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先天性钾低怎么办

时间: 阅读:3323
新生儿先天性钾低怎么办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10-28 09:16:24

如果甲低的话,它会全身无力,软绵绵的,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如果是母乳喂养的话,可以让母亲多吃一些寒假元素比较高的食物,这样的话也可以通过母乳喂养给孩子,这样话也可以补充孩子的钾元素含量。如果孩子比较大了一些,也可以通过服用一些含钾比较高的奶粉。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4-05-05 18:18:56

    1.钾摄入减少一般饮食含钾都比较丰富。故只要能正常进食,机体就不致缺钾。消化道梗阻、昏迷、手术后较长时间禁食的患者,不能进食。如果给这些患者静脉内输入营养时没有同时补钾或补钾不够,就可导致缺钾和低钾血症。然而,如果摄入不足是唯一原因,则在一定时间内缺钾程度可以因为肾的保钾功能而不十分严重。当钾摄入不足时,在4~7天内可将尿钾排泄量减少到20mmol/L以下,在7~10天内则可降至5~10mmol/L(正常时尿钾排泄量为38~150mmol/L)。
      2.钾排出过多
      ⑴经胃肠道失钾:这是小儿失钾最重要的原因,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丧失的患者。腹泻时粪便中K+的浓度可达30~50mmol/L。此时随粪丢失的钾可比正常时多10~20倍。粪钾含量之所以增多,一方面是因为腹泻而使钾在小肠的吸收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腹泻所致的血容量减少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多,而醛固酮不仅可使尿钾排出增多,也可使结肠分泌钾的作用加强。由于胃液含钾量只有5~10mmol/L,故剧烈呕吐时,胃液的丧失并非失钾的主要原因,而大量的钾是经肾随尿丧失的,因为呕吐所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可使肾排钾增多(详后文),呕吐引起的血容量减少也可通过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而促进肾排钾。
      ⑵经肾失钾:这是成人失钾最重要的原因。引起肾排钾增多的常见因素有:
      ①利尿药的长期连续使用或用量过多:例如,抑制近曲小管钠、水重吸收的利尿药(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抑制髓袢升支粗段Cl-和Na+重吸收的利尿药(速尿、利尿酸、噻嗪类等)都能使到达远侧肾小管的原尿流量增加,而此处的流量增加是促进肾小管钾分泌增多的重要原因。上述利尿药还能使到达远曲小管的Na+量增多,从而通过Na+-K+交换加强而导致失钾。许多利尿药还有一个引起肾排钾增多的共同机制:通过血容量的减少而导致醛固酮分泌增多。速尿、利尿酸、噻嗪类的作用在于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Cl-的重吸收从而也抑制了Na+的重吸收。所以,这些药物的长期使用既可导致低钠血症,又可导致低氯血症。已经证明,任何原因引起的低氯血症均可使肾排钾增多。其可能机制之一是低氯血症似能直接剌激远侧肾小管的泌钾功能。
      ②某些肾脏疾病:如远侧肾小管性酸中毒时,由于远曲小管泌氢功能障碍,因而H+-Na+交换减少而K+-Na+交换增多而导致失钾。近侧肾小管性酸中毒时,近曲小管HCO3-的重吸收减少,到达远曲小管的HCO3-增多是促进远曲小管排钾增多的重要原因(详后文)。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多尿期,由于肾小管液中尿素增多所致的渗透性利尿,以及新生肾小管上皮对水、电解质重吸收的功能不足,故可发生排钾增多。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原性和继发怀醛固酮增多时,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Na+-K+交换增加,因而起排钾保钠的作用。Cushing综合征时,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的分泌大量增多。皮质醇也有一定的盐皮质激素样的作用。大量、长期的皮质醇增多也能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K+交换而导致肾排钾增多。
      ④远曲小管中不易重吸收的阴离子增多:HCO3-、SO42-、HPO42-、NO3-、β-羟丁酸、乙酰乙酸、青霉素等均属此。它们在远曲小管液中增多时,由于不能被重吸收而增大原尿的负电荷,因而K+易从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管腔液而随尿丧失。
      ⑤镁缺失:镁缺失常常引起低钾血症。髓袢升支的钾重吸收有赖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Na+-K+-ATR酶,而这种酶又需Mg2+的激活。缺镁时,可能因为细胞内Mg2+缺失而使此酶失活,因而该处钾重吸收发生障碍而致失钾。动物实验还证明,镁缺失还可引起醛固酮增多,这也可能是导致失钾的原因。
      ⑥碱中毒:碱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排H+减少,故H+-Na+交换加强,故随尿排钾增多。
      (3)经皮肤失钾:汗液含钾只有9mmol/L。在一般情况下,出汗不致引起低钾血症。但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时,大量出汗亦可导致钾的丧失。
      3.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 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时,可发生低钾血症,但在机体的含钾总量并不因而减少。
      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发作时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是一种家族性疾病。
      ⑵碱中毒:细胞内H+移至细胞外以起代偿作用,同时细胞外K+进入细胞。
      ⑶过量胰岛素: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发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有二:
      ①胰岛素促进细胞糖原合成,糖原合成需要钾,血浆钾乃随葡萄糖进入细胞以合成糖原。
      ②胰岛素有可能直接剌激骨骼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从而使肌细胞内Na+排出增多而细胞外K+进入肌细胞增多。
      ⑷钡中毒:抗日战争时期四川某地发生大批“趴病”病例,临床表现主要是肌肉软弱无力和瘫痪,严重者常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经我国学者杜公振等研究,确定该病的原因是钡中毒。但当时钡中毒引起瘫痪的机制尚未阐明。现已确证,钡中毒引起瘫痪的机制在于钡中毒引起了低钾血症。钡中毒时,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继续活动。故细胞外液中的钾不断进入细胞。但钾从细胞内流出的孔道却被特异地阻断,因而发生低钾血症。引起钡中毒的是一些溶于酸的钡盐如醋酸钡、碳酸钡、氯化钡、氢氧化钡、硝酸钡和硫化钡等。
      4.粗制生棉油中毒 近二三十年来,在我国某些棉产区出现一种低血钾麻痹症,在一些省内又被称为“软病”。其临床主要特征是四肢肌肉极度软弱或发生弛缓性麻痹,严重者常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血清钾浓度明显降低。往往在同一地区有许多人发病。病因与食用粗制生棉籽油有密切关系。粗制生棉油是农村一些小型油厂和榨坊生产的。这些厂的生产工艺不合规格。棉籽未经充分蒸炒甚至未曾脱壳就用来榨油,榨出的油又未按规定进行加碱精炼。因此棉籽中的许多毒性物质存于油中。与“软病”的发生和随后的一系列研究,都是棉酚(gossypol)。“软病”时低钾血症的发生机制尚未阐明。“软病”的发现和随后的一系列研究,都是我国学者进行的。迄今为止,国外的书刊中,尚无该病的记载。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5 18:18:56

    病情分析:你好,新生儿缺钾出现低钾血症的原因,多由于新生儿期疾病、进食过少、以及呕吐、或是其他原因引起钾的丢失过多引起。意见建议:1、有上述原因引起的缺钾是暂时性的,疾病期间通过补充钾,等疾病痊愈后是是不会再出现缺钾的。2、如果上述一些常见的疾病好转后,仍然出现缺钾,需要排除是不是存在患有代谢性疾病、肾脏疾病、醛固酮增多症等内分泌疾病的话,补充钾后是很快又会出现缺钾的,需要针对代谢性疾病、肾脏疾病、醛固酮增多症等内分泌疾病等进行治疗才能根治低钾的情况。
    到求医问答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 远志
    回复
    2024-05-05 18:18:56

    宝宝缺钾怎么补?该吃些什么?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对宝宝的成长有着很关键的作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答:
      宝宝缺钾怎么补
      钾元素可以从日常饮食中摄取,以下介绍含钾较多的食物,各位妈妈可以在宝宝的辅食餐单里适当添加:
      1.粮食??以荞麦、玉米、红薯、大豆等含钾元素较高。
      2.奶类??各类调味乳奶。
      3.肉类??鹅肉,沙丁鱼,家禽类,鱼和瘦肉含钾也高。
      4.水果??以香蕉含钾元素最高,柑,橙,山楂,桃子,鲜桔汁,番茄,硬柿,香瓜,芒果,杏,哈密瓜,樱桃,木瓜,枣,龙眼都富含钾元素。
      5.蔬菜??深色蔬菜,尤其是红苋菜,绿苋菜空心菜含量最高,以菠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大葱、青蒜、莴苣、土豆、山药、鲜豌豆、毛豆等含钾元素较高。
      6.海藻类??每百克紫菜含钾1640毫克,是含钠的175倍;海带含钾是含钠的22倍,因此,紫菜汤、紫菜蒸鱼、紫菜肉丸、凉拌海带丝、海带炖肉等都是夏季补钾菜肴的佳品。
      7.坚果类??尤其是榛子,腰果,南瓜子,葵花籽;
      宝宝缺钾的表现和危害
      新生儿维生素钾缺乏的主要表现有便血、黑便、呕吐、呕血,哭声微弱,四肢间断性地出现抽搐现象,严重者还会出现全身皮肤呈青紫色,手臂出现多个小硬块,颅后沟出血.轻度维钾缺乏,及时治疗后一般不会有后遗症,如果是严重的颅损伤,很可能出现智力低下、肢体活动不便、脑瘫等后遗症.
      因缺乏维生素钾而导致的脑部出血,大多发生在出生1―3个月的婴儿身上.患儿往往突然发病,主要表现为有便血、黑便、呕吐、呕血,哭声微弱,四肢间断性地出现抽搐现象,严重者还会出现全身皮肤呈青紫色,手臂出现多个小硬块,颅后沟出血,烦躁不安、异常吵闹,同时还会发出一种特殊的尖叫.
      在大多数情况下,患儿都有嗜睡、昏迷、呕吐、全身抽搐等症状,如果治疗及时,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往往会留下一些不可弥补的终生缺憾,如果是严重的颅损伤,很可能出现智力低下、肢体活动不便、脑瘫等后遗症.专家指出,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母乳喂养的婴儿身上.
      以上就是关于宝宝缺钾怎么补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 祝由师
    回复
    2024-05-05 17:17:46

    补钾计算公式:应补 K+(mmol)=(5-病人血 K+)×体重(kg)×0.2 (5 为血 K+正常值 5mmol/L)?应补氯化钾(g)=(5-病人血K+)×体重(kg)×0.0149(病人血钾按mmol/L计0.0149=0.2÷13.4)。

    1、轻度补钾:血清钾3.0-3.5mmol/L,可以补充钾100mmol(相当于氯化钾8.0g)。2、中度补钾:2.5-3.0mmol/L,可补充钾300mmol(相当于氯化钾24g)。

    2、重度补钾:血清钾2.0-2.5mmol/L,可补充钾500mmol(相当于氯化钾40g).但一般每日补钾以不超过200mmol(15g氯化钾)为宜。

    补钾注意事项:

    1、尿量必须在30ml/h或每日尿量>700ml以上时,则补钾安全。肾功能不全时而必须补钾者,应严密监测。

    2、静脉滴注的氯化钾浓度太高,可刺激静脉引起疼痛,甚至静脉痉挛和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最高允许钾浓度40mmol/l。

    3、切忌滴注过快,血清钾浓度忽然增高可导致心搏骤停。

    4、伴有酸中毒、血氯过高或肝功能损害者,可考虑应用谷氨酸钾,每支6.3g含钾34mmol,可加入0.5L葡萄糖液内静滴。

    5、K进入细胞内的速度很慢,约15h才达到细胞内、外平衡,而在细胞功能不全如缺氧、酸中毒等情况下,钾的平衡时间更长,约需1周或更长,所以纠正缺钾需历时数日,勿操之过急或中途停止补给。

11天新生儿吃蒙脱石散会怎么样

新生儿羊水3度污染严不严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