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三天左右就会产生脑损伤的情况发生,这个是非常危险的,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可以带孩子去市级以上正规三甲医院的儿科或者是专业的儿童医院,进行治疗,平时一定要多关注孩子身体的情况,比如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嗜睡,惊厥的现象,就有可能是存在低血糖的情况。
如果血糖低的时间不长,他问题不大,低的时间长了呢,就会引起脑损伤的,如果这个低血糖持续3天,那么就是有30%的有脑损伤,如果要5天有40%脑损伤,脑损伤一般,你要照核磁片,那这个枕部就有软化灶,就是有脑损伤、有软化了。
那么我就看见过一个孩子,其实那个孩子生下来是非常好的,然后他生下来就说强调母乳喂养,就一定要等母乳,所以就不给他喂,就坚持的,结果母乳就下不来,下不来,他也不给他喝点糖水什么的,坚持了4天,那么这个孩子就也引起了,明显的严重的低血糖了,那么短期的低血糖不会影响,孩子家里非常的难受,就是说当时没想到这样,就觉得为了坚持母乳喂养,就让他饿着,就让他吸母奶。其实母奶一直下不来,可以给他喝点糖水,因为他持续了三四天,就有脑损伤,我们可以看到枕部两个软化灶。
那么这些孩子训练以后,也会有好转的,因为枕部那个是视觉皮层嘛,有一部分孩子是看不见的东西,但是我们从小练,他大脑可以代偿,就是也能看见,代偿视觉,就是说,因为我们这个原始的视觉皮层区是在枕部,枕部不是有两个软化灶了,空洞了,成了,他就看东西看,看不进去了,那么代偿就是有旁边的脑组织,它帮助他去执行这个功能代偿。
我们那个孩子练到半岁以后,看的不错,当然跟正常还是有差别,所以呢,最好是预防,就是说有低血糖及时的给他喂糖水,如果精神不好了,赶紧到医院去打那个葡萄糖,就不能让他就饿的时间很长,家长一定要注意
葡萄糖是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环节,葡萄糖几乎是新生儿脑耗氧代谢的全部物质,成年人肝脏产生的葡萄糖60%~80%被脑利用,而新生儿80%~100%被脑利用,足月新生儿体重3.5kg时脑重量约为450g,每100g脑组织每分钟利用葡萄糖4~5mg,约为20mg/min,婴儿和儿童每分钟产生葡萄糖5~8mg/kg,肝脏生成葡萄糖率为每分钟5~7mg/kg,因此肝脏产生的葡萄糖全都被脑所利用,内源葡萄糖的产生与体重<40kg以内的人和脑生长呈完全的正相关,由于生后第1年脑发育最快,葡萄糖的利用率最大,于生后第1年内发生低血糖时婴儿脑损伤的程度也最严重,月龄越小婴儿低血糖的危害性也越大,对脑发育和脑功能的损害也更为重要,新生儿低血糖时由于肝糖原的储存量有限,为维持脑细胞能量而使脑组织的成分如结构蛋白质,髓鞘等物质裂解,产生氨基酸及酮体等作为脑代谢的物质,因而脑组织被损伤,新生儿脑利用酮体的能力虽然较高,但是产生酮体的量极有限,特别高胰岛素低血糖时抑制糖原和脂肪的分解,缺乏糖异生的基质,因而对脑损伤更为严重,脑细胞膜功能完全破坏致永久性脑损伤,脑灰质萎缩,脑白质髓鞘减少,脑皮质亦萎缩。
1.新生儿期生糖基质不足
早产婴和低出生体重儿低血糖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储备量不足,体脂成为供应能量的主要物质,由于婴儿小,特别是早产婴和未成熟儿或胎盘营养供应受损以及糖异生所需的酶系统发育不充分等是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
2.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
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可有暂时性高胰岛素血症,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约2%,此类婴儿体内储存糖原,蛋白质及脂肪充分,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有高胰岛素血症同时胰升糖素的分泌减少,与正常新生儿不同,同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的肾上腺素耗尽,因此内生葡萄糖的产生量减少,因而易于发生低血糖。
3.婴儿和儿童的高胰岛素血症
高胰岛素血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新生儿期高胰岛素血症亦可以不是糖尿病母亲引起的。
4.内分泌激素的缺乏
皮质醇和生长激素是主要拮抗胰岛素的激素,是维持血糖在体内稳定的重要因素,单纯的生长激素缺乏或全垂体功能减低者,和(或)ACTH-糖皮质激素不足,使糖原异生的酶活性和基质生成减少,糖异生障碍,空腹时出现低血糖,艾迪生病及肾上腺脑白质病等亦可有低血糖,另外,肾上腺髓质缺乏反应的人当血糖降低时,肾上腺素的分泌不增加,不能促进糖原的分解,以致血糖不能上升,常停留在低水平,胰升糖素缺乏也引起低血糖。
5.基质的限制
酮症性低血糖;枫糖尿症。
6.糖原贮积症
糖原贮积症中Ⅰ型,Ⅲ型,Ⅳ型和O型有低血糖发生,其中以Ⅰ型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较为多见。
7.糖异生的疾病
糖异生发生障碍可引起低血糖。
8.脂肪酸氧化的缺陷
脂肪酸氧化为糖异生提供基质对血糖的作用亦很重要,如先天或药物引起脂肪酸代谢缺陷可发生空腹低血糖,各种脂肪代谢酶的先天缺乏可引起肉毒碱缺乏或脂肪酸代谢缺陷,使脂肪代谢中间停滞,不能生成酮体,出现低血糖、肝大、肌张力减低和惊厥等。
9.其他酶的缺乏及其他原因
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受症;其他肝脏的损害;药物中毒;小肠吸收减少;难控制的低血糖发作。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