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腰椎穿刺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时间: 阅读:14124
新生儿腰椎穿刺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11-07 00:39:04

用脱水剂降低颅压后再做穿刺术,由于儿童年龄小穿刺时要多加小心,刺入后要缓慢前进,避免进入过深引起出血,腰椎穿刺术后应该让患者保持平躺6个小时,有颅内高压的患儿腰穿后平躺的时间应该更长些,如需要穿刺的皮肤部位有化脓性感染者,不可以进行穿刺免得引起感染。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祝由师
    回复
    2024-05-04 08:08:33

  • 半夏
    回复
    2024-05-04 08:08:33

    1、层次不同:腰麻是将麻醉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麻醉起效快且较完善,硬膜外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入硬膜外腔,较蛛网膜下腔更浅的部位,但可能会引起阻滞不全。

    2、效果不同:腰麻因作用起效较快,主要用于下腹部、下肢的手术,硬膜外麻醉可用于如胆囊、胃部手术等。

    3、后遗症不同:麻醉的后遗症等问题,进入的麻醉药物成分越多,后遗症就越明显,所以腰麻的后遗症相对于硬膜外麻醉比较多,不过医疗技术已经很好地避免了这些后遗症。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在进行腰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穿针的角度,要使穿针的斜面面向患者的头侧,当穿刺针进入到患者的皮下组织之后要缓慢的进针。

    防止用力过猛而穿刺到患者的血管和神经,这样容易会产生剧烈的下肢疼痛,也会造成部分血液混合在脑脊液当中,这样就会影响到检查的结果。在进行腰穿的时候,不能打喷嚏和咳嗽的症状,防止不必要的损伤。

    -腰穿

    -硬膜外麻醉

  • 半夏
    回复
    2024-05-04 08:08:33

    腰椎穿刺术并发症的防治1.低颅压综合症:指侧卧位脑脊液压力在0.58-0.78kPa(60-80mm水柱)以下,较为常见。多因穿刺针过粗,穿刺技术不熟练或术后起床过早,使脑脊液自脊膜穿刺孔不断外流所致患者于坐起后头痛明显加剧,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或眩晕、昏厥、平卧或头低位时头痛等即可减轻或缓解。少数尚可出现意识障碍、精神症状、脑膜刺激征等,约持续一至数日。故应使用细针穿刺,术后去枕平卧(最好俯卧)4-6小时,并多饮开水(忌饮浓茶、糖水)常可预防之,如已发生,除嘱病员继续平卧和多饮开水外,还可酌情静注蒸馏水10-15ml或静滴5%葡萄盐水500-1000ml,1-2次/d,数日,常可治愈。也可再次腰穿在椎管内或硬脊膜外注入生理盐水20-30ml,消除硬脊膜外间隙的负压以阻止脑脊液继续漏出。2.脑疝形成:在颅内压增高(特别是后颅凹和颞吉占位性病变)时,当腰穿放液过多过快时,可在穿刺当时或术后数小时内发生脑疝,故应严加注意和预防。必要时,可在订前先快速静脉输入20%甘露醇液250ml等脱水剂后,以细针穿刺,缓慢滴出数滴脑脊液化气进行化验检查。如不幸一旦出现,应立即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如静脉注射20%甘露醇200-400ml和高渗利尿脱水剂等,必要时还可自脑室穿刺放液和自椎管内快速推注生理盐水40-80ml,但一般较难奏效。3.原有脊髓、脊神经根症状的突然加重:多见于脊髓压迫症,生活费因腰穿放液后由于压力的改变,导致椎管内脊髓、神经根、脑脊液和病变之间的压力平衡改变所致。可使根性疼痛、截瘫开大小便障碍等症状加重,在高颈段脊髓压迫症则可发生呼吸困难与骤停,上述症状不严重者,可先向椎管注入生理盐水30-50ml:疗效不佳时应急请外科考虑手术处理。此外,并发症中,还可因穿刺不当发生颅内感染和马尾部的神经根损伤等,较少见。

  • 山亭柳
    回复
    2024-05-04 07:07:23

    腰穿
    腰椎穿刺术的简称

    (一)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包括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等。

    2.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包括脑溢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3.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用于诊断脑膜白血病,并通过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脑膜白血病。

    (二)操作方法

    1.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立于术者对面,用一手搂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搂住双下肢?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突,以增加椎间隙宽度,便于进针。

    2.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为穿刺点,通常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也可在上一个或下一个椎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以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椎间韧带作局部浸润麻醉。

    4.术者以左手拇、示二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方向缓慢刺入,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脊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成人进针深度为4~6cm,儿童为2~4cm),此时将针蕊缓慢拔出,即可见无色透明脑脊液流出。

    5.当见到脑脊液即将流出时,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准确读数,亦可计数脑脊液滴数估计压力(正常为70~180mmH

    2 O或40~50滴.min)。若压力不高,可令助手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s,然后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若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又迅速降至原来水平,表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静脉后压力不升高,表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压迫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表示不完全阻塞。
    6.撤除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验常规、生化及细菌培养等。

    7.如作脑膜白血病治疗,通常以4ml生理盐水稀释氨甲喋呤(MTX)10mg,加地塞米松5mg,缓慢椎管内注射,边推边回抽,用脑脊液不断稀释药物浓度,通常在10min内注射完毕。
    8.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
    9.术后去枕仰卧4~6h,可避免术后低颅压性头痛。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时避免引起微血管损伤。

    2.穿刺时如患者出现呼吸、脉搏、面色苍白等异常改变时,应立即停止操作。

    3.在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给予等量容积的药物注入,避免引起颅内压过高或过低性头痛。

    (四)禁忌证

    1.颅内压升高患者。

    2.休克、衰竭或濒危病人。

    3.局部皮肤(穿刺点附近)有炎症者。

    1.目的
    取脑脊液并进行脑脊液压力检查,椎管内注入氧气或碘注射剂进行脑和脊髓造影,以助诊断,椎管内注入药物进行治疗;从椎管内引流炎性分泌物、血性脑脊液或造影剂,放出适量脑脊液,以改善临床症状。
    2.适应证
    常用于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颅脑手术后、颅脑外伤、脊髓病变等。
    3.禁忌证
    3.1 颅内压明显增高,特别是后颅凹占位性病变,或已疑有早期脑疝的患者为防止导致脑疝、突然死亡而禁忌腰椎穿刺。
    3.2 穿刺部位皮肤或皮下组织有感染病灶者,为防止细菌带入中枢神经系统而禁做腰椎穿刺。
    3.3 全身感染疾病如败血症者。病情极其危重、躁动不安或高位颈椎外伤、占位病变者不宜强行腰椎穿刺。
    4.用物
    治疗盘内备:2%碘酒,75%酒精,无菌棉球.纱布,1~2%普鲁卡因,无菌腰椎穿刺包,测压管,无菌手套。胶布,火柴,清洁试管。需培养时备培养管、酒精灯。
    5.病人准备
    5.1 穿刺前应做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5.2 穿刺前排空大小便。
    5.3 穿刺时患者靠床沿侧卧,双手抱膝,双膝向胸部屈曲,头向前屈,抱成球形,脊柱与床面要保持平行,骨盆与床面要保持垂直,以增大腰椎间隙利于穿刺。
    6.方法
    6.1 将腰椎穿刺盘端至患者床旁,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6.2 穿刺时要有专人固定患者体位,避免移动,以防针头折断。
    6.3 穿刺部位取三、四或四、五腰椎间隙刺入,穿刺成功后,见脑脊液流出。协助医师安装测压管,并压迫颈静脉或腹部,以观察脑脊液动力状况,并记录脑脊液流出前后的压力。
    6.4 穿刺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意识、瞳孔、脉搏、呼吸的改变。发现异常立即向医师报告,停止操作并协助抢救。
    6.5 作脑脊液细菌培养,应将无菌试管口在酒精灯上火焰消毒后或直接用培养皿接流出的脑脊液,再以上法消毒试管后盖好无菌塞,立即送检。若颅压较高,不可使脑脊液快速流出,应取1mm内径测压管使脑脊液缓慢流出,以防脑疝。
    6.6 腰椎穿刺后穿刺点用无菌纱布覆盖。
    7.注意事项
    7.1 严格无菌操作,采集脑脊液立即送检。
    7.2 放脑脊液时勿过快,防止脑疮。
    7.3 配合操作要熟练,避免粗暴,拔针时应缓慢,以免形成脑脊液漏。
    8.护理
    8.1 穿刺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以利配合。
    8.2 穿刺前给患者做普鲁卡因试验,准备腰椎穿刺盘。
    8.3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8.4 穿刺后嘱患者平卧4~6小时。
    8.5 术后出现头痛且有体温升高者,应严密观察有无脑膜炎发生。
    8.6 术后患者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者,可让其平卧休息,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静止吐、止痛剂。

新生儿黄疸值为14怎么治疗

不小心碰到新生儿的头会有问题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