛,原因在于他们补充的主要是深睡眠,量虽少、质却高。

    (二)睡前完全拒绝任何活动

    误区:有些人,晚上一有活动,就会睡觉时兴奋得睡不着。所以,他们认为吃完饭就应保持安静,连一些正常的低运动量活动也拒绝参与。本来白天就在单位里坐了一天,回家后继续坐着,坐到睡觉前反而睡不着了。

    专家分析:适量运动促睡眠

    临睡前的过量运动,会令大脑兴奋,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适量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人的大脑分泌出抑制兴奋的物质,促进深度睡眠,迅速缓解疲劳,并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特别是脑力工作者,一天下来可能都没什么活动,而晚饭后的轻微活动反而可以有助睡眠。研究发现,临睡前做一些如慢跑之类的轻微运动,可以促进体温升高。当慢跑后身体微微出汗时(一般来讲在20-30分钟为宜),随即停止。这时,体温开始下降。当30-40分钟后睡觉时,人将很容易进入深度睡眠,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三)公交地铁上补睡眠

    误区:有些人晚上喜欢熬夜工作,觉得好在公司与家距离甚远,无论是坐地铁,还是坐公交车,只要一坐下来就打瞌睡,一路睡到公司,认为这样的补眠方式,既没影响工作,又不耽误睡觉。

    专家分析:深睡眠使人得到充分恢复。

    人的睡眠大致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两个阶段,在前一个阶段中,又可以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在睡眠中循环多次。人们只有在睡眠中经历了几个“深睡眠”过程后,才能使疲劳得到充分的消除。但是,在汽车上睡觉、打盹、补觉,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汽车的晃动、光线的刺激、声音的影响、空间的狭窄等都不容易使人进入“深睡眠”状态,而在“浅睡眠”状态下休息,只能使人得到不充分的恢复。

    我们经常听到有同事抱怨,车里睡了一觉后,反而觉得腰酸腿疼、疲乏无力。另外,在车上睡觉,还容易导致生病。比如车上小睡后,最容易落枕和感冒。脖子歪向一边睡觉,容易使一侧的脖子肌肉疲劳,所以很容易落枕。还有,在车上睡觉,车门开关、风扇吹动,一不小心就容易着凉。白天疲劳的时候小睡一段有助于体能的恢复,但是尽量不要选择在车上睡。

    (四)睡得不好用吃来补

    误区:有些人觉得睡眠不好,就多吃些人参、鹿茸等补品,不但有益于提高睡眠质量,而且补得好了,就是适当减少些睡眠时间,问题也不大。但是这样恰恰是不可取的,所以用这些补品来替换睡眠时间并不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儿。?专家分析∶学会睡个“子午觉”

    美国医学教授威廉·德门特说:“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他发现,凡是在凌晨3点钟起床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就会减弱,血液中有保护作用的杀病菌细胞也会减少1/3。所以,我国民间流传的“吃人参不如睡五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我国传统养生学提倡睡“子午觉”。“子”是指夜间的23-1点,“午”是指白天的11-13点。认为睡“子时”可以养精蓄锐,而睡“午时”则可以顺应阳气的开发。

    -睡眠时间



  • 南絮
    回复
    2024-05-03 10:10:38

    宝宝来到这个时间后,最经常也是最需要做的就是吃和睡,妈妈们会每天给他们喂奶,其次就是要关注他们的睡眠时间,要保证他们的睡眠质量,这样家长们的睡眠质量也才能得到保证,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月子里婴儿睡眠时间多长
    ?睡眠时长16~18小时
    月子里面的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长达到了16~18小时左右,部分新生儿的睡眠时间达到20小时左右。
    ??睡眠时间不要打破生物钟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物钟,不要刻意的打破孩子的生物钟。
    ?吃饱后可以睡2~3小时
    孩子在吃饱之后,可以睡2~3小时左右。
    ?多睡眠有助于大脑发育
    宝宝吃饱了就睡,醒了就吃,主要以睡觉为主,多睡眠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对宝宝是有好处的。
    ?哭闹原因分析
    新生儿哭闹不睡觉的原因有:中枢发育不完善、爸妈晚上对宝宝反应不敏感、宝宝缺钙等。

  • 冉冉云
    回复
    2024-05-03 09:09:28

    充足的睡眠对新生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在睡眠中,宝宝身体的各个器官得以发育和完善。因此,家长应尽量保证宝宝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如果宝宝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以,了解并保障宝宝的睡眠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睡眠时间需求
    两个月的宝宝,每天的睡眠时间需要达到十四五个小时以上。在两个月大时,仍需保证至少十四五个小时的睡眠。在宝宝满月之前,他们的睡眠时间通常是最长的,有时甚至超过18小时。但随着他们的成长,玩耍的时间会逐渐增加,睡眠时间会相应减少。到了两三个月大时,他们的睡眠时间会缩短到14-15个小时。
    ?注意事项
    家长应为宝宝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和睡眠环境。尽量避免打扰到宝宝的休息,给他们一个独立且隔音效果好的房间。在宝宝睡觉时,应尽量避免惊吓到他们,以免影响其睡眠质量和时间。同时,家长也应积极为宝宝补充钙质,因为缺钙可能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和时间,甚至导致他们睡不踏实。
    ?良好的睡眠习惯
    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家长应确保他们每天至少有十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此外,还应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尤其是晚上应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这样也有助于家长的休息。

新生儿出汗后怎么护理

新生儿睡觉一惊一乍双手举起是怎么回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