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打挺

时间: 阅读:7291
新生儿打挺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5-11-14 08:24:19

新生儿出现打挺情况,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平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厚重的衣物,还有就是一定要做好日常护理,每次喂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喂饱,如果宝宝出现哭闹不正常烦躁的情况特别严重的话,这时候打挺是不正常的,由于缺钙引起的,这时一定要及时给孩子补充钙剂。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木槿
    回复
    2024-05-03 17:17:32

      导语:对于妈妈们来说其实知道自己的宝宝脑瘫了是件非常难过的事情,但是它们早期的症状是怎么样的呢,下面一起和我来看下吧。

     宝宝脑瘫的早期症状

     宝宝脑瘫的早期症状一、吃奶异常

      正常的宝宝饥饿时吃奶很香,喂饱后会有少量吐奶。这时竖着抱宝宝,拍打宝宝的背部,听到宝宝打嗝后即可停止拍打,这样可以减少宝宝吐奶的次数和吐奶量。而脑瘫的宝宝由于吞咽不协调,即使很饿也比较难喂,不容易吃进去,特别爱吐奶,吃一回吐一回,而且是?哗?一下吐很多。

     宝宝脑瘫的早期症状二、爱哭闹,身体常打挺

      正常的`宝宝哭闹时,可能是饿了,也可能是尿了或拉了感到不舒服,这时给宝宝喂奶或换尿布后宝宝就不哭了。而肌张力高的脑瘫宝宝,常常出现身体打挺的现象,胳膊、腿伸得直直的、感觉很僵硬;由于背部肌张力高,放在床上背部疼痛,非常爱哭闹,哭闹的同时扭动身体可能翻身。正常的宝宝三个月才会翻身,而刚满月的宝宝就会翻身的话,一定要尽快查一查。

     宝宝脑瘫的早期症状三、身体太软

      宝宝脑瘫也可能会出现肌张力低而身体特别软,精神不好、不哭。正常宝宝一般3个小时或者更长一点时间吃一次奶,但是脑瘫的宝宝一天到晚地睡,该吃的时候也不醒,吃得也很少。正常宝宝40天以后可以逗笑,而脑瘫的宝宝40天以后也逗不笑。

     宝宝脑瘫的早期症状四、易受惊吓

      正常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听到噪音易受惊吓,两周后补充鱼肝油或维生素A、D促进钙质吸收、经常晒晒太阳就可以纠正。而对于脑瘫患儿来说,补充鱼肝油、补钙则不易纠正惊吓,而且会经常出现肢体抖动的现象。

  • 离亭燕
    回复
    2024-05-03 17:17:32

    这可能是宝宝发育的一个征兆,也可能是宝宝烦躁哭闹的一种方式,家长不必过于忧心。
    一般小孩子的后颈部的肌肉发育要比前颈部的肌肉发育要早一些,所以当孩子背抱起来或者是孩子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头往后仰,家长这个时候要注意的就是在孩子头往后仰的时候扶着孩子头部,不要让孩子过度后仰造成拉伤等。
    但是如果孩子经常后仰打挺的话家长就要特别注意了,因为脑损伤的前期征兆也是孩子后仰打挺还常常伴有孩子的不停哭闹、哺乳困难、甚至抽搐等。如果孩子是早产儿或者是出生的时候体重太轻、有低血糖、缺氧性脑病等,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定期带着孩子前往医院检查和治疗,此类情况孩子越早接受治疗效果越好。宝宝打挺是不是脑瘫,还应结合宝宝的行为、动作、语言、智力等综合评估。
    打挺是由于背部肌张力增高,引起头向后仰,上下肢僵硬、挺直,身体呈弓形。刚出生两个月以内的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肌张力高不受神经支配而出现收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月龄的增大,神经系统发育越发完善,肌张力趋于正常,打挺就会逐渐消失;但如果家长发现宝宝超过两个月后仰打挺的现象没有减轻或消失,且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就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医检查,诊断是否是脑瘫。
    脑瘫有以下表现:①出现没有原因的哭闹、打挺翻身等。由于宝宝背部肌张力增高,在床上平躺时,会引起背部疼痛,患儿就会哭闹、打挺。②吃奶异常。新生儿不会吸奶,或者吸奶无力,容易引起呛咳、吐奶等。③大运动发育迟缓,表情淡漠等。

  • 景天
    回复
    2024-05-03 17:17:32

    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的发育过程,在此期间,宝宝的身体也在慢慢的变化。本文将为您深入探究宝宝打挺和头后仰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处理。
    ?颈后肌发育早于颈前肌
    一般来说,婴幼儿的颈后肌发育要早于颈前肌,所以宝宝趴着时会抬头,被家长竖抱时会后仰。
    ?婴儿情绪发泄的一种方式
    婴幼儿大部分的打挺行为,其实都是负面情绪迅速膨胀或积压许久的情绪难以释放造成的结果。
    ?不是脑瘫的预兆
    不要觉得宝宝只要出现打挺和头后仰行为,就断定宝宝患有脑瘫了,这样只会徒增烦恼。
    ?正确处理方法
    当宝宝哭闹时身体弓着打挺,建议将宝宝放在柔软的床上,找出宝宝发脾气的原因并做好安抚,这种现象自会消失的。
    ?观察异常情况
    若宝宝打挺和头后仰行为结束后,出现精神状态不佳或异常的频繁,则建议就医查找原因并及时诊治。

  • 景天
    回复
    2024-05-03 16:16:22

    新手父母真的不容易,面对宝宝的一些看似异常的行为,经常心理暗自打鼓,总是担心宝宝是不是发育不良,然后越观察越觉得宝宝有问题,再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比较,自家孩子哪哪都落后一截子,更加焦虑自己宝宝是不是真的有问题,然后跑到医院检查。

    宝宝出生3个月之内这属于生理性的肌张力高,一般来讲都是正常的。原因在于宝宝在妈妈子宫内为了适应子宫的环境,身体是呈蜷缩的姿势。那么宝宝出生之后,屈肌张力逐渐下降,伸肌张力逐渐提高,然后达到平衡状态,宝宝当然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去医院才能放心,排除是否脑瘫

    宝宝有时偶尔地打挺和头后仰,大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宝宝不高兴了、需要妈妈们来安抚宝宝的情况。如果宝宝频繁地打挺和头后仰,并且运动发育落后。吃奶困难,四肢无力或者紧绷,还有其他异常的现象,父母放不放心,一定要带去医院评估。去医院才能放心,排除是否脑瘫。如果宝宝在生产过程中严重缺氧也会有脑瘫的风险。

    一般认为,早产、缺氧窒息、重症黄疸为脑性瘫痪的三大主要致病因素。因为早产儿各器尤其脑发育不成熟,出生后容易并发呼吸暂停、低血糖、缺氧、营养常不充足、脑室旁白质软化、脑室内出血致脑损伤的疾病等,故早产儿为脑瘫高危儿,体重越小发生脑瘫的几率越高。

    出现精神状态不佳或异常的频繁,家长就要注意

    脑瘫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临床上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特征。

    婴幼儿的颈后肌发育要早于颈前肌,而且婴幼儿颈部肌肉还未发育成熟。宝宝在奋力保持头部平衡时,会有短暂的直立,造成后仰的现象。婴幼儿大部分地打挺行为,其实都是负面情绪迅速膨胀或积压许久的情绪难以释放造成的结果。

    若宝宝头后仰或打挺后,出现精神状态不佳或异常的频繁,家长就要注意,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宝宝打挺或者扶起时头后仰,这是肌张力高的表现

    ?宝宝打挺或者扶起时头后仰,这是肌张力高的表现。肌张力高,是指孩子在安静状态下的肌肉比较紧张,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比如说打挺或者头背屈(也就是头部后仰)。

    宝宝3个月之内肌张力通常比较高,单纯性的一次两次孩子打挺或者头部后仰,并不代表宝宝是脑瘫。如果孩子3个月后仍然而且是经常性地有以上表现,最好及时去找专业医生检查一下才比较靠谱。

    如果没有消失或者延迟消失,就需要引起重视

    ?新生儿自带很多原始反射,为了保护自己和实现生存,但随着大脑不断发育,这些原始反射要在相应的月龄段被抑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能够被大脑控制的主动行为,如果没有消失或者延迟消失,就需要引起重视。

    比如,应该在5个月左右被抑制的迷路反射,2个月左右被抑制的踏步反射,6-9个月被抑制的足抓握反射等。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世界这么大,确实存在着一定比例的脑瘫儿宝宝,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宝宝说不定能够重获新生,而因为父母后知后觉导致错过黄金治疗时期的宝宝,真的就太遗憾了。

刚出生的婴儿一个月长几斤

新生儿召回确诊的多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