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头发什么时候能竖起来

时间: 阅读:3735
新生儿头发什么时候能竖起来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10-28 10:21:57

一般来说,新生儿在2~3个月后头就能竖起来,但这只是一个大概时间。新生儿头什么时候竖起来,这与宝宝的个人但身体素质有关,身体素质好宝宝的头就会早一点竖起来。如果三个月后宝宝的头仍然不能竖起来,就需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孩子的发育情况是否正常。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半夏
    回复
    2024-05-09 07:07:09

  • 南絮
    回复
    2024-05-09 07:07:09

    新生儿头发稀疏,这是许多新手父母都会遇到的问题。其实,这是因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头发的生长速度比较慢,而且头发的数量和密度也是遗传的哦!出生后,由于荷尔蒙变化和适应新环境,宝宝的头发可能会有些脱落或稀疏。但别担心,这都是正常的,几个月后就会慢慢变得浓密啦!
    ?头发生长速度慢
    新生儿头发生长速度比较慢,这是因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头发的生长速度比较慢。
    ?头发数量和密度遗传
    新生儿头发的数量和密度也是遗传的哦!
    ??荷尔蒙变化和适应新环境
    出生后,由于荷尔蒙变化和适应新环境,宝宝的头发可能会有些脱落或稀疏。
    ?几个月后头发会变得浓密
    别担心,这都是正常的,几个月后就会慢慢变得浓密啦!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09 07:07:09

    初为父母的我们,照顾宝宝时难免遭遇一些困难和疑问,宝宝成长的每一个里程碑,都会令人兴奋不已。不知道你是否也这样?

    今天将为大家讲一下关于宝宝抬头训练的知识点,宝宝头颈部控制时间,以及在每个月龄针对宝宝头颈部的训练方法。细分几个突出的月龄,提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宝妈宝爸,在这个里程碑上,写上你们的丰功伟绩。


    宝宝头颈部控制时间表

    我们都说“三翻六坐八爬”,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在考育婴师资格证时,老师给讲过一堂课,关于新生儿护理方面的,下面这张图,就是当时的内容,也是宝宝抬头时间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A、一月龄宝宝:这个月龄的宝宝,头颈部还是非常的软,可以在水平位做一些运动,只能轻微抬头,也能轻微的转头,抬头时间控制不过3秒。不建议马上开展颈部运动或抬头。

    B、两月龄宝宝:宝宝可以在趴的时候,短暂的抬头了,头部抬起呈30~45度角,虽然感觉强壮了很多,但在中立位还是没办法控制,出现摇摆不定的现象,需要对头颈部提供额外的支撑。

    C、三月龄宝宝:你会发现宝宝对头颈部的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在中立位可以控制一段时间,抬头呈45~60度角,头颈部基本可以支撑的稳定。

    D、四月龄宝宝:这个阶段的宝宝颈背部肌肉发育趋于完善,完全可以在中立位利用收去支撑,胸部抬起离开床面了。抬头时,头部和床面呈90度角。还能身体完成一些左右移动旋转等等,甚至可以翻身了。

    E、五个月以上:头部基本可以自如的控制头颈部了,在你辅助他坐起来,头和身体能处于同一水平线,现在的宝宝可以训练打坐,翻身以及爬行了。

    宝宝抬头的训练方法

    1、第一个月的宝宝,在水平位的视野范围在二十厘米左右,这时候他对红色,黑色和白色是感兴趣的,我们可以用玩具在水平位,俯卧从中立位到两边的侧方进行一些摇动,给他一些视觉追踪的刺激。每次训练30秒左右,家长可以眼睛尝试与baby对视,展现你风趣的一面,用声音和表情去感染他!

    Tips:注意床面要硬一些,太软的床容易堵住宝宝的口鼻影响呼吸。可以尝试竖抱,如果发现宝宝有这样的需求,满足他就好了,一定要手托,不能太久。

    2、二个月以后的宝宝,应逐步建立头颈,肩和上臂的肌肉力量训练,在喂奶后尝试竖抱,头部靠在家长的肩部,轻拍几下背部,帮助宝宝打嗝,防止溢奶。然后扶住宝宝头颈部,让其竖立片刻,每天5次。

    加强水平位俯卧练习,宝宝趴在平面,鼓励宝宝用手臂支撑着抬头,可以锻炼运动协调能力,增加宝宝抬头的持久力。注意不要吃奶后做,晚上睡觉不要趴着,以免出现窒息。

    3、三到四月的宝宝,身体硬朗许多,在竖抱过程中,多换几个场景,勾起宝宝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观察四周,用手轻轻抚摸宝宝背部,帮助其放松背部肌肉。仰卧起坐,让宝宝平躺,缓缓拉起小手,试图让他起身,过程中宝宝可能会出现滞后现象,属于正常,循序渐进锻炼颈部肌肉。

    4、 五个月之后,对宝宝的训练可以更复杂一些。让婴儿趴着躺下,放一个玩具,让它亮起来或者发出声音,但是他够不到。当宝宝抬起头去看的时候,慢慢地把玩具从地上举起来,这反过来会鼓励宝宝把头抬得更高。当你练习婴儿引体向上的时候,婴儿应该能够保持头朝前,甚至颈部前倾,许多婴儿在这个年龄也能够保持完全直立的坐姿。

    Tips:在醒着的时候,尽可能让宝宝坐直,要么坐在你的膝盖上;要么坐在一个圆鼓鼓的枕头上。跟宝宝说话、读书、唱歌都是让宝宝融入周围环境的好方法,让他更愿意抬起头来参与其中。

    枕边育儿寄语:

    宝宝抬头,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育过程,但是有些游戏,除了可以训练宝宝的肌肉外,还能帮助发展智力,增加亲子关系。3个月之前的宝宝,注意辅助手托,多鼓励循序渐进,在宝宝想要仰望四周时,祝他一臂之力。如果宝宝三四个月,已经给予训练和加强了,孩子头颈部还是比较软,出现这个状况,建议去专业科室进行咨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空青
    回复
    2024-05-09 06:06:59

    小宝宝刚出生,身体上的各项机能还在发育过程中,所以在照顾新生儿过程中,也要注意力度和方式,尽量动作轻柔一些。

    新生儿几个月头能竖起来?

    我家二宝是在三个多月学会抬头的,抬头是宝宝出生后,需要学习的第一个大动作。当宝宝俯卧时他的头部会有不同的抬起角度,具体可以看下图。

    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宝宝的脑袋并不是从出生就能直接立起来的,如果强行让宝宝抬头,容易造成骨骼损伤。那么,宝宝多大脑袋才能立起来呢?

    一般宝宝在一个月时,座位头部能竖直3~5秒;等2~3个月能座位能勉强仰头;从4个月开始,抬头就能稳定了。

    小宝宝可能在出生后几天,你换尿不湿的时候会发现,他能俯卧一会儿,但真正的俯卧抬头,要在2个月以后。宝宝在3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形成脊椎的第一个弯曲—颈曲。这时候宝宝也就能自己抬头了,但每个个体存在差异,我们不必要用这个来强行要求,大多数孩子在3~4个月,都能学会抬头了。

    0~3个月抱宝宝,要注意哪些事情?

    在婴儿的发展过程中,身体的骨骼胶质多,肌肉力量较柔弱。他的颈部和背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很难把头部抬起来。因此,抱着宝宝的时候,姿势要注意下,托住宝宝的头部。

    0~2个月

    在宝宝1~2个月的时候,主要以平抱为主。也可以在喂奶时,稍微倾斜,这样可以让宝宝更快地消化母乳。

    但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平抱还是斜抱,都要让宝宝在你的怀里,并且用一只前臂托住宝宝的头部,另一只则托住宝宝的臀部和腰部。

    宝宝在2个月左右,可以竖抱让他练习抬头,拖着宝宝的背部和臀部,让宝宝靠在你的肩膀上,带他在家里转转,看看周围的环境,同时还可以促进宝宝的视觉能力发展。斜抱可以防止吐奶,减轻漾奶的程度。

    3个月该阶段主要采取斜抱或直立抱,这样可以锻炼到宝宝的颈部力量。竖抱也要注意保护好宝宝,同时让他有安全感。

    我喜欢让二宝面朝着外面,看更多的地方,而身体则紧紧贴着我的身体,我会用一只手从他的胸部揽过,一只手拖着他的屁股。如果出门的话,让宝宝坐在腰凳上,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何训练宝宝抬头?

    小宝宝的抬头,是他大动作发展的第一步,也是为翻身做准备。所以,平时可以训练宝宝,逐渐增强后颈部的肌肉力量。

    1、俯卧抬头训练

    在换尿不湿或喂过奶半小时后,可以让宝宝俯卧在床上,尽量清扫干净周围的杂物,避免堵住宝宝的鼻子,影响到他的呼吸。

    在宝宝的前方引逗他,或者是鼓励宝宝抬头看妈妈。比如:“宝宝,妈妈在这里!”小宝宝会抬头看你,还会随着你的移动跟着转动小脑袋。

    Tips:每天2~3次,每次10秒钟左右,时间不要太长,宝宝的手臂力量不足以支撑。

    2、趴在胸膛、腿上

    每次喂过奶后,可以让宝宝趴在你的胸膛或者腿上,一方面可以促进胃部的消化能力(宝宝趴着更舒服,胃部消化食物更快),一方面可以调整下宝宝的视野,不让他一直看天花板;另一方面,还能锻炼到颈部的肌肉力量。

    二宝两个多月的时候,每次吃过奶后,我都会让他这样趴一会儿,然后用手(空手掌)轻拍他的背部,一会听到他打嗝,再把他转过来。这样一边拍嗝一边锻炼抬头能力,一举两得。

    Tips:训练宝宝抬头的活动过后,可以用手轻轻抚摸宝宝的背部,帮助放松背部肌肉,让宝宝更舒服一些,同时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3、竖抱抬头训练

    从三个月起,可以逐渐的锻炼竖抱宝宝了,他的颈部弯曲已经形成,颈部肌肉也越来越有力量了。有时候能自己抬头2分钟左右呢。

    但当竖抱宝宝有后仰的现象时,说明他的颈部肌肉还不能完全承受头部的重量,建议立即停止竖抱,可以用俯卧的方式,让宝宝多趴一会儿。

    总之,大多数宝宝在3个月左右,都能很好的抬头了,如果颈部力量不够,平时可以稍微训练下,但要注意力度,不必操之过急。等待宝宝自己抬头,比我们用各种方式训练,都来得更自然更科学。

新生儿小便黄怎么回事

31周早产儿出院标准是什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