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嗪片的禁忌目前尚不明确。
本药物的有效期为24个月,患者在使用本药物时一定要多注意观察药物是否还在有效期内,如果发现药物已经过了有效期,可能是药物已经失去了本身的药效,在继续使用药物可能会耽误患者的病情,导致患者的病情比之前更加严重,使病情难以恢复。
小儿氨酚匹林片(三箭)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儿氨酚匹林片说明书,欢迎阅读。
小儿氨酚匹林片商品介绍通用名:小儿氨酚匹林片
生产厂家: 广西梧州三箭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5021008
药品规格:20片*2板
药品价格:¥6.2元
小儿氨酚匹林片说明书【通用名称】小儿氨酚匹林片
【商品名称】小儿氨酚匹林片(三箭)
【拼音全码】XiaoErAnFenPiLinPian
【主要成份】小儿氨酚匹林片为复方制剂,每片含阿司匹林59.3毫克,对乙酰氨基酚34.4毫克。辅料为:
【性状】小儿氨酚匹林片为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规格型号】20s*2板
【用法用量】12岁以下儿童用量见下表:年龄(岁)体重(公斤)一次用量(片)一日次数1~310~150.5~14~616~211~1.5一日3次7~922~271.5~210~1228~322~2.5
【不良反应】1.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2.较少见或罕见的有①胃肠道出血或溃疡,多见于大剂量服用小儿氨酚匹林片的患者;②过敏性支气管哮喘;③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④血尿、眩晕和肝脏损害。
【禁忌】1.喘息、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及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2.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禁用。3.活动性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1.小儿氨酚匹林片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2.痛风、心功能不全、鼻出血以及有溶血性贫血史者慎用。3.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4.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5.服用小儿氨酚匹林片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6.对小儿氨酚匹林片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小儿氨酚匹林片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请将小儿氨酚匹林片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小儿氨酚匹林片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1.不宜与抗凝药(如双香豆素、肝素)同用。2.小儿氨酚匹林片与皮质激素类同用,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3.小儿氨酚匹林片不宜与氯霉素、巴比妥类、颠茄类药物同服。4.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师。
【药理毒理】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均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贮藏】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24月
【执行标准】化学药品地标升国标3册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5021008
【生产企业】广西梧州三箭制药有限公司
小儿氨酚匹林片(三箭)的功效与作用小儿氨酚匹林片(三箭)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小儿氨酚匹林片服用常见问题问:小儿氨酚匹林片(三箭)适应症是什么呢?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嗪片这种药物是小孩经常服用的一种药物,所以为了安全着想,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小儿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嗪片必须注意用法与用量,那么你知道小儿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嗪片用量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问题的答案吧。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嗪片用量对乙酰氨基酚的儿童剂量,每公斤体重每次10mg,一天不要超过四次。但是因为这个药生产厂家很多,剂型也很多,比如常用的片剂,还有颗粒剂、滴剂、混悬液等等。所说的量是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儿童剂型为了改善口味、服用方便,厂家在药中往往会添加辅料和添加剂,在给宝宝用药的时候去计算有时不准确。正规厂家儿童剂型的对乙酰氨基酚都配有使用说明,且有一个表格,表格上有年龄、体重,对应每次用药的剂量,建议家长在用药的时候看着表格用,有的孩子胖,有的孩子瘦,宝宝的体重不一定都那么标准,建议家长用药时选择年龄对应的剂量,这样用药比较安全。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嗪片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白色或微黄色。功能主治是对抗过敏反应所致的毛细血管扩张,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缓解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所致的喘息。小儿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嗪片含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与盐酸异丙嗪(C17H20N2S·HCl)均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对乙酰氨基酚主要用来治疗小孩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关节炎,牙龈炎等病症。常规剂量下,小儿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嗪片的不良反应很少,偶尔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皮肤苍白等,少数病例可发生过敏性皮炎(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贫血、肝肾功能损害等,很少引起胃肠道出血。长期使用对小儿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嗪片还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手背合谷穴:发烧按手背的合谷穴退烧快,合谷穴的位置在手背,将五指并拢,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肌肉会有一个最高点,这个最高点就是合谷穴了,如果出现发烧症状,可以用大拇指的指腹用力点压另一只手的合谷穴,有利于退烧。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有利于退烧,涌泉穴在脚底,具体的部位是在脚底部凹陷的地方。按摩涌泉穴可以有效的散热,改善发烧症状,也能够让感冒快速恢复,方法为用大拇指的指腹点压涌泉穴,力度以感觉到酸胀为准。
发烧的时候建议可以搓血管比较丰富的部位,是可以促使体温下降的。可以采取温毛巾外擦颈部两侧、腋窝的两侧、腹股沟、腘窝、肘窝等等。也可以采取温毛巾外敷在这些血管比较丰富的部位,都是可以促进体温下降。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还可以采取冰袋外敷,效果都是不错。一般在外敷或者是外擦半个小时之后测量体温,如果是测量体温没有下降,可以重复再使用一次。
下面的介绍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药名】对乙酰氨基酚
【医保类】对乙酰氨基酚
【英文名】Paracetamol
【别名】扑热息痛、醋氨酚、乙酰氨基酚、百服宁、必理通、泰诺林、日立清、一滴清、退热净、赛安林、Acetaminophen。
【剂型】1.片剂:0.1g,0.3g,0.5g;2.咀嚼片(百服宁咀嚼片):160mg;3.膜片:160mg;4.控释片:650mg;5.颗粒剂:160mg;6.泡腾颗粒剂:0.1g,0.5g;7.口服液:32mg/ml;8.滴剂:100mg(1ml);9.糖浆剂:50mg(1ml);10.安佳热糖浆:24mg(1ml);11.小儿退热栓:125mg,300mg。12.复方制剂:(1)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0.126g、阿司匹林0.23g、咖啡因0.03g;(2)百服宁片(薄膜衣片):0.5g;(3)撒利痛片(Saridon):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250mg、异丙安替比林150mg、咖啡因50mg。
【药理作用】本药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是非那西丁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其镇痛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包括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以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产生镇痛作用。其阻断痛觉神经末梢冲动的作用,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使痛觉受体敏感的物质(如5-羟色胺,缓激肽等)的合成有关。本药可通过影响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而起解热作用,可能与下视丘的前列腺素合成受到抑制有关。本药解热作用强,与阿司匹林相仿,且较持久,但镇痛抗炎作用较弱,较低用量时对风湿病无效。这是因为本药抑制背侧丘脑前列腺素合成和释放作用较强,而抑制外周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作用弱的缘故。因此本药不能代替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各种类型关节炎,但可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不耐受或不适于应用阿司匹林的病例,如水痘、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包括应用抗凝治疗时),以及消化性溃疡,胃炎等。应用本药治疗,必要时还须应用其他疗法解除疼痛或发热的原因。阿司匹林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有防止发生白内障的保护性效应。
【药动学】本品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在体液中分布均匀,口服后0.5~2h可达峰值,作用维持3~4h。约有25%与血浆蛋白结合,小量时(血药浓度小于60μg/ml)与蛋白结合不明显;大量或中毒量与蛋白结合率较高,可达43%。本品90%~95%在肝脏代谢,约60%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其余与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t1/2为2~3h,肝功能减退时可延长1~2倍,老年人和新生儿也有所延长,而小儿则有所缩短。本品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形式从肾脏排泄,24h内约有3%以原形随尿排出。在正常情况下,可在肝内谷胱甘肽结合而解毒。应用本品过量时因谷胱甘肽贮存被耗竭,此代谢物即与肝细胞大分子结合,从而引起肝坏死。
【适应证】1.用于治疗感冒发热。2.关节痛、神经痛、头痛、偏头痛等。2.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尤为适用,如血友病、出血性疾病、使用抗凝药治疗的患者,消化性溃疡和胃炎患者。
【禁忌证】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2.新生儿禁用。
【注意事项】1.慎用:(1)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本药有增加肝脏毒性的危险,故患肝病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加大。(2)肾功能不全者:偶可使用,但如长期大量应用,有增加肾脏毒性的危险。(2)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应严格控制使用本药。(4)酒精中毒者。(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此类患者使本药已有发生溶血的报道。(6)孕妇。2.药物对儿童的影响: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3.药物对妊娠的影响:本药可通过胎盘,故孕妇使用时应考虑可能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4.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1)血糖测定:应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酶法测定时可得出假性低值,而用己糖激酶/6-磷酸脱氢酶法测定时则无影响。(2)血清尿酸测定:应用磷钨酸法测定时可得假性高值。(3)尿5-羟吲哚醋酸(5-HIAA)测定:应用亚硝基萘酚试剂作定性过筛试验时可得出假阳性结果,定量试验不受影响。(4)肝功能试验:一次大剂量应用(大于8~10g)或长期应用较小剂量(每天用量大于3~5g)时,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胆红素浓度、血清乳酸脱氢酶浓度及血清氨基转移酶均可增高。(5)使用YSI葡萄糖分析仪时可得出假阳性结果。5.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的项目:给药前应注意检查肝,肾功能,对长期较大剂量用药者应定期复查(包括血象、肝肾功能等)。6.用药过量的反应:(1)过量服用(包括中毒量)时,可很快出现苍白、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胃痛或胃痉挛、腹泻、畏食、多汗等症状,且可持续24h。在1~4天内可出现腹痛、肝肿大和压痛、氨基转移酶升高及黄疸。第4~6天可出现明显的肝功能衰竭(暴发性肝衰竭),表现为肝性脑病(精神、意识障碍、躁动、嗜睡)、扑翼样震颤、惊厥、呼吸抑制、昏迷等脑水肿症状,以及凝血障碍、胃肠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低血糖、酸中毒、心律失常、循环衰竭、肾小管坏死直至死亡。(2)有些患者表现不典型,只有腹痛、代谢性酸中毒或昏迷、高度换气及呼吸抑制。过量的患者中约12%出现肾衰,但并不都伴有肝衰竭。(3)曾有过量后引起心肌损害的报道。7.过量的处理:(1)催吐及洗胃以减少药物吸收,洗胃后耳用药用炭吸附药物,但应注意药用炭也会影响口服乙酰半胱司(酸的吸收与疗效。(2)乙酰半胱氨酸应尽早使用,在过量后10~12h内使用最有效。开始时口服140mg/kg,然后以70mg/kg的剂量每4小时1次,共用17次;病情严重时可将药物溶于5%的葡萄糖注射剂20ml吐中静脉给药。(3)如果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24h内未能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则使用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注,对清除血液循环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可能有益,但这种治疗对防止其肝毒性的效果不明。(4)监测血浆本药的浓度至少在过量4h后进行,过早测定无助于可靠地评估潜在的肝毒性。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胆红素定量,应每24小时测定1次,至少连续测定96h。在96h内无异常检验值出现者,可以不必再查。肾脏及心脏功能检查视临床需要而定。(5)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血糖,补充维生素K1(如凝血酶原时间比率大于1.5)或用新鲜冷冻血浆、浓缩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原时间比率大于3.0)。
【不良反应】1.呼吸系统本药可使对阿司匹林过敏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加重,严重中毒时可抑制呼吸中枢。本药与哮喘发病及哮喘严重程度有强相关性,可能是呼吸道上皮细胞表层液及鼻黏膜黏液中抗氧化剂(谷胱甘肽)被本药代谢产物耗竭所致。2.中枢神经系统常规剂量下本药对情绪无影响。过量致肝坏死时可出现昏睡、注意力障碍、激动、精神错乱和昏迷等反应。3.消化系统:本药的胃肠刺激作用小,短期服用不会引起胃肠道出血。但已有数例服用本药导致肝毒性的报道,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肝坏死。滥用酒精可能加剧肝毒性。4.泌尿系统:长期大剂量服用本药可致肾病,包括肾乳头坏死性肾衰,尤其是在肾功能低下者,可出现肾绞痛或急性肾衰竭(少尿、尿毒症)。肾衰也可能继发于本药引起的肝功能损害。5.血液系统:罕见血液学不良反应,偶有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报道。其他罕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还有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全血细胞减少,浆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慢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等。与阿司匹林相比,本药对出血时间和血小板聚集时间几无影响。6.内分泌/代谢:国外动物实验发现,大剂量本药能抑制甲状腺功能和精子生成,但还不能确定与临床有何关系。国外有引起低体温的报道,过量服用还有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报道。中毒剂量可引起低血磷症及低血糖,也曾有一过性高血糖的报道。7.皮肤:可发生荨麻疹、固定性药疹,偶见皮炎伴瘙痒。国外有发生血管性紫癜、急性全身性疱疹样脓疱病、乳头样斑丘疹的报道。罕见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8.骨骼肌肉:国外用本药做激发试验有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报道。9.过敏反应罕见。10.尚无致癌的报道。
【用法用量】1.成人口服:0.5~1.0g,每天3~4次。2.儿童用量:6~12岁,每次口服0.25~0.5g,每天3~4次。6岁以下儿童不使用。3.成人和儿童也可使用栓剂。
【药物相互作用】1.本药可抑制醋硝香豆素的代谢或干扰血块形成,从而增强醋硝香豆素的抗凝作用。2.本药可抑制华法林的代谢或阻碍血块收缩因子形成,从而加大华法林引起出血的危险性。3.二氟尼柳与本药合用时,本药血浆浓度上升约50%,这种浓度显著上升曾有引起肝毒性的报道。二氟尼柳的血药浓度不变。4.非诺多泮与本药合用,可致非诺多泮血清浓度上升30%(短期合用)及70%(长期合用);非诺多泮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上升50%(短期合用)及66%(长期合用);伴有非诺多泮代谢产物的含量及AUC下降。短暂合用在临床上无不良反应报道。5.甲双吡丙酮可抑制本药葡萄糖苷酸结合物的形成,使本药中毒的危险性增加。6.磺吡酮与本药合用时,本药的代谢增加,对肝脏的毒性也增加。7.本药可促进拉莫三嗪从血液中清除,故使拉莫三嗪的疗效降低。8.磷苯妥英、苯妥英钠可使本药在肝脏中的代谢增加,使本药疗效下降,肝毒性加大。9.本药使谷胱甘肽减少,而白消安通过与谷胱甘肽结合而排出体外,故两者合用时,白消安的肾廓清率减少。10.卡巴眯嗪为肝酶诱导剂,大剂量、频繁地与本药合用时,可使本药代谢加强,肝毒性产物增多。11.考来烯胺能使本药的吸收减少,使本药疗效减弱。12.替扎尼丁(肌松药)可使本药口服时的达峰时间延迟,但临床意义不明。13.异烟肼可使本药的肝毒性增加。14.本药可能会改变氯霉素的药物动力学(具体影响各家报道不一)。两者合用时,可能会增加氯霉素的毒性,出现呕吐、低血压、低体温。15.与抗病毒药齐多夫定(zidovudine)合用时,由于两药可互相降低与葡糖醛酸的结合作用而降低清除率,从而增加毒性,因此应避免同时应用。16.抗酸药可显著延缓本药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但对本药的平均血浆峰浓度、最大血浆峰浓度及半衰期无影响。17.佐咪曲坦与本药合用后,前者的血浆浓度轻度上升,但无临床意义。18.本药可能增加炔雌醇的血浆浓度,而本药血浆浓度可被口服避孕药降低。19.长期大量与阿司匹林、其他水杨酸盐制剂或其他非甾体类消炎药合用时(如每年累积用量达到1000g,应用3年以上时),可明显增加对肾脏的毒性(包括肾乳头坏死、肾及膀胱肿瘤等)。20.对乙酰氨基酚与降压药(如阿替洛尔)合用时,降压作用无明显改变。21.长期嗜酒者过量使用本药的肝毒性大于非嗜酒者,导致本药的毒性代谢产物产生得更多。22.食物可减慢本药的吸收,使其峰浓度降低。
【专家点评】本品解热镇痛作用较强而抗炎抗风湿作用很弱,其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镇痛作用较阿司匹林为弱。对胃肠道刺激小,对血小板和凝血机制影响较小。现临床上有多种复方制剂,广泛应用于解热镇痛治疗方面。
【药品名称】
通用名:对乙酰氨基酚
英文名:Paracetamol
汉语拼音:Duiyixian'anjifen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本品化学名为N-(4-羟基苯基)乙酰胺,按干燥品计算,含C8H9NO2应为98.0%-102.0%。
分子式:C8H9NO2 摩尔质量:151.16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本品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中略溶。
【药理毒理】 本品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和释放,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小鼠经口LD50为338mg/kg,腹腔注射LD50为500mg/kg。
【药代动力学】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5%。90%~95%在肝脏代谢,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T1/2一般为1~4小时(平均为2小时),肾功能不全时不变,但在某些肝病患者可能延长,老年人和新生儿可有所延长,而小儿则有所缩短。本品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泄,24小时内约有3%以原形随尿排出。
【适应症】 用于发热,也可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肉痛、关节痛以及神经痛、痛经、癌性痛和手术后止痛等。本品可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本品对各种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
【用法用量】 本品为原料药,需加工成制剂使用。本品不宜长期应用,退热疗程一般不超过3天,镇痛不宜超过10天。
【不良反应】 常规剂量下,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很少,偶尔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皮肤苍白等,少数病例可发生过敏性皮炎(皮疹、皮肤瘙痒等)、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贫血、肝功能损害等,很少引起胃肠道出血。
【禁忌症】 对本品过敏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对本品一般不发生过敏反应,但有报告在因阿司匹林过敏发生喘息的病人中,少数(<5%=可于应用本品后发生轻度支气管痉挛性反应。
(2)下列情况应慎用:①乙醇中毒、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时,有增加肝脏毒性作用的危险;②肾功能不全,虽可偶用,但如长期应用,有增加肾脏毒性的危险。
(3)在长期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功能。
(4)对实验室检查的干扰:①血糖测定,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时可得假性低值,而用己糖激酶/6-磷酸脱氢酶法测定时则无影响;②血清尿酸测定,应用磷钨酸法测定时可得假性高值;③尿5-羟吲哚醋酸(5-HIAA)测定,应用亚硝基萘酚试剂作定性过筛试验时可得假阳性结果,定量试验不受影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可通过胎盘,故应考虑到孕妇用本品后可能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虽然哺乳期妇女用本品后在乳汁中可达一定浓度,但在哺乳婴儿尿中尚未发现本品或本品代谢产物排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不推荐使用。
【儿童用药】 3岁以下儿童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发生减退,本品半衰期有所延长,易发生不良反应,应慎用或适当减量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在长期饮酒或应用其他肝酶诱导剂,尤其是应用巴比妥类或抗惊厥药的患者,长期使用本品时,更有发生肝脏毒性的危险。
(2)本品与氯霉素合用,可延长后者的半衰期,增强其毒性。
(3)与抗凝血药合用,可增强抗凝血作用,故要调整抗凝血药的用量。
(4)长期大量与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合用时,有明显增加肾毒性的危险。
(5)本品与抗病毒药齐多夫定(Zidovudine)合用时,可增加其毒性,应避免同时应用。
【药物过量】 药物过量,包括中毒量时,可很快出现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厌食、多汗等症状,且可持续24小时。2~4天内出现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疸,或肾功能损害,如少尿、血肌酐升高。第3~5天肝功能异常可达高峰,第4~6天可出现明显的肝功能衰竭,肾小管坏死,甚至肾功能衰竭。解救应及时给予拮抗剂N-乙酰半胱氨酸(开始时按体重给予140mg/kg口服,然后70mg/kg每4小时1次,共17次;病情严重时可静脉给药,将药物溶于5%葡萄糖溶液200ml中静滴)或口服蛋氨酸,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拮抗剂宜尽早应用,12小时内给药疗效满意,超过24小时则疗效较差。同时还应给予其他疗法,如静脉输液和/或利尿以促排泄,以及血液透析。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