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使用小儿四症丸时,禁忌事项尚不明确,但注意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
该药物中含有白术(麸炒)、茯苓、紫苏叶、陈皮、法半夏等等,在临床上通常被用于治疗小儿麦秋泄泻。如果需要与其它药物同时服用时,需要咨询医生,避免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问题一:伤风感冒吃什么药好风寒感冒 
1、感冒冲剂: 
成份:防风、羌活、荆芥、白芷、桔梗、浙贝母、紫苏叶、陈皮、苦杏仁、薄荷油.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发汗(散风寒,发微汗) 
伤风流涕,恶寒无汗(咳嗽头痛) 
注意事项: 
①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②风热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发热明显,汗出,口渴,咽喉红肿热痛, 
咳吐黄痰,舌 苔薄黄,脉浮数; 
③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 
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④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加重,或并有其它严重症状如胸闷、 
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⑤小儿、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⑥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⑦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⑧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⑨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⑩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感冒清热冲剂: 
适应症: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引起头痛发热、咳嗽咽干、全身酸重、鼻流清涕。 
注意事项: 
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严重慢性病者, 
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②应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婴幼儿、年老体虚患者 
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③服用三天后,症状无缓解,发热、咳嗽加重,并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④该药应放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 
⑤过敏体质者慎用; 
⑥不适用于风热感冒。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⑦在服用本品期间应多饮开水、避风寒和忌食生冷油腻。 
3、九味羌活丸: 
处方:羌活 150g 防风 150g 苍术 150g 细辛 50g 川芎 100g 
白芷 100g 黄芩 100g 甘草 100g 地黄 100g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除湿。 
用于外感风寒挟湿导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且重, 
肢体酸痛。 
4、通宣理肺丸: 
成分: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主治:外感咳嗽,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四肢酸懒,鼻流清涕。 
5、午时茶颗粒: 
成分:苍术、柴胡、羌活、防风、白芷、川芎、广藿香、前胡、连翘、陈皮、 
山楂、枳实、麦芽(炒)、甘草、六神曲(炒)、桔梗、紫苏叶、厚朴、红茶。 
功能与主治: 解表和中。 
用于感受风寒,内伤食积,寒热吐泻。 
6、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1钱5分,防风1钱5分,薄荷1钱5分,桔梗1钱5分,元参3钱,牛蒡子(炒)3钱,人中黄1钱,象贝母1钱, 
射干1钱,黄芩(炒)1钱。 
主治:时毒。 
风邪上干肺胃,致咽喉肿痛,两颐发肿,身有寒热。 
7、麻黄止嗽丸: 
处方:橘红 60g 麻黄 1100g 桔梗 140g 川贝母 30g 
五味子(醋蒸) 30g 茯苓 20g 细辛 20g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感冒风寒, 
无汗鼻塞,咳嗽痰喘。 
注意: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有汗及汗多者,肺虚痨嗽, 
干咳无痰及心 脏病患者忌服。 
8、小儿四症丸: 
组成:广木香6克;苏叶45克; 
陈皮、厚朴(姜制)、藿香、白术(麸炒)、茯苓(去皮)、炒麦芽、炒苍术各30克; 
花粉、泽泻、山揸、猪苓、制半夏各22.5克; 
白芷、桔梗、滑石、砂仁各15克; 
神曲(麸炒)22.5克。 
主......>> 
 问题二:热伤风需要吃什么药人们把暑天里发生的感冒叫做“热伤风”。从字面上看,好像“受热”是引起感冒的原因,其实,追根溯源,“感冒”往往是与空调使用不当和体渴未解有关。 
在清凉世界中的宝宝 
外面是酷暑,室内是空调营造的清凉世界。有许多家长觉着,孩子的“火力”壮,如果把温度设在18℃左右,可以不出汗,最舒服。 
然而,对于孩子来说,这种“透心凉”并不合适。如果整天呆在这样的清凉世界中,很少出汗,人体自身的“空调”――皮肤的冷热调节功能就会闲置不用,一旦置身于高温下,就可能该出汗时出不来汗,即出现“汗闭”现象。这样,体热散发不出去,就会发烧,最终导致“热伤风”。 
为孩子营造清凉的世界,有几点需要注意。 
① 室内与室外温度相差5℃左右为宜。可将空调设在25℃~28℃之间。 
② 每隔二三个小时,让自然风进来一会儿,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即使空调有空气净化装置,可通过过滤网、分子筛、静电集尘等方法,吸附、过滤空气中的污物,对室内的二氧化碳也无清除能力,所以开窗通风还是必要的。 
③ 早晚带孩子到户外“吹吹风”,并接受一点日晒。因为一夏天总呆在恒温的环境里,会使人体的耐热能力下降,不能适应秋季冷热多变的气候。 
④ 每天坚持为孩子测量体温。 
饱尝清凉饮料的宝宝 
孩子们喜欢过夏天,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可以理直气壮地吃各种冰点、喝各种甜饮料。但是,这些冰点、饮料并不能真正解渴,只能是越吃越渴,越喝越渴。 
4~7岁的孩子,每天所需水分大约是1600毫升,除了汤、菜中的水分,每天还要喝6~7杯水,才能解体渴。体渴不解,细胞就有可能脱水,从而处于“亚健康”状态,经不住风吹草动。 
另外,甜食、甜饮料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产生饱腹感,从而没了胃口,使孩子不能正正经经吃饭。不正正经经吃饭,怎么能有抗病毒的抵抗力呢?蔬菜内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是重要的抗氧化物,好比“化学扫帚”,而膳食纤维就好比是“物理扫帚”,这两把“扫帚”可用来清扫体内代谢产生的毒素,使内环境保持稳定。不吃菜,吃的主食又少,体内就会缺少这两把“扫帚”,从而为病毒的入侵打开了方便之门。 
所以,建议孩子的主打饮料由白开水、淡茶水、蔬菜水、绿豆汤等组成。还可以多用“富水蔬菜”(黄瓜、苦瓜、冬瓜)来配菜,蔬菜中富含的“抗氧化物”可以削弱病毒的毒性,还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好比是既削弱了“矛”,又加固了“盾”,这样,即便有病毒入侵,也难得逞。 
这个是我从育宝网上看来的~蛮专业的,建议你去看下 
 问题三:风寒感冒吃什么感冒药好你好,风寒感冒是寒气侵袭了肌体。当人的皮肤受到寒邪侵袭时,皮肤有自我保护功能,就自动关闭了。这样寒邪就不能再进入人体。但皮肤关闭后使体内的热量散发不出去,就造成了发烧。这时就需要把皮肤疏通,把热量散发出去,感冒也就好了。 
风寒感冒的主要特证:流清涕、发烧、不出汗。 
如果没有上面的证状,可以再询问。 
所以中医对风寒感冒选用的药物,是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如九味羌活丸,或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 
西药可以吃康泰克、快克。 
如果不想吃药,还可以熬生姜红糖水喝。生姜是温性、发散解表的、红糖驱风散寒,活血化淤的,所以生姜红糖水可以治疗外感风寒的感冒。
  儿童的身体还没发育完全,所以孩子也特别的容易在换季的时候感冒生病了,或者腹泻,拉肚子,让爸爸妈妈是焦头烂额。孩子生病了自然是要给孩子吃药的,很多家长在给孩子用药的时候,偏向于使用进口药物,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下面就介绍几种畅销的儿科药物,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好。
1、儿科慎用的药物
我们花了大量时间查资料,发现像这样披着「老字号儿科神药」外壳的「毒药」还不少,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扒一扒。
保婴丹:含重金属和神经毒性成分
保婴丹,一听名字就很厉害,药品介绍说是主治小儿夜啼,也就是睡眠不安。
有的家长感冒发热也会给孩子吃,有的甚至平时没事也吃,真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啊。
其实,前几年保婴丹就因为含有朱砂和冰片,被专业人士和权威机构拉出来吊打了。
2014年,保婴丹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一纸警告,要求消费者、医疗服务提供者停止使用香港制药企业「余仁生」生产的保婴丹,避免潜在的铅中毒风险。
有些人可能会说,FDA是美国的机构,不能只按美国的标准来看。那我们就来看看中医怎么说:
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教授苏云明写过一篇「香港保婴丹,不能长期吃」,指出保婴丹含有朱砂、冰片成分,不可长期服用——尤其是朱砂,含有重金属汞,长期大量服用会影响大脑神经的发育。
被吊打以后,现在保婴丹已经从成分里去掉了朱砂,但这不代表它就是安全的。
前面说了,保婴丹说自己能「安神」,解决小儿睡眠不安。可要是你知道它是怎么「安神」的,你一定会害怕。
首先是冰片。虽然现在成分中的冰片已经改成了天然冰片,但它依然存在毒副作用,会抑制人体中枢神经兴奋性。
然后是法半夏。这种成分也有中枢神经毒性,能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特别是呼吸反应,过量使用可能会抑制宝宝呼吸。
我们为人父母的,都知道婴幼儿睡眠不安的原因有很多,需要细心排查。为了让孩子不闹腾睡得好而给孩子吃药来控制,真的得不偿失!
猴枣散:含神经抑制成分
猴枣散也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神药」,和保婴丹类似,除了有「安神」的作用,猴枣散的功效还有止咳化痰。
猴枣散里的猴枣,其实是猕猴的胆囊结石,这种成分有没有用我们只能呵呵。
但可以明确的是,猴枣散含有的半夏成分,和法半夏功效类似,让孩子止咳的原理,也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让宝宝「不咳」。
我们说过很多次,咳嗽是症状不是病,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通过咳嗽,孩子可以把痰排出来,大多数情况下不用管自己也会好。
如果咳嗽真的严重,就更不应该盲目止咳,而是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而不是吃加了中枢神经抑制剂的猴子结石。
惊风散:有的产品含致癌成分
惊风是中医的说法,用专业的医学名词来说,其实就是惊厥,主要症状表现为抽搐、昏迷。
惊风散的种类有很,多功效主要是「止惊安神」,还可用于治疗发热。
各种不同品牌的惊风散中,大部分都含有法半夏。而有的产品,还含朱砂和雄黄。
朱砂前面就说了,含重金属汞,咱们都听说过砒霜,它的学名叫三氧化二砷。
雄黄就更厉害了,学名是四硫化四砷。
砷及其化合物(比如雄黄)都有剧毒,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明确归为1类致癌物,长期接触会致癌。
有的人可能会说,孩子发烧引起惊厥,样子很吓人,不吃药万一「脑子烧坏」留下后遗症怎么办?
可现在没有任何有效预防热性惊厥的办法,单纯的热性惊厥也不会引起任何后遗症。
何必冒着风险,给孩子吃一种既不能预防也不能治疗的毒药?
越是「毒副作用不明确」越要当心
前面说了3种很常见的药物,我们的建议其实很简单:尽量不要给孩子,尤其是婴幼儿服用中成药。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去明确很多中药、中成药里的成分。
2、儿童服药的原则
1、确定病症
在使用药物前需要掌握病情,通过一系列症状了解患病原因及属于哪种病症,然后再选择针对该病的药物给儿童服用。
2、掌握用药剂量
掌握用药剂量至关重要。小孩用药剂量一般与小孩的年龄或者体重有关,家长需认真对比查明后再给儿童用药;并且每日的用药次数和服药禁忌都可能影响药效或引起副反应。
3、使用儿童专用药
儿童身体不适最好使用儿童专用药。如直接服药成年人药,或者直接把成年人药丸掰开后分开少量给儿童服用这些都是不当用药。专家称,虽然是同种发病症状,但是儿童专用药对身体刺激性小,而成年人用药剂量或药物反应可能大,同时人工分开药丸的剂量不也不容易掌握。
4、不滥用滋补药
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就大肆给孩儿服用滋补营养品。但是儿童身体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有限,过多的营养素也不能吸收,反而增加了身体负担;甚至有的保健品给儿童服用后出现儿童发育过快或身体性激素分泌异常等情况。
5、观察儿童用药反应
儿童用药后不是万事大吉,需要密切关注儿童服药后的反应,可以通过笔记形式记录儿童用药量、时间及反应状况。若出现身体不适或病情加重情况后应停止服药,立即就医治疗,并告知医生儿童服药情况,以便医生更快更好的做出诊断。
小孩子吃药家长可得留点心,是什么病就吃什么药物,不要乱给孩子吃药,特别是孩子感冒的时候,很多家长习惯给孩子吃上次没有吃完的药物,连病因症状都没有搞清楚就吃药,对孩子的伤害很大的,毕竟是药三分毒,文章中介绍几种药物要慎用!
目录1拼音2概述3方名4组成5制备方法6功效主治7小儿四症丸的用法用量8用药禁忌9中药部颁标准 9.1拼音名9.2标准编号9.3处方9.4制法9.5性状9.6鉴别9.7检查9.8功能与主治9.9用法与用量9.10规格9.11贮藏 10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小儿四症丸 1拼音
xiǎo ér sì zhèng wán
2概述小儿四症丸为中成药名,出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
3方名小儿四症丸
4组成木香6g,苏叶45g,陈皮、厚朴(姜制)、藿香、白术(麸炒)、茯苓(去皮)、炒麦芽、炒苍术各30g,天花粉、泽泻、山楂、猪苓、制半夏、神曲(麸炒)各22.5g,白芷、桔梗、滑石、砂仁各15g[1]。
广木香2钱,苏叶1两5钱,陈皮1两,厚朴1两(姜制),藿香1两,白术1两(麸炒),茯苓1两(去皮),炒麦芽1两,炒苍术1两,花粉7钱5分,泽泻7钱5分,山楂7钱5分,猪苓7钱5分,制半夏7钱5分,白芷5钱,桔梗5钱,滑石5钱,砂仁5钱,神曲(麸炒)7钱5分。
5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每456g药粉,兑入琥珀面15g,炼蜜为丸,每丸重3g,每斤药丸用朱砂面9g为衣[1]。
上为细末,每细末15两2钱,兑琥珀面5钱,和匀,炼蜜为丸,1钱重,每斤丸药用朱砂面3钱为衣,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6功效主治功能健胃消食,利尿止泻。治小儿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小便不利,脘腹胀痛,中暑中寒,头痛身热,口渴舌干,烦躁不宁。[1]
7小儿四症丸的用法用量每服一丸[1]。
每服1丸,周岁以内酌减,白开水化下。
8用药禁忌忌生冷油腻。
9中药部颁标准9.1拼音名Xiao'er Sizheng Wan
9.2标准编号WS3B049191
9.3处方紫苏叶 ? 0g 广藿香 40g 白术(麸炒) 40g 茯苓 40g 苍术 40g 麦芽(炒) 40g 陈皮 40g 法半夏 30g 厚朴(姜制) 40g 泽泻 30g 天花粉 30g 六神曲(麸炒) 30g 猪苓 30g 山楂 30g 白芷 20g 砂仁 20g 桔梗 20g 滑石 20g 琥珀 20g 朱砂 20g 木香 8g
9.4制法以上二十一味,朱砂水飞或粉碎成细粉,紫苏叶等二十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朱砂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 125~ 145g制成大蜜丸,即得。
9.5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
9.6鉴别取本品 1丸,剪碎,加氯仿30ml,加热回流提取 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 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厚朴酚对照品,制成每 1ml含 0.1mg的甲醇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2μl ,分别点于同一活化的高效硅胶薄层板上,以氯仿苯醋酸乙酯(5:4:1) 为展开剂,展开 5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 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9.7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8页)。
9.8功能与主治健脾消导,止泻。用于小儿麦秋泄泻,呕吐腹痛,身热尿少。
9.9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周岁以内酌减。
9.10规格每丸重 3g
9.11贮藏
    四妙丸,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痹病,症见足膝红肿,筋骨疼痛。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四妙丸副作用,供大家阅读!
   四妙丸副作用 
  四妙丸的主要成分是苍术,牛膝,黄柏(盐炒),薏苡仁。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
 
  牛膝??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症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黄柏(盐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四妙丸由常见中药成分精制而成,用药的人群广泛,是经典的用药,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
   四妙丸说明书 
  药品类型
 
  [04]双轨
 
  性状
 
  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涩。
 
  主要功效
 
  清热利湿。
 
  适用病症
 
  湿热下注所致的痹病,症见足膝红肿,筋骨疼痛。
 
  现在应用
 
  临床用于治疗湿疹、丹毒、湿热痹、慢性渗出性关节炎、小儿急性肾炎。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药性分析
 
  方中以黄柏为君药,取其寒以胜热,苦以燥湿,且善除下焦之湿热。苍术苦温,健脾燥湿除痹,共为臣药。牛膝活血通经络,补肝肾,强筋骨,且引药直达下焦,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之功。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药品禁忌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贮藏方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